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葉問詠春拳傳揚國際的,並非李小龍而是他,73歲高齡至今健在

2020-12-09 經典戰史

中國武術有幾個代名詞,少林,太極和詠春。這三種功法各不相同,各有擅長,南詠春北少林,而太極則是以強身健體為主,並不具備少林功夫和詠春拳的攻擊能力。不過現在隨著詠春在國際上,名聲越來越大,詠春隱隱的已經成為了,三種中華武術中,名聲最響亮的一個名牌。

詠春拳劇照

詠春拳屬於是南拳的一種,本來只是很少一部分修煉的拳術,而之前南拳的代表則是洪拳。可是為什麼詠春,會迅速的席捲武術界,成為享譽國際的武術呢?是因為李小龍的緣故嗎?其實將葉問詠春拳傳揚國際的,並非李小龍而是他,73歲高齡至今健在!

詠春拳劇照

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傳於葉問,盛於梁挺

說起詠春,首先我們就要了解詠春拳的歷史,我們都知道,詠春拳起源於一個女子,這個女子的名字就叫嚴詠春,嚴詠春出生在一個武術世家,所以在小的時候,就擁有一定的武術根基。據說嚴詠春創造了這套拳術之後,並沒有名字,而是她的丈夫梁博儔其的名字。

梁贊是一代名醫,他在得到詠春傳承之後,在他的醫館贊生堂內收徒授拳,於是詠春就在他的手中得到了發揚,因此被推崇為詠春的一代宗師。梁贊有個兒子叫梁璧,梁璧當初也得到了梁贊的真傳,葉問的詠春就是在梁璧這裡學到的。

嚴詠春劇照

相對於其他幾位,對於葉問我們是比較了解的,葉問曾經是一位富家子弟,正是因為如此,在那個時候他才能夠有時間來修煉武術。後來葉問來到了香港,將永遠深奧的口訣簡單通俗化,並且開館授徒。並且葉問還收了一個後來非常有名的徒弟,那就是李小龍!

從葉問這裡,永遠已經不再是一個師傅傳一個徒弟,或者兩個徒弟這樣了。因為是武館的形式,所以在當時學習詠春的就比較多了。葉問有一個關門弟子叫梁挺,梁挺如今依然健在,詠春正是在他的手中被發揚光大的!

一代宗師葉問

李小龍對詠春的影響

李小龍對詠春的發揚光大,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畢竟他的一身功夫,都是起源於詠春。並且他在國際上表演的寸勁,也是影響頗大,但是李小龍在自立門戶的時候,傳授的是截拳道。截拳道源於詠春,卻又不是純粹的詠春,是融合了西方的拳擊之後的功夫。

所以如今詠春在國際上的地位,跟李小龍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這卻不是李小龍努力的成果。李小龍所做大的僅僅是,讓世界了解了中國功夫,了解了寸勁,了解了詠春。但是他並沒有專門的傳授詠春,他傳授的是截拳道。

李小龍

梁挺對詠春的影響

真正讓詠春走向世界,被人們所接受,並且大範圍的修煉,是在梁挺的手中做到的。梁挺對詠春可以說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打破了傳統武術的一系列弊端。傳統武順為了修煉的最佳效果,一個師傅一般一生,只會收幾個弟子。

但是梁挺將詠春變成了學員晉級體制,跟跆拳道有些相似,他獨創的《梁挺詠春》分為十二個等級,通過考核可以晉級,打破了傳統武術師傅口傳心授的壁障。這種按照國際慣例的授徒方式,也得到了人們的接受,並且迅速在軍警,拳王中流傳開來。

梁挺

所以將葉問詠春拳傳揚國際的,並非是李小龍,我們都以為如今詠春盛名遠播,是因為李小龍,這其實是一種錯覺。當年李小龍就是因為開宗立派,創立了截拳道,所以在葉問去世的時候,才沒有參加葬禮的。

但是不得不說,武術的每一次改革,都會受到傳統思想的阻攔,李小龍遇到過,同樣的是梁挺也遇到過。如今梁挺73歲高齡至今健在,這也充分地說明了,詠春對強身健體的作用。

梁挺詠春拳

所有的成功往往都是在打破陳規之後產生的,但是即便打破陳規,可能也不會立刻成功,需要的還有不懈的努力,所以梁挺為詠春所做出的貢獻,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相關焦點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詠春宗師葉問這個名字,近幾年因為是李小龍的恩師,從而變成了影視界的大IP。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朝偉主演《一代宗師》以及甄子丹主演《葉問》(1-4)系列,其他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近幾年關於葉問的題材超級火爆,在影片中葉問暴揍洋人,將我們心中的一種民族情結帶動的暢快淋漓。
  • 李小龍的師兄葉問的外甥盧文錦以85歲高齡與德國高手對決
    ,他也是在詠春拳基礎上創建,其實他的核心內容大多是詠春拳,李小龍在世也說過,他之所以能夠創建截拳道,葉問和詠春拳對他的影響很深。我們說到詠春拳,葉問和李小龍的推廣最大,假如沒有李小龍後來的盛名,我想葉問和詠春拳肯定沒有現在這樣有知名度,雖然李小龍一直推廣自己的截拳道,但間接也推廣了詠春拳,因為你不可能避開葉問和詠春拳,李小龍無能出名前後都對詠春拳和葉問有很深的感情,在沒有創立截拳道之前,他在美國教學的內容也主要以詠春拳為主。
  • 世界詠春拳第一人葉問:從富二代到窮鬼,極少打架卻成就李小龍
    提到中國的武術扛把子,葉問肯定算其中之一。他是世界詠春拳第一人,他將詠春拳廣泛傳揚開來,載譽全球,為中華武術在全世界的發揚光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相比起太極、少林等武功,詠春拳才是「中國武術之最」。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一代武學家葉問的傳奇人生。
  • 李小龍是葉問的高徒,為什麼少見他打詠春拳?張安邦答網友問
    別說是打傳統詠春拳的,就是打截拳道的,跟成為影視巨星之後的宣傳相比,都顯得少之又少了,雖然李小龍留下的截拳道資料很多,但是作為功夫巨星,受關注度最廣的還是他的影視作品。葉問宗師嫡孫葉港超師傅在張安邦工作室講拳留影李小龍在很多場合,打過他的啟蒙拳法詠春拳,包括在美國初創振藩國術館,他就教 授以詠春拳為主的振藩功夫體系,我們在他的手本個人武學著作《基本中國拳法
  • 李小龍14歲開始學習詠春拳 為何剛拜入師門葉問就斷言他會短命?
    大家都知道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是詠春宗師葉問的徒弟,只可惜其英年早逝。當徒弟李小龍拜入師門的時候,葉問為何斷言他一定會短命呢?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詠春宗師葉問先生,他出生在廣東佛山,是當地有名的大少爺,為了發揚詠春拳,他師承陳華順、梁贊。
  • 李小龍真正的武學師父,並非葉問而是他,沒有他李小龍就練廢了
    李小龍對於中國對於世界來說,都是影響了一代人的功夫巨星,他雖然在電影上面的造詣有很高,但是他在武術方面的成就,也是很少有人能夠與之匹敵的。但是李小龍真正的武學師父,並非是葉問而是他,沒有他李小龍可能就練廢了!
  • 是葉問成就了李小龍,還是李小龍成就了葉問?
    隨著《葉問4》的流行,許多觀眾再次意識到一段塵封的歷史。事實證明,葉文在上個世紀仍然是一位武術大師,他還培養了一代國際巨星李小龍。然而,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許多觀眾拋出了另一個話題:李小龍是塑造了李小龍還是他塑造了李小龍?因為李小龍是個學徒,但他的名氣比葉問大得多。然而,葉問是詠春拳的大師。他教李小龍功夫。因此,誰取得了誰的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 李小龍和師傅葉問反目成仇?一段秘聞曝光,葉問兒子親自回應了
    最近由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在熱映中,在片中也出現了李小龍(由陳國坤飾演),坊間一直有傳聞,李小龍和自己的師傅葉問不和,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當年葉問的葬禮上,也未曾看到李小龍的身影,李小龍為何在師傅葉問到死的時候都沒有釋懷呢?
  • 一代宗師葉問為何斷言李小龍短命?
    電影《一代宗師》上映有些時日了,一代宗師葉問的大名再次震撼國人,讓豪氣大增。當然不是,葉問的判斷是因為他看到了李小龍性格中致命的弱點。 在葉問的眾多弟子當中,李小龍可謂是家喻戶曉。而在詠春拳的推廣中,李小龍也是功不可沒。作為葉問的徒弟,他對詠春拳的推廣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據葉問的兩個兒子葉準、葉正說,在李小龍的電影風魔的那兩年,學習詠春拳的人激增到1000萬,這個影響幾乎像風暴席捲那樣的。
  • 詠春拳被葉問、李小龍發揚光大,其實還有套偏身詠春拳,更為厲害
    其中,詠春拳在葉問、李小龍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武術大師極力宣傳、推廣之下,發揚光大成為了如今家喻戶曉的武術派別。然而,關於詠春拳有一個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識」,那就是我們在電影、電視劇中所看到的葉問、李小龍所使用的僅僅只是詠春拳的一個分支,名叫「正身詠春」,其實該拳法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偏身詠春」,且其威力絲毫不在正身詠春之下,甚至是更為厲害。
  • 葉問是詠春拳裡最厲害的嗎?
    隨著電影「葉問」的問世,詠春拳也被大眾所熟知,那麼葉問是詠春拳裡面最厲害的一位嗎?答案是否定的,誠然因為電影葉問的宣傳詠春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甄子丹所扮演的葉問也是被稱為武術高手,但要說到厲害程度,詠春門人卻有不少比葉問厲害的。
  • 「詠春拳」創始人是五枚法師還是嚴詠春?葉問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
    如果要問,誰在詠春拳的傳承和推廣上功勞最大,有人會說是李小龍,有人會說是葉問。但細考起來,應該是葉問。在葉問之前,詠春授拳之法與一般拳種不同,它需要通過師徒間長期過手進行練習。即在拳術傳授上,只能是師徒一對一進行教學。所以歷代詠春拳先師授徒都不多。
  • 剛柔並濟,跟葉問第四代傳人免費學打詠春拳!
    葉問詠春第四代傳人(葉問親外甥盧文錦一支),曾獲第四屆世界詠春大賽黐手賽銅獎、男子八十公斤對抗賽第三名的拳師鄭文杰,本周末將特別為錢江晚報170俱樂部推出兩節詠春公益課。  一代武星李小龍的研習,尤其是近幾年《葉問》系列電影的播出,讓詠春拳傳揚國際。「和很多拳師喜歡中國文化才去學拳不一樣,我當初就是看中詠春能打,覺得它很酷。」
  • 葉問的一生,把詠春拳發揚光大還培養了李小龍,到底誰成就了誰?
    早期亦舒的小說裡,香港人家要把小孩送到海外讀書之前,必先讓他們去學詠春拳,以避免孩子在陌生的地方被人欺負,這既證實了詠春拳有廣大的市場,也說明詠春的實戰性可以以小勝大,以弱擊強。隨著電影《葉問》《一代宗師》等影片的走紅,詠春拳再次成為大眾眼中的熱門武術。葉問另一件成功的事情是培養了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龍。
  • 葉問早年就斷定李小龍短命,並非他腳後跟不著地,還有這兩點因素
    坊間有傳說葉問基於李小龍走路的時候腳跟經常不著地和面相不好就斷定他會短命。李小龍是天生扁平足,這是很常見的,會影響到走路時候的步態,也會對腿部的其他相應關節造成一些影響,但是不會嚴重影響到身體健康,更不會危及生命。
  • 從楊紫瓊《詠春》到甄子丹《葉問》,探究詠春拳的流傳
    03梁贊的傳承者:陳華順與梁璧梁贊的本業是開醫館,當他專注在傳授詠春拳時,醫館生意交由師兄管理,可等到師兄病故,梁贊當時已經62歲,而且兒子都沒有繼承醫館的意願,在年老體衰下,梁贊將醫館及傳授武術的大部分事宜,交由40歲的徒弟陳華順。
  • 葉問斷言李小龍「短命」,葉問去世第二年,李小龍果真英年早逝
    李小龍和葉問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學大家,並且李小龍和葉問是一對師徒,兩個人的人生都充滿了傳奇,那麼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葉問死後第二年李小龍竟然不明不白的死了,並且死因至今是謎。一代宗師葉問在徒弟李小龍入門的時候曾斷言李小龍「短命」,而之後所發生的事實居然應驗了這句斷言。就是在葉問79歲得病去世的第二年,李小龍33歲居然英年早逝。
  • 葉問拒絕木人樁表演,不是嫌3萬塊錢少,李小龍真不懂他
    李小龍生於美國舊金山,童年在香港度過,電影《細路祥》中八歲的他扮相頗似三毛,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根大豆芽,截拳道研究會的史旭光介紹,年幼時的李小龍不僅體弱,兩條腿還不一般長,即使長大之後聞名遐邇,左右兩腿還是差了0.12寸,放在今天連市一級的武術隊都很難選上。
  • 葉問與張天志,誰是正宗詠春拳?
    到後期,詠春拳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所以越來越多被男性練武者所喜歡,於是就有了把詠春發揚光大、影響至今的是梁贊、梁璧、陳天華、葉問、李小龍這樣的實戰派詠春傳承者。,為人不喜歡墨守成規,所以改良了「詠春」,就有了「高腳詠春」,當葉問接觸到梁贊時,發覺梁璧的「高腳詠春」是他更想要的,所以就有了葉問後期跟梁璧學起了「高腳詠春」。
  • 葉問早年看到李小龍走路姿勢,曾斷言李小龍短命,沒想到一語成讖
    李小龍是中國非常著名的武打明星,他的師傅是著名頂頂的武術大師葉問。葉問曾經和自己的弟子李小龍說,從你的走路姿勢來看,你可能不會長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年僅33歲的李小龍就英年早逝了。那麼葉問為何會說這樣的話?走路姿勢的不同的確蘊含科學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