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先進12英寸晶圓工廠在哪裡 臺聯電向人們宣布了答案

2021-01-07 我為科技狂Tech

所謂晶圓,是指半導體廠商生產矽半導體集成電路所用矽晶片。而人們通常所說晶圓,多是單晶矽圓片。人們根據晶圓直徑大小,將晶圓劃分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甚至更大規格晶圓。晶圓規格尺寸越大,同一晶圓片便可產出更多晶片,從而利於晶片成本進一步降低。不過,廠商若想生產更大尺寸晶圓,須要具備更高技術。

在整個晶圓代工行業,前五大晶圓代工廠商便有臺積電、格羅方德(格芯)、聯華電子(臺聯電)、中芯國際和三星電子。而在臺灣地區,聯華電子可得「晶圓代工二哥」頭銜,臺灣「晶圓代工一哥」頭銜則為臺積電所有。事實上,聯華電子在臺灣成立時間,比起臺積電在臺灣成立時間,差不多要早了7年。到目前,除了聯華電子營收要比中芯國際多那麼一些外,聯華電子現有製程工藝水準也要領先於中芯國際。

聯華電子現在不單控股(蘇州)和艦科技(8英寸晶圓工廠),並已在廈門設立起12英寸晶圓工廠——Fab 12X。某種程度上講,聯華電子之所以會在廈門設立該12英寸晶圓工廠,還是因為聯華電子和臺積電在晶圓代工行業中長期相互競爭。

2001年,聯華電子便開始進軍大陸市場。臺積電對此自是看在眼裡,於是,2003年,臺積電便在上海設立8英寸晶圓代工工廠。到2014年,聯華電子當時做出大決定,聯華電子在廈門設立12英寸晶圓工廠,並有意向該廠導入成熟28納米製程工藝,爭取讓該晶圓工廠在2016年底實現量產,每月產能最高達5萬片12英寸晶圓。可是,聯華電子在推進14納米FinFET製程工藝研發和量產過程中,並不是那麼順利。所以,聯華電子最開始只是向廈門12英寸晶圓工廠導入40納米製程工藝(現在也已導入了28納米製程)。2016年,臺積電又決定在南京設立12英寸晶圓工廠。臺積電南京工廠一旦在2018年投產,就直接導入16納米FinFET工藝。臺積電16納米工藝顯然要比聯華電子28納米製程工藝先進。

有行內人士就此分析:聯華電子本意是在大陸,與臺積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商爭奪市場,進而為自己贏得新發展機會。但聯華電子此計劃很可能失敗。因為,除開臺積電已在南京設立16納米12英寸晶圓工廠不談,中芯國際後面在製程工藝上將會追超聯華電子。比如,前臺積電技術研發大將梁孟松已從韓國回到國內,且在中芯國際任聯合執行長職位,與中芯國際另一位執行長趙海軍平級。梁孟松將帶領中芯國際研發隊伍加速攻關14納米、10納米和7納米等先進位程工藝。

日前,有媒體報導:聯華電子向外界宣布,在大陸所有12英寸晶圓工廠中,聯華電子廈門12英寸晶圓工廠是為最先進。理由之一是,「其位於廈門Fab 12X廠,已通過美國綠建築協會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審查,獲得『前瞻能源與環境設計–新建工程類』之黃金級認證,此最先進的晶圓廠在所有大陸12英寸晶圓廠中,獲得最高的綜合評分,其中用水效率項目更獲得滿分的肯定」。

相關焦點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再持續十年?
    8英寸的核心廠商聯電,在12月8日發布最新業績,11月合併營收147.26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聯電產能利用率達滿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且價格調漲,聯電第四季預估晶圓出貨量較上季增加1~2%。且部分晶圓代工價格調漲後推升晶圓平均美元價格較上季增加1%。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由於8英寸設備幾乎已無供應商生產,使得8英寸機臺售價水漲船高,而8英寸晶圓售價相對偏低,因此普遍來說8英寸擴產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如電源管理晶片、LDDI(大尺寸顯示驅動晶片)等產品在8英寸廠生產卻最具成本效益,並無往12英寸甚至先進位程轉進的必要性,使得8英寸廠產能跟不上。
  • 8英寸晶圓供不應求,18英寸晶圓仍在路上
    前言:8英寸晶圓被認為是落後產線,更關注12英寸晶圓產線的建設和量產。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供不應求的8英寸晶圓與逐年下滑的生產線目前全球代工廠產能爆滿,臺積電、三星、聯電、世界先進、中芯國際等純代工廠稼動率保持高水位。IDM廠商如華潤微、士蘭微等8寸及8寸以下亦滿載。產業鏈訂單溢出,展望Q4仍然供不應求。
  • 一文解析晶圓雙雄臺積電與聯電的恩怨情仇
    一文解析晶圓雙雄臺積電與聯電的恩怨情仇 半導體行業觀察綜 發表於 2020-12-16 14:47:12 據臺媒聯合報報導,在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昨天舉行四十周年園慶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各路人馬持續高價爭搶,也使臺積電、聯電及世界先進等廠商的毛利率有往上表現的空間。 2020年第三季度,聯電交出營收佳績,產能利用率逼近滿載,單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8英寸產能緊缺,12英寸擴產,利多消息帶動下,聯電在11月23日創下18年來股價新高,也讓其股價自2020年以來大漲超177%。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最顯而易見的,當屬對蘋果供應鏈的衝擊。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稱,蘋果iPhone等產品正面臨電源管理晶片短缺問題,或因此無法滿足消費市場需求。出乎意料的是,半導體整體需求旺盛下,8英寸晶圓緊缺還擴展至12英寸和6英寸。12英寸本就滿載,6英寸原本利用率僅7成,也因車用市場回溫,產能接近滿載。
  • 聯電科技傳來一聲巨響,或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一家晶圓代工,昨天傳來了一聲巨響!這一聲巨響可謂是意味深長,放在往年都還好說,但是當下這個環境就不一樣了,因為在8 英寸晶圓市場吃緊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甚至因為拿不到產能老總都給人家下跪,這一聲巨響,可以說是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 產業丨8英寸晶圓強勢回歸,18英寸晶圓去哪了?
    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作者| 方文圖片來源 |網 絡 供不應求的8英寸晶圓與逐年下滑的生產線目前全球代工廠產能爆滿,臺積電、三星、聯電、世界先進、中芯國際等純代工廠稼動率保持高水位。
  • 晶圓代工張忠謀曹興誠世紀大和解
    他宣稱晶圓代工的概念是他第一個提出的,並在張忠謀回臺的前一年告訴了他,當時張忠謀並未採納此想法。不料張忠謀在擔任聯電董事長時,竟利用政府資源和自己私人關係與外企共同合資創立純晶圓代工的臺積電,外界也因此稱張忠謀是「晶圓代工之父」。 此後,張忠謀一心撲到了臺積電上,根本無暇過問聯電的事務。因此,聯電一直掌握在曹興誠手中。
  • ...DRAM現貨價12月飆三成;產能告急,傳臺系封測廠Q1報價看漲二成
    2.臺媒:聯電12英寸晶圓代工價已調漲3.為拿下日本國際電氣,半導體設備龍頭應用材料將收購報價提高59%4.韓國2020年半導體出口近千億美元,今年有望再突破5.產能告急,傳臺系封測廠Q1報價看漲二成6.半導體大缺貨!多家晶片廠商漲價,DRAM現貨價12月飆三成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其中,聯電、格羅方德和世界先進等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了約10%~15%,緊急訂單提價幅度甚至達到40%。具體來說,按照面積計算,12英寸晶圓幾乎達到8英寸晶圓的2.25倍。也就是說,在良率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能達到8英寸代工廠的2倍之多。
  • 英文媒體報導: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8寸晶圓代工既不會死也不會凋零,只會穩穩的收鈔!
    另外華為在9.15禁令生效之前,大量下單各類晶片,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供不應求的8寸晶圓產能缺貨現象。廠商層面來看,除了臺系廠商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各家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早已漲價外,大陸的主要幾家廠商也幾近滿載運行。華潤微10月份表示,第三季度以來,8寸晶圓產線滿載,整體產能利用率超過90%。華虹半導體則表示8寸晶圓產線全部滿負荷運行。
  • 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已在同目標賣家洽談
    【TechWeb】12月17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8寸產能供不應求,多家晶圓廠已提高代工報價!
    繼聯電錶示8英寸產能短缺以後,另一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也發出了相同的預警。 昨日,8寸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公告第二季財報,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在市場預期新冠肺炎疫情會在明年獲得有效控制情況下,明年全球GDP會有強勁成長,客戶對8寸晶圓代工需求強勁,因此決定擴增新加坡廠每月1萬片產能,全年資本支出將調升至35億元。
  •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從英文媒體的報導來看,世界先進已在同目標賣家洽談收購事宜,但並未透露潛在的賣家以及可能的收購價格。
  • 中信建投:這家國內稀缺標的快訊追趕 晶圓代工業迎黃金髮展期
    中國純晶圓代工廠銷售額大幅增長,推動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增長,產業向中國專業趨勢明顯。2017年,中國純晶圓代工廠的銷售額增長30%,達76億美元,而當年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僅增長9%。2018年,中國的純晶圓代工廠銷售額大增41%,高出2017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總銷售額增長7倍,由此,中國在2018年純晶圓代工市場市佔率擴大5 pct,達19%。而美國和日本晶圓製造產業小幅下滑,晶圓製造產業逐步向中國大陸轉移。
  • 中國晶圓代工市場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A股受益公司僅16家
    近一年多時間裡,晶圓代工廠的恢復能力和速度,以及營收增長水平和市場影響力,都體現出了極強的存在感。隨著晶圓工廠的發展壯大,相關細分領域將湧現出更多投資機會,並湧現出許多應用新業態。  在晶圓代工供不應求的形勢下,隨著疫情的好轉,下半年晶圓代工或迎來爆發,漲價或許在所難免。目前大陸晶圓代工廠產能爆滿,導致很多大陸客戶尋求中國臺灣工廠代工,中國臺灣晶圓的代工需求也是與日俱增。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電源IC、驅動IC、存儲晶片與感測IC等需求強勁,臺積電、聯電及世界先進下半年8寸產能已呈現供不應求狀況。
  • 8寸晶圓廠突發斷電 聯電回應:正在恢復中、財務影響不大
    全球半導體行業目前面臨著行業性的產能緊缺問題,8寸晶圓產能尤其緊張,關鍵時刻代工大廠聯電還掉鏈子了,上周有2座工廠突發停電,引發了市場擔心。據報導,1月9日下午,聯電竹科力行廠區發生跳電事故,並傳出爆炸聲響,樓頂冒出陣陣濃煙,疑似出現火警,新竹市消防局派遣化學車前往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