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省,簡稱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省級行政區,共存在16年。
此地是藏文化中的康區,古代是康地,又在西部,故名:西康省。
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就打算設置西康省。
西康省是內地進藏的要道,有重要的軍事和戰略意義,與四川、雲南、西藏和青海相接壤。西康省管轄範圍包括如今的四川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昌都市、林芝市。
西康省設置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由西康行政督察區(原川邊特別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併而來,省會設在康定。
新中國成立後,設雅安專區,雅安為西康省省會,1950年4月26日成立西康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初定駐康定,1951年移駐雅安。全省轄康定、九龍、義敦、瀘定、雅江、道孚、理化、稻城、瞻化、巴安、鹽井、甘孜、爐霍、丹巴、定鄉、昌都、得榮、武成、寧靜、察雅、貢縣、察隅、科麥、恩達、鄧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碩督、太昭、雅安、蘆山、西昌、鹽源、天全、寧南、滎經、漢源、冕寧、昭覺、會理、鹽邊、越嶲、寶興、德昌、泰寧等48縣以及寧東、金湯、普格、瀘寧4設治局。1955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屬區分別併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今西藏自治區),金沙江以東併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併入西藏。
小編:雅安有4年省會歷史。
如今的雅安市,
是一個物價不低的四線旅遊城市。
劉文輝,1895年1月10日出生於四川大邑一農民之家,在6個兄弟中排行老六。劉氏祖籍安徽徽州,清初移民入川安居名山縣(今四川省雅安市轄),後遷居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世代務農。
從小聰明好學,1917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投奔成都的嫡親堂侄劉湘,一路高升成川軍旅長,並立志單幹。
多年後,蔣介石任命劉文輝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軍長,川軍變成蔣介石的代表。
1926年,劉文輝開始在成都鞏固自己的勢力。
1933年嫡親堂侄劉湘把劉文輝打出成都,退到雅安,最後雅安也沒有保住,只剩下2萬軍隊。最終劉湘覺得劉文輝是自己么爸,沒有趕盡殺絕,給他保留相應的軍隊,希望他以後做西康省主席,現在屬於非正式的省長。(這就是著名的2劉爭川)
1933年10月24日,劉文輝返雅安,開始經營這片自己的地盤。
1935年,劉文輝受蔣介石命令攻打紅軍,損失慘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表明抗日立場,劉文輝捐款50萬元。劉文輝因反蔣未成,明智地決定走「親共」的道路。
蔣介石對四川實力派的聯合抵制讓步了,以建立西康省為條件,1939年1月,劉文輝如願登上西康省主席位。
1941年3月,劉文輝在雅安接待了中共中央代表華崗,由此結識了許多進步文化人,政治立場更加轉向進步。
1949年12日9日,劉文輝以西康省主席兼第二十四軍軍長名義和鄧錫侯、潘文華亦聯名從彭縣向毛澤東、朱德發出起義通電,西康省和平解放。
1955年獲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一級解放勳章。1959年,已經65歲的劉文輝調任林業部部長。
原雅安四川農業大學大門
原茶馬古道人運茶到藏區
以前沒有橋,過河靠竹筏
雅安傳說是女媧後人,老女媧補天像
西康時期 雅安車站
西康政府開會
現雅安中學 西康時代大門
雅安是大熊貓發源地
點擊下面圖片,長按關注我
點下面給點讚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