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誇人時會用各種褒獎之詞。在古代誇一個姑娘的時候會用「秀外慧中」;誇人家的公子非常優秀會用「虎父無犬子」誇非常年輕有能力的人,則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等,這些詞語到現在我們還經常使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一起來看一看李商隱的這首七言絕句,是如何誇人的。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蠟燭點點,滴淚成了灰。在這充滿別情的送別宴席上,你的兒子文思敏捷,就像東晉的袁虎一樣,走馬之間即成文章。曹植七步即可成詩,而您兒子在騎馬的片刻中就做成詩,可見是人中龍鳳。
袁虎即袁弘,是東晉的玄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編著了《後漢紀》,今存《後漢紀》三十卷。恆溫北徵時,命令袁宏靠著馬擬公文,一會兒他就寫成了七張紙,而且做得很好。後人因以「倚馬」或「倚馬千言」來比喻文思敏捷,唐朝詩人吳融《靈池縣見早梅》詩引用此典故,曰「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原非倚馬才。而李商隱則用袁虎的典故,來誇讚韓偓。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在那萬裡的丹山路上,梧桐花盛開,花叢中一隻幼小的鳳凰在清脆地鳴叫,這聲音一定比老鳳凰的聲音清亮動聽。四月裡桐花盛開,一簇簇地開放無比豔麗。
想起以前老家的梧桐樹,每年春天都特別美。只是隨著公路的擴建,那棵樹沒能倖免被砍掉了,見不到梧桐花盛開的場景了。詩人這裡是說老鳳凰年齡大了,況且鳴叫的次數也很多了,而不想小鳳凰剛剛學者發音鳴叫,雖然還很稚嫩,但嗓音肯定是悅耳動聽。「雛鳳清於老鳳聲」,別後世無數人引用,來誇讚少年人。
《詩·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現常用後句,泛指後起之秀將更有作為,不可限量,傳說鳳凰非梧桐不宿。這裡詩人用「雛鳳清於老鳳聲」來稱讚韓偓,以物於喻人,說您的兒子一定比您這隻老鳳凰更厲害,表明此人日後必成大器。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我在靠近劍門棧道的巴蜀之地,你在有風檣的江南,我們倆天各一方。當初分別正值冰天雪地的時候,沒想到,現在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正是江南好風景,花開時節又逢君。此詩「別時冰雪到時春」巧妙聯合何遜與範雲聯句中的「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如果將韓冬郎的詩才比作何遜,將我自己比作沈東陽的話,為了休聯句,我就要像沈某人般瘦盡了。沈約曾為東陽太守,其《與徐勉書》中說到自己的老瘦:「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此處以何遜比偓,以沈約自比。
何遜是南朝梁詩人,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是個非常優秀的詩人,他的詩沈約極為讚賞,杜甫也曾引用。這裡詩人將何遜和韓偓相比,沈約和自己對比,進一步地稱讚了韓偓。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紅蓮夜月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