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到底在玩啥# 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火熱的「社區團購」的本質,老百姓才是最終受害者。
「社區團購」這個名詞目前還很火,家裡老人也是十分熱衷於在拼夕夕買很多不可思議價格的蔬菜水果,比如1.9 元 2斤的蘋果,0.9元5斤的土豆等。其實,「社區團購」大致分四步走,最後會露出壟斷的牙齒,最終受害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利用手中大數據信息和資本力量,通過抽取擁金的方式在社區發展「團長」,「團長」利用通過巨額補貼後極低的價格發展和吸引社區用戶,組建龐大用戶群體。
第二步,用補貼後低於成本價的優勢和加盟佣金的小利「威逼利誘」實體店加盟社區團購(實體店面臨生存危機後的妥協,其實也是飲鴆止渴)。
第三步,用價格優勢逐步幹掉實體店,形成社區壟斷。
第四步,幹掉「團長」 ,開始漲價,收割社區居民韭菜。
社區團購其實是利用了老百姓追逐價格實惠的心裡,通過補貼使商品低於市場價,甚至低於成本價,擊垮實體店,形成壟斷,然後漲價收割老百姓,這是資本慣用的套路。
「社區團購」的另一個危害就是擠壓億萬生活底層的小商小販的生存空間,造成大量失業,危害社會穩定。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從來都不能走所謂的市場競爭,資本巨鱷來了小商販毫無還手之力,壟斷一旦形成就會為所欲為,這也是為什麼官方媒體評論說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多瞄準尖端科技的突破,不要老盯著老百姓的那兩孔白菜的原因。#數碼早知道#
關於社區團購,個人認為也不能一禁了之,應該給長牙的巨鱷栓上可控的韁繩,通過有序的規範服務於民,同時,一定的競爭也可以促進實體店的創新和提高服務質量。您認為社區團購怎麼樣?歡迎留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