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崔文
對於健身行業的經營者來說,這幾天的心情像坐過山車,一邊是復工後的興奮,繼而遇到開業幾天來客流量稀少的尷尬。不過,對於今年的前景,他們都很樂觀。
從3月23日起,鄭州市的健身房開始逐漸開門營業,這個疫情後被「看漲」的行業真相如何?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關門兩個月後,健身行業迎來復工
3月23日一大早,鄭州市民劉女士發了條朋友圈,「在線約鐵!25日見!」並配了一張和教練的聊天截圖,教練告訴她,健身房計劃3月25日復工。
對於像劉女士這樣的運動達人來說,兩個月沒有「擼鐵」已經夠難熬了,而疫情中宅在家讓她胖了6斤更是不能忍,「得知能再去健身房後,興奮得不行。」
和劉女士不同,白領吳先生早幾年就想去健身房報個名,卻始終邁不出第一步,按他的話說,「總是缺少一個強烈的讓我報名的理由。」
疫情期間,因為基本宅在家不運動,加上胡吃海喝,他胖了10多斤,「現在,這個理由我總算是等到了,聽說健身行業開始復工了,這個周末我就去諮詢下。」
開業前幾天,健身房的顧客並不多
3月22日,得知健身行業可以從3月23日復工的消息後,位於丹尼斯2天地附近的MYOGA沙琳瑜伽會所負責人李春梅立即向轄區辦事處確認,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她決定第二天就開門營業。
3月25日傍晚,河南商報記者在該瑜伽會所看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擺放在進門處,私教教室內,有3人正在健身。李春梅介紹,和往年相比,這兩天前來健身的顧客略有減少,但考慮到還處於疫情防控中,以及剛開業沒兩天,這個客流量完全可以接受,「而且這兩天一直有顧客打電話、發微信諮詢開業情況,相信4月客流量會有大幅增加。」
AVENGER健身格鬥私人訂製工作室同樣是3月23日復工,同樣遇到了客流量不多的情況。
「肯定或多或少會受疫情影響。」該工作室創始人張雲龍說,健身房因其獨特性,需要顧客到店運動,按照往年慣例,春節後是健身行業的旺季,疫情期間歇業的兩個月,沒有新辦卡顧客,員工工資等還要照常發,一家小健身房,疫情期間損失近10萬元是有的,「好在我跟房東溝通,免了一個月兩萬元的房租。」
商都路上某知名健身房負責人王明(化名)透露,因為店面較大,疫情期間,各項費用加起來損失差不多有20萬元,往年春節後至5月的辦卡金額能佔到全年的四成左右,「所以我們想儘快復工,彌補這個損失。」
不過,該店卻遇到另外一種窘境,疫情過後,有幾名健身教練和一名前臺辭職了,無奈之下他兼職做起了教練,請了親戚臨時在前臺幫忙,「招人的話,短時間內估計很難招到。」
疫情催熱健身,全年營收或不降反升
疫情期間,兩個月基本沒收入,還背著一堆支出,今年健身房是否會呈現虧損局面?採訪中,不少健身房負責人表示,今年不僅不擔心虧損,預計還會出現一波上漲。他們的這份自信均來自疫情後人們強大的健身需求。
李春梅說,因為疫情期間吃喝睡覺不運動的情況,減脂塑形是不少顧客選擇瑜伽健身的理由。
「前兩天一個顧客告訴我,他現在爬三樓都覺得喘了,很可怕。」張雲龍說,宅在家這麼久,不少人的身體機能、心肺功能都有所下降,衝著減脂塑形健身的顧客將會達八成以上。
此外,張雲龍更關注的,是疫情後人們健身意識的提高,這種關注身體健康的心態會逐漸轉移到消費習慣上,健身房、遊泳館、球類場館等,在今年都會有一波上漲行情,「綜合來看,今年的營收比去年還會略有增長。」
疫情過後,健身房的價格會不會出現上漲?
河南商報記者詢問多家已經復工或即將復工的健身房獲悉,價格方面,與往年基本持平甚至略有優惠。河南商報記者通過大眾點評聯繫上經三路、黃河路上的兩家大型健身房,對方均表示辦卡價格與之前一樣。李春梅表示,他們的瑜伽館已經給出了優惠方案,根據不同的套餐,優惠幅度在200元至6000元不等。
觀點疫情後,健身行業將經歷一次大洗牌
「相信這次疫情後,會有更多的人將掙來的錢用於購買健康。」業內人士分析,這種增長將是長期的。
他說,中國的健身行業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開始加速發展,2018年前後,淘汰了一批資金短缺或不專業的門店,今年的疫情,勢必還會再進行一輪優勝劣汰,面對強烈的健身需求,堅挺的門店在做好服務和專業的基礎上,未來的發展將值得期待。
河南省健美健美操運動協會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表示,健身行業作為「大健康」產業,一直處於一個長期的上升通道,人們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會更加重視健康,而健身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受疫情影響,健身行業確實會經歷一次大洗牌,對有著中長期戰略部署的企業來講是機遇、是發展,而對於缺少規劃的企業而言就是嚴冬,優勝劣汰本身就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