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同性婚姻的香港,如何裁決同性婚姻者維權? |中環一筆

2021-02-20 獨家

香港一位高級入境事務主任與同性伴侶在容許同性婚姻的紐西蘭結婚,因為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拒絕向其伴侶提供公務員配偶的醫療福利、及稅務局拒絕他與伴侶共同評稅,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 

高等法院原訟庭最近裁決,指公務員事務局因申請人性傾向,而拒絕給予該高級入境事務主任同性婚姻伴侶公務員配偶應享的福利,違反《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第二十二條下人人平等原則,判申請人有關公務員配偶福利部分勝訴。但對申請人對稅務局拒絕共同評稅的司法覆核,則基於稅務條例列明婚姻中「配偶」的定義只包含一位丈夫及一位妻子,而裁定申請人這部分司法覆核失敗。

這案件申請獲勝訴部分的判決引起的是道德的爭論,支持同性戀者權利的團體表示歡迎這裁決,但對於不支持同性婚姻的宗教及其他團體,則憂慮法庭這次的判決是否會引致政府對同性婚姻的立場開始改變。雖然主審法官在這次司法覆核判詞中並沒有觸及婚姻的定義,但無可避免的是在關乎道德的爭論中必然觸及法律對「婚姻」定義理解的討論。

案件的申請人在承認同性婚姻的紐西蘭結婚,香港基本上承認在全世界各地締結的婚姻,但矛盾的是:目前香港法律並不承認同性婚姻,這案件恰恰觸及了法律對婚姻定義的理解。

「配偶」≠「伴侶」

香港《婚姻條例》第四十條對婚姻的定義是「基督教婚禮或相等的世俗婚禮」,《婚姻條例》第四十條對此的解釋是「婚禮經舉行正式儀式,獲法律承認,是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結合,不容他人介入」。因此,香港現行法例對所謂法律承認的婚姻,解釋很清楚,其中包括兩重點,第一,是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的結合;第二,是不容他人介入,亦即是所謂一夫一妻制。

公務員條例中賦予享公務員福利的「家庭」成員包括「配偶」(spouse)及「子女」(children)。當中「配偶」一詞,是否亦應以香港法例下婚姻的定義為基礎進行解釋?假若同性婚姻的「伴侶」(partner)並不是按香港法例下定義的婚姻所產生的「配偶」,令人難以明白的是,拒絕給予一個身份並非公務員配偶那些公務員配偶才能享有的福利,如何違反《基本法》?如何違反《香港人權法案》下人人平等的條款?在香港婚姻法例下定義的婚姻的「配偶」,與並非在香港婚姻法例下定義的婚姻的「伴侶」,並沒有可相比較的地方。

其實,有關婚姻與家庭的定義,立法會在2009年修訂《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時,已曾作過研究及討論,發現《基本法》與《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並沒有對「婚姻」及「家庭」作出定義。

但《香港人權法案》第十九條有如下規定:
(一)家庭為社會之自然基本團體單位,應受社會及國家之保護。
(二)男女巳達結婚年齡者,其結婚及成立家庭之權利應予確認。
(三)婚姻非經雙方自由完全同意,不得締結。
(四)夫妻在婚姻方面,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及在婚姻關係消滅時,雙方權利責任平等,婚姻關係消滅時,應訂定辦法對子女予以必要之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人權法案》中,英文版中的spouse一詞,亦即「配偶」一詞,在中文版以「夫妻」二字表達。以此為依據,婚姻的基礎是一男一女的結合,即使在人權法中,已充分體現。

香港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

因此,香港承認香港居民在外國締結的婚姻,並不改變目前香港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現狀。法庭在這次處理同性婚姻伴侶應否享有公務員配偶福利的司法覆核中,將兩性婚姻產生的「配偶」一詞適用於同性婚姻的「伴侶」,實際上是動搖了香港法律上婚姻關係只能是一男一女兩性結合的基礎。

《香港人權法案》第十九條第(二)款條文,與國際人權公約第二十三條第(二)段條文相同,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曾因一宗在2013年紐西蘭同性婚姻立法前的同性婚姻案,在2002年作出裁決(Ms. Juliet Joslin at al vs. New Zealand, Communication No.902/1999, U.N. Doc. A /57/40 at 214 (2002))。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根據人權公約第二十三條第(二)段裁決公約國家的義務是只承認希望結婚的一男一女的相互結合才是人權公約承認的婚姻(The treaty obligation of States parties stemming from article 23 paragraph 2 of the Covenant is to recognize as marriage only the union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wishing to marry each other)。因此,對於某一個國家不為一對同性戀者辦理締結婚姻關係的行為(refusal to provide marriage between homosexual couples),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並不認為違反公約的任何條款。

應該注意的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2002的決定,是說明一個不接納同性婚姻的國家並沒有違反人權公約的任何條款。同性婚姻中的「伴侶」並非香港婚姻法下一男一女結合的婚姻定義下的「配偶」、亦即《香港人權法案》以中文所表達的「夫妻」;依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決定引申,同性婚姻中申請人的「伴侶」被拒絕享有兩性婚姻中「配偶」(即夫或妻)才能享有的權利,實在看不出如何違反人權法及國際人權公約人人平等的條款。

人人平等享有相同權利的前提是,權利人的前提身份地位條件亦必須相同。以香港在一九九三年開始執行的《父母與子女條例》為例,在《父母與子女條例》生效前,非婚生子女並不自動享有子女的權利。《父母與子女條例》的通過及執行,承認了非婚生子女地位等同婚生子女,同為父母的子女。因《父母與子女條例》承認了非婚生子女地位等同婚生子女,故非婚生子女作為子女在法例生效後開始自動享有父母撫養他們及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在此之前,非婚生子女並不自動享有這種權利,也不涉及歧視。

以這邏輯推論,在本地法律仍然不承認同性婚姻將「配偶」等同「伴侶」前,不給予同性婚姻的「伴侶」兩性婚姻「配偶」才能享有的權利,是執行現行公務員家屬應享福利規定時對兩個不同地位主體的區別對待,並不涉及歧視。


同一案件為何定義標準不一?

其實主審法官在案件中亦承認,對案件中公務員「伴侶」的不同對待是基於該公務員的法定婚姻地位,只是法官同時認為那該視為間接基於性傾向。法官的推論方式是首先強調政府給予同性婚姻的「伴侶」公務員條例中「配偶」可享有的福利並不違反法律,轉而繼續指不給予便是性傾向歧視。

主審法官以較長篇幅討論給予同性婚姻「伴侶」公務員「配偶」應享福利並不表示承認同性婚姻,但並沒有在裁決應否享公務員家屬福利這部分申索時,就公務員規例中「配偶」的定義作出裁定。但在裁定同性婚姻「伴侶」要求共同評稅的申索敗訴時,卻接納了《稅務條例》中有關「配偶」的定義為「一位丈夫及一位妻子」,並以此定義為判申請人敗訴的基礎。

在同一案件中,一方面明確接納「配偶」的定義為「一位丈夫及一位妻子」作為判申請人部分申索敗訴的依據,但另一方面在另一部分申索中卻不以同一定義看待「配偶」一詞,而對「配偶」定義含糊其詞,不以之為依據,硬指政府拒絕給予福利予同性婚姻「伴侶」是基於性傾向原因,違反人權法。這樣被人看來是自相矛盾的判決,實在讓不懂法律的人費解。

其實,究竟同性婚姻的「伴侶」應否被接納為等同兩性婚姻的「配偶」,涉及修改法律或立法重新定義將同性婚姻「伴侶」等同兩性婚姻「配偶」,是應經過社會充份討論再作決定的公共政策範疇。建立有關法律規定將兩性婚姻的「配偶」等同同性婚姻的「伴侶」,是應由公眾廣泛討論涉及道德倫理的公共政策課題。如今一位法官將政府不把規定給予公務員「配偶」的福利同時給予公務員的「伴侶」判定為性傾向歧視而違反規定,實質上是以法庭的判決代替了應由社會討論的公共政策的重大法律修改。

普通法的特點是法庭在審理案件時,主審法官有權對不清晰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或對違反憲制性法律規定的法律條文裁定為違憲,但對有清晰理解的法律條文,主審法官必須按條文的理解判決。一夫一妻構成「配偶」,是一直以來整個社會基於法律規定的兩性婚姻制度下的共識理解,當中並沒有空間讓普通法的法官對此有任何不一樣的詮釋。

將兩性婚姻的「配偶」等同同性婚姻的「伴侶」,涉及更改一直以來社會對何謂兩性婚姻下的「配偶」的共識理解的變更。就如承認非婚生子女地位等同婚生子女地位的立法一樣,涉及公眾政策的討論及討論得出結論後的法律修改。現在放在面前的事實是,涉及如此重要道德觀念爭論的公共政策及可能導致法律因而需要修改或重新定義的決定,並非通過公眾討論後得出結論,而是由高等法院一位法官說了算。

司法是不是代替了立法了?究竟香港社會是不是希望就是這樣?對於這一點,整個社會實在有必要熱烈地討論及深刻的反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直接供稿予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和《亞洲週刊》的稿件

兩家共享版權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盤點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深受天主教影響的保守國家愛爾蘭是歐洲又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也是第一個通過公民表決方式使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盧森堡首相大婚 阿根廷民眾中70%以上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全球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巴西以及南美另一國家烏拉圭也在2013年將同性婚姻合法化。 美國各州情況不同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停止浪漫想像,但我們還是要恭喜臺灣
    可能是最早在大陸網路上關注臺灣自 2016 年開始的這一波平權法案進程的本人,在朋友圈刷到草案,在微博看著#臺灣同性戀合法#衝上熱搜,在網友們激動感慨褒讚期待時……反而有點尷尬無奈,以至於幾個朋友問起來,一時不知道可以說點什麼。臺灣的朋友們贏了嗎?是的,他們竭盡全力的贏了,他們將迎來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案,真實地走出第一步。
  • 同性婚姻,為了平等,還是為了希望?
    一個不是「眾望所歸」的判決在世界其他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化通常有兩條道路,第一就像之前澳大利亞那樣,以民選議會投票的方式,通過立法這條路徑確認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及同性婚姻權利。另一種則是美國,是以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以最高法院的一紙判決,通過司法的途徑來實現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這是兩條非常不一樣的路徑。
  • 臺灣大法官判定同性婚姻違憲判決書
    至於以何種形式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屬立法形成之範圍。3. 逾期未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者,相同性別二人為成立上開永久結合關係,得依上開婚姻章之規定,持二人以上證人簽名之書面,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解釋理由書1. 聲請人祁家威向立法、行政、司法權責機關爭取同性婚姻權,已逾30年。立法院歷經10餘年,尚未能完成與同性婚姻相關法案之立法程序。
  • 日本同性婚姻登記案開始取證
    ://www.bengo4.com/other/n_9075/計劃於2月中旬一起提起同性婚姻憲法訴訟的同性伴侶們從1月4號開始提交了結婚申請。他們在提交申請之前就已經聯繫了市政府,市政府說不受理。提交之後,相場說:「雖然知道結果是不受理,但如果我們是異性伴侶的話就會得到市政府的祝福……」4個地區作為原告的10對同性伴侶都會提交結婚申請,但日本沒有同性婚姻的機制。由於民法和戶籍法所設想的都是男女夫妻,所以可以預見這些同性伴侶的結婚申請都不會被受理。不受理的證書可以作為證據提交給法院。
  • 哥斯大黎加成為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中美洲國家
    ,哥斯大黎加成為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中美洲國家。2018年8月,哥斯大黎加最高法院作出判決,立法議會有18個月的時間來修改法院認為不合乎憲法的婚姻法法律,不然針對同性婚姻的禁令將自動作廢。五月初,有20多名保守派議員組成的小組提出一項議案,要求將法院裁決時間再推遲18個月。但是,根據《同性戀之星新聞》(Gay Star News)的報導,他們的這項提議以33比20票遭到拒絕。
  • 大選前, 蔡英文與同性婚姻的爭議 獨家
    同志不分藍綠同志族群分散在各地,但他們不分藍綠、凝聚力強,若能得到他們認同,幾乎等於立於不敗之地。蔡英文打「同志牌」,顯然認為萬無一失。然而,同性婚姻仍不免撞擊很多人的價值、觀感,蔡這番表態禍福難料。前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麟徵指出,表態可能會流失一些選票,因為對保守一點的人來講,同性戀會對家庭倫理等造成衝擊,宗教界對這個議題尤其敏感。
  • 哥斯大黎加成首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中美洲國家
    據《世界報》報導,哥斯大黎加成為首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中美洲國家。 AFP 2020 / LEON NEAL據《世界報》報導,自5月26日零時開始,同性婚姻在哥斯大黎加合法化,雖然保守派議員仍試圖撤銷最高法院憲法庭的決定。2018年8月,哥斯大黎加最高法院憲法庭認定禁止同性婚姻的行為違憲,並給立法大會一年半時間擬定相關法律。
  • 恐同才更應該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目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大概有,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冰島、愛爾蘭、盧森堡、馬爾他、墨西哥、荷蘭、紐西蘭、挪威、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瑞典等截至2019年,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五大洲得到合法化,全球範圍內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達到30個。
  •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同性婚姻中伴侶間的互動質量高於異性婚姻
    導讀:《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雖然同性婚姻還未得到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認可,但無可否認的是同性間的戀愛是人類正常存在的一種行為,雖然在人群中只佔少部分,但應該得到和異性戀同樣的尊重和祝福。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Riverside)的心理學教授Megan Robbins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同性婚姻中伴侶間的互動質量高於異性婚姻[1]。
  • 頭條 全球20個全境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全球20個全境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丹麥、法國、冰島、荷蘭、紐西蘭、挪威、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瑞典、烏拉圭、英格蘭及威爾斯。  芬蘭議會以105對92的微弱票數通過了同性婚姻法。雖然自2002年起,同志情侶們就能登記為合法伴侶關係,但是芬蘭是北歐五國中最後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法案將與2016年正式生效,芬蘭正式成為全球第20個全境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 任天堂確認《火焰紋章 if》將開放同性婚姻選擇
    根據外電報導,任天堂確認預定 6 月 25 日在日本推出、2016 年在歐美推出的《聖火降魔錄》系列 N3DS 最新作《聖火降魔錄 if(英文名:Fire Emblem Fates)》將開放同性婚姻的選擇
  • 臺大法官「釋憲」捍衛同性婚姻
    臺灣昨天(5月24日)通過「釋憲」判決「民法」限制同性婚姻「違憲」,未來將進行修法。今日臺灣主要媒體也均對此事進行關注。中國時報:亞洲第一 臺灣同婚2年後合法中國時報文章報導指出,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判決同婚合法化的地區。
  • 英女王表弟創皇室同性婚姻先例 前妻陪走紅毯
    女王的表弟伊瓦爾·蒙巴頓勳爵(Lord Ivar Mountbatten)上周末與同性伴侶詹姆斯·科伊爾(James Coyle)在英國舉行了婚禮,成為了英國皇室同性婚姻的第一人。 英國《鏡報》稱,蒙巴頓勳爵此舉「創造了歷史」。 據悉,婚禮在英國德文郡(Devon)的一個私人教堂舉行,約120位賓客參加了婚禮。
  • 庫克祝賀澳大利亞同性婚姻公投 卻錯用紐西蘭國旗
    2016年雪梨同性戀狂歡節花車遊行盛大舉行。在這次歷史性投票中,多數澳大利亞投票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The non-binding postal vote showed 61.6% of people favour allowing same-sex couples to wed, the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said.
  • 怎麼看待同性婚姻合法化?未經他人苦,莫談他人壞
    2020年12月18號,路透社報導稱,瑞典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同性結婚在瑞典可以領結婚證,擁有合法性。她們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在一起,永遠被人唾棄和被社會拋棄,不用游離在人文社會的邊緣,像異類一樣與人類社會格格不入。
  •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過 允許跨性別者合法改變性別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過 允許跨性別者合法改變性別  Emma Chou • 2020-12-19 15:41:08 來源:前瞻網
  • Voice:美國兒童劇出現同性婚姻,一個州禁止新劇集播出
    「兒童電視節目很少表現同性婚姻,但《亞瑟小子》剛做到了,而且奇妙的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多數人反饋積極,表示劇情講述不刻意,平淡且恰到好處,是通過故事本身打動人。「拉特本先生和他特別的人」這集令人耳目一新,不為特意呈現什麼「不同」,只是表明婚禮值得慶祝,就像任何幸福的婚姻一樣,」有成年觀眾評論道。圖片來自《亞瑟小子》。網友評論。截圖來自推特。
  • 最後一個西歐國家通過同性婚姻立法
    投稿郵箱 | gayspot_edit@163.com 2020年12月18日,瑞士聯邦議會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同時修訂的一系列條款也有利於
  • 內閣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旅遊泡泡」計劃或無限期擱置
    行李折扣僅適用於從曼谷素萬那普機場出發時提供,使用折扣後,每15公斤行李費用將低至180泰銖(不包括增值稅)。旅客可以提前購買,並通過登錄官方網站並點擊「管理預訂」,將優惠券應用於已經預訂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