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儀漫談之一:出生禮

2021-02-18 文介書齋

    生命禮儀是貫穿人的整個生命過程的。它從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開始,至生命的逝去而結束。中間經過了成長、成年、婚姻等環節,生命禮儀是生命歷程中柔軟的結點,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歷程,又開啟了新的生命前景。

   華夏民族是一個禮儀文化極其發達的民族,擁有從出生禮、成年禮、婚禮、成長禮到葬禮的完整的生命禮儀體系。華夏生命禮儀飽含了華夏人文特色,有「冠」與「笄」的成年禮,有寧靜優美的「昏禮」,有莊重安詳的葬禮,出生禮也是別具特色。

      一、出生禮

    經過了十月之久的長長的醞釀,嬰兒的哭聲終於終結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驕傲地宣布著一個全新生命的到來。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大人們為了表達對新生命的愛意、對新生命的祝福,就以各種儀式來為孩子祈福。這就是出生禮。

    漢民族傳統的出生禮,因地域之別而具有不同的風貌和表現樣式,但總的來看,漢民族傳統的出生禮中,大都包含了誕生、三朝、滿月、百日、周歲五種主要禮儀,其具體表現形式也基本大同小異。傳統出生禮的主要風俗有:

    1 誕生禮

    ①男弄璋、女弄瓦:

  《詩經·小雅·斯幹》曰:「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意思是說,如果生了男孩,就讓他睡在床上,給他穿華美的衣服,給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讓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裡,給她陶製的紡錘玩。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意識非常明顯。

    ②男懸弓、女懸帨

  「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禮記·內則》)若生的是男孩,則在側室門左懸弓一副;若是女孩,則在側室門右懸帨。帨,音「睡」,是女子所用的佩巾。周禮昏禮中,女子出嫁,母親也要親自為女兒繫結佩巾。顯然,弓與帨,具有鮮明的性別特徵。

    ③名子

孩子出生後,大人為其取名,稱為「名子」。命名也有許多講究,一般根據出生時辰,按照五行規制起名。在有家譜得大戶人家,還要按照輩份取名。

    ④報喜

一般是由孩子的父親赴親友家,主要是嶽父母家報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紅雞蛋等。

    2 三朝禮

    是孩子出生三日後舉行的禮儀,主要風俗有:

    ①射天地四方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於其所有事,然後敢用谷也,飯食之謂也。」(《禮記·射義》)男孩出生三天以後,父母抱其出外,用弓箭射天地四方。很明顯,這是期待男孩長大後志向高遠。對女孩子,則不行此禮。

        ②接子

  嬰兒出生三天後可以抱出來,俗稱「接子」,俗規,接子要選擇三天內的吉日,天子的太子要太牢(即三牲皆備)行禮,大夫的長子用少牢,士長的長子用一豬,庶人的長子用一豬。

        ③洗三

  又叫「洗三朝」、「洗兒」等。據記載,洗三朝在唐代即已出現,宋代已很流行。這是嬰兒出生三日後舉行的洗浴儀式。各地做法不盡相同,但基本過程大同小異:用艾熬水,給小孩洗澡。前來祝賀的親友拿銀錢、喜果之類的東西,往洗澡盆裡擱,叫作「添盆」。洗婆根據親友所投物品不同,口念不同的吉祥話。如,若擱棗兒、慄子,就說「早立子兒」;若擱蓮子,就說「連生貴子」,等等。洗完後,有的還用蔥在孩子身上拍打三下,取聰(蔥)明伶俐之意。洗三時,親朋好友紛紛以紅包賀禮,主人則以糕點等款待,並留親友吃「洗三面」。

洗後,還有一項重要儀式,稱為:落臍炙囟。即去掉新生兒的臍帶殘餘,並敷以明礬,燻炙嬰兒的囟頂,表示新生兒就此脫離了孕期,正式進入嬰兒階段。

    ④開奶

    這天產婦開始給新生兒餵奶。為了使嬰兒將來能吃苦,餵奶前在奶頭上先灑幾點黃連水,使嬰兒吃奶前先嘗到苦味。而後將糖等汁水用手指抹在嬰兒嘴上,讓嬰兒吃奶。

    ⑤拜床母

   傳說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民間在婚禮、生育、三朝、滿月等時候有拜床母的習俗,多以澆了酒的肉等為祭。

    3 滿月禮

    又叫彌月禮,滿月禮是人生的開端禮。古人說:「名以正體」,名是用來作標誌、正名份的。在我國傳統典籍《禮記·內則》中詳盡地記載了西周、東周時期的命名制度,奠定了漢民族約2000年間給下一代命名禮儀的基本模式。傳統的命名禮莊重、嚴肅,以此使新生兒得到家庭、鄰裡、社會的承認,同時也充分蘊含著人們對新生命的美好祝願,體現了家庭、家族、親族乃至社會對新生命的關懷和重視。要為滿月嬰兒拍攝民族傳統服飾寫真照片。建議家庭親自為孩子手工製作一套嬰兒漢服,在影樓拍攝嬰兒寫真。

    滿月禮是在小孩出生滿一月舉行,主要風俗有:

    ①滿月酒

   民間普遍流行的滿月禮風俗。此日,親朋好友帶禮物來道賀,主人設豐盛宴席款待,稱為滿月酒。主人宴請賓客,應邀的客人都要送禮,禮物多以嬰兒用品為主,包括玩具、長命鎖、衣服、飾品等。滿月酒的儀式流程如下:告上:贊禮念告文;告祖:東道主淨手後對祖先位上香、行禮;迎子:母抱子出,來賓肅立迎接;佩璋:父親為女兒佩戴玉佩。侍者遞上提前已準備好的玉佩,交到父親手中,然後由父親給女兒佩戴;也可為孩子佩長命縷,建議佩清新優美的長命縷,當然,也可以掛長命鎖。長命縷屬於中國結傳統編織結藝系統,含蓄、優美、清新、活潑,宜由孩子的母親親手為其編結,佩帶。具體編結方法需要母親用心學習。命名:父親宣讀孩子的姓名並解釋其含義;指認:父母親一起向孩子指認親朋好友、天地四方;認定:贊禮念認定文;祈福:來賓雙手合十為孩子祈福;賀成:來賓致賀;答謝:東道主致答謝辭;禮成:宴席開始。

    ②剃胎髮

   滿月時,為小孩第一次剪理頭髮,稱為剃胎髮,也稱「剪獸尾」。一般是請理髮匠上門,理完後給賞錢。小孩則著新衣。嬰兒胎毛是指初生的嬰兒身上的毛髮。 一些地方有嬰兒滿月要剃個「滿月頭」的習俗,把胎毛甚至眉毛全部剃光,認為這樣做,將來孩子的頭髮、眉毛會長得又黑、又密、又漂亮。專家指出「滿月剃胎髮」缺乏科學依據,只是中國5000年文化的傳統。寶寶剃頭是要挑選專業的理髮師,理髮工具要消毒,胎毛剃後應馬上用清水洗頭。

寶寶在6個月前,若天氣炎熱,最好每天給寶寶洗一次頭髮,天氣寒冷,也應2~3天洗一次頭髮。

    ③移窠

   又叫移巢、滿月遊走等。民間風俗,嬰兒初生是不能隨便走動的,到了滿月時就可以了。此時,母親抱著嬰兒到別人房間中去,四處遊走。滿月的寶寶就可以見人了,如果沒滿月就見生人,有怕被踩著(迷信)的說法,有時候身上會出疹子,這可能是著風了。寶寶從出生到一個月時一般是在奶奶家或者自己家由男方家屬照顧,滿月請了親戚後就由姥姥帶走了,娘家接女兒、外孫回門過上三五天,俗稱為「移窠」、「挪窩」,它的道理是,大人孩子在一個房間裡待了一個月了,孩子滿月之後已經長成了,可以接觸外界了。襯這個機會讓親戚朋友也都來見見孩子,同時把房間好好打掃一下。不過也看情況,條件不滿足的可以自行安排,主要是為了孩子好。以為有益於身心健康。

    「移窠」、「挪窩」也有講究,挪窩時折一束桃枝,上面用紅絲線系上5枚染成紅色的花生果和7枚銅錢。桃枝用於驅邪避祟,花生象徵長命百歲,銅錢則有「七星高照、人財兩旺」之意。在進娘家大門之前要嚼點饃然後吐出來,接小孩時,在小兒眉心處用胭脂畫一個紅勾。

    另備安息香與桃枝一道上路,坐轎、乘車均可。母親和新生兒在娘家過三五天後即該回婆家了。這時,外婆家又要為小孩做一套「上門衣」。回來時,新生兒要穿戴上姨和妗子等人做的虎頭鞋、虎頭帽、褪毛衫(紅領小白褂)、鴛鴦褲、紅肚兜等,還要帶回「剪頭雞」或「剪頭羊」。臨行時,用白粉在小兒眉心處抹一白勾,此謂「紅勾來,白勾去」。至於「剪頭雞」、「剪頭羊」是指一隻全白色的雞或羊,用紅色將頭染紅即可。

    無論剪頭雞或剪頭羊,帶回家養幾天後必須到集市上賣掉,換回的錢,必須買一包鹽。鹽是健康的標誌,又寓祈求生活更有滋有味之意。

    4 百日禮

    ①穿「百家衣」

   幼兒百日,民間風俗給他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長,認為這需要託大家的福,託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從各家取一塊布片,將布片拼合起來做成服裝也就成了百家衣。百日時還要記得為孩子拍張照片,名曰「百天留念」。

    ②戴長命鎖

   長命鎖是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民間認為,只要佩掛上這種飾物,就能闢災去邪,「鎖」住生命。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佩長命縷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據《荊楚歲時記》、《風俗通》等書的記載,在漢代,每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在當時,由於戰爭頻繁,加之瘟疫、災荒不斷,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纏繞於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闢邪去災祛病延年。這種彩色絲繩,就被稱之為"長命縷"、也叫"長生縷"、"續命縷"、"延年縷"、"五色縷"、"闢兵繒"、"朱索"、"百索"等。到了宋代,這種風俗,繼續存在。不僅流行在民間,還傳入宮廷,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節前,皇帝還親自將續命縷賞賜給近臣百宮,以便他們在節日佩戴。宋代稱這種五彩絲繩編結物為珠兒結、彩線結,其形制已較複雜。除絲繩、彩線外,還穿有珍珠等物,在當時汴京等地的街市上還有不少店鋪和市販,專門以銷售這種飾物為生。到了明代,風俗變遷,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於兒童,並成為一種兒童頸飾。

    5 周歲禮

    周歲禮最普遍的風俗就是「抓周」了。

抓周,又叫「試兒」,「羅列盤盞於地,盛果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蒣』。此小兒之盛禮也。」(《東京夢華錄》)小孩不經意的一抓,引起大人浮想聯翩,這一風俗極為普遍,至今仍然流行於民間,還出現了專為小兒抓周時使用的套裝禮器。

資料來源:

    1.滿月禮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B%A1%E6%9C%88%E7%A4%BC/1429065
       2.出生習俗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BA%E7%94%9F%E4%B9%A0%E4%BF%97/8214082

      3.圖片,來至網絡

相關焦點

  • 傳統禮儀之「出生禮」(含誕生、三朝、滿月、百日、周歲)
    傳統出生禮由幾種禮儀組成。嬰兒誕生,有誕生禮;三日後,有三朝禮;出生一月,為滿月禮(又叫彌月禮);出生百天,行百日禮;一周歲時,行周歲禮。這樣,對一個新生命的迎接過程,才算完成了。①男弄璋、女弄瓦男孩就睡在床上,穿華美的衣服,玩白玉璋;若是女孩就睡在地上,包在襁褓裡,玩陶製的紡錘。
  • 剪髮禮是蒙古人極為重視的人生禮儀之一
    剪髮宴上,主人們要早早的開始各項籌備,塔建蒙古包、布置會場、訓馬、套馬,為孩子備禮和各種獎品、禮品等,並殺牛宰羊,為客人們準備豐盛的美食。剪髮禮第一剪由屬相相合、年紀較大、子孫多的長者來剪,然後由遠親和朋友剪,近親最後剪。剪刀上系有紅布,執剪者要口念祝詞:翁木——願你一生幸福平安。人們要給孩子送禮,剪第一剪的老人要送一匹馬。
  • 禮行天下| 蒙古國禮儀
    學禮賓禮儀 | 成就魅力自我 讓禮儀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蒙古人以待客態度真誠而聞名於世,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蒙古的禮儀文化吧!
  • 幸福禮·雅學 VS 陽光禮儀 相約『世界禮儀皇后·中國禮儀修養教父』
    幸福禮·雅學VS陽光禮儀學堂去哪裡?幸福禮·雅學VS陽光禮儀學堂要去向誰學習?、還是尼克森總統的座上常客曾經的她是一個出生於馬棚的鄉村私生女孩,現在她是全球貴族景仰的世界禮儀皇后她是永遠年輕優雅迷人的Miss Dally 是全球女性典範高超的情商和智慧支撐著她不懼歷史與未來
  • 禮、禮儀、商務禮儀
    一、何謂禮: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禮。因此敬人即為禮。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谷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禮」的核心並不是做出來的外表,而是內心的尊重二、什麼是禮儀:我們的日常生活總要和人打交道,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就是「禮」。
  • 禮贏商運—你的禮儀價值百萬
    [詩經·國風·鄘風]這是一首諷刺人不講禮儀的詩歌。中國自古至今特別重視禮儀。在古代尤其講究禮儀。因此,聖人們對不重視禮儀的人非常鄙視,以至於此詩以鼠相比!華夏文明的巔峰時期——周朝,更是將傳統文化演繹成了藝術的殿堂——詩書禮易樂春秋。
  • 【百日學禮儀】1月27日 基督徒的禮儀族系:其他禮
    不過雖然我們沒有任何的北非教會的禮儀文獻可以讓我們來整理、來使用、來了解當時的禮儀情況,不過我們有非洲教父他們所存留的一些資料可以推論,在非洲的禮儀也極具特色,有這樣非常具有特色的發展跟結構,那甚至於很可能大大地影響了其他西方禮儀的傳統。譬如說,等一下我們介紹的西班牙禮,或者高盧禮,都是受到當時非洲禮的影響。在那個時候,北非的禮儀是用拉丁文的。
  • 「秀麗「秀」禮·社交禮儀」握手禮
    特約欄目多彩肇慶秀麗"秀"禮社交禮儀——握手禮為您分享:握手禮何為社交禮儀?社交禮儀是一種社會規範,具有差異性、規範性和傳承性,是人們在從事社會活動中遵循的禮儀規範和社交藝術,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和慣例,是提高個人美譽度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一、握手禮儀要點1.身體稍前傾,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2.伸出右手,手掌與地面垂直,手指併攏,虎口相握。
  • 國際研習社丨資深外交官漫談外事禮儀 「高大上」也「接地氣」
    9月28日,國際在線特邀資深外交官、中國知名智庫察哈爾學會秘書長、禮賓禮儀文化協會理事長張國斌做客國際研習社,與大家分享了外事禮儀方面的一些技巧和相關趣聞。張國斌為現場網友指導禮儀 (攝影 尚聞多)「小貼面」蘊含「大智慧」曾任首任中國駐留尼旺總領事的張國斌老師充分體會到了「貼面禮」(bisou)的重要性。
  •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歷史之:嘉禮
    嘉禮是古代禮儀制度中,內容最為龐雜的一種禮儀,它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襲、宴請賓朋等多方面的內容,大致可分為飲食、婚冠、賓射、饗〔xiang享〕燕、脤膰〔shenfan慎凡〕、賀慶等禮。其中以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最為重要。
  • 《佛教教規禮儀》(四)人生禮儀篇
    比方說,佛教家庭,在嬰兒一出生,就要到寺院取名,寄養給佛祖;求學時則要行入學禮;乃至成婚有佛化婚禮、成年有弱冠禮、生日有祝壽禮,這些都是屬於佛教的人生禮儀。本篇就人生禮儀的內容:毓麟之禮、皈依之禮、成年之禮、佛化婚禮、壽誕之禮等,說明如下。  一、毓麟之禮  "毓"有養育、教育的意思,"麟"是麒麟兒的簡稱。
  • 知禮、懂禮的禮儀培訓師課程
    緣分讓我結識了海納川培訓,有幸成為了海納川職業禮儀培訓師武漢129期學員,通過培訓讓我成為了一名職業禮儀培訓師。我叫杜曉波,以前做過銷售,組建過公司創過業,然後賣掉公司轉型做工程。在六天的學習中對比了以前工作中的種種不足的地方,特別是最後兩天的學習給我啟發很大。
  • 謙和好禮小少年,彬彬有禮好公民——安遠縣幼兒園禮儀教育啟動儀式活動
    謙和好禮小少年,彬彬有禮好公民——安遠縣幼兒園禮儀教育啟動儀式文明禮儀是中國的優良傳統,也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 凡事講禮 | 關愛生命 文明出行
    凡事講禮 | 關愛生命 文明出行 2020-12-1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博文約禮 鑑往知來——2020「文來高中禮儀達人」頒獎典禮
    首先,我要祝賀獲得 「禮儀達人」稱號的25位文高學子,他們是由各個班級師生推薦產生,是我們文高遵規守紀、崇尚禮儀的標兵,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身邊榜樣。  中華民族被稱為「禮儀之邦」,自古以來我們都很重視「禮」,古代中央行政機構由六部組成,其中就有「禮部」,長官就叫禮部尚書,像清代有個風雲人物紀昀(紀曉嵐)就曾擔任禮部尚書。
  • 林繼富、閆靜 | 從禮俗現象到生命過程的探尋——基於中國人生禮儀研究70年(1949~2019)的討論
    由圖1可知,2007~2018年,關於人生禮儀的發文量出現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2009年開始,年發文量均保持在百篇以上。再來看儀式類型的數據分析,人生禮儀的分類依據主要採用學界通用的類型原則,分為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和葬禮四大生命禮俗。為了便於統計,涉及兩種或兩種以上儀式類型的文獻,將其放入人生禮儀範疇中,作為綜合性文本分析。
  • 禮儀文化:淺談中華傳統禮儀,何為「五禮」?何為「九拜」?
    禮儀起源可追索到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後被列入學官,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禮儀文化。
  • 以禮存心,人恆敬之——訪禮儀培訓領域的權威專家朱硯
    不僅如此,她還擔任國家高級禮儀(禮賓)師、IPA 國際註冊高級禮儀培訓師、日本Colortop 專業個人形象管理顧問、中國流行色認證協會高級色彩搭配師、中國文化部藝術形象設計顧問等重要職務。朱硯擅長於形象塑造及職場禮儀訓練,在高端商務禮儀、高級服飾搭配、個人品牌形象塑造、時尚服務禮儀等諸多方面有獨到見解。
  • 感受禮儀之美,做謙恭有禮中國人
    12月7日下午,新疆圖書館開展「知書達理」系列活動之《做謙恭有禮中國人》國學與禮儀講座,近百名讀者參加。
  • 行大禮中華禮,這次百雀羚要用「禮儀文化」攻陷你
    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滲透了我們所有的日常,小到待人接物,大到社會風尚。尤其在春節這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面前,禮儀更能彰顯其作為一種精妙東方文化的特色。禮儀的範疇十分廣泛,挑選一份恰當能略表心意的禮品上門拜訪是一種禮儀,為身邊朋友圈顯露的闔家團圓的歡樂氣氛點讚是禮儀;親朋好友聚會時的敬酒文化是禮儀;因此,最懂國人心思的百雀羚攜美什件,在春節來臨之際攜手3unshine用趣味的方式重新演繹中國禮儀,將禮儀這門獨特的東方文化用最符合年輕人的方式表達了出來,並成為了一種時尚的社交談資,品牌文化也通過「隨風潛入夜」的方式得到了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