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終審法院支持同性伴侶享有公務員配偶福利

2021-12-30 南粵家事

【財新網】(駐香港實習記者 文思敏)繼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後,香港同志平權運動有了新的進展。6月6日,香港終審法院裁決支持公務員梁鎮罡的同性伴侶享有與異性配偶同等的福利與稅務待遇。

  2015年,香港入境處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因其同性伴侶無法享有與異性配偶同等的醫療、牙科保健等已婚公務員福利,也不能以配偶身份合併報稅、評稅以享受相關稅務優惠,因而申請司法覆核。2014年,梁與英籍男子Scott Paul Adams在紐西蘭註冊結婚,根據香港法例,在海外合法註冊的婚姻與在香港註冊無異,一般可獲得香港承認。

  2017年4月,高等法院裁定公務員事務局歧視和違憲,但同時駁回梁鎮罡針對稅務局的司法覆核,雙方皆不服裁決提出上訴。2018年6月,上訴庭認為香港《基本法》所指的婚姻只局限於異性婚姻,且社會道德仍普遍接受異性婚姻為唯一可接受婚姻模式,考慮到社會對婚姻的普遍看法,駁回了梁的兩項申請,而後梁上訴至終審法院。

  在終審聆訊中,政府一方陳詞稱,如果賦予同性伴侶與異性伴侶同樣的福利,便等同承認他們跟異性婚姻有同等地位,將會削弱香港法律所承認的婚姻制度。但終審法院認為,「本案並不關涉同性伴侶是否有權根據香港法律締結婚姻的問題」。異性婚姻制度並不會因同性婚姻夫婦的就業和稅收優惠而受到損害,且給予同性婚姻差別待遇也不能促進異性婚姻。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孫耀東認為,這宗案件有望帶來漣漪效應,鼓勵香港企業向同志員工提供與異性戀同等的福利,「這也讓香港民眾意識到,同性伴侶也是實實在在的人,對同性伴侶權益的保護不僅是抽象的討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則表態稱他不同意裁決但無奈接受,「我擔憂在這次裁決後,不止公務員,在未來不排除有其他團體因應今次的裁決作其他的法律行動,從而改變社會福利制度的安排。」

  終審法院在判詞中亦強調,社會大眾對於婚姻的態度並不能作為裁決的理由,以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共識為由拒絕小眾群體的訴求,是有損基本人權的。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孫耀東告訴財新記者,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同志平權的案件中,政府難以將「社會還不能接受同性婚姻」作為辯護理由。

  同時,這一表述也與上訴庭對梁鎮罡的裁決理由有較大差異,側面顯示出司法體系內部對同性伴侶權益保障的態度是有矛盾的。不少同志平權的案件往往經過多次上訴到達終審法院才能獲得勝利,這一過程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2014年,一名來港工作的英國女性QT因為其同性伴侶申請受養人籤證被拒發起司法覆核,理由是入境事務處對她的性取向「構成沒有理據的歧視」。原訴法院駁回了QT的申請,上訴法院則支持QT的訴求,此後,入境事務處處長上訴至香港終審法院,2018年7月,終審法院判決QT勝訴。最終,香港政府修訂了《受養人籤證政策》,承認海外合法同性伴侶關係,並允許其中一方以 「受養人」 身份申請籤證入港,為這場持續四年的官司畫上句號。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2016年發表的《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研究報告》顯示,香港給予同性伴侶以平等權益的情形十分有限,僅在保護人們免受家庭暴力的處境時,將保障關係延至同性同居關係;以及在伴侶醫療手術的處境中,承認同居伴侶擁有為其伴侶決定施行醫療手術的相關權利。

  那麼,作為公職人員梁鎮罡在爭取同性伴侶的公務員福利一案中勝訴,能否推動香港政府在同性伴侶權益相關的政策上有更多作為?孫耀東對此態度悲觀,他認為「有責任的政府應當主動全面檢討同性伴侶的權益在哪些方面遭受不平等對待,而不是接到法院裁決之後才被動做出改變。「

  近年來,香港市民對於同性伴侶權益的支持有了較大的提升。香港大學比較法及公法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17年的一項電話訪問中,支持同性婚姻權的受訪者由2013年的38%增至50%,7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享有醫院探視權。

微信:oklawyer_cn

知名家事律師遊植龍

電話:13802726525

相關焦點

  • 不承認同性婚姻的香港,如何裁決同性婚姻者維權? |中環一筆
    高等法院原訟庭最近裁決,指公務員事務局因申請人性傾向,而拒絕給予該高級入境事務主任同性婚姻伴侶公務員配偶應享的福利,違反《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第二十二條下人人平等原則,判申請人有關公務員配偶福利部分勝訴。
  • 【同志平權】香港入境處同志伴侶案 配偶福利規定終極上訴成功
    香港高級入境事務男主任梁鎮罡4年前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推翻公務員事務局及稅務局拒絕向其同性伴侶提供醫療、牙科等福利及安排合併評稅的決定
  • 【今日頭條】公務員同性伴侶福利案 梁鎮罡上訴終院勝訴
    同性婚姻在香港仍未合法化,因此公務員的已婚同性伴侶不能像合法配偶般享有配偶福利和合併報稅等權利。
  • 香港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是何許人也?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新任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11日)在禮賓府宣誓就職。張舉能正式成為特區第三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此前兩任分別為李國能與馬道立。張舉能宣誓就職時表示,將繼續大公無私地維護法治和司法獨立。
  • 男同志自殺身亡 同性伴侶未能以配偶身份辦後事 稱屬歧視求覆核
    曾兩度就同性權益提出司法覆核的香港男同志,去年因受抑鬱症困擾而自殺身亡,他離世前表明,想讓伴侶處理其身後事,但由於香港不認可同性婚姻,伴侶無法以配偶身份處理認屍程序、豁免遺體解剖。伴侶認為有關條文及政策構成間接歧視,亦違反《基本法》,8日入稟提出司法覆核。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這就是香港的法院基於《基本法》,可以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非常任法官,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也在香港做香港的法官。可是,基本法的裡的「可以」在香港變成了「必須」!這就是目前香港的法官裡,特別是終審法院的那些大法官裡,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
  • 香港終審法院一非常任法官辭職,香港特區政府:該法官未提及辭任原因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站9月19日發布新聞公報,特區政府發言人19日回應媒體查詢時強調,維持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司法獨立至為重要。針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依法撤銷一澳籍人士的終審法院法官委任,發言人重申施覺民法官辭任並沒有提及原因,發言人強調香港國安法絕對不會影響香港的司法獨立和司法制度的暢順運作,包括終審法院。
  •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退休前法庭儀式致辭
    與廖柏嘉勳爵一樣,梅師賢爵士也是香港堅實的支持者。  能夠與諸位海外非常任法官共事,著實是我的榮耀;而我必須特別加以肯定的,是他們對香港整體,尤其是法治方面的重大貢獻和鼎力支持。在討論海外非常任法官的角色時,切忌讓政治蒙蔽理智分析。
  • 香港繁榮靠英國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均為雙重國籍或外國籍
    香港御用大律師馮華健曾指出,若非因為司法機構在薪金及福利方面給予外籍人士比本地人士更優厚的待遇,更多本地人士會願意加入司法機構工作。香港終審法院 外籍法官>因此,作為權宜之計,基本法第八十二條規定,香港終審法院(相當於最高法院)可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英美法系)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 盤點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周五,現年42歲的貝特爾與其同性伴侶、比利時建築師德特奈(Gauthier Destenay )在盧森堡市政廳進行了結婚登記。 南美國家並不落後 阿根廷民眾中70%以上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全球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巴西以及南美另一國家烏拉圭也在2013年將同性婚姻合法化。 美國各州情況不同
  • 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10月5日,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出任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據央視新聞報導,林鄭月娥讚揚賀知義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深信他將對終審法院有很大貢獻。賀知義獲任命後,來自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名單將有14位。林鄭月娥指出,這些頗具聲望的法官加入香港終審法院彰顯了香港的司法獨立,有助維持外界對香港司法制度的高度信心。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歡迎特首接納委員會的推薦,認為有關任命將提高處理終院工作的靈活性。
  • ​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5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出任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  林鄭月娥讚揚賀知義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深信他將對終審法院有很大貢獻。賀知義獲任命後,來自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名單將有14位。
  • 香港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有法院對「一國兩制」的理解遲鈍得...
    【綜合/觀察者網 齊倩】香港「修例風波」以來,司法機構對案件的判決不時引起社會爭議。9月3日,香港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在香港《明報》發表題為《是時候緊急改革了》署名文章,批評香港司法亂象。他最後呼籲,香港法院和律師應該進行徹底改革,「從事實而非意識形態中求真」。烈顯倫在《明報》發表署名文章文章一開始,烈顯倫就認為「香港司法機構失去中央的信任」,並用去年11月香港高等法院判決《禁蒙面法》違憲這一「令人驚詫的」案子舉例說明。
  • 香港特區政府完全同意終審法院就緊急條例的判決
    12月2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表聲明表示,歡迎終審法院今日作出的裁決,確立《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緊急條例》)符合基本法,以及《禁止蒙面規例》禁止在公眾活動使用蒙面物品而限制相關權利是符合相稱性要求的。
  • 快訊 愛沙尼亞同性民事結合法案通過;名校橄欖球俱樂部因恐同言論被解散;雙性戀男星艾倫·卡明出版回憶錄
    波羅的海三國(包括愛沙尼亞)驕傲遊行 愛沙尼亞民事結合法案通過據美聯社消息,昨日愛沙尼亞國會今天在23名議員缺席的情況下,以40票贊成、38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民事結合法案,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根據法案內容,無論異性還是同性伴侶,登記民事結合後均可享有幾乎等同於婚姻關係的權利,包括財稅、醫療等方面的社會福利。但此舉並不代表同性婚姻合法化。相比婚姻配偶,民事伴侶收養孩子的權利有所限制,只允許其中一方收養另一方親生的孩子。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正式任命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觀察者網訊)6月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籤署委任書,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2021年1月11日起生效。根據《基本法》第四十八條第六款,行政長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法官。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林鄭月娥按《基本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在今年3月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就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推薦。6月18日,特區立法會通過委任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決議案。同時,林鄭月娥還會將有關任命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完成委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相關法定程序。
  •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同性婚姻中伴侶間的互動質量高於異性婚姻
    研究背景:同性伴侶的婚姻質量高於異性伴侶同性伴侶在親密關係中享有超越異性伴侶的優勢在過去的諸多研究中表明,同性伴侶在親密關係中享有超越異性伴侶的優勢但在所有的研究中,還沒有學者研究過同性與異性伴侶間日常互動的質量、社交活動在親密關係中的角色。尤其因為同性婚姻屬於社會中的少數裔,難免在社交中會遇到針對性和戀愛觀存在的歧視和汙名化,為適應這種大環境,同性伴侶在社交和婚姻中存在著與之相對的應變能力。
  • 支持同性婚姻不再有異議,那麼反對意味著什麼?
    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開始發生改變,現在,美國的大多數人都支持同性婚姻。周五,最高法院也成了其中一員:5 比 4 的投票結果,最高法院判決 LGBT 公民擁有憲法保護的結婚權利。那麼對於反對同性婚姻 (尤其是出於宗教原因) 的那部分美國人來說,這又意味著什麼呢?雖然這部分群體的人數在減少,但是仍舊佔據一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