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鑑賞-題胡逸老致虛庵(黃庭堅)

2021-03-05 文言文

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常作災。
能與貧人共年穀,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
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汙靈臺。


注釋

⑴胡逸老:生平不詳。致虛庵:胡逸老的書房名。
⑵遺金滿籯(yíng):語本《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籯:竹箱。作:興起,成為。
⑶「能與」二句:《東觀漢記》載,梁商遇到災年,就令僕人趕著牛車,米鹽菜錢送給饑民,甚至連自己的姓名都不留下。《三國志·魏書》卷十《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孔融寫給韋端的書信說:「不意雙珠,近出老蚌。甚珍貴之。」明月:指珍珠。明珠出於老蚌,比喻佳子弟出於門庭。
⑷宴坐:閒坐。圖畫:一作「畫圖」。
⑸觀水觀山:一作「觀山觀水」。
⑹靈臺:此指心。這裡暗用了神秀和慧能兩首著名的《菩提偈》詩意。末二句一作「莫將世事侵兩鬢,小庵觀靜鎖靈臺」。

賞析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黃庭堅離開謫居已久的川蜀,次年又貶往廣西宣州。這首詩就寫於兩次貶謫之間,其時詩人的生活與心境都相對穩定。當時作者由湘返贛,途中經過胡逸老的住處,題詩相贈。

從詩中可知,胡逸老此人為人不慕榮利,雅有山水之趣。黃庭堅在敬慕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懷。

詩人先發議論:詩書傳家能使後代成才,而遺金滿簍往往給子孫招來禍害。這裡用了韋賢的典故。據《漢書·韋賢傳》,韋賢號稱鄒魯大儒,教育了四個兒子,都很有成就。讚美了胡逸老的詩禮傳家,顯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首聯二句劈空而來,氣勢驚挺。

頷聯承上,進一步讚美庵主的仁愛之心。說他在災年能拿出糧食與貧人共享,和氣必能致祥,後代必得佳子弟。這裡用了韋康、韋誕兄弟的典故。據《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裴松之注,孔融讚揚韋端的兩個兒子韋康與韋誕為一雙明珠。詩人意謂,胡逸老必能像韋端那樣,明珠出於蚌胎,佳子弟出於門庭。

頸聯轉到正面寫致虛庵。白天閒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圖畫映出;入夜倚於窗前,只覺風雨颯颯而來。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詩評家認為這兩句「奇」。之所以奇,是因為:第一,化靜為動。將致虛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動態描寫。「出」、「來」二字,將山水寫活。第二,化實為虛。什麼樣的「畫圖」,盡可讓讀者去想像;夜來風雨是隔窗聽到,並非眼見,也是虛寫實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寫視覺,六句寫聽覺,整聯都有能視能聽的主體存在。宴坐的閒適,聽雨的從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廣闊的胸襟,與前兩聯一脈相承。只不過前兩聯是直敘,這裡是襯託。

尾聯總收全詩,照應開頭。以閒逸之心觀山觀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現於心目之前。而山水的清淑之氣又能滌蕩腸胃,使此心澄清無滓,一塵不染。這裡一方面說胡逸老,另一方面也披露了詩人自己的胸襟。


名家點評

元代方回:「五六奇句也。」(《瀛奎律髓》卷二十五)

清代潘德輿稱讚此詩頸聯:「奇語。」(《養一齋詩話》卷五)

提示:點擊左下方之「閱讀原文」,頁面上方有「點擊分類瀏覽往期詩文」按鈕,點擊即可分類瀏覽。

相關焦點

  • 黃庭堅很有禪意的一首詩,首句劈空而來,頸聯更是驚豔世人
    黃庭堅是北宋的大書法家,更是一位大文豪。雖然他是東坡先生的弟子,但人們向來「蘇黃」並稱,在北宋獨有山谷的詩歌成就堪與東坡匹配,兩人並轡爭驅,榮辱與共。但黃庭堅與蘇軾的風格還是差別很大,蘇軾比較曠達隨興,而黃庭堅強調師法杜甫,詩風更加深拗勁峭。
  • 乞貓——宋·黃庭堅
    詩詞文本從《全宋詩》 ,原註:「原校:山谷手書此詩題雲從隨主簿乞貓」。譯文入秋以來,老鼠欺我家貓死了,窺甕翻盤還攪亂人晚上睡眠。聽說你家貓兒生下幾個小崽,買了魚,穿上柳枝去迎個銜蟬。 創作背景  此詩一作《從隨主簿乞貓》,當作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黃庭堅在京師之時。當時黃庭堅三十五歲,與蘇軾有詩文、書信往來。
  • 錢鍾書《宋詩選注》的啟示:妙喻說宋詩
    筆者近日讀錢鍾書《宋詩選注》,頗得趣味。作者:楊建民錢鍾書與各版本《宋詩選注》指出晏殊的「流弊」近日再讀錢鍾書《宋詩選注》,又在其中評述注釋裡檢出不少妙趣橫生的譬喻。就說詩,大家熟悉的那首《書湖陰先生壁》中「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還有豐子愷常常題句的「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以及因為一個「綠」字讓人津津樂道至今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等,都是他「比歐陽修淵博,更講究修詞的技巧」的明證。
  • 「詩歌鑑賞」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
    【試題點評】本題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延續了2017年命題特點,但題目由五選二變作四選一,分值降低,難度也下降了。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鑑賞,其中A項鑑賞詩歌的內容,B項鑑賞詩歌的思想情感,C項鑑賞詩人的形象,D項鑑賞詩句內容。
  • 書法人物黃庭堅
    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蘇軾作詩以氣運筆、放筆縱意、縱橫馳騁、大開大闔、變化莫測、結構複雜,無跡可求,所以蘇詩成就雖高,師之者極少,未能形成流派。黃庭堅的創作思路有跡可尋,甚講法度,便於學習,所以其追隨者很多。黃庭堅的詩,法度嚴謹,說理細密,代表了宋詩的特點。
  • 黃庭堅|苦筍賦
    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蘇軾作詩以氣運筆、放筆縱意、縱橫馳騁、大開大闔、變化莫測、結構複雜,無跡可求,所以蘇詩成就雖高,師之者極少,未能形成流派。黃庭堅的創作思路有跡可尋,甚講法度,便於學習,所以其追隨者很多。黃庭堅的詩,法度嚴謹,說理細密,代表了宋詩的特點。
  • 宋詩鑑賞-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黃庭堅)
    賞析此詩是黃庭堅晚年從鄂州貶往宜州時所作。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黃庭堅在沙市寓居,直到冬天過去。崇寧元年(1102年)春,返回老家分寧。六月赴太平州任職,作了九天的官,便罷為管勾洪州玉隆觀。九月,移至鄂州寓居。
  • 徐有富:宋詩的理趣
    但愛說理卻成了宋詩的一大特點。宋嚴羽說:「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興。」明李夢陽說:「宋人主理,作理語。詩何嘗無理,若專作理語,何不作文而詩為耶?」稍後的楊慎也說:「宋人詩主理。」清劉大勤說:「宋詩多言理。」近人錢鍾書也指出:「唐人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 宋人以詩說理的內容很多,最重要的當然是表現哲理。
  • 一生必背的50首經典宋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值得收藏
    我們每個人一定能背幾首唐詩,那麼,你能背幾首宋詩呢?唐詩之外,宋詩也是明珠般的存在。宋詩重說理,「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重理趣。每每我們讀宋詩,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韻味或哲理。《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宋詩鑑賞-題滕王閣(王安國)
    據此,王安國十三歲寫作《題滕王閣》,不是沒有可能的。這首詩是王安國十三歲時作。詩中感嘆高閣幾度興廢,人間幾經滄桑,世事的變化猶如西山飄浮的亂雲,時時在變幻之中。此詩主要是承初唐詩人王勃的《滕王閣詩》而來。
  • 還有「宋詩」與其比肩
    它的成書是在清代乾隆之後,在此之前的通用選本叫做《千家詩》,裡面選錄的詩歌作品唐詩、宋詩都有。 雖然這本書和作者的名聲一樣,在後世的評價裡都不高,其中對於詩歌的鑑賞也被很多人認為有失偏頗,但這部書的存在本身在當時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宗唐」者批評其為宋詩說好話,「宗宋」者批評其對於宋朝詩歌有所低估,可以說是兩頭不討好,被稱為是「箭垛式」的作品。
  • 黃庭堅最有名的一幅字---------《龐居士寒山子詩》
    黃庭堅《龐居士寒山子詩》(局部)紙本 卷 29.1x213.8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我見黃河水,凡經幾度清。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痴屬根本業,愛為煩惱坑。任運堂試張通筆為法聳上坐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兩卷涪翁題   此作用筆凝練而富有韻致,結字險絕,敧側中帶安穩。常以一二長筆打破空間布白,配合行氣的錯落,產生強烈的動勢。為黃庭堅代表書風,可謂風度翩翩,自有一種風流。  黃庭堅書寫時之特殊運筆動作,經常因為動作過大而造成橫畫線條中間的斷開。
  • 著名宋詩15首:完爆唐詩毫無壓力
    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名句:老樹著花無醜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有美堂暴雨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酒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 梅堯臣,宋詩「開山祖師」
    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詩小傳》等。二.人物評價梅堯臣蘇州石刻像梅堯臣的創作活動自天聖九年(1031年)始,直至其逝世時,前後共三十年。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以及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書法與蘇軾、蔡京、米芾等人齊名,他們都是宋朝書法的風格代表。黃庭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以比肩蘇軾,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同樣自成一派。
  • 有文│錢鍾書:《宋詩選注》序
    在明代,蘇平認為宋人的近體詩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還有毛病,李攀龍甚至在一部從商周直到本朝詩歌的選本裡,把明詩直接唐詩,宋詩半個字也插不進。在晚清,「同光體」提倡宋詩,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詩人就此身價十倍,黃庭堅的詩集賣過十兩銀子一部的辣價錢。這些舊事不必多提,不過它們包含一個教訓,使我們明白:批評該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適當的比例感。
  • 黃庭堅書法大全
    1 宋 黃庭堅 自書松風閣詩2 宋 黃庭堅 廉頗藺相如傳 草書 白紙本32.5x18222m21 黃庭堅《牛口莊題名卷》大圖局部21 黃庭堅《牛口莊題名卷》(即《明瓚詩後題》卷)25×1004cm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宋詩光芒璀璨,聊聊宋詩的幾個流派
    其實宋詩的藝術成就也很高,可以和唐詩的成就媲美。無論是作品數量還是作品質量,都可以和唐詩爭長論短。熟悉宋詩的人都知道,宋代的詩壇有十幾個風格流派,有很多文人參與到詩歌創作和是詩歌評論。由此還出現了一個新的文體叫詩話,評論詩歌、詩派、詩人創作得失和記載詩家故事。首先研究宋代詩歌流派的文人叫方回,他是宋末元初的文人。
  • 黃庭堅寫了一首禪詩,蘇軾笑而不語,山谷再獻一首,先生拍手叫好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也是蘇軾的弟子。宋詩雖不如唐詩光芒萬丈,但品讀蘇黃的詩詞,如同與古人泛舟湖上,飲酒談笑之間,他們豁達與脫俗的品性就會感染著讀者。黃庭堅早已仰慕先生多時,趕緊上前介紹自己,而蘇軾也與他的舅舅和嶽父相識,於是三言兩語便覺得話語投機。黃庭堅與蘇軾邊走邊聊,沿途風景秀麗,環境幽靜,黃庭堅即興作詩一首,便立刻送上來請先生過目:東林寺二首之一宋代:黃庭堅白蓮種出淨無塵,千古風流社裡人。禪律定知誰束縛,過溪沽酒見天真。黃庭堅有感於東林寺的白蓮,於是口佔一絕,表達了詩人對禪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