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商隱的《七絕》詩,是如何誇人的,讀過才知境界之高

2020-12-26 詩文大觀園

我們在誇人時會用各種褒獎之詞。在古代誇一個姑娘的時候會用「秀外慧中」;誇人家的公子非常優秀會用「虎父無犬子」誇非常年輕有能力的人,則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等,這些詞語到現在我們還經常使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一起來看一看李商隱的這首七言絕句,是如何誇人的。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蠟燭點點,滴淚成了灰。在這充滿別情的送別宴席上,你的兒子文思敏捷,就像東晉的袁虎一樣,走馬之間即成文章。曹植七步即可成詩,而您兒子在騎馬的片刻中就做成詩,可見是人中龍鳳。

袁虎即袁弘,是東晉的玄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編著了《後漢紀》,今存《後漢紀》三十卷。恆溫北徵時,命令袁宏靠著馬擬公文,一會兒他就寫成了七張紙,而且做得很好。後人因以「倚馬」或「倚馬千言」來比喻文思敏捷,唐朝詩人吳融《靈池縣見早梅》詩引用此典故,曰「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原非倚馬才。而李商隱則用袁虎的典故,來誇讚韓偓。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在那萬裡的丹山路上,梧桐花盛開,花叢中一隻幼小的鳳凰在清脆地鳴叫,這聲音一定比老鳳凰的聲音清亮動聽。四月裡桐花盛開,一簇簇地開放無比豔麗。

想起以前老家的梧桐樹,每年春天都特別美。只是隨著公路的擴建,那棵樹沒能倖免被砍掉了,見不到梧桐花盛開的場景了。詩人這裡是說老鳳凰年齡大了,況且鳴叫的次數也很多了,而不想小鳳凰剛剛學者發音鳴叫,雖然還很稚嫩,但嗓音肯定是悅耳動聽。「雛鳳清於老鳳聲」,別後世無數人引用,來誇讚少年人。

《詩·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現常用後句,泛指後起之秀將更有作為,不可限量,傳說鳳凰非梧桐不宿。這裡詩人用「雛鳳清於老鳳聲」來稱讚韓偓,以物於喻人,說您的兒子一定比您這隻老鳳凰更厲害,表明此人日後必成大器。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我在靠近劍門棧道的巴蜀之地,你在有風檣的江南,我們倆天各一方。當初分別正值冰天雪地的時候,沒想到,現在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正是江南好風景,花開時節又逢君。此詩「別時冰雪到時春」巧妙聯合何遜與範雲聯句中的「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如果將韓冬郎的詩才比作何遜,將我自己比作沈東陽的話,為了休聯句,我就要像沈某人般瘦盡了。沈約曾為東陽太守,其《與徐勉書》中說到自己的老瘦:「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此處以何遜比偓,以沈約自比。

何遜是南朝梁詩人,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是個非常優秀的詩人,他的詩沈約極為讚賞,杜甫也曾引用。這裡詩人將何遜和韓偓相比,沈約和自己對比,進一步地稱讚了韓偓。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紅蓮夜月一夢!

相關焦點

  •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人,杜甫的這首「諷刺」詩,被多少人用來誇人
    有的直抒胸臆、破口大罵,這種是諷刺詩的下乘之選;有的諷刺詩就比較高級了,罵一個人的時候,被罵的人聽不出來,仔細琢磨後才知其用意。比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詩廣為流傳,通常被我們用來讚美歌聲或演奏的樂曲動聽。其實,它出自杜甫的一首絕佳諷刺詩《贈花卿》。
  • 沈德潛的《唐詩別裁集》,對李商隱詩的獨特定位
    本文嘗試著從沈德潛對李商隱詩的選 注、評議出發,考察其在「以歸風雅」的選詩宗旨 下,怎樣標舉自己詩教理想,「格調」之說如何浸潤 著他對義山詩的獨到見解和獨特定位。詩家一宗地重新關注 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泥潭而被時人排擠,史書 中對李商隱的記載多有不堪之詞,認為其「詭薄無 行」「俱 無 持 操,恃 才 詭 激,為 當 塗 者 所 薄」。
  • 蘇軾模仿李商隱寫下一首小詩,盡顯豁達本色
    北宋詞人蘇軾在文壇的地位非常之高,不僅是在中國,甚至在整個世界文壇,他都享有盛譽,後世有許多學者將其稱為「千古第一文人」,蘇軾可謂當之無愧。他能夠獲此殊榮,原因並不止於他驚人的才華,更在於他坦蕩的胸懷和樂觀豁達的精神。
  • 為什麼李商隱才是情詩之王?
    在這方面,裴多菲、泰戈爾、拜倫做得不錯,晚唐詩人李商隱,就是中國的裴多菲、泰戈爾,就算最鐵石心腸的人,看到他的情詩,目光也會變得柔和起來,中國詩人成千上萬,為什麼只有李商隱能寫出那麼高水準的情詩?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中國情詩的歷史,《詩經》是中國古代愛情詩大全,或熱烈、羞澀,或勇敢、悶騷,但寫得最多的,還是思念,開篇便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於是,才有了漢代才女卓文君的《白頭吟》: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又比如:唐代才子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枝》: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後來中年時期妻子去世,又因寫詩抒寫懷情受到別人的貶斥,雙重打擊下,最後病逝於鄭州,那時李商隱才四十七歲。而《錦瑟》這首詩,就是他留給後人的「絕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為了誇別人家的孩子,還特意寫了兩首詩,其中一聯流傳千古
    不僅現在的人是這樣,就連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也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說起李商隱,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那些絕美的情詩,然而,他也毫不吝惜筆墨去誇別人家的孩子。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看這個長得驚人的題目,且不帶一個標點符號,讀著都快讓人喘不過氣來,然而卻把這兩首詩的創作背景寫得足夠詳細了。韓冬郎,即晚唐詩人韓致堯,題中「畏之」即韓冬郎的父親韓瞻,字畏之,是李義山的故交和連襟。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
  • 李商隱的愛情詩
    ◎ 何永炎 李商隱生於晚唐。他自述「我系本王孫」。他是晉涼武昭王李蒿的苗裔,唐高祖李淵是李蒿的第七代孫。而上溯五代(包括他的父祖)雖然其中也有不乏才氣學問者,但都職位不高,沒有一個闊人,且大多早夭。他曾有三個姐姐,也都早逝。其中讓他敬佩的「裴氏姐」,「生稟至性,幼挺柔範;潛心經史,盡妙織紝;鍾曹禮法,劉謝文採」(《請盧尚書撰李氏仲姐河東裴氏夫人志文狀》)。
  • 李商隱獻給杜牧兩首詩,極力吹捧,得到的卻是沉默
    其中杜牧比李商隱又年長十歲,成名也更早,是李商隱的偶像。如果按照常理推論,兩位同時代的偉大詩人,一定也會有著共同語言,一定也會像李白杜甫一樣擦出友誼的火花。然而,很遺憾的是,在公元849年時,兩人才第一次見面,此時李商隱37歲,杜牧47歲,距離兩人離世也分別只有9年和4年。據說,這是一次偶遇,兩人相談甚歡,十分投機。不過,李商隱在贈送了杜牧兩首詩後,卻遭受了冷遇。
  • 感慨人生無常,李商隱、杜牧各寫下一首詩,這次李商隱輸了!
    李商隱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因為牛李黨爭遭排擠,終身潦倒,杜牧為宰相杜佑之孫,中進士後在朝為官,生活優渥,放蕩不羈。用現代名詞形容,李商隱是「窮屌絲」,杜牧是「官N代」。生活背景不同,兩人的詩作風格截然不同,李商隱詩作風格穠麗,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廣為流傳;杜牧詩風俊雅清麗,獨樹一幟。
  • 封面專訪丨跟李商隱學詩,向唐詩致敬!龔學敏將100首古體詩「翻譯...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李商隱詩句意象迷離,用典高妙隱晦,千年來吸引無數人閱讀它、揣摩它。李商隱就像一座礦,後人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式去挖掘開採之,各自獲得寶貴的收穫,這其中也包括很多後輩詩人。在當代詩人中,《星星》詩刊主編、詩人龔學敏,就是李商隱的「粉絲」讀者之一。他閱讀李商隱,思考李商隱,還將李商隱翻譯成一本白話文詩集。「我是以新詩的名義在向李商隱,向偉大的唐詩致敬。」龔學敏說。
  • 詩人展示丨小李杜之李商隱
    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十二》一提起李商隱,我們多半會發出和元好問同樣的感慨:好詩,但看不懂!在李商隱的詩集裡,斑騅為誰而系,蠟炬為誰成灰,那靈犀一點又是與誰相通,全是千古未解之謎。無題無題,無題目,也欠結局;沒前生,亦無來世。
  • 李商隱這首誇人的詩堪稱經典,最後一句無人能比,不懂的趕緊收藏
    雖然現在這種謙遜的為人處世之道在慢慢改變,但是當我們追根溯源的時候還是會發現,古人有很多謙虛為人的有趣典故,了解到這些故事之後對於我們與人交流溝通、升遷學習都會大有益處。在晚宴上李商隱的侄子韓偓大放異彩,這位只有10歲的孩子即興賦詩,驚豔全場。五年之後,李商隱返回長安,看到侄子所寫的詩詞感慨萬千,隨即揮毫潑墨,寫下了兩首詩作為答謝。這首詩也被後世人作為誇獎別人的經典,被千萬人在生活中引用。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 李商隱寫下一首諷刺詩,大罵皇帝昏庸無能,沒點水平還真看不出來
    諷刺詩是我國古典詩詞眾多題材之一。這類詩往往語言比較犀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鬥性。體現出對社會、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也充分暴露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王昌齡的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便是委婉的諷刺主將的無能。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則諷刺了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人們不禁紛紛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寶玉能升騰起煙雲,還是詩中的詞句另有所指。可以說,讀李商隱的詩需要反覆看、反覆想、反覆探究,才能略懂一二。至於誰敢誇下海口說能夠讀懂李商隱,這樣的才俊恐怕還沒有出現。李商隱的詩中最難懂的是多首《無題》,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李商隱可能也說不清楚他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於是就起了個《無題》的名字,希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按照後人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詩歌本來就是一種高度概括的文學體裁,詩中的情感更是多種多樣,如果要想讀懂李商隱的《無題》還要先了解一下他這個人。
  • 為何喜歡杜甫和李商隱的比李白多?杜甫的詩更積極,李商隱就算了
    網上很多人說,李商隱、杜甫的詩比李白更受歡迎。個人並不太認可,不知道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杜甫可以和李白相提並論,至於李商隱,到不至於。是萬眾之其一,所以是「地才」。凡人集大成者,有孔聖人,有關聖人,所以杜甫是詩聖。李白是販夫走卒的代表,處在社會的底層。無法主動追求自己的政治前途和社會地位,轉而尋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出世做個神仙就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李白如一顆種子,在天地之間自在地生長,吸收日月天地之精華,最後成為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所以是「天才」。所以李白是詩仙。
  • 李商隱的這首詩,寫的奇幻絢麗,引得紀曉嵐大讚
    別易會難,所以,送別詩多寫得情緒低沉,詞採黯淡。不過,今天我要推薦一首李商隱的送別詩,它寫的奇幻絢麗,可以說是開了送別詩的新境界。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千年後被罵抄襲上熱搜,網友:讀過歷史嗎
    現今我們也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首詩,此外李商隱的《常娥》、《無題》、《錦瑟》等詩皆被選入進過各個年級的課本。然而李商隱萬萬沒有想到,千年之後他卻被罵上了熱搜,有人竟說他抄襲了xx的《夜雨寄北》,但讀過歷史、背誦過詩詞的網友還是很清楚《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作品,然而對方卻又來了一句「我不知道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暫且不說這位網友有沒有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還是將語文和歷史知識還給了老師,其實李商隱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坎坷,他雖然年少成名
  • 境界是評價詩詞優劣的標準嗎?
    初唐人喜歡四傑的詩,接著流行岑參、王昌齡、王翰等人的邊塞詩,雄壯豪邁;然後再是王維、孟浩然的田園詩。盛唐侯喜歡李白、杜甫的詩。李白的詩熱情奔放,通俗易懂;杜甫的詩則工筆細膩,風格多變。中唐後以白居易、劉禹錫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