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驚現重要文史資料,原來明朝這個大官來過武岡!

2020-12-16 天天邵陽

明朝尚書顧璘的武岡之行與呤

作者:唐江濤

蘭陵王 武岡春晴

明:顧璘

晴光好。正映李花穠縞。連朝怪,山雨林風,適與東皇助工巧。

染垂楊野草,布滿青青行道。昇平世,遍五嶺三湘,處處韶華動歡笑。

誰家兒女鬧。競院落鞦韆,彩繩飛嫋。江南此景知多少。

輕風南陌上,寶馬穿花,金龜換酒恣顛倒。祗愁城閉早。

煩惱。想當日,拉酒伴詩朋,著意尋討。青鞋踏遍閒亭沼。

自背卻鄉井,一齊都掃。商量出處誰勝,休只戀旌纛。

這首詞牌名為蘭陵王的《武岡春晴》詞乃顧璘所作,各個版本的武岡地方志都有載。那麼顧璘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當時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到武岡的?在武岡停留多久?作了多少關於武岡的詩詞?

且聽我慢慢說來。

先引用百度百科的記載:

顧璘(1476年-1545年),字華玉,號東橋居士,世稱「東橋先生」,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明代政治家、文學家。

顧璘於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登進士第,歷任廣平知縣、開封知府、全州知州、台州知府、浙江布政使。期間參與平定劉六、劉七起義,政績顯著。嘉靖十六年(1537年)再度被啟用為湖廣巡撫,後升至工部尚書。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以南京刑部尚書之職致仕歸裡,建成息園,時常與賓客置酒高會、詩文唱和。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享年七十歲。

顧璘少有才名,以詩著稱於時,與劉元瑞、徐禎卿並稱「江東三才」,與陳沂、王韋、朱應登並稱「金陵四大家」,顧璘亦是弘治十才子之一。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又曾評註楊士弘《唐音》。

從簡歷看,顧璘絕對可稱為一個大人物。除了在詩壇的享有盛名,其仕途也風光無限。無論是刑部尚書還是工部尚書,在明代,其職位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國務院副總理。

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曾巡行過武岡,寫下許多關於武岡之行的詩。

武岡地方志除了收錄顧璘《武岡春晴》這首詞外,還收錄了他的一首《度楓木嶺》詩。

其實顧璘寫的關於武岡的詩不下於十首,他才是以一外地人身份,真實到過武岡,寫武岡詩數量僅低於陳與義的第二人。

陳與義之所以寫了那麼多武岡詩,是因為他寓居過武岡較長一段時間。而顧璘到武岡,卻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

顧璘是在任湖廣巡撫時到過武岡。顧璘的詩很有特色,他在湖南各地巡視時,所作詩喜歡冠以巡視地的地名。所以,從他所寫詩的題目,可以基本推測他當時巡視的行程。

比如,顧璘任湖廣巡撫時,第一站是從衡陽出發,沿湘水而上至道州,然後東行寧遠、郴州,北上耒陽,繞了一大圈,重新回到衡陽。

他的這次行程在他詩名中完美體現:

衡臺對雪有懷》——《祁陽道中雪》——《全州唐宗周文世範訪於芝城行臺》——《瀟江泛舟入道州》——《舂陵懷古二首》——《人日寧遠山行三首》——《穀日桂陽山行雨》——《郴州十三夜試燈》——《度嶺赴耒陽三首》——《重到石鼓書院》,繞了一大圈,又回到衡陽。

顧璘的武岡行也是如此,他自邵至武離武的行程都被寫入詩中。

《入寶慶》

明代:顧璘

林稠廬落聚,壟斷路歧分。

曠野迎遲日,長天失過雲。

金湯城據險,斥堠野屯軍。

長吏岑曦似,邊笳夜不聞。

巡視武岡,邵陽是必經之路。

出寶慶四首(略)

出了邵陽,便是武岡道中。

武岡道中雨二首 其一

明代:顧璘

界石記州名,旗亭報客程。山行頻陟降,春雨易陰晴。

樹引荒塗直,花撩客眼明。蠻方行欲捲,翻憶武昌城。

武岡道中雨二首 其二

明代:顧璘

風狂花片輕,春事惱閒情。急雨潛魚起,新雷乳鴨驚。

浮生悲代謝,大造劇生成。笑斷杯中物,來幹身後名。

然後繼續向武岡前進。

宿蘭橋山館大雨

明代:顧璘

山雷劃輾長空過,簷雨平添積水深。去住總關神物算,陰晴何與道人心。

蘭橋,在邵東。

過了邵東,便進入車林鋪。車輪嶺即車林鋪範圍,具體位置在黃橋鋪往武岡方向十裡左右。

從邵陽至武岡,古代默認走的都是湘黔古道武岡東大路段。沿路每隔十裡便有公館驛站。從邵陽縣界至武岡的15個驛站(包括公館)依次是:紫陽-長水-古塘-龍潭-黃橋-車林-西橋-山塘-大塘-荊竹-鬥溪-雙井-石羊-赤溪-赤土。

雨度車輪嶺二首 其一

明.顧璘

五言律詩

野館三更雨,山溪一尺泥。

王尊馳折坂,馬援下蠻溪。

高舉羞鴻翮,長途厄馬啼。

聖朝方用壯,冉冉獨龐眉。

雨度車輪嶺二首 其二

明.顧璘

山潑風前雨,人浮道上波。農家戒耕作,行者答勞歌。

雲暗遙峰少,春深緣樹多。行藏兩孤負,身世轉蹉跎。

車林鋪再往武岡方向十裡,便是西橋鋪。

宿西橋鋪聽雨舊有西橋月色之榜

明代:顧璘

西橋月色昔人遊,南楚春光野客收。堪笑地靈多愛惜,一宵鳴雨送羈愁。

顧璘過了西橋鋪,一直來到武岡,看到秀麗的雲山,不由思念起家鄉南京城郊的「武岡山」來。詩中「金陵」即現南京。

至武岡望雲山可愛因憶金陵東郊武岡山甚動鄉思

明.顧璘

楚國春花傷客情,臺居頻夢秣陵城。名山忽向殊方得,客路如從故裡行。

碧水護田生野興,黃鸝穿竹送歌聲。歸時若上崇岡望,正想南雲萬裡橫。

從篇首《武岡春晴》裡描述的情景看,顧璘到了武岡,被武岡美景深深吸引,他在武岡是有過短暫停留的,奈何邊境不穩,他要趕往下一站靖州巡視,只得依依不捨告別武岡。

自武岡行邉往靖州

明.顧璘

清晝行邉列校隨,貔貅十隊擁軍麾。

青山得雲美如畫,駿馬當路平堪馳。

泉明寳劍懸金甲,風引崇牙揚繡旗。

老手十年椎鈍極,更來橫槊一裁詩。

自武岡出發至靖州,必走城步線路。其實當時的城步已不屬於武岡管轄,但文人還是習慣把城步作為武岡地界。顧璘早晨從武岡城出發西行,到了城步西巖「山口堡」,雖說只走了三十來裡,但仍然停下來休息吃飯,順帶巡視西巖一帶戍邊的兵將。據資料記載,西巖即「古都梁山」所在地。

飯山口堡

明代:顧璘

平巒高捧百夫城,四野花開戰壘平。飯罷獨行觀戍卒,枕戈閒調凱歌聲。

過了山口堡,顧璘一路來到楓木嶺,在過楓木嶺時,遙望東北,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度楓木嶺

明.顧璘

初謂山拂天,飛鳥不可度。

逡巡躡危磴,乃即我行路。

百折頻攀援,十步九回顧。

高林忽在下,衣襟有雲霧。

倒景猶照人,平地黯將暮。

方當日月過,似可捉烏兔。

飛瀑如天河,所少鵲成渡。

東北望故鄉,江流莽傾注。

長風動萬裡,獨立難久佇。

武岡關在綏寧與靖州交界之地,其實當時早已不屬武岡了,只是文人習慣性把該地稱之為武岡關。

出武岡關

明.顧璘

連嶺橫天白日微,溪流下塹客行稀。山花照水開還落,野雉出林鳴且飛。

萬裡承恩虛仗鉞,九重柔遠正垂衣。巡行本欲輸筋力,敢謂乘春布德威。

顧璘的武岡行、武岡詩極少見於史籍記載。以上收集到的詩詞均載於顧璘詩集《顧華玉集》。

此一資料的出現,無疑為武岡本土文史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相關焦點

  • 如果你來武岡——湘西武岡|都梁史話
    2200多年的建城史(前西漢「文景之治」設縣),自古就有「黔巫要地」(黔山之巑,巫水之磻)之稱,歷史上曾封侯立郡,設府置州,是湘西南軍事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湘黔桂川「黃金走廊」的重要節點,城池的設計師是設計北京十三陵的吳良。武岡市(縣級市)地處湘西南邊陲邵陽市西南五縣中心,雪峰山東麓,南嶺北緣,資水上遊。
  • 你所不知道的武岡滷菜之源...
    他創造了武岡佛教史上最繁榮的歷史,一躍成為「規模宏大,傑出湘南」香火鼎盛,規模超前的大寺院。據云山碑刻記載,萬曆皇帝還曾親自來過雲山勝力寺。據《武岡州志》記載,清代嘉慶年間,武岡僧眾達3849人,其中勝力寺的僧眾最多。
  • 致敬武岡抗戰老兵劉芳林!
    原來今天是武岡老兵劉芳林101歲壽辰,而武岡老兵之家志願者們,帶著蛋糕及慰問品,早早地來到劉老家中,陪劉老一起度過101歲生日!武岡老兵之家志願者專程前來慰問,他們面帶微笑,圍在老人的身旁,一曲「祝您生日快樂!」,沁人肺腑。「劉老,你還認識我們不,今天又為您祝壽來了,祝您身體健康,壽比南山。」志願者們親切說道。
  • 武岡號稱中國滷菜之都,有神麼值得驕傲滴?
    他創造了武岡佛教史上最繁榮的歷史,一躍成為「規模宏大,傑出湘南」香火鼎盛,規模超前的大寺院。據云山碑刻記載,萬曆皇帝還曾親自來過雲山勝力寺。據《武岡州志》記載,清代嘉慶年間,武岡僧眾達3849人,其中勝力寺的僧眾最多。 寺院僧眾都是素食主義者,豆腐一貫為僧眾的日常主菜,也是貢奉素食菩薩的主要貢品。現在民間法事基本少不了豆腐就是一個明證。
  • 武岡這場石羊渡之戰影響整個中國歷史
    稍後還設置了用於傳遞緊急軍情的塘(訊),從武岡城開始,與鋪一樣,每十裡一設,頭塘,二塘,至該地為三塘(現在訛為「三堂」)。從武岡城裡至該地為三十裡。從後面資料可以看出,這戰場就在離武岡城的三十裡外,這是鐵證!我會在附後的原文中加粗來標明重點。主要人物:劉承胤,孔有德,陳友龍。劉承胤,字定一,南京人,雙臂力氣很大,能舉一粗大鐵棍,人稱「劉鐵棍」。
  • 中國第一滷豆腐——武岡滷豆腐
    在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裡找了下,目前能找到的豆製品就只有武岡滷豆腐和四川的南溪豆腐乾,先寫這個武岡滷豆腐。在產品陳列廳,杜家豪拿著武岡滷豆腐饒有興趣地品嘗起來,並稱讚「口感不錯,有筋道」。臨行,杜家豪再三囑咐企業負責人:食品安全是食品企業的生命線,是必須擺在第一位的工作,一定要抓好食品衛生和產品質量,百分之百保障食品安全,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做大做強,不斷發展。
  • 武岡大匪首王心安覆滅記
    民國時期,烽煙四起,由於政府管理失控,導致大量的槍枝彈藥散落民間。他曾經擔任過武岡的水陸要衝-高沙市的自衛大隊大隊長,後又升任武岡自衛團團長,仍駐高沙。過了一會,王心安又說道:「張雲卿這個人太歹毒,我一直無法脫身,直到前幾天我們被解放軍剿匪部隊打散,我才有機會擺脫他!」「解放軍追得太急,我自忖難逃一死,就把身上剩下的細軟交給你嫂子,讓她留在綏寧隘裡自謀生路去了……我、我相信解放軍不會為難一個婦道人家!」王心安斷斷續續地哽咽道。很快,熱氣騰騰的酒飯就端上桌了。王心安來不及客套,抓起碗就吃了三大碗,兩升米的米飯讓他一下子就吃了一半。
  • 武岡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武岡歷史上唯一的武狀元!
    潘瑞龍因修路而遭縣令勒索陷害,家破人亡,故民間流傳一首歌謠:「大保有個潘瑞龍,鋪路修橋到水東;殺人放火『有功果』,砌橋修路『壞陰功』」為其鳴不平。曹一夔:曹一夔,字子韶,號雙華。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浙江嘉湖兵備僉事、都察院副御史。
  • 原產遞NO.920武岡滷豆腐
    2008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岡滷豆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性特徵:武岡滷豆腐富含人體必須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D和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武岡滷豆腐"少鹽、少油、少糖、符合合理膳食原則,有利於身體健康,武岡滷豆腐。
  • 武岡有條六合街,為什麼卻找不到?
    什麼原因呢,原來六合街就是六條街的總稱,即赧水南岸的定市街,放生街,由斯街,半邊街,日升街以及北岸的紫氣街。日升街原本是和半邊街相連的,城市的發展新修了一條水雲路,將兩街攔腰切斷,從此,兩街相望三十多來,破壞了街的美感,很是遺憾。日升街一直向東至金星嶺處,每逢清明前後,這條街擁擠不堪,前往金星嶺掛清的川流不息,滿嶺的吊掛飄揚,鞭炮震天,成了武岡的一獨特風情。六條街,六處風情,讓老武岡人難以忘懷,因為它勾起了思念,牽起了幽情。風雨滄桑,風雨人生,風雨六合街,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 武岡這個縣長獨闖匪窩,三句話板上釘釘...
    1939年春節剛過,武岡縣縣長宋仁楚甩手走了,好在黃埔軍校第二分校已於上一年遷來武岡,第二分校中將主任李明灝奉命召開會議,商討由誰來接任縣長,縣城士紳公推林拔萃。安定地方迫在眉睫,但林拔萃也無力剿匪,只得贊同士紳的建議,對張雲卿採取招安。全縣各種稅賦均增收三成,撥給張雲卿部做軍需給養。張雲卿接受招安後,仍公然搶掠財物,稍有反抗的,則殘酷殺戮。
  • 你了解武岡嗎?——連載二
    接上期~~~~~~~~~若論歷史,早在建城以前,秦始皇曾派「盧」和「候」二生尋求長生不老藥,他們到達武岡雲山後,留戀那裡的環境
  • 獨家|專訪拍攝武岡花塔的德國姑娘,影集裡還有大量武岡三十年代老照片!
    花塔高30.5米,傾斜度6.22°,武岡斜塔,具有精奇的建築技巧和精湛的壁畫藝術。武岡花塔是武岡人心中的一個傳說,也是一個永遠的遺憾,因為現在的武岡人已經看不到她了。幸好還有一張武岡花塔的實拍照片,見證著武岡的歷史。這張在網上和諸多資料上廣為流傳的武岡花塔照片的原創作者,是一個名叫司伯桃的德國姑娘,她父親是一名基督教牧師。
  • 武岡方言微電影:《分手快樂》
    武岡包打聽公眾號
  • 武岡12勇士全亮相 終於看清你的臉
    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來源:人民日報 視頻剪輯:陳相如 大災大難方顯英雄本色,在災難來臨時那些逆著災難前進的人們更是英雄中的英雄
  • 武岡13個渡口碼頭,停航封渡!
    特產有武岡滷菜,武岡辣醬,武岡豆腐,武岡臍橙,散布在武岡地區的音樂、舞蹈、曲藝、戲劇等民間藝術之花,形式多樣,風採各別,在群眾中流傳已久,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群眾喜聞樂見。從12月8日起,我市進入低溫雨雪強盛時期,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偏低。連日來的低溫雨雪天氣,給水上交通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對此市交通海事部門迅速應對,截至12月9日11時,全邵陽市共52個渡口碼頭停航封渡。
  • 武岡德江蔣氏簡介
    世系瓜藤圖記本族系出伯齡裔,歷數朝經幾十傳,而至南宋端宗趙昰景炎年間因元兵侵宋,歷公徙吉安府廬陵縣,而後又分徙泰和縣肇基鵝掌大坵荷葉塘。歷公生二子,彥若、彩若。彩若公子孫居金華;彥若公生慶,慶生漪,配孔氏,生子九人元末明初洪武帝戰取豫章,弟兄九人奔徙楚湘分列諸郡。
  • 「武岡滷菜」有了解嗎?
    自西漢文景置縣起,武岡封侯立郡、設府置州,歷為軍、路、府、州、縣治所。公元前124年,長沙定王之子劉遂為都梁侯國敬候,在武岡置都梁侯國,歷時131年。公元1423年,朱元璋第18子朱木便在武岡封「岷王」,建王城,傳襲14代,歷時228年。
  • 歷經1000多年,「武岡」這個書院竟有如此歷史!背後還有傳奇故事
    而兩宋之交的大詩人陳與義初到邵州武岡紫陽山時,有詞《點絳唇·紫陽寒食》,第一句便是,「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稱山下的扶夷江為「蠻江」。周儀一門由周儀進士及第,並由此一發不可收,其子周湛,孫周欽先後中進士。子周湛,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進士,宋之能臣,為官多地,都很有建樹,頗孚官聲,也是古代檔案管理「千文架閣法」的創始人,官至「右諫議大夫」,為「嘉祐名臣」,宋史有傳。
  • 武岡王城公園旁這塊頑石,壞了風水?
    為了此文插圖,我去了那頑石處拍照,手持手機,點開相機,對著怪石,異事發生了,手機裡竟然是一片模糊,哪裡有頑石的影子,心中駭然,見天色已是黃昏,心裡懊悔怎麼清是來拍,想要放棄,又不心甘,點開相機又拍,還是一片白影,反覆點了七八次,才將頑石的形像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