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戰電視劇,先是在央視黃金檔首播,之後被各大衛視瘋狂轉播和重播。直到今天,很多電視臺依然在不時重播這部電視劇,網絡上由之剪成的小視頻更是數不勝數。
因為這部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飽滿,戰鬥場景也非常真實,再加上把家國情懷和軍人血性融合得非常好,觀眾們可謂是百看不厭。小新本人就是《亮劍》的忠實粉,前後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在得知電視劇改編自都梁的同名小說後,小新第一時間找到了原著看了好幾遍。看了小說之後才發現,原來電視劇中的故事並不完整。比如李雲龍和楚雲飛這對老對手,他們在1949年後還交過手。先是李雲龍手下的一個團全軍覆沒,9年後李雲龍派手下的特種兵潛入金門島,隔著大海和楚雲飛進行了最後一次對決。
而這其實反映了一段真實的歷史,炮轟金門的那一天,就是62年前的8月23日。當時的《亮劍》劇組非常謹慎,沒敢拍這段故事。今天小新就結合小說原著及其它文獻資料,《亮劍》的故事。
《亮劍》小說原著共44章,電視劇拍的主要是前24章,並且省略了第17章的內容。第17章的標題為《兵敗金門》,主要講述了李雲龍兵敗金門的故事,而楚雲飛正好也是敵方的一名指揮官。
當時,李雲龍師下轄的C團和兄弟師的兩個團,乘臨時徵集的百十條木帆船,頂著風浪和猛烈的炮火分別在金門島的龍口、古寧頭、湖尾鄉突破登陸。但沒想到島上守軍有四萬餘人,人家正以逸待勞張開網等著來軍,李雲龍等人手下的三個團全軍覆沒。最後,李雲龍唯有拔出手槍大吼道:全體向天鳴槍,為犧牲的戰友致哀。
這反映了歷史上的一場真實戰役,1949年10月24日晚,葉飛將軍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將士們在島上戰鬥三晝夜,共斃傷敵軍9500餘人,登島部隊共3個多團9086人大部分壯烈犧牲,其餘被俘。
在小說中,這次戰役是李雲龍的恥辱。但在真實的歷史上,這是葉飛將軍的恥辱。 直到九年後,李雲龍和葉飛將軍才迎來一雪前恥的機會。
在小說的第27章中,李雲龍手下的梁山分隊秘密潛入金門島,這是一支受過蘇聯特種兵訓練的特種部隊。他們的潛入金門島的目的是偵查出敵方大炮及指揮部的確切位置,幫助己方精確打擊對方。臨行前,李雲龍感慨道:
九年前,咱們有八千多弟兄登上了那個島,他們幾經惡戰,殲敵上萬,最後血灑疆場,無愧於軍人的稱號。這些年來,我多少次夢見自己率部隊登上那個島,可我沒有機會啊,我老嘍,以後大概也沒這機會了,現在,你們的機會來了,老實講,我羨慕你們的運氣,恨不得用軍長的位子和你們換一換。
當時李雲龍並不知道,負責金門炮火指揮的司令官,正是他的老相識楚雲飛。這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隔著10公裡寬的海峽用猛烈的炮火在互相問候。這一天,大規模的炮戰持續了八十五分鐘,金門島上落下三萬多發炮彈……
在真實的歷史中,1958年的8月23日,葉飛炮轟金門的提議得到了批准,1個小時內朝金門密集發射了幾萬發炮彈。三名副司令全部斃命,司令胡璉逃過一劫。此舉有效震懾了多方虎視眈眈的勢力,葉飛將軍也一雪前恥。
1959年1月,歷時四個月的炮戰結束了,不過象徵性的炮戰依舊在繼續,雙方的炮彈都打到無人區,雙方的廣播站在開火之前都預先發出警告,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從此,這種奇特的、象徵性的炮戰持續了20多年。
除了描寫這段歷史之外,小說還講述了李雲龍和政委趙剛等後來的不幸故事。在之後的劫難中,李雲龍用楚雲飛送的手槍自殺,趙剛也自殺明志,田雨和馮楠皆殉情自殺。後面的劇情,其實依然是亮劍精神的延續。或者是說,結合這段故事還是完整的亮劍精神。
想要了解完整的《亮劍》故事及體會完整的亮劍精神,推薦大家閱讀都梁的小說原著《亮劍》。這本書不僅具有閱讀價值,更是具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