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前浪後浪,我們都在同一條奔騰的河流負重前行

2020-12-11 夜夜正經評述

一則以廣告形式發布的朗誦片《後浪》火了,我也來蹭蹭熱點,談談前浪與後浪,即年老者與年輕人。

大凡足夠開明開放的國家,年長者與年輕人政治觀念往往都有點緊張,年輕人對老一代的作為往往不滿甚至憤怒;大凡不那麼開明不那麼開放的國家,年輕人都被鼓勵要懂得感恩與讚美。但請注意,我個人絕對沒有否認感恩與讚美哪怕一丁點的意思。根本的邏輯在於感恩與讚美是發自於心的自覺,情難自禁的胸懷,但一定不是誰來教育我們應該怎麼去感恩怎麼去讚美。

目光回到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左翼的年輕選民差點讓默克爾無法組閣。而到了2019年歐洲議會大選,年輕人主導的氣候議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十五歲的瑞典少女格雷塔通貝裡領導的氣候改變運動"星期五為未來"(Friday for Future)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其實它正是代際政治的一個典範:年輕人控訴老一代對未來的不負責任。

在美國,年輕人和現任總統川普之間的全面衝突可謂已創造了歷史記錄,可惜他們選擇另一位年長者伯尼桑德斯作為自己的代言人,這為失敗預埋了結局。

今年初的臺「韓市長」大戰「蔡文」,更是年輕人和父母之間的一場肉搏戰。韓受中老年人愛戴,而蔡更多的是中年輕人的心頭好。

歷史的鏡頭再拉遠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八十年前的日本年輕人正跟著軍政府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德國的年輕人鬥志昂揚,高唱著"我們年輕人朝著太陽前進,深信不疑"。

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把忠於"元首"和樂於為"元首"做出犧牲看作是理所當然的。同樣,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把齊步走看作是唯一合理的走路姿勢。因此,德國那個時候必須創造出一整套的系統,用隔絕、鎮壓、恐嚇、謊言與欺騙來維持。

演員何冰滿懷激情地稱讚年輕人,但是到底在稱讚什麼,卻讓人不明不白,因為其中充滿了矛盾。比如何冰說:"我看著你們 滿懷羨慕","所有的知識 見識 智慧和藝術……可以盡情地享用"。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世界上最大的搜索網站谷G,最大的網絡百科辭典維J百科,最大社交平臺推T和臉S,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知識、 見識、智慧和藝術",全都沒有,如何盡情地享用,坦誠的說,我沒看明白,也覺得矛盾不已。我沒有任何爭辯的意思,也不想陷入與人抬槓當中。

尤其讓我驚訝的是,朗誦竟然宣稱" 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我沒聽明白什麼意思,或者我跟何不是生活在同一條「河流」當中

朗誦的重點是:"向你們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這裡好像故意省去了一個詞,誰向年輕人致敬?何冰先生何以犯這種錯誤?只能解釋為他是故意犯的。讓你自己去聯想,誰?這一省略模糊了什麼概念?強化了什麼概念?

有個網友諷刺說,"魯迅活在今天,一定是弱小的人了,最強大的應該是李蓮英。"其實,按照這個標準,足夠開放足夠自由社會的所有年輕人都是弱小的,因為他們總是"習慣嘲諷與否定",此外還胡咧咧的去批評。

最後,何冰激情地宣告:"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那麼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我想補充完整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負重前行。」

相關焦點

  • 「後浪」與「前浪」
    晉·左思·《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後來,就慢慢組成了合成詞,比如唐·杜甫·《秋興八首》:「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一、浪是什麼來的?我們現在常說「無風不起浪」,水因風吹而形成湧動就是浪。
  • 尚策商業觀察|直播將電商摺疊,翻滾吧後浪們
    尚策商業觀察|直播將電商摺疊,翻滾吧後浪們誰也不會想到一場疫情瞬間將「直播」推向風口浪尖,網際網路電商商業環境再度洗牌,讓我們來看新起之秀將如何演繹「直播+電商」這段傳奇?據尚策了解,格力的動作並不算快,在2019年大型工廠直播秀就開始了,美的攜手蘇寧、攜程、國美、、奧克斯、銀泰、三一重卡等都在疫情的影響下開啟了大型董事長直播秀。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大佬們突然全部出現在屏幕前,嘗試著用自己對市場的認知,去琢磨90後、00後的喜好。
  • 沒時間欣賞電影,沒錢去旅行,我們是《後浪》可不在同一個河流
    前兩天五四青年節,何冰老師以青年宣言《後浪》為詞,拍了一則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本來是歌頌讚美新一代人的好事。有網友說:視頻中很難找到普通90、00後一代的真實寫照,所謂的「心靈雞湯」在社會現實面前不堪一擊,996的生活讓「後浪」們頭腦無比清晰。02視頻《後浪》裡有幾個鏡頭,去旅行、玩AI……的確,能享受到這一切的只有一部分人。現實是更多的人還在現實面前掙扎。
  • 鄒錦華 | 前浪?後浪?能動起來的才是浪啊!
    相信很多人已經看過B站的視頻《後浪》了吧?下面我想從時代共享、光影隨行、選擇實力這三個點來簡短分享我的一些思考。時代共享,休戚與共前浪後浪都是浪,它們在時間上存在先後,前浪是後浪的前奏,後浪是前浪的延續,它們在大海之中融合交織,不分你我。正如視頻《後浪》最後所言:「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 B站的一次出圈,讓「前浪」和「後浪」隔著一條深溝互相瞭望?
    B站的一次出圈宣傳,仿佛把社會群體以年齡為準線劃分成了兩邊:「前浪」和「後浪」隔著一條深溝開始互相瞭望?筆者想說: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在筆者看來這是一次社會反思,更是一次思想領域的大融合。這是《後浪》的一小步,卻是B站的一大步——B站在「包容多元文化」的路上小步快跑。得到「前浪」認可是B站發展的要求,也是資本的要求:各種負面引導價值觀的平臺都不會長久。
  • 什麼後浪推前浪,誰的青春不遠航!
    昨夜夢回青年,不見後浪前浪,只聞濤聲依舊。青年時代,我們任由長發像瀑布一樣奔流,在月下安安靜靜地朗誦詩歌,也給遠方寫信,日子像一幅未乾的水彩畫。最沒心沒肺的青年時代長在象牙塔內,時光輕盈且快,快得只夠逃幾次課,學唱幾首流行歌曲,再談一場悲歡交加的戀愛。後來,象牙塔外的水流湍急。人生這條船,還沒有好好泛舟採蓮,就駛入了滔滔的江河湖海。
  • 褲子前浪後浪是什麼意思 褲子前浪後浪怎麼量圖
    褲子前浪後浪是什麼意思 褲子前浪後浪怎麼量圖 2018-10-15 11:45:29 來源:全球紡織網 褲子前浪後浪是什麼意思?褲子前浪後浪怎麼量圖?
  • 《後浪》登上央視一套,圈中人都很明白,這就是一則品牌廣告
    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黑格爾 長江後浪推前浪,今天剛剛看過一個叫《後浪》的短片,何冰在裡面深情款款,讚美著年輕人,也羨慕著年輕人,視頻最後給了年輕人祝福,「奔湧吧後浪」。
  • 後浪推前浪,後浪要比前浪強,這句話你怎看
    關於前浪與後浪的話題很多,隨著五四獻禮片「後浪」被推上熱搜。人們對浪的觀點一下子集中起來。過去人們習慣把時代的發展形容成滾滾向前的滔滔江河,勢不可擋。這種氣勢的組合便是那一波波的浪濤!再回過頭來看我們的過往,每個人都是這些浪的一部分,隨著時光的流逝起起伏伏,忽明忽暗,一瀉千裡。只有偉人們的胸懷才捕捉到了,時代的瞬間與永恆的意義!而對於我們平常的老百姓來說,不過是蓄積了生命力量的水滴,將潮頭一次次舉起,又一次次拋棄……周而復始,循環往復。關於浪的解釋有很多!除了江河、大海的浪外,多比作一種趨勢和勢力!
  • 張文宏:前浪、後浪都是一個浪,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前浪」、「後浪」這兩個詞最近很火 也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當張文宏談到前浪、後浪 他又會冒出什麼金句?疫情發生之初,我們這些年紀比較大的醫生都覺得,SARS的時候我們比較年輕,現在SARS再次來臨,捨我其誰?」 「但是這次面對著洶湧而來的疫情,獨當一面,最辛苦的,是我們的『80後』和『90後』。」
  • 人生的風景,管他前浪還是後浪,奮鬥就是啦
    人生的風景不管他後浪,還是前浪,奮鬥就行啦。人生就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從各方面襲來的勁風,然而每一陣風都會加速你的航速。只要你穩住航舵,即使是莫風雨,也不會使你偏離航向。——西·切威廉斯 2020年的青年節,因為在5月3日晚的一條視頻《後浪》,讓很多人對於這個「青年節」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視頻中,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用一種過來人的堅毅的語氣,向年輕人表達了認可、鼓勵以至於羨慕的情感。這個視頻播出後,在網上一下子劃分出了「前浪」與「後浪」的兩大陣營,圍繞著年輕人的擔當問題引發了一些討論。
  • 長江後浪推前浪,新人輩出,《後浪》給年輕人帶來了哪些改變?
    我相信大家在五月三號的時候肯定被一條紀錄片刷爆了朋友圈,就連我的朋友圈裡也全都是轉發的浪潮。B站的最新演講視頻《後浪》震撼了我們每個人,小編也觀摩了一下,看完之後那真的是雞皮疙瘩起了一身,太感慨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我對《後浪》的感慨,僅代表個人觀點。
  • 前浪後浪音樂人齊聚!老狼、蘇陽、閆澤歡同框直播
    當樂壇後浪與前浪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17日晚,百度知道重磅直播《知道好奇計劃》如約而至,著名音樂人老狼、蘇陽與新生代原創歌手閆澤歡對話,分享《九曲》合輯背後的故事,帶你聆聽家鄉的歌,充分滿足你的音樂好奇心。
  • B站前浪和後浪的那些故事
    「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和十三億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這是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在今年五四青年節推出的演講《後浪》中的臺詞。這些年,B站就像一條奔騰轉折的河流,在不斷破圈中尋找的自己的位置;而那些曾經、仍在、剛剛關注B站的用戶們,也在失望、憧憬、傷心和喜悅中感悟自己的變化……他們如何看待前浪後浪?又是如何定義自己的B站文化?我們找到了五位B站「老人」和小白,去聽聽他們與「小破站」的故事。
  • 真正的《後浪》:雖然在同一個時代,但卻不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熟悉晨哥的人都知道晨哥是一個遊戲圖文作者。但這次的文章不是寫遊戲,而是寫我看過一段視頻的感想,一段我看過演講《後浪》的感想。在現實生活中,晨哥的身份是一個學生,所以也算得上是後浪的一份子。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嗶哩嗶哩發布了一段獻給青年一代的演講《後浪》,當時晨哥第一次看這個視頻的時候的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 B站後浪視頻爆紅,後浪無感卻感動前浪,劉歡陳安之餘思維都說過
    5月4號,看了何冰老師用盡全力奉獻的B站宣傳片《後浪》。看得我啊是沉默無比,羨慕嫉妒之餘,也有點似曾相識。羨慕嫉妒都為負面情緒,其實與一個正當青年的人而言,這些情緒貌似都有點虛。話說我才30出頭,嫉妒啥咧?
  • 朱婷誓做奔跑的前浪,惠若琪發文談前浪後浪,球迷:她一直在浪裡
    中國女排前隊長惠若琪近日通過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發文:這是一個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時代,無論前浪還是後浪,都是生活大潮中奮力奔跑的鮮活個體。希望未來無論面對什麼挑戰,我們都能選擇堅持,敢於擔當。文章中提到了前浪和後浪的問題,這就讓人想起幾個月前中國女排現任隊長朱婷在接受央視《面對面》採訪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
  • 從NIGO和侃爺到陳冠希和GD,潮流圈真的有前浪和後浪之分嗎?
    最近一篇名為《後浪》的視頻引發熱議,一時間點燃多少人深藏在心中的洶湧澎湃,象徵著「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們,不再是曾經那「垮掉的一代」。確實,來自前輩的認可和鼓勵,讓後浪們感受到了來自「主流社會」認可的榮譽感,未來的「詩和遠方」才是我們前行的方向。
  • 路橋"後浪",踔厲風發
    職業培訓第一課「後浪們」都想學啥?想學的,路橋都有安排!「後浪」:在路橋,體育老師會不會佔用我們的體育課?「前浪」:當然不會。那安排個運動會,給你們熱熱身!運動場上,後浪英姿颯爽拔頭籌~期待著「後浪們」兌現天賦接過沉甸甸地責任與使命翻山越嶺,披荊斬棘。
  • 管它前浪後浪,這樣的「浪打浪」,是多少恩愛情仇不停歇
    這句評語指向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代際問題,或者可喻之為「前浪」與「後浪」的關係。九斤老太那句話本來就是個諷刺,魯迅當然是寄希望於下一代的,在更早的《狂人日記》裡他就大聲疾呼「救救孩子」。不過,100年前沒有社交媒體,當時的孩子們有什麼反饋,我們不得而知;那時候,一個民間的傳播載體是戲臺,戲臺上能聽到孩子的聲音嗎?大多數國人熟悉的戲臺演的是戲曲,那裡頭孩子往往是失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