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氫能源電池汽車產業鏈公司全景-掌握核心技術有哪幾家

2020-12-22 電子工程專輯

氫能源的特點讓各大汽車品牌躍躍欲試,不得不說上汽這次的吃螃蟹令人驚嘆!期待未來氫能源的普及!燃料電池汽車( FCV) 是一種用車載燃料電池裝置產生的電力作為動力的汽車。車載燃料電池裝置所使用的燃料為高純度氫氣或含氫燃料經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氫重整氣。

目前燃料電池系統和儲氫系統佔據整車成本的65%。系統、電堆、MEA環節市場將分別為250、150、80億元規模。相應的氫氣供應市場也有接近千億,加氫設備約200億。因此從規模上看燃料電池和氫氣供應,不僅是發展FCV的兩大核心技術/成本點,也是兩大細分市場。其中龍頭利潤規模可超十億,未來市值可能衝擊千億水平。

 

中國掌握核心技術壁壘的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公司

  • 億華通:掌握自主系統和電堆技術,裝機量國內排名第二,僅次於重塑科技(尚未上市)。向產業鏈上下遊布局,建立從生產到運營的生態。受益於北京和張家口的冬奧車輛訂單,與福田合作發布了FCV重卡車型。
  • 騰龍股份:2020年5月29日公告稱公司將成為新源動力第一大股東,有利於公司提升在氫燃料電池產業領域的影響力和參與度,公司將布局氫燃料電池及其核心零部件市場。新源動力是「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授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人事部批准建立。目前,新源動力已發展成為中國燃料電池領域規模最大,集科研開發、工程轉化、產品生產、人才培養於一體的專業化燃料電池公司。
  • 濰柴動力:持有弗爾賽33.5%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標的是我國最大的燃料電池商用車動力系列和乘用車燃料電池模塊提供商;持有巴拉德19.9%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並在濰坊成立合資公司,將擁有巴拉德下一代電堆及模組技術產品在中國商用車和叉車市場的獨家權利;公司已建成兩萬套級產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產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基地。

相關焦點

  • 2020年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報告|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氫能源|氫...
    各項科技發展規劃或綱要明確提出加強燃 料電池電堆、發動機及其關鍵材料核心技術研究,提出重點圍繞燃料 電池動力系統等 6 大創 新鏈進行任務部署,支持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技術攻關。一方 面,城市公交車、重卡等運營車輛的行駛路徑較為固定,對加氫站數量的依賴較低;另一方面, 我國商用車有較大的保有量基數,在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初期,通過政府補貼、獎勵示範等應用 等方式先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生產,有望複製此前純電動汽車領域「以公帶私」的模式, 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的成本下降。目前我國商用車頭部企業如宇通、福田、中國重汽等車企 均已在燃料電池領域積極布局。
  • 氫能源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 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氫能汽車加氫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6月16日發布《加氫站技術規範(局部修訂條文徵求意見稿)》,對加氫站技術規範做出修訂,擬新增液態氫儲存相關內容及技術標準。若文件通過,氫燃料電池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氣,這或將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 氫能源開發利用是一場世界性的能源革命。在政策支持下,國內汽車產業開始加速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中汽協測算,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
  • 屢遭「拋棄」的背後: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是硬傷
    其中氫氣製備是氫能應用的基礎,氫氣的儲運及加注是氫能應用的核心保障,不同方向的應用是氫能實用化的主要途徑和最佳表現形式。根據產業鏈所處位置不同,鏈條上的企業大致可細分為三個部分:上遊,主要包含氫資源的生產、運輸等;中遊,為燃料電池系統,主要是電堆和氫氣儲存設備及配件;下遊,是應用板塊,包括加氫站、新能源汽車應用等。
  • 現代汽車全領域布局氫燃料電池技術
    以中國市場為發力點 用頂尖技術推動氫能社會發展今年,現代汽車在中國通過參展第五屆氫能大會、參與氫燃料電池車試駕巡遊、參展北京車展等,短期內將氫能技術及產品,集中通過多次不同的舞臺展出,一方面面向中國消費者傳遞現代汽車面向未來的移動出行願景,另一方面更體現出現代汽車對於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 福田汽車牽手中石化、輕程物聯成立合資公司,強強聯合推動氫能源...
    活動現場,福田汽車宣布與中國石化(600028,股吧)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輕程(上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聯合成立合資公司,重磅合作共同構建以北京為中心、逐步輻射至京津冀的氫能源應用場景,強強聯合助推氫能源邁向新格局。
  • 日產宣布停止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崛起,氫能源行不通了嗎?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產宣布暫停與戴姆勒及福特合作開發燃料電池車的計劃,將力量集中於發展電動汽車。另外,根據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多家權威機構近日預測2021年不但將是電動車行業在疫情中恢復的一年,也將是電池生產商產能建設提速的一年。一方面日產停止氫燃料電池,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崛起,氫能源是不是已經行不通了呢?
  • 攜手合肥工大 德威新材發力氫能源汽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德威新材12月13日午間公告,公司與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於11日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根據協議,雙方就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等領域的合作關係達成共識,雙方共建「德威-合工大氫能源技術產業研究院」;圍繞氫燃料電池、發電設備和電池管理技術產品,開展深入研究,設計開發搭載德威電堆系統的氫能源汽車產品,逐步建設形成年產10000臺及以上的氫能源汽車生產能力,並完善配套產業鏈。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迎「春天」
    中新網成都電 (單鵬)「實現新能源革命,就必須實現儲能的革命,要靠新能源汽車帶動。」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4日至5日在成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致辭中表示,在車用氫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技術已取得重要突破,燃料電池產業鏈基本建立。  清潔高效、來源廣泛的氫能是中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
  • 德威新材與合工大合建氫能源技術產業研究院
    近日 ,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威新材」)發布公告透露,公司已於12月11日與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合工大」)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建「德威-合工大氫能源技術產業研究院」,合工大以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為牽頭單位,與德威新材開展具體合作。圍繞德威新材氫燃料電池、發電設備和電池管理技術產品,開展深入研究,設計開發搭載德威電堆系統的氫能源汽車產品。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逐步建設形成年產10000 臺及以上的氫能源汽車生產能力,並完善配套產業鏈。
  • 德威新材牽手高校 發力氫能源車生產
    近日,德威新材(300325,SZ)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於12月11日與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建「德威-合工大氫能源技術產業研究院」,設計開發搭載德威電堆系統的氫能源汽車產品,逐步建設形成年產萬臺氫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並完善配套產業鏈。
  • 氫燃料電池步入發展快車道 大規模存儲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今年9月國家相關部委發布了《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針對產業發展現狀,五部門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示範內容第四點指出,完善政策制度環境。
  • 攻克核心關鍵技術難關 氫燃料電池「即將騰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氫燃料電池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前不久,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近兩年中國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取得了巨大進步,和五年前相比各種性能指標都出現了大幅的提高,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產業鏈已經建立起來,國家的示範推廣項目一旦開始,「估計明年會騰飛」。
  • 釩電池、氫能源,下一個投資風口
    關於能源的儲存、轉化方向的技術攻關,全球科學界,目前比較普遍的共識,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氫能源技術;一個方向是大型的能量儲存技術。氫能源技術,主要是用其他閒置能源(太陽能、風能等),來電解水,分解出氫氣,把氫氣儲存起來,獲得氫能源,然後供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用。
  • 氫燃料電池汽車:蛋糕還是陷阱?
    8月20日,記者通過查詢天眼查發現,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600006,股吧)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公司於當日正式合資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研發公司」),新公司將致力於汽車燃料電池系統的技術開發。
  • 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關注受益公司(股)
    來源:證券時報北京市8日正式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
  • 上汽集團:公司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控、電驅三大核心技術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上汽集團(600104)提問, 做為公司股東,我們看到了上汽的努力,周日去南京西路玩,看到MG品牌的活動,吸引了很多客戶,我們對上汽還是有信心的,3個問題:1.
  • 中植一客與雄韜氫雄籤署氫能汽車合作,德威新材註銷湖南德威公司
    湖南德威氫動力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氫燃料電池電堆、模塊及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集中式快速充電站設。3、國軒高科林志宏:氫能源車在加注和運輸方面相比純電車具有優勢近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和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組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與重慶國際車展同期舉行。
  • 深化氫能產業鏈布局 氫能產業化進程拉開大幕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曹衛新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指出,要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液氫的技術門檻一向很高,全球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有能力生產,液氫民用是國際級難題,但也是公認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液氫的形成要求-253℃的低溫,這對製備、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要求極其嚴苛,液氫的儲存和運輸一直是制約氫能源大規模應用的瓶頸。之前,國內液氫主要用於航天等尖端領域,很難進入民用領域,無法大規模商業化。
  • 深度研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剖析3大龍頭公司核心競爭力
    選準方向,是實現行業發展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而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方向無疑就是動力方式。目前有電力、氫能兩種最被大家所熟知。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兩種動力方式哪一種才會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流動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