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健康扶貧工作走筆

2021-01-08 陝西法治網

通訊員 高琰惠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這一重要年份,健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自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大荔縣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群眾健康素養等方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如今,在大荔,一項項惠民政策得到落實,一家家醫療機構設施環境舊貌換了新顏,醫聯體、醫共體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群眾「家門口」,醫務人員走村入戶,精準幫扶,用辛勤和汗水繪就了脫貧攻堅畫卷中那一抹最暖的色調。

「三加」模式推動健康扶貧提質增效

大荔創新實施「三加」模式,也就是一個領導機構+3個健康扶貧工作隊+三項剛性制度約束,確保健康扶貧高標準實施。一個領導機構即成立由主管副縣長任組長的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突出問題,推動全縣健康扶貧工作有序開展。3個健康扶貧工作隊即組建黨員先鋒隊、醫共體幫扶隊、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603名黨員幹部及4個醫共體、44個黨支部、163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高效運轉,構建上下聯動、無縫對接的健康扶貧格局。三項剛性制度即建立定期督查,嚴格問責,局領導包片、同志包單位、單位幹部包村的三級包聯制度,成立督戰隊,跟蹤督戰健康扶貧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形成督辦、整改、驗收、銷號閉環管理,對工作不細不實、推進緩慢的單位和個人從嚴問責,倒逼各項工作不打折扣、高效完成。

為提高健康政策知曉率,縣衛健系統工作人員通過錄製快板《健康扶貧歌》、製作宣傳牌、發放就醫明白卡等形式進行宣傳。同時,利用義診、家庭醫生入戶隨訪等契機,廣泛宣傳政策,確保貧困群眾會講會用。

為方便群眾就醫,全縣醫療機構開通貧困人口就診轉診綠色通道,為貧困人口住院預留健康扶貧病房,設立4個就醫愛心服務站、26個服務崗、31個健康扶貧「一站式」即時結算窗口、272個聯絡點。組建163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抽調近千名醫生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籤約,每季度上門進行健康隨訪,形成「十個一」健康管理長效機制。目前,全縣常住貧困人口、慢病患者和重點人群籤約率100%。成立大病救治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大荔縣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臨床專家組,對篩查的3279名大病患者全部進行救治,率先開展大病患者個性化籤約服務,救治率達100%。建立因病致貧臺帳、大病專項救治臺帳、慢病分類管理臺帳、「一戶一檔」健康臺帳,紮實做好全國健康扶貧系統數據核實、錄入工作,對全縣健康扶貧系統管理人員進行全員培訓,確保健康扶貧數據精準。

三級聯動讓貧困群眾就近看病

大荔以打造區域醫療服務中心為目標,按照「強縣、活鎮、穩村」三級聯動思路,依託緊密型醫聯體和全國緊密型醫共體試點縣建設,著力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讓貧困群眾就近看病。

做強縣級龍頭。全縣立足將縣醫院打造成輻射渭北地區的三級綜合醫院、將縣中醫醫院打造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特色中醫醫養結合醫院、將縣婦幼保健院打造成渭北地區婦女兒童健康之家的目標,實現三駕馬車並駕齊驅、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縣醫院、縣中醫醫院整體遷建和縣婦幼保健院改造提升全面完成,中華健康養生園建成投用,中陝核渭北中心醫院成功引進。緊密型醫聯體加快推進,省人民醫院大荔醫院、省中醫醫院大荔醫院掛牌成立,縣醫院被納入三級醫院管理,縣級醫院對上與8家省級醫院建立醫聯體,省級牽頭醫院共派駐副主任及以上職稱專家26名,幫扶建立市級重點專科11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41項。

壯大鎮級樞紐。基層衛生院全部完成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就醫環境煥然一新。組建以縣級三大醫院和渭北中心醫院為牽頭單位,26家鄉鎮衛生院、4家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的4個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醫療骨幹與鎮、村兩級醫務人員結成「1+1+1」師徒幫帶關係,縣級醫院專家每周定期到醫共體衛生院坐診,從手術開展、病例討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方面實行精準幫扶。

織牢村級網底。全縣272個行政村衛生室全部按照標準建成投用,配備村醫873名。縣政府出臺《大荔縣推進村衛生室公有化建設三年規劃》,新建改建村衛生室50家,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公有化村衛生室全覆蓋,全面提升村衛生室管理水平和服務內涵,徹底打通健康扶貧的「最後一公裡」。在此基礎上,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五年來,共為縣鎮醫療機構引進專業技術人才390名,為提升縣域醫療技術水平提供人才支撐。

「四張大網」守護群眾健康

近年來,縣衛健系統織牢「四張大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

織牢重點人群健康網。縣衛健局圍繞「一老一少」兩個群體,打造母嬰保健、兒童保健、危重孕產婦救治、新生兒救治、婦科精準診療、青少年眼近視防治、優生優育指導「七大中心」,全市首個國家級青春健康教育示範基地落戶大荔。制定《關於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工作的實施方案》,全縣養老院醫療服務實現全覆蓋,醫養結合初顯成效。

織牢公衛服務網。目前,全縣慢性病患者管理幹預全覆蓋,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96%。與此同時,策劃包裝28個公共衛生項目,實施縣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疾病防治應急能力提升改造項目,建成3個核酸檢測實驗室。

織牢中醫服務網。縣、鎮、村三級中醫網絡更加健全,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中醫適宜技術廣泛推廣,中醫藥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織牢全民健康大網。《「健康大荔」2030行動綱要》頒布實施,八大健康細胞示範建設工作全面鋪開,建設健康小屋7個、人口健康文化園12個,創建省級衛生鎮村69個、市級衛生鎮村88個,人民群眾話健康、重健康、享健康氛圍更加濃厚。

「健康大荔」建設任重道遠,在保障全民健康的大道上,大荔將推進健康扶貧與深化醫改、醫共體建設融合推進,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有尊嚴。

作者/來源:渭南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情系困難學生 富邦華一助力大荔縣韋留村扶貧
    近日,富邦華一銀行下屬上海富邦華一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走進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韋留村,開展以「秋季助學,甘霖行動」為主題的捐資助學之旅。在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牽頭下,來自富邦華一銀行西安分行的志願者們與陝西中創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愛心代表,共同為這裡的貧困家庭學生送來新學期的學費和學習生活物資,以實際行動踐行扶貧助學的社會責任。
  • 省、市、縣三級婦聯直播帶貨,全力助推大荔縣農副產品銷售
    6月10日,省、市、縣三級婦聯聯合舉辦的「媽媽益起團」巾幗扶貧產品認購暨消費扶貧籤約活動在大荔縣東府廣場舉辦,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全力助推大荔縣農副產品銷售。直播間裡,三位婦聯主席化身「廚娘」,通過鏡頭為大家現場烹飪涼拌黃花菜、油潑辣子等以大荔縣特色農產品為原料的特色菜品。強力推廣我縣擁有的7個國家地標產品,以驚爆的價格和實惠的產品,吸引了眾多網友下單購買,直播現場氣氛熱烈,短短一個半小時,線上觀看人次共計達到8.52萬,點讚量5萬。
  • PDCA模式在健康扶貧工作中的應用
    為了改進健康扶貧工作,進一步提高扶貧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最大限度發現(消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因素,海口市人民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組第七組自2018年5月起運用PDCA模式管理健康扶貧工作以來,在扶貧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質量改善,醫療幫扶對象滿意度、健康扶貧政策宣傳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受到貧困家庭和幫扶對象的一致好評,現報告如下。
  • 大荔縣埝橋鎮「大棚黃瓜」上市,每棚收入五萬元
    【李世居、張海洲報導】1月12日,在大荔縣埝橋鎮阿河村扶貧產業園,棚外寒意襲人,棚內卻春意濃濃。大棚種植戶楊春才正忙著採摘黃瓜,10年種植大棚黃瓜的經驗讓他種植的蔬菜黃瓜口感格外爽脆,一上市便受到客商的青睞並一度供不應求。
  • 桃林寺鎮2020年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桃林寺鎮2020年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省、地、市關於開展健康扶貧的文件精神,以「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為總要求,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主要對象,以因病致貧
  • 國務院扶貧辦報導我省健康扶貧工作成就
    1月8日 國務院扶貧辦官微 報導了我省健康扶貧工作成就 脫貧攻堅戰以來,陝西緊緊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標準,堅持健康扶貧「兩手抓」工作思路,抓精準施治減存量,抓疾病預防控增量,不斷強化健康扶貧政策措施,健康扶貧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 魏建鋒在大荔縣調研時強調 依託產業優勢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12月8日上午,渭南市委書記魏建鋒深入大荔縣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工作。渭南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黃忠良一同調研。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優做精特色產業,健全收益分配和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要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積極探索多元化產業發展模式,推動農產品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 扶貧產業園讓群眾致富有抓手
    日前,在大荔縣馮村鎮大恆醬醋產業扶貧示範園內,貧困群眾賀立峰正在釀造車間攪拌正在發酵的醋坯。隨著攪拌工具上下翻攪,缸內的醋坯冒著小泡泡滋滋發酵著,空氣中儘是濃烈的酸香味。
  • 讓貧困群眾看病有「醫」靠——我市健康扶貧工作綜述
    健康扶貧政策為離石區信義鎮磚窯溝村79歲的貧困戶郭愛英帶來新希望。 記者 劉亮亮 攝□ 實習記者 梁英傑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環,也是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保障。
  • 「扶貧故事」劉海江:為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以紮實的工作態度,勇挑重擔的勇氣,深入貧困學生家庭宣傳黨的政策、了解學生所需,積極聯繫其他包聯幫扶人員,動員社會力量,解決貧困家庭所需。為學校精準扶貧作出突出貢獻。
  • 加大對口幫扶 推進健康扶貧——國藥東風總醫院對口幫扶吉魚村工作...
    作為央企所辦的公立醫院,國藥東風總醫院(以下簡稱「總醫院」)一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精準扶貧攻堅戰中去。在確定竹山縣上庸鎮吉魚村為對口幫扶對象後,院領導班子深入大山展開調研,確定精準幫扶方案,選派精幹駐村幹部,加大扶貧物資投入,創新健康扶貧工作。
  • 陝西省唯一的蒙古村—大荔縣拜家村
    八世祖篤麟鐵木爾為躲避戰亂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眾家人隱遷至現在的大荔縣洛南。那時蒙古人沒有父子相襲家姓的習俗。遷到大荔後確定以拜姓為世傳家姓。如今,拜姓蒙古人已在大荔生長了三十餘代。據該村年長者回憶,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規,立有家法,所以村風蔚然。村名由東楊村、梧柳村、興平村等幾經變更,土改時確定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將拜氏蒙古族統登記為漢族。
  • 新蒲新區健康扶貧成效顯著
    高昂的費用讓這個低保家庭不堪重負,正在一家人準備放棄治療的時候,健康扶貧政策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曙光。現在,這位村民在新蒲新區大病定點救治醫院接受治療,每月只需自付路費、生活費500餘元。 「如果沒有政策幫,這個費用扛不住。」家住永樂鎮愛國村的楊某,才33歲,多年在外務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不能外出務工在家搞種植,不料耕地時發生機械事故,將雙腿弄成重傷。
  • 大荔縣婚姻登記大廳關於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的通告
    大荔縣婚姻登記大廳關於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的通告 為了更好地服務基層,方便群眾辦事,大荔縣婚姻登記大廳對作息時間進行調整,從2021年1月1日起,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周一至周五工作時間為 上午9:00—下午17:00(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周末公休日除外
  • 黎明鄉健康扶貧做到三個「百分之百」
    黎明鄉健康扶貧做到三個「百分之百」 www.gxbszx.gov.cn  2020-11-03 10:39  閱讀:5910次  作者:黃君鈞  編輯:楊煜智  來源:右江日報
  • 梁平:「一清二免三簡四個全覆蓋」助推健康扶貧工作
    華龍網9月7日9時訊(通訊員 周曉廷)近日,筆者在梁平區安勝鎮衛生院了解到,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全面完成健康扶貧工作任務,該院多措並舉開展「一清二免三簡四全覆蓋」健康扶貧工作。    「一清」即是底數清。
  • 洋江鎮全力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
    為全面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洋江鎮紮實開展「三個一」,全力為全鎮貧困戶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開展一次遍訪。重點做好四查:一查貧困戶和邊緣戶慢性病證件是否及時辦理。制定並發放一個健康扶貧明白袋,建立一本健康檔案,為每名持健康扶貧卡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員明確定點醫院,確定一名籤約醫生,與衛生院籤訂一份承諾書,定期由衛生院組織一次健康體檢,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一次健康會診及村衛生室發放一張健康明白紙。通過入戶走訪落實健康扶貧工作及健康扶貧知識的宣傳,讓因病致貧、返貧的村民了解健康扶貧優惠政策,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愛,為健康扶貧工作的推進落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大荔縣緊急尋找2月3日至2月9日陝ET2468計程車乘客的協查通告
    大荔縣緊急尋找2月3日至2月9日陝ET2468計程車乘客的協查通告 2020年2月9日,澄城縣確診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患者王某某系高鐵保潔員,發病前曾在多趟高鐵動車服務,2月3日在大荔縣高鐵站乘坐陝ET2468計程車返回澄城縣。
  • 「衛健要聞」國家衛健委研究部署鞏固健康扶貧成果,做好健康扶貧同...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1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研究部署鞏固健康扶貧成果,做好健康扶貧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要求,衛生健康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持續保持攻堅態勢,穩定住、鞏固好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提升脫貧地區脫貧人口健康水平。
  • 2020年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工作亮點展示(7):提升健康扶貧精準服務...
    自健康扶貧工程啟動以來,全區衛生健康系統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在提升精準服務水平上下功夫,在完善政策措施實施上重惠民,有效破解全區636萬貧困群眾最關心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為確保貧困人口「看得上病」,我區衛生健康委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年)為載體,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持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區110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縣(市、區)每個縣均有1所縣級公立醫院,且達到二級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每個鄉鎮和每個行政村均有1個達到國家標準的衛生院和政府辦衛生室,並配備了合格的執業(助理)醫師和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