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雲在草青青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人心,二是太陽,所以種善因,未必能得善果。幫熟人的忙,往往會勞神傷心,費力不落好,自討苦吃,徒增煩惱。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很多情況下,熟人的忙,不好幫。要臉要強的人,輕易不會找人幫忙。
就拿我來說吧,我的骨子裡比較內向、要強、獨立,雖然少年喪父,母親多病,弟弟妹妹多,很早就擔負起養家的重任,是在逆境中長大的,但從小到大,很少開口要人家幫我的忙,也沒有向別人借過錢,有事基本都是靠自己,自己能辦到什麼樣,就什麼樣;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為自己沒求過人,為了家人,有數的幾次找人幫過忙。
不過周圍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鄰居卻往往會找我幫他們的忙。我挺好說話,能幫的儘量幫,幫來幫去的過了幾十年,還真是覺得熟人的忙不好幫,也為此傷過不少心。
幫熟人的忙,辦成了,大多數熟人,尤其是親戚和朋友,往往會覺得應當應份,並不領情;辦不成,往往會落埋怨,傷感情。
我有個家鄉的同學兼同事,前些年,她認識的人來北京,總聯繫我請我招待吃飯,聯繫住宿,買火車票,陪著看病,陪著遊玩,數次下來,我吃不消了,因為北京的工作節奏很快,大家都忙得像陀螺一樣,你根本沒那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耗費在不明不白的人身上,傷不起。
後來我和她說了自己的難處,希望她理解,不要什麼人,什麼事都大包大攬地塞給我,不是她的至親摯友,就不要找我了。她馬上就不高興了,我也不高興了,於是乾脆就和她掰了。
她還和家鄉的人說我變了,太清高,到了北京,就不認家鄉人了,不像以前那樣仗義了。別人告訴我,我再也沒理過她。後來她自己來北京,託人聯繫我,說想看看我,還帶了禮物,我沒去見她,不明事理,不分裡表,不懂感恩的人,此生已沒必要再刻意見面了。
幫熟人的忙,很多人還會進行攀比,或妒忌,比如,幫這個多了,幫那個少了。比如人家不肯幫,你幫了,就把不肯幫的人顯得不仗義了。尤其是親人間的無度索取,是很令人傷心的。
還有些熟人,臉皮厚得很,你幫了他一次,就被粘上了,麻煩得很。甭管大事小事,有事兒沒事就來套近乎或麻煩你,好像他的事兒就可以是你的事兒,並不很在意你是否方便,影響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曾資助過自己的一個學生,他的父親是做鋼鐵生意的,破產了,面臨輟學,我幫她交了大學最後兩年的學費和住宿費。結果大學快畢業時,她和我說,好人做到底,希望我能資助她去英國留學。
我不禁愕然,要知道,我並不是有錢人,家裡負擔很重,一向很節儉,自己的女兒我都沒讓她留學。我對這名學生說,「我能幫你推開一扇窗,但不可能給你全世界,你要自己去努力」。
幫熟人的忙,往往會有很多苦辣酸甜,而幫陌生人的忙,就不同了。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想幫就幫,不想幫可以不幫。辦成辦不成的,大多數陌生人都會覺得給你添了麻煩,往往都會領情,知道感恩感謝,事後也不會輕易打擾你,給你添麻煩。
我幫助過幾個殘疾人,他們就很懂感恩,數年過去了,逢年過節還會想著你,送來真誠的問候,令人感動。
於是,隨著閱歷的增加,慢慢地,出於自我保護和不得已,我學會了試著區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儘量少管閒事。
但無論如何,不管生人熟人,值得幫的人,值得幫的事還是會幫,除了親人和摯友,儘量不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勞神費力。適當的拒絕,有選擇地幫。什麼人,什麼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