殺馬特、葬愛家族、非主流你可還記得

2020-12-26 明月夜藍清風

大概07年08年我在深圳上班,當時在街上能看到很多頭髮染的五顏六色,化著很濃的妝,服裝怪異,造型奇特的人群。這些人群最長常去的地方也就是網吧,他們自以為潮流,個性,旁邊的人往往嗤之以鼻,大罵腦殘,傻子,甚至我還看到過大打出手的。這是個什麼奇怪現象?

這個群體居然還有一個創始人,叫羅福興,這哥們創建了一個殺馬特網站,自己運營,取英文「smart」的中文翻譯,原意是時尚聰明,誰知道他這怪異的舉動居然坐擁百萬粉絲,盈利十幾萬,擱現在這種現象級網紅絕對比那時候賺的多。其實這個現象模仿的日本的視覺系以及歐美搖滾造型,但是純粹是模仿的不著調。以至於讓人們罵腦殘,二傻。

當時隨著勁舞團的興起,葬愛家族,非主流,火星文,隨之流行,可以說在同一時間段流行,又一起悄悄地銷聲匿跡。一群群叛逆的小青年外出打工,在城中村的網吧裡做些怪異的動作,穿著自以為很時尚的潮流服裝,抽著煙,身上掛著花裡胡哨讓人很費解奇怪掛飾,再加上這些非主流,殺馬特造型,形成了很奇特的社會現象,這個年齡段大致在90及85後。所以一提起九零後非主流就會想起《I MISS YOU》,還有那萬年不改的剪刀手。

什麼原因會使這個奇葩的現象如大爆發一樣迅速流行?其實我感覺是時代的原因,首先網絡剛剛興起,大部分輟學的小年輕覺得這種東西很潮流,至於為什麼會流行這個他們自己也說不出來,反正網絡上流行這個玩意。其次,當時打工潮正是大趨勢的時候,一些沒有什麼文化或者青春叛逆的小青年跟隨南下大軍去打工闖蕩,在這些人群中流行一些他們自以為很潮流的東西會很具有傳染性。最後,這類人群叛逆青年佔大多數,他們本身沒有什麼特長,或者一技之長,用這種怪異的方式去吸引別人的目光,讓別人更加關注自己。

這種現象當怎麼評價?我感覺最直觀的,就是一些奇葩,也沒有什麼特殊意義,讓人感覺很滑稽。更大一部分帶壞了一些正直青春時期的小年輕。像奇特的髮型,古怪的紋身,讓人費解的掛飾,沒有欣賞價值的服裝搭配,再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火星文,不知所謂的QQ籤名檔。本該是花樣年華的小年輕去研究這玩意毫無意義不說讓人還產生異樣的眼光,並沒有帶來好的意義。

只能有一點點可以提起的東西,就是青春的回憶,年少的輕狂無知。或許現在會回憶起以前那尷尬的打扮,自己會感到很臉紅,以前是怎麼想的會把自己折騰成這樣子。看著QQ裡到現在都懶得改的火星文分組,以及非主流唯美頭像,回憶起那些年的一幕幕。這就是這個現象留給我們的唯一一點東西。

所以現在看到短視頻裡放起《鳳舞九天》的音樂,還有村口撒水泥的魔性舞蹈會讓我們噗嗤一笑,回憶起當年在南方打工去光束閃耀溜冰場和燈光昏暗的大排檔,那一段段可笑的過往。這也就是這個現象留給85後,90後的一點回憶,也就僅此而已。

現在的羅福興早已經改了短髮,打扮成正常人的模樣,開了一家理髮店,也已經娶妻生子,過起了平常人的日子。

以前的葬愛,非主流,殺馬特有的或許已經成功,或許還是平淡的打工混日子,或許在做著小本生意,形形色色的人也都一樣,平凡也才是真正的生活,那個光怪陸離的時代就當一小段短短的回憶吧。

相關焦點

  • 葬愛家族是什麼意思 葬愛家族回歸出處、含義
    抱著好奇心,小編打開了葬愛家族回歸的熱搜話題一探究竟,原來並不是葬愛家族真的回歸了,而是一段妹子模仿當年葬愛家族畫風的視頻。  視頻中,妹子模仿當年曾風靡一時的殺馬特造型,並且惟妙惟肖,仿佛真的回到當年的葬愛家族時代一般,再配上火星文,簡直就像是非主流時代一毛一樣。
  • 誰還沒「非主流」過?90後網友齊曬「殺馬特」回憶
    可是,作為90後的我們,曾經也玩過非主流、沉迷殺馬特,為自己是葬愛家族的一員而自豪。你還記得當年那些青春無敵的瞬間嗎?你年輕的時候為了顯得與眾不同都做過些什麼?為此,騰訊視頻《和陌生人說話》節目專門尋找了這樣一群90後,一起聊當年那些「非主流」回憶……
  • 葬愛家族是什麼成員都有誰?葬愛家族成員背景資料照片介紹
    葬愛家族成員殺馬特三少·藍雞靈。三少是葬愛家不可多得的富二代,他家經營著當地數一數二的理髮店(瞎雞巴剪理髮店),小小年紀就用上了金立語音王超長待機版手機。他說:╰╮щǒjιáǒ朋友從卟在乎牠湜卟湜qq會員,鈑正щǒ湜╭╯(口頭禪翻譯:我交朋友從不在乎他是不是QQ會員,反正我是)  葬愛家族成員殺馬特·餅少,曾經經營一家煎餅攤然後開始了致富之路,口頭禪是ツ抽寂寞白勺煙,θ蕞野白勺狗ゞ(口頭禪翻譯:抽寂寞的煙,日最野的狗。)
  • 終於進了葬愛家族,我來爆些猛料
    家族裡的小甜心,殺馬特·女帝·淚心墨·四丫。四丫可是家族的頭牌,曾代表葬愛家族一舉奪得2012年四河縣養雞農業戶選美大賽第一名,是四河縣的雞花,提到雞,你就會想到她。給殺馬特·俊強買的人體模特到了,自從俊強的睪丸被春霞老公踢爆後,俊強就失去了人生的自信。我們家族內部商議送俊強一個比春霞還漂亮的美人,希望俊強可以找回自信吧
  • 從非主流殺馬特到「奧利給」,土味文化究竟是怎麼火的?
    當初的非主流「殺馬特」,就是我們大多數人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過程。然而每一項新興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兩面性,當時的年輕人了解到歐美、日韓所謂的「潮流文化」後,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QQ空間裡的「火星文」,各種「哈日、哈韓」的模仿者,他們開始以自己也不理解的方式,向其他人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 非主流文藝復興
    想想以前的自己,什麼QQ空間火星文,什麼格子襯衫齊劉海,什麼殺馬特傷感王子......可以說是相當的辣眼睛了,在當時看來非常與眾不同的浮誇行為,如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非主流。 顧名思義,非主流指「一切和當時"主流"相對的觀念、行為、以及因此產生改變」的事物。 誰還沒有個青春?
  • 殺馬特,非主流,這都是90後的經歷
    「小清新」是以接受過大學教育或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女生為主,同樣具有可辨認的文化特徵。在生活方式上,喜好在校內網或微博上發狀態、發美食照片,養寵物狗;喜好旅遊,鼓浪嶼、麗江,境外特別是韓日歐是她們心中的聖地;村上春樹、安妮寶貝是她們的文化偶像。她們鄙視粗俗的「殺馬特」,也不喜歡憤世嫉俗的「憤青」,還時不時地裝個萌、發個嗲。
  • 「洳淉噯,僦罙噯」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殺馬特」
    你是否知道「殺馬特」?你還記不記得「火星文」?曾經紅極一時的「殺馬特」,如今已經悄然轉變為另一種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殺馬特」的那些事兒。先來一段視頻,回憶一下當年的「殺馬特」……「殺馬特」,來源是英文smart,原本譯為時尚的、聰明的。
  • 80、90曾經的殺馬特特寫
    殺馬特的稱呼源自於英文單詞_Smart(殺馬特),2008年正式在中國發展,殺馬特是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結合體,並受韓國流行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影響,營造了當時一種獨特的社會狀態、文化潮流和生活形式,而那群另類青年卻風靡一時被稱為「殺馬特家族」而殺馬特又分為四大家族,分別是殘血、
  • 《殺馬特我愛你》,被誤解的殺馬特文化,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殺馬特大多都是從遊戲勁舞團裡出來的,當年的勁舞團裡有很多的非主流家族,其中耳熟能詳的有葬愛家族、殘血家族、皇族等等,這些個名頭現在聽起來略顯中二,但在當年可是響噹噹的存在,那時殺馬特不過是個很小的家族。
  • 殺馬特盛行的時代 你的女神原來長這樣
    小編清楚的記得殺馬特非主流盛行的年代當時的我正在上初二,可沒少受那些文化的侵害,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又搞笑又懷念,最記得當時女生的發現永遠都是把臉擋完一半的,小腳褲,帆布鞋,低頭走路,抬頭望天空,永遠充滿著憂傷。
  • 那些年瘋狂的少年們,還記得你們的「非主流」「殺馬特」造型嗎?
    平時看慣了黑色或是棕色的頭髮,這種顏色的頭髮,還真是少見。還有上次,在學校大門口,一位家長的頭髮是染成紫色的,我當時真想過去告訴她:「這個紫色真的不適合你,不好看。」因為她們兩個的年齡和她頭髮的顏色真的格格不入,因為她們都已為人母,卻有著這麼獨特的「顏色」。說實話,這樣顏色的頭髮,我真的欣賞不來,也不喜歡。當然,我無權幹涉別人,當事人喜歡就行。
  • 殺馬特消亡史
    火星文、非主流、殺馬特,曾是無數90後青春裡共同經歷過的時代符號。十多年前,曾有很多年輕人。 他們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喜歡畫很濃的妝,穿「個性」的衣服。他們抽菸、喝酒、燙頭、寫火星文,但他們知道,自己是好男孩、好女孩。 他們以殺馬特、非主流自居,並逐漸聚攏成為一種專屬於年輕人的風向潮流。
  • 豆瓣8.7,曾被狠狠嘲笑的殺馬特,真實生活令人意想不到
    殺馬特真正出名是在2007年後,那個時候,殺馬特的人數是相當多的。一個工廠一條流水線上有七八個殺馬特,廣東、浙江、福建很多工業區裡面,滿眼皆是殺馬特。但是,就在2007年左右,非主流界發生了一次很大的分裂:城市裡玩非主流的,不跟農村的玩了。
  • 殺馬特消失了?不,他們「變異」了
    關於「殺馬特」的故事。或者說,關於「殺馬特消失」的故事。人人都笑的殺馬特沒人曾真正放下偏見去認識如果問,殺馬特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很多人會簡單地殺馬特標籤化:五顏六色的頭髮、誇張濃妝、看不懂的個性搭配,或者把他們和葬愛家族、視覺系等派別都歸為一談。其實不對。殺馬特屬於非主流,但非主流≠殺馬特。
  • 別再嘲諷非主流了!中國的殺馬特只剩下最後8個人
    但殺馬特家族的餘暉,似乎已經所剩無幾。 時間往前倒8年,是導演李一凡第一次知道殺馬特。 抱著對這種審美自覺的欣賞,李一凡開始準備拍攝殺馬特。直到2019年,這部飽含了他期待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才和眾人見面。
  • 殺馬特簡史:汙名化的宿命
    最近,帶著濃濃殺馬特風的「快手」在知乎上的一條公開力挺殺馬特的回答火了,獲得近萬贊。快手的觀點很簡單,用兩句糙點的話說,你丫年輕時也殺馬特,人家殺馬特贏得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你丫別看不起。 當然,後來也有一些變化,中國殺馬特青年個人風格很強……於是,他和四個朋友成立團隊,一天到晚在各大論壇貼吧發自己的殺馬特照片和QQ號,宣傳殺馬特風格。你還別說,當時上網的都是純屌絲青年,殺馬特造型很快火了。據他說,2004年,殺馬特火了。 再說李小凱,李小凱說他在2005年正式提出殺馬特的概念。
  • 殺馬特,90後留守兒童,被深深誤解的一代
    誰是殺馬特? 說起「殺馬特」,你第一反應想到的是什麼? 頭髮、緊身衣、濃妝還是自拍?>幾個家族。 「誰會看到一個正常人過去安慰你?你不正常的樣子大部分人才會關心你,這個人是不是經歷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才會變成這樣。」 2015年,隨著微博的興起網絡上掀起反殺馬特熱潮,一群帶著假髮的人自詡為殺馬特,在網絡上扮醜吸引流量。他們戴著殺馬特假髮上大街上惡搞,這樣的殺馬特對誰來說看著誰都討厭。
  • 殺馬特最後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直到村裡無狗可偷,他開始批量偷汽車後視鏡。這東西容易得手、遍地都是,價格也還不錯,最多的一晚,他試過賣到一萬多。由於身板子比較弱小,羅福興只能雙手抓住後視鏡,將整個身體重量都壓上去。一般情況下,十幾秒就能得手。在汽車的警報聲中快速逃離,最後以二三百塊的價格,賣給附近的汽修店。偷後視鏡「發家致富」,給了羅福興逃離校園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