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外側凹陷的地方,有個穴位叫絲竹空,眼皮跳不停的首選穴

2020-12-23 古今醫案研讀

在眉毛外側凹陷的地方,有個穴位叫絲竹空

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最後一個穴位,具有疏調三焦氣機、清利頭目的功效,是治療目疾之要穴。

一般用短針水平的刺入,或者按摩來刺激這個穴位,古書上記載是禁止艾灸的,至於什麼原因沒去深究,我們不要去挑戰就是了。

絲竹空主治的是偏頭痛,眼花,看東西天旋地轉,目赤腫痛,眼瞼跳動,牙齒痛,癲癇等眼睛周圍及頭部的疾病

為什麼有這些功效呢?

①少陽經循行於人身的側面,頭部則是在側頭部,絲竹空穴是手少陽三焦經最末的穴位。有疏通少陽經氣作用,所以常用絲竹空透率谷治偏頭痛前頭痛則用絲竹空透攢竹有效。

②絲竹空在眉梢,與眼瞼及眼關係密切,故常用以治療眼瞼跳動,眼瞼不能閉合等病症。

看下具體的組方。

絲竹空配上宣通太陽經氣的攢竹,乃太陽、少陽二經並治的方法,疏經通絡、清熱瀉火洩熱明目,名「二竹洩熱明目方」,為治目赤腫痛、眉稜骨痛之要方。

絲竹配上醒腦開竅的人中、百會、合谷,以達到治療癲癇抽搐的作用。

絲竹空配上攢竹、太陽、風池、合谷、晴明能清利頭目而治目赤腫痛

絲竹空配上風池、太陽、角孫、睛明、肝俞、光明,可以治療視網膜出血、視神經炎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這裡了,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望得到關注,轉發,讚賞,歡迎留言,歡迎一起每日打卡。

相關焦點

  • 回顧三焦經的七個穴位,開啟足少陽膽經的第一個穴位,瞳子髎
    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我們講了很多,前天講到絲竹空後就已經講完了,在開始了解下一條經脈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三焦經的穴位,有關衝、中渚、陽池、外關、支溝、肩髎、翳風、耳門、絲竹空。三焦經行走於人體的側面,從手指走向外側眼角,特別是在頭面五官有很好的停留,所以三焦經的穴位多可以治療偏頭痛、眼疾、耳疾。
  • 幾個穴位,輕輕刮一刮,可以去除臉上細紋,讓皮膚光滑有彈性!
    印太刮 · 抬頭紋印太刮這個動作,可以刮到攢竹和太陽這兩個穴位。有寧神、明目之功效,對於各種勞心工作,思慮過重之人士實在是非常之適合。攢竹穴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有清熱明目、祛風通絡之功效,能治療頭痛、口眼歪斜、目視不明、目赤腫痛等病症。太陽穴是人體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兩個穴位配合刮按,可以有效地改善川字紋。從眉心印堂開始,沿著眉毛畫出一道彎彎的弧線。這樣一板就能刮到這兩個穴位,是不是很方便呢?
  • 肩部穴位——肩髃穴
    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肩髃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肩髃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肩髃穴的名解】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陽蹻之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 耳和髎穴 絲竹空穴 天池穴 天泉穴 曲澤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關穴 大陵穴 勞宮穴
    絲竹空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眉梢凹陷處。絲竹空。絲竹,古指弦樂器,八音之一,此指氣血的運行有如聲音飄然而至。空,空虛也。絲竹空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溼水氣因而匯入穴內,穴外的寒水水氣由此匯入三焦經冷降歸地。本穴為三焦經終點之穴,由於禾髎穴傳至本穴的氣血極為虛少,穴內氣血為空虛之狀,穴外天部的寒溼水氣因而匯入穴內,穴外的寒水水氣如同天空中的聲音飄然而至,故名。【取穴位置】在眉梢凹陷處。
  • 圖解88個精選穴,一穴一用
    雲門:位於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胸大肌與三角肌之間)凹陷處。天柱穴:該穴位於項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頸椎骨)上端。  全身穴位眾多,僅經穴就有360多個。綜觀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極少;而一病對應的最有效的穴位,卻比比皆是。專穴專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超實用的88個救命穴超清晰對照圖,趕緊收藏了!
  • 人體穴位 從女人穴位看出身體異常徵兆
    女人有個不老穴 常常按摩終身不易變老中午11點,按揉三陰交穴健脾胃三陰交是脾經的經穴,每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能把身體裡面的溼氣、濁氣等排出去,強健脾胃,無溼氣擾亂,可減少溼疹、蕁麻疹、過敏等疾病的發生;另外,對女性白帶過多,子宮下垂等,都有恢復作用。
  • 七個穴位治療肩周炎
    本文圖解肩髃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陽蹻之會。別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名解】「髃」,骨間凹陷的意思。因為此穴位於間端關節的凹陷處,故名「肩髃穴」。
  • 每天學點穴位——陽陵泉穴
    陽陵泉人體穴位。
  • 肩部穴位——肩髎穴
    【導讀】肩髎穴是人體肩部的一處穴位名稱。
  • 快速止痛的穴位按摩法 腰背疼痛按摩委中穴
    穴位按摩是一個很好的緩解疼痛的方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緩解疼痛的按摩療法! 1、面口合谷收 合谷絕對是所有穴道的首選,合谷穴不僅是臨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 它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道,主要治療頭面五官的痛症:頭痛、眼睛痛、牙痛、喉嚨腫痛,所以口訣叫「面口合谷收」。
  • 女生臉上有這3個「美人穴」,每天堅持按一按,兩月後擺脫黃臉婆
    小編向大家介紹一個小技巧,女生的臉上都有三個美人穴,每天堅持按一按,兩個月之後擺脫黃臉婆。1:絲竹空穴位在人體,臉上是穴位最多的地方,而眼睛是我們五官中最為敏感,脆弱的一個地方。無論是臉上長了皺紋,還是皮膚變得暗淡,都與眼睛有著很大的聯繫。
  • 祛風除溼,膝蓋不痛的關鍵穴位!
    有許多老年人會邊走路一邊喊疼 ,明明只有幾步路,可是還需坐車;上完廁所後,膝關會感到鑽心的疼廟,只有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站起來。這種情況,老年人多是患了增生性膝關節炎,也叫「膝痺症」。膝關節疼痛是由於骨刺引發的,骨刺就是骨質增生。
  • 中醫所指「八脈交會穴」是什麼?這8個穴位原來有如此妙用!
    奇經八脈最大的作用在於可以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當我們的十二經脈氣有餘時,則蓄藏於奇經八脈;當十二經脈氣血不足的時候,則由奇經「溢出」及時給予補充。而中醫所謂的八脈實際上說的就是奇經八脈。為什麼叫奇經八脈呢?八脈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別道奇行",因此被稱為"奇經八脈"。具體來說就是這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和陽蹺脈。
  • 膽經重要穴位詳解
    本經脈又一分支從足背(臨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側端,折回穿過爪甲,分布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交於足厥陰肝經瞳子髎:是膽經的起始點,在眼角旁的凹陷,治各種眼疾。祛魚尾紋。人體穴位配伍:配合谷穴、臨泣穴、睛明穴治目生內障;配少澤穴治婦人乳腫;配養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衝穴、治療視物昏花。
  • 【每日一穴】足少陽膽經 之 瞳子髎穴
    【穴位釋義】瞳子:眼珠。髎:孔穴。本穴在眼睛外方眶骨外的凹陷中,故名「瞳子髎」。由穴外匯集本穴的氣血物質主要為手太陽經上行外散的陽熱之氣、手少陽經向外飄散的溼冷之氣,故本穴為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太陽、大陽、前關、後曲、前間、魚尾、目外眥、目瞳子、童子髎。太陽穴太:大也。
  • 每日一穴【肩髃穴】,緩解肩周炎重要穴
    肩髃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肩髃穴位於人體的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在肩膀上有個三角肌,三角肌上緣的前邊,把胳膊抬起來,明顯地出現兩個凹陷,前面的凹陷就是肩髃穴。有個口訣叫:肩髃抬肩凹陷處,就是一抬肩,有兩個凹陷的地方,前面凹陷的地方。)    【3秒中取穴】正坐,屈肘抬臂與肩同高,另一手中指按壓肩尖下,肩前呈現凹陷處即是。
  •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十二正經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類穴位經氣通於奇經八脈,叫做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不僅可以治療本穴所在經脈和所通奇經的病證,而且可以應用於時間醫學,也就是靈龜八法中的取穴,從而加強治療效果。
  • 【穴位查詢】臑會穴
    臑會穴也叫臑髎、臑交,有降濁除溼之作用功效
  • 【每日一穴】瞳子髎穴:降濁去溼
    本穴為膽經第一穴,位處頭面的天部,而膽經氣血所處為半表半裡,膽經體內經脈無物外傳本穴,穴內氣血為空虛之狀,穴外的天部之氣因而匯入本穴,本穴物質來自天之上部,故名太陽穴。前關。前,與後相對,指人頭面的前面部分,前為陰、後為陽,此指穴內氣血為寒溼之性。關,關卡也。前關名意指穴內的寒溼水氣被關卡於內,不得吸熱外行。理同瞳子髎名解。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