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那個雜亂的年代,出現過很多惡霸,在四川一代最有名的就要數劉文彩了,他的弟弟劉文輝是個大軍閥在當時被稱為「西康王」,這也是他能成為地主的關鍵。
《三字經》中的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見其實每個人在一開始都不是壞人,可難免會出現幾個例外,劉文彩便是其中之一。
劉文彩出生在1887年四川的一個小鎮中,因為他的弟弟當時是川軍的旅長,在當時一方軍閥的權利非常之大,劉文彩就憑藉這個關係開始橫徵暴斂。
當時他的侄子劉湘也想分一杯羹,沒想到劉文彩卻派人去殺他,結果沒能成功,面對劉湘的報復,劉文彩只能逃跑,逃跑時所帶的財富讓人目瞪口呆,光珠寶就有20條船。
在逃到老家後依舊沒能停止惡行,大量搜刮老百姓的田地和房產,甚至還過上了三妻四妾的生活。
農村家中的牲畜可以說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因為劉文彩要吃雞舌頭,於是命令手下的人,將全村的雞殺死才湊夠了一盤雞舌頭,很多人都忍不住對他破口大罵。
不僅如此他還私自徵稅,據說當時設立的項目有四十多種,甚至還逼迫農民為他種植罌粟,這也是他財產的來源之一,他所居住的地方是一個七萬左右平方米的莊園,民國時期能擁有這樣一座房子,無疑擁有著驚人的財富。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突然為自己洗白,成為人們口中的大善人,他為自己的家鄉修建水渠和公路,甚至還出資200萬美金,專門請德國的專家來建造學校。
這個學校被命名為文彩中學,甚至還立一塊碑,上面寫道:「學校成立之日,劉家不再對校產有擁有權和使用權」。
他出資建立的學校非常氣派,其中有圖書館、禮堂、音樂室、實驗室等建築,甚至還有跑道,和其他學校相比,這簡直就是「貴族」學校,而且還對一些家中困難的孩子減免學費,甚至還實行獎學金制度,在劉文彩死後被改名為安仁中學。
一個人人喊罵的大地主,居然做出這種事情,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甚至有人懷疑,這根本就不是劉文彩,不僅如此,他還鼓勵鄉民搬遷,當時他手中的地契最少都是40畝地,可以說是將自己的財產拱手相讓。
他所做的這些事情推動了安仁的建設,劉文彩為西康省的發展投入大量資金的援助,若是曾經劉文彩沒做過這些傷天害理的事情,或許他在人們的心中會成為一名大善人,而不是「大地主」。
可是時過境遷,即便最後再怎麼為自己洗白,曾經犯下過的錯事依舊還是發生了,也許是為了心靈的救贖和為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懺悔,他才選擇這樣做的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評論,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