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六家公司在京聯合成立研發公司推廣氫燃料電池車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記者 杜燕)豐田汽車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5日在北京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致力於通過推廣普及氫燃料電池車。

  記者從當日舉行的籤約儀式上獲悉,新公司擬選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約1.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0.19億日元(約3.25億元人民幣),主要業務是在中國開展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新公司由各公司共同出資,出資比例為豐田汽車公司65%、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5%、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5%、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5%。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王剛在籤約儀式上表示,氫燃料電池技術是汽車產業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解決方案,是中國政府鼓勵的發展方向,對改善大氣環境和提升能源效率具有積極作用。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符合北京市市戰略定位,同時北京市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起步較早,率先形成了布局完善、技術領先的產業鏈條。

  他稱,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北京市將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這將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推廣帶來重大契機,助力產業快速發展。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徵在籤約儀式上表示,六家公司將通過協商共同規劃產品,一條龍式地開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FC(燃料電池)電堆等的組件技術」「FC系統控制技術」以及「車輛搭載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研發工作。由此,將大幅縮短從開發到產品化所需時間,加快氫燃料電池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普及。

  當天,六家企業代表通過線上線下聯合模式籤署合營合同。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稱,此次多方合作將有助於構建更加開放、協同、共享的氫能產業生態,進一步加速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進程。(完)  

 

編輯:陳建

相關焦點

  • 中日6家公司在京聯合成立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
    中日6家公司在京聯合成立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 2020-06-05 17:06:20,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多家企業聯合成立燃料電池研發公司 助推中國氫能發展
    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於今日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上市公司定增募資投向氫燃料電池業務,包括濰柴動力在內,今年共有6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86.15億元。詳細如下:三、公司1、中集聖達因承擔國家重點專項——液氫儲運裝備研發12月21日,中集安瑞科宣布,旗下子公司中集聖因達和其他9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投標體中標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中的「液氫製取、儲運與加注關鍵裝備及安全性研究(應用示範類)」項目。
  • 氫燃料電池行業2020年百億大融資
    上市公司定增募資投向氫燃料電池業務,包括濰柴動力在內,今年共有6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86.15億元。詳細如下:三、公司1、中集聖達因承擔國家重點專項——液氫儲運裝備研發12月21日,中集安瑞科宣布,旗下子公司中集聖因達和其他9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投標體中標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中的「液氫製取、儲運與加注關鍵裝備及安全性研究(應用示範類)」項目。
  • 豐田在華組建燃料電池公司 將以商用車為突破口
    日前,由豐田主導、聯合億華通、北汽、一汽、東風及廣汽等五家企業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新公司總投資約50.1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其中豐田佔比65%、億華通佔比15%、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各佔5%,採用委託研發的方式對燃料電池商用車進行全流程開發。
  • 氫燃料電池汽車:蛋糕還是陷阱?
    近日,一家新公司成立,使氫燃料電池汽車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8月20日,記者通過查詢天眼查發現,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600006,股吧)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公司於當日正式合資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研發公司」),新公司將致力於汽車燃料電池系統的技術開發。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2020年6月,豐田汽車宣布將聯合億華通、中國一汽、北汽、廣汽、東風汽車等五家企業,合作成立燃料電池公司。新公司將一條龍式地開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FC電堆等的組件技術」「FC系統控制技術」以及「車輛搭載技術」等一系列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技術研發工作。
  • 重估中國氫燃料電池車
    一個月後,韓國現代汽車邀請40家中國核心媒體前往韓國首爾,進行了一場頗具未來感的燃料電池車體驗之旅,大先生作為其中一員隨隊參加。當時探訪了現代汽車兩大技術中心,一個是南陽研究院,另一個是號稱現代汽車新能源技術大本營的麻北研究所,期間還試駕了一款量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NEXO。現代汽車向我們展示出其在氫燃料電池車領域的超強實力。
  • 豐田聯合國內車廠研發燃料電池 多贏還是獨贏?
    2020年6月5日,對於國內氫燃料電池行業應該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天。這一天,豐田聯合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籤署合營合同,並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現代汽車公司與康明斯將在氫燃料電池技術領域展開合作
    「現代在燃料電池系統領域是業界的領軍者,康明斯則擁有先進的電動動力總成技術,期待這種協同合作可以為商用車市場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現代汽車公司副總裁、燃料電池集團負責人Saehoon Kim說道,「這一合作讓我們的業務更多元化,推動現有及新的現代燃料電池系統銷量,進一步鞏固我們在全球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 ...公司在位於湖北荊門的國家工程技術中心成立了氫燃料電池材料...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報廢汽車尾氣催化器是鉑鈀銠等貴金屬的精礦,回收價值極大,公司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廢催化劑的回收處理難題,實現廢催化劑中貴金屬的資源化利用。另外,近年來氫燃料電池研發、示範和商業化應用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發展迅速,但由於其相關零部件高度依賴進口且用到了鉑金屬作為催化劑,導致其製造成本昂貴,目前很難大規模應用。
  • 氫燃料電池車普及還需要多長時間?
    近些年,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態度有了些微妙的變化。這一邊,是關於動力電池新能源車的補貼嚴重退坡,而另一邊,國家正在大力推廣氫能源,發展燃料電池車。舉兩個例子,第一,關於車的補貼,很驚人。市場上售賣的上汽邁克薩斯FCV80官方指導價為130萬元,但實際到手僅為30萬元——因為國家補貼了100萬元/車。如果你在上海坐機場大巴,那麼便有機會體驗它們。
  • 攻克核心關鍵技術難關 氫燃料電池「即將騰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氫燃料電池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前不久,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近兩年中國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取得了巨大進步,和五年前相比各種性能指標都出現了大幅的提高,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產業鏈已經建立起來,國家的示範推廣項目一旦開始,「估計明年會騰飛」。
  • 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關注受益公司(股)
    來源:證券時報北京市8日正式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
  • 產業觀察:政策密集推動 氫燃料電池產業加速布局
    4月28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力爭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進入11月,更是多次出臺相關文件,且更加具體地把產業目標設定在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
  • 氫燃料電池零排放夢想,離成功還差幾個特斯拉?
    上汽宣布,在2025年前將推出10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培育一家百億級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企業,以及組建一個1千人的研發團隊。最終目標,是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達到萬輛。就在此前不久,廣汽集團才剛剛發布了首款氫燃料電池動力汽車Aion LX。而傳統大廠豐田更是在去年東京車展提前展示了自己的第二代氫能燃料電池車型 Mirai。
  • 康明斯與納威斯達聯合開發氫燃料電池重卡
    康明斯與納威斯達聯合開發氫燃料電池重卡 2020年11月16日 09:14    來源: 中國商用汽車網       康明斯公司(紐交所代碼:CMI)和納威斯達國際公司(紐交所代碼:NAV)將共同研發氫燃料電池8級重卡。
  • 日本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何得不到推廣和發展?
    說起氫燃料電池技術,我們就不得提到日本,而氫作為汽車的燃料確實不錯的選擇,不僅環保而且全球儲備量多,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製造出氫燃料。如果可以廣泛應用,就能緩解能源短缺的問題了;那麼問題來了,氫燃料既然優勢那麼多,我國為什麼不大力推廣氫燃料汽車呢?
  • 氫燃料電池靠譜嗎?上汽大通發布EUNIQ 7燃料電池車
    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想必不會僅止於純電和插混,氫燃料電池汽車極有可能將成為下一個風口,加快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工信部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明確提出,到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達到百萬輛,加氫站建設超過1000座的目標。
  • 35家最強氫燃料電池上市公司名單(硬核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目前兩市有15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氫燃料電池。從150多家公司裡,根據以下四個指標:1、主業優勢2、行業地位靠前(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3、有團隊/技術4、有營收篩選出35家硬核公司名單,按產業鏈細分如下:全產業鏈1、美錦能源 2、雄韜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