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鄭州健身行業殺出「黑馬」:4個多月開7家店,今年目標在鄭...

2020-12-22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智星/文 記者 王訪賢/圖

在傳統健身行業一片蕭殺之時,鄭州似乎殺出一匹行業黑馬。

有報導預測,今年下半年,鄭州健身房行業將迎來「倒閉」小高潮。不過,同受疫情影響,一家名叫輕健的健身品牌卻在4個月內增加了7家門店。

輕健是誰?它真的能逆勢而上嗎?

新型健身房:線上線下都要做

近日,輕健福彩路店開始試營業。這是該品牌開的第六家門店。據其官方介紹,目前,該品牌已擁有11家門店(其中5家門店處於裝修階段),而在2019年底,其門店數量還只有4家。

4月29日,輕健健身金地鉑悅店

相較於傳統動輒2000-3000平方米的健身房,輕健的單店面積只有100-200平方米,單課一次僅能容納9-12人同時訓練。店面裝修以橘色為主色調,用戶跟著大屏幕上的課程學習、訓練。在此期間,兩個教練會糾正訓練者的錯誤動作。

「對於用戶而言,上私教課太貴,而自己練又得不到教練的及時指導。」輕健創始人之一的趙彬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人太少會影響健身氛圍,人太多又會影響到用戶的訓練質量。」

在傳統健身房,教練的工資一般由底薪、銷售提成和課時費三者構成,而課時費又和銷售有關。

「在這個體系裡面,你銷售得越多,課時費才可能越高,但這樣就導致了教練無法回歸教學本質這個問題。」趙彬宇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趙彬宇等人提出了新的考核體系:「店長、教練的收入與用戶留存量掛鈎,即用戶黏性越高,他們的收入才越高,讓他們把心思更多地用在教學、為客戶服務上來。」

趙彬宇介紹,在此考核體系之下,訓練流程為開放狀態,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按次交費,消除其充值預付卡後而害怕健身房跑路的擔憂。

4月29日,輕健健身金地鉑悅店

線下布店的同時,輕健還在線上發力。用戶可以通過其官方小程序訓練、預約。

以線下實體作依託,做線上的社群聯動,趙彬宇等人稱之為「輕健+」。

「輕健+是一種衍生品,其中包括與健身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輕健創始人之一胡曉毅介紹。

「線下做口碑、品牌,線上做流量。」輕健創始人之一劉先慧說,「兩者結合才能更穩固,如果只做一方面,猶如無根浮萍,經不起任何的風吹草動。」

走出舒適圈的再就業

2018年,胡曉毅陪著家人去澳大利亞過聖誕節。有一天,她偶然間走進了公寓樓下的健身房:一百多平方米的店內,沒有太多的大型健身設備,但人卻很多,很多推著嬰兒車的媽媽,把孩子放在一旁就開始練了起來。

「空間小、頻效高、氛圍好,但他們比較傳統,還在人工記帳。」胡曉毅說,「如果放在國內,直接行動支付,這種健身房就會插上翅膀。」

回國之後,胡曉毅就開始琢磨起新型健身房的事兒,並把想法說給了因跑步結識的鄰居劉先慧。

當時,劉先慧和朋友一起做著素萬乳膠的生意。他們四年累計銷售額達20億元。

多次交談下來,了解到胡曉毅心中新健身房商業模式的同時,也曾經歷過健身房跑路的劉先慧看到了另一個商機:傳統健身行業發展至今,以營銷為主的商業模式已經遠遠落後,泥沙俱下的健身行業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

她們想進入健身行業,需要一個專業型人才。這個人是他們小區健身房的店長趙彬宇。

傳統的健身房的商業模式太過注重於營銷,很多教練沒了熱情,丟了初心。趙彬宇說,教練的初心是做職業教育,實現自己的價值,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生活方式,「看到你的學員成功,那才是你的成就感。」

那之後,胡曉毅放棄了鐵飯碗;公司買斷股份後,劉先慧選擇了再就業;而趙彬宇也辭掉了此前的工作。

3年計劃開1000家店

2019年3月,輕健成立。最初,胡曉毅等人模仿國外的自助循環健身空間的模式,做起了120平方米的自助式健身房。

後經數次迭代,輕健把店面運營模式改為雙私教團體課。為了課程質量,他們專門找了北體的團隊做課程研發。2019年末,輕健引入圓方集團A輪500萬的投資。

胡曉毅稱,年內預計在鄭州布局60家門店,而在未來三年,計劃走進10~20個城市,店面數量擴展到1000家。

如此擴張會不會太盲目?就此問題,輕健健身投資人、圓方集團總經理李圓方也曾公開回應。

李圓方認為鄭州的健身市場依舊很大。他說,85後、90後、甚至00後日益成為健身領域的消費主體,而對於新型消費群體而言,運動已從過去單純功能性的功能性需求變成日常性需求。

李圓方解釋,以鄭州這樣一個人口1000萬的城市計算,開設100家店,每家店服務300人,一共也就服務3萬人,服務人群僅佔鄭州總人數的千分之三,而在鄭州有健身習慣的人群,大概在2%左右。

急速擴張的背後,人才儲備能跟得上嗎?

胡曉毅表示,投資方圓方集團深耕人力資源領域多年,得益於此,輕健的人才引進將不是難題。

很多人覺得健身是一個被動的、痛苦的過程。李圓方不這樣認為,「其實,健身本身應該成為一種更加輕鬆、更加快樂的生活方式,而我們希望把輕鬆這個概念植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

頭部品牌尚未在鄭布局,成功的關鍵是用戶體驗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嚴格意義上來說,輕健單課9到12人的授課模式,仍屬於團課範疇,而按次收費的模式,也早有新型健身品牌做過,「輕健的雙私教團體課模式下,教練可能和用戶的互動會多些。」

近些年來,傳統健身房日漸式微,而像超級猩猩、樂刻等新型健身品牌越來越多。「不止輕健一家在積極地開店。」該業內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開了近500家的樂刻也馬上要再開四五家新店。」

「不過,這幾個頭部品牌尚未在鄭州布局。」該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是輕健的一個機會。

近一兩年,在鄭州也出現了自助健身艙。此前,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一位自助健身艙品牌的創始人就曾表示,未來兩三年內,鄭州健身領域新模式將迎來一輪新爆發。

不過,對本地的創業者來說,單個健身倉雖然運營成本較低,但想密集布店、實現大規模連鎖,也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對於獲得融資的輕健來說,現在說它能不能成為黑馬還為時尚早,未來,還要看他們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戶,畢竟在存量時代,不管線上線下都要講究用戶體驗。」上述業內人士說。

(編輯 吉倩倩 張惟一)

相關焦點

  • 「輕量級」健身房鄭州逆市擴店 百餘平方米空間10來個人訓練
    獲得融資的輕健健身房,是否能成為傳統健身行業的革新者?河南商報記者王訪賢/攝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吳智星在傳統健身行業一片蕭條之時,鄭州似乎殺出一匹行業黑馬。有報導預測,今年下半年,鄭州健身行業將迎來「倒閉」小高潮。
  • 鄭州好嘉利今年3月開始陸續閉店 33家門店僅剩16家
    緯五路店是好嘉利的旗艦店,雖然正常營業,但賣的麵包種類卻寥寥   好嘉利公司回應說,這兩年租金漲得太厲害,就關了一些不盈利的店   業內認為,好嘉利如今深陷閉店風波,是因為之前擴張太厲害,資金鍊斷裂   也有人說,隨著眾多外資品牌到鄭攻城略地,烘焙行業競爭加劇,洗牌在所難免   好嘉利從今年3月開始陸續閉店,以前在鄭州的連鎖店有
  • 7-11高調殺入,丹尼斯、悅來悅喜加速拓店……巨頭「搶灘」鄭州便利...
    2005年後大賣場風行,以小型超市為主線的九頭崖失利,退守平頂山,並探尋過變臉「左右間生鮮超市」的辦法,2016年其在平頂山的23家超市突然閉店,一個月後九頭崖宣布「賣地、賣超市」,自此之後九頭崖超市板塊零落。任長旺侄子任啟龍所負責的左右間在鄭系列公司也相繼註銷。
  • 7-11高調殺入,丹尼斯、悅來悅喜加速拓店…巨頭「搶灘」鄭州便利店...
    2005年後大賣場風行,以小型超市為主線的九頭崖失利,退守平頂山,並探尋過變臉「左右間生鮮超市」的辦法,2016年其在平頂山的23家超市突然閉店,一個月後九頭崖宣布「賣地、賣超市」,自此之後九頭崖超市板塊零落。任長旺侄子任啟龍所負責的左右間在鄭系列公司也相繼註銷。此時聚焦大賣場、精品超市的思達在2008年迎來頂峰,一度和家樂福爭奪慶豐街店選址、奪佔鄭州黃河生鮮農場直供生意。
  • 「排隊神店」賢合莊火鍋,鄭州首店落戶中原萬達廣場
    今年居家隔離期間,新浪微博對疫情之後最想吃的食物調查中,火鍋毫無疑問登頂了榜首。在餐飲恢復堂食之後,「海底撈」「巴奴」等人氣火鍋品牌,店內也一度爆滿,火鍋店早已是餐飲業態中的「流量擔當」。   據店內人員透漏,賢合莊滷味火鍋中原萬達店目前擬定於4月25日開始試營業,正式開業時間未定。期間會通過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送出開業特惠活動。
  • 金觀察丨鄭州年輕人排隊打卡7-ELEVEn的7個理由
    從去年底開始,7-ELEVEn先後在福州、長沙、西安、合肥開設首店,並已與瀋陽、大連、唐山等城市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另一家日資便利店羅森行動更為迅速,已於去年在長沙、瀋陽、泰州等城市先後開出首店。10月23日,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在鄭州花園路國貿360商圈開業。
  • 鄭州這個僅入住20多戶的新小區,周邊連開4家...
    讓鄭州市民林女士感嘆的是,業主只入住20多戶的新小區,竟然一連開了4家超市,這是不是有點誇張?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1日,河南省今年新增近4萬家超市相關企業,全國新增近48萬家超市相關企業。數據同時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近270萬家企業名稱含「超市、便利店、便利連鎖、連鎖便利」,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超市相關企業。
  • 疫情之下經營慘澹,鄭州的這些健身房要「倒閉」?
    不過,好在健身機構口頭承諾全年遊泳卡和私教課程都可以推遲,不會「到期作廢」,張先生才算鬆了一口氣。相比張先生,家在鄭州二七區住的楊女士就比較焦慮了,因為她聽說自己常去的那家健身房「貌似不會再開門了」,說白了,就是老闆實在扛不住連續幾個月的零收入和高房租,打算不幹了,可是高額的會費退不退?怎麼退?
  • 海底撈開賣土豆粉,首家店在鄭州
    12月10日,記者從多處獲悉,海底撈旗下又一快餐品牌——「喬喬的粉」正式登陸鄭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今年以來海底撈推出的第7個子品牌,之前其已先後在北京、成都、鄭州等地推出「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麩私房面」等6個新品牌。    「此次海底撈副牌瞄準土豆粉賽道,對標鄭州本土標杆企業姐弟倆,這讓其同品類競爭對手頗感意外。」業內人士表示,在構建第二增長曲線的路上,海底撈已開啟狼性模式。
  • 鄭州健身行業迎來復工業內人士表示,健身將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從3月23日起,鄭州市的健身房開始逐漸開門營業,這個疫情後被「看漲」的行業真相如何?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關門兩個月後,健身行業迎來復工3月23日一大早,鄭州市民劉女士發了條朋友圈,「在線約鐵!25日見!」並配了一張和教練的聊天截圖,教練告訴她,健身房計劃3月25日復工。
  • 疫情之下健身公司生存指南:閉店、延卡、線上直播
    原本計劃在3、4月份陸續開啟的行業健身展會IWF、ChinaFit等健身展會,紛紛宣布延期,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延長會員的會籍時間是多數健身房的選擇,以此來保障會員權益,降低用戶流失率。北京壹季體能訓練營、青鳥健身、Keepland、樂刻運動線下店、威爾仕、一兆韋德等以暫時停卡、延長會員時間等方式來彌補會員在這一特殊時期的損失。
  • 7-ELEVEn便利店落戶鄭州
    原標題:7-ELEVEn 便利店落戶鄭州拿下7-ELEVEn河南區域獨家經營權近一年的三全食品,今日終於開花結果。23日,7-ELEVEn河南首店在鄭州花園路國貿360商圈開門迎客。當天銷售額65萬元,刷新7-ELEVEn全球超7萬家連鎖店面單日銷售紀錄的業績。
  • 多家健身房閉店 行業「震蕩」餘波未了
    4月13日上午,在英派斯健身南京中北英郡店門口,記者見到了多位正在維權的顧客,今年70歲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去年6月份,這家門店搞預售活動,因為就在家門口,她給自己和老伴兒、孫女一起辦了一張將近7000元的親子卡。陳女士說,辦了以後裝潢味道特別大,大概是7月8月9月,相當於試營業,根本沒法來鍛鍊,10月18日正式營業。
  • 一周資訊┃直播帶貨將有新規 7月發布執行/新田360廣場鄭州國貿店...
    這是行業內首部全國性標準,將於7月發布執行;6月6日,新田360廣場鄭州國貿店迎來了十周歲生日,聯合知名IP形象Happy Heart一起進行全場聯名互動;綠地天空之城即將於6月18日開業……河南新田360廣場鄭州國貿店10周年攜手Happy Heart歡樂啟幕6月6
  • 鄭州這匹罕見快速崛起的「黑馬」,是如何一步步逆勢崛起的?
    8月18日,國內首份城市數字治理指數榜單出爐。榜單一出,最讓人吃驚的不是拔得頭籌的杭州,而是力壓蘇州、東莞、西安等一眾城市取得第7的鄭州,其數字治理指數僅次於廣州。不僅是數位化能力,這座雄踞中原的國家中心城市,近幾年發展氣度恢弘,大有逆襲之勢。
  • 疫情下的突圍:鄭州多家廚具市場復工,有商戶因賣一次性餐盒實現...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文 記者 王春勝/圖對於鄭州裕豐廚具市場230多個商戶來說,3月23日是個讓人振奮的日子。當天,該市場在停擺近兩個月後復工。業內稱,疫情讓廚具行業的銷量或下降50%至70%。預計今年9月份,行業的銷售才能恢復正常。
  • 零售「豫北王」裕隆撤出在鄭首店,稱回鶴壁老家,暫不再進入鄭州
    洛陽大張最先開啟入鄭步伐,2018年在鄭東新區以「大哈超市」供應商身份切入鄭州後逐步深入,兩年時間裡接連在高新·萬科廣場開出大張超市、在新晉商業地標正弘城裡開出長申超市。鶴壁裕隆是緊隨大張入鄭之後的地市商業巨頭,它在鶴壁蟄伏16年後,選擇了和大張入鄭不一樣的道路:直接開店,低調試水。
  • 每天3分鐘 盡覽天下事(疫情防控再升級,今年過年非必要不出鄭/今天...
    ☆春節期間市民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鄭4)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為進一步有效防止疫情傳播,經專家研判,石家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15日研究決定,全市繼續居家防疫到1月19日24時。3)河南省商務廳昨日發布通告,因疫情防控,取消原定於2021年1月30日至2月7日舉辦的第十一屆鄭州精品年貨博覽會。
  • 便利蜂入駐鄭州,首店與本土便利店「悅來悅喜」僅一牆...
    便利店黑馬便利蜂入鄭消息傳出許久,但首店開在哪裡一直不為人知。如今,這一謎底揭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便利蜂把河南首店開到了河南本土便利店新秀悅來悅喜的隔壁。【計劃6月5日開業,和對手做24小時「好鄰居」】據悉,便利蜂鄭州首店在二七區正弘凱賓城,計劃於6月5日正式開門營業,為24小時便利店。值得關注的是,便利蜂在鄭首店的「鄰居」悅來悅喜也是24小時便利店,兩家店面不僅是鄰居,而且幾乎「只隔了一面牆」。
  • 疫情之下宅家雲健身火得不得了!健身直播、健身器材借巨大流量變現
    王蕾就是疫情之下國人「健身轉型」的一個縮影。球不能打了,健身房不能去了,連出門跑步也受到種種限制。日常生活軌跡改變,健身場所轉移線上,「宅健身」推動健身直播、健身器材行業逆勢上揚。幾乎全民參與宅家健康運動今年1月30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於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要求利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居家健身的重要性,推廣居家健身方法,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倡導疫情防控時期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