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位於加勒比海東南部小安的列斯群島東南端。這是個由千里達及托巴哥兩個島嶼組成的國家。
特立尼達島較大,佔九成居民,原名叫「伊利」,在印第安語中是「蜂鳥」的意思。多巴哥島較小,形狀像一支雪茄菸,「多巴哥」意為「菸草」。蜂鳥和菸草分別是兩個島的特產。
1498年哥倫布登上「伊利」島時,正值基督教三位一體主日(Trinity Sunday),遂以特立尼達(Trinidad)命名。同年,哥倫布發現多巴哥島時,用海地語Tambaku(菸草)命名。
現在,該國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居民多為印度裔人、黑人和混血種人,多信奉天主教、印度教。他們講禮貌、重禮節,見面問候時會互相拉住對方的手。該國通用英語,西班牙語也很流行。
國 徽
蜂鳥是千里達及托巴哥的國鳥,身小如黃蜂,飛行時兩翅振動發出嗡嗡聲,酷似蜜蜂,故名。國徽中心圖案為盾牌,上部黑色背景中有左右對稱的兩隻蜂鳥,被視為可給萬物帶來生機的「太陽神」,同時也是國家美麗、人民不畏強權、熱愛獨立和自由的象徵。國徽上有三隻帆船,代表1498年哥倫布抵達該國時的船隊;有頭盔、舵輪和棕櫚樹,象徵該國的海運業。國徽左側是一隻朱鷺,象徵特立尼達島;右側是一隻火烈鳥,象徵多巴哥島。下端綬帶上寫著:「我們共同追求, 我們共同獲勝」。
首 都
千里達及托巴哥首都西班牙港,位於特立尼達島西北部,原為印第安人村落,400多年前曾一度淪為西班牙殖民地,也因此而得名。這是個美麗的濱海花園城市和深水良港,依山臨海,接近赤道,終年炎熱,四季常青,自然景觀秀麗。市區街道整齊,布局錯落有致,格調高雅清新。建築多為西班牙式兩層樓房,也有英、法、意老式哥特風格建築,尖拱簇柱,頗為壯觀。市內除了歐式教堂,也能看到富有東方色彩的印度廟宇和阿拉伯清真寺。200多年前,華人來到這裡,為紀念華人的到來,當地政府將10月12日定為「中國節」,全國放假一天。
飲 食
當地人的飲食風格多樣,最受歡迎的湯,有牛尾湯、牛肉湯、燉蹄筋湯、玉米濃湯以及callaloo(一種用蟹肉、蔬菜和各種佐料煮成的濃湯)。他們的早餐通常是夾層餅,內有辣鷹嘴豆餡。
這裡的肉類或豆類,都可以用來燉菜,風味獨特,尤以雞肉和紅豆最受青睞。他們喜歡往肉裡添加咖喱粉,以咖喱雞、咖喱鴨、咖喱羊肉最為美味。中餐的芋頭扣肉,在當地也很有名。當地特色食品還有印度手抓餅,餅內包有咖喱雞或咖喱牛肉、羊肉。
常見的蔬果有番茄、黃瓜、菠蘿、茄子等。甜點有煎薯仔餅、椰子軟糕、鮮奶球裹甜醬。飲品有椰子汁及各種酒類。
狂歡節
狂歡節於每年2-3月間的某個周一開幕,而各種預備活動已在數周前陸續開始。
首都西班牙港的活動是,選出「國王」和「皇后」並進行加冕,要圍繞「國王」「皇后」舉行兩天的盛裝遊行。頭一天是潑彩日。當日凌晨4-5時即開始,參與者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音樂,沿街跳舞巡遊,同時互相往對方身上塗抹、潑灑、傾倒油彩或塗料、泥巴甚至巧克力醬,從頭到腳,身上顏料越多越開心。次日為盛裝巡遊日,是狂歡節的核心。表演者按照神話或宗教故事,身著由染色羽毛粘合的各種服飾,盡顯大自然絢爛色彩。
不同地區或俱樂部的隊伍,裝束、色彩、主題各不相同。這裡蹬的高蹺其高度可達3米,路邊狂歡的人群隨著音樂節拍,扭動身軀,邊舞邊歌,忘掉一切,沉浸在幸福歡樂之中。
鋼 鼓
聞名世界的鋼鼓是千里達及托巴哥最具民族特色的樂器,各種慶祝活動都少不了它。組成一支完整的樂隊,隊伍龐大,可從數十人到300餘人,分8個聲部,聲音雄渾、典雅,從鄉土氣息濃厚的加勒比民歌,到貝多芬、蕭邦的名曲均可演奏。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