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火熱的「社區團購」的本質,老百姓才是最終受害者

2020-12-26 騰訊網

#社區團購到底在玩啥# 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火熱的「社區團購」的本質,老百姓才是最終受害者。

「社區團購」這個名詞目前還很火,家裡老人也是十分熱衷於在拼夕夕買很多不可思議價格的蔬菜水果,比如1.9 元 2斤的蘋果,0.9元5斤的土豆等。其實,「社區團購」大致分四步走,最後會露出壟斷的牙齒,最終受害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利用手中大數據信息和資本力量,通過抽取擁金的方式在社區發展「團長」,「團長」利用通過巨額補貼後極低的價格發展和吸引社區用戶,組建龐大用戶群體。

第二步,用補貼後低於成本價的優勢和加盟佣金的小利「威逼利誘」實體店加盟社區團購(實體店面臨生存危機後的妥協,其實也是飲鴆止渴)。

第三步,用價格優勢逐步幹掉實體店,形成社區壟斷。

第四步,幹掉「團長」 ,開始漲價,收割社區居民韭菜。

社區團購其實是利用了老百姓追逐價格實惠的心裡,通過補貼使商品低於市場價,甚至低於成本價,擊垮實體店,形成壟斷,然後漲價收割老百姓,這是資本慣用的套路。

「社區團購」的另一個危害就是擠壓億萬生活底層的小商小販的生存空間,造成大量失業,危害社會穩定。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從來都不能走所謂的市場競爭,資本巨鱷來了小商販毫無還手之力,壟斷一旦形成就會為所欲為,這也是為什麼官方媒體評論說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多瞄準尖端科技的突破,不要老盯著老百姓的那兩孔白菜的原因。#數碼早知道#

關於社區團購,個人認為也不能一禁了之,應該給長牙的巨鱷栓上可控的韁繩,通過有序的規範服務於民,同時,一定的競爭也可以促進實體店的創新和提高服務質量。您認為社區團購怎麼樣?歡迎留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東窗事發,網際網路資本被套上枷鎖,老百姓該如何應對
    在中央電視臺出面批評和相關部門提出增強反壟斷力度後,供應商開始停止供貨,急速膨脹的社區團購徹底的涼了下來。社區團購看似是一種新模式,實際上是資本方的老生常談,只不過這次他們把觸角伸到了國計民生,在多方利益群體的較量之下,社區團購的被脫光了華麗的外衣,老百姓必須要看清楚弄明白,資本來到尋常百姓家絕非利好。
  • 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
  • 社區團購的本質是流量重構
    ★成為旺財GO(wangcaigo)資深讀者: 最近最火的概念是社區團購,各路巨頭蜂擁而至,各類媒體也紛紛出來解讀,有捧得,也有罵的,但我覺得大部分都沒講明白社區團購的本質。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這個事有點火,必須承認,對於突然興起的社區團購我雖然不看好,但是當時認識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夠高的——這幾天仔細想了想站在宏觀管理者的視角應該怎麼看待社區團購的問題,總算理清了其中的脈絡,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 鮮果蔬菜、社區團購:最後再割一波韭菜
    ——這,也就是今天的所謂「社區團購」的雛形。 本質上來說,社區團購可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營銷成本,最終能夠實現企業和消費者的互惠、共贏。 ——但是記住,中國的企業,基本上多數是沒有什麼「服務理念」的,除了撈錢融資上市,什麼企業願景和文化使命,基本都是不存在的。
  • 濟南社區團購調查④丨產品信息不全、車庫成了自提點……社區團購...
    大部分平臺沒有客服,產品信息不健全12月3日,記者瀏覽了橙心優選、小豬等等、多多買菜等產品的連結發現,大部分產品的介紹比較簡單,只有產品的圖片和簡要介紹,原產地、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產品信息都不健全,而且大部分平臺沒有客服。
  • 「社區團購」 攻城掠地,藥店的機會!
    疫情的原因,2020年上半年,熱門、風口是直播帶貨;而下半年,熱門、風口絕對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本質是以一群人為單位、注重低價的電商服務。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火了!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迎來了轉折點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迎來了轉折點,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近日的兩件事,足以壓制住社區團購的風頭:第一、人民日報痛批電商寡頭亂戰社區團購,即「不應只關心老百姓的幾捆大白菜」。這也是社區團購目前最大的問題之一。最正當的社區團購模式是什麼?我@釐生商業策略 認為有兩個模式是最好的:第一、實體超市+自建社區團購平臺。第二、前店+後倉。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就是社區團購的「低價」已經違反了我國的反傾銷法。為了維護我國當前開放、競爭的市場生態,國家必須要出來嚴格管控,不能任由其野蠻發展下去。簡單點來講,就是「反壟斷」。如今,在個別社區團購平臺上,1分錢1盒雞蛋,9分錢一顆白菜,大蔥蒜頭免費領等等。明眼人一看,就很容易發現這已經涉及到了低價傾銷與不正當競爭的問題。
  • 社區團購的那些危機
    每每提到社區團購,大家紛紛提出「撒下絕戶網,搞死普通人」的哀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可怕嗎?賣菜大媽的菜攤會退出歷史舞臺嗎?對我們普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帶著種種疑問,筆者不禁發出一聲哀嘆,資本退潮時,能夠再次趕上網際網路資本大戰,實屬不易。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探討一下,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 京東7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 社區團購路在何方?
    艾媒諮詢報告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2%。同時,社區團購市場持續下沉,有望在2022年達到千億元級別。「長遠來看,社區團購,我們始終認為它是一個萬億元級別的市場,無論是對供應端的改造還是解決家庭市場老百姓的買菜問題以及解決就業問題,都有非常大的前景和市場,但是這個場景改造一定是循序漸進的。」興盛優選上述負責人說。
  • 合發全球電商前沿:社區團購的本質是什麼?
    最近,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電商圈的熱門話題,由於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競相布局社區團購賣菜,引來不少社會人士的議論,多數意見領袖持反對意見,認為社區團購搶了底層生意人的飯碗,不講武德,並且涉嫌壟斷等等。那麼,什麼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的本質是什麼?合發全球電商運營專家將為您解答。
  • 滴滴、蘇寧、拼多多、阿里巴巴等相繼布局——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2020年,網際網路風口屈指可數,社區團購應該算是一個。
  • 如火如荼的社區團購,真的是狼來了嗎?
    菜市場熱鬧的場景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團購賣菜大戰正進行的如火如荼,幾毛錢一斤的青菜,兩塊錢十個的雞蛋,幾塊錢一斤的骨頭,20塊一斤的牛肉,總之各大巨頭為了爭搶客戶,不惜血本重金補貼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靠規模效應壟斷流量大發橫財,這次進入萬億級關乎十幾億老百姓生計的菜藍子市場,按以往的燒錢補貼,壟斷市場,謀取暴利,真有這麼簡單嗎?菜藍子是民生工程,如果靠資金,壟斷欺行霸市,哄抬物價,這和菜市場的黑惡勢力菜霸漁霸本質上並無區別,難道不怕國家法律,民眾的反抗?所以大可不必害怕巨頭形成壟斷後哄抬物價,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強大到金錢靠補貼降低物價,更何況憑几個財團就能降低CPI。
  • 一片死寂的社區團購為何一夜爆火?誰在布局?
    鄭利梅初步盤算了一下,類似的團長在小區裡至少有十幾個,他們分屬於多個平臺,還有一些團長則是自己組團,「這些團長大多此前從事過電商行業,對社區團購很了解。」  鄭利梅不知道的是,讓社區團購平臺的地推員最看重的其實是她的人脈,開在小區內,就在樓底下的便利,也成為鄭利梅們成為平臺地推員們最愛的團長人選。
  • 跑贏時間之後,狂奔的社區團購最終形態是什麼
    「一些新玩法的確給社區團購帶來了相對的高毛利,部分品牌也獲得了區域性成功。但生鮮電商本質上還是一個供應鏈驅動型的行業。社區團購的最終形態大概率還是生鮮電商,並沒有真正改變行業形態。」一位供應鏈人士表示。  小廠「出圈」 大廠「補盤」  自2018年社區團購開始進入混戰廝殺模式後,截至目前,最先跑「出圈」的是興盛優選。
  • 京東7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 「高燒」的社區團購走在「十字路口」
    在此背景下,「高燒」的社區團購該如何良性突圍?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更需要著眼的點是,如何引導巨頭們通過平臺賦能驅動業態創新,為傳統菜販們提供更有價值創造力的新興就業空間,而不是以『刻舟求劍』的思維簡單固守那些明明可以通過技術賦能、平臺賦能優化要素配置的領域。」
  • 萬字長文,深度解析「社區團購」
    編輯導語:針對今年再次火起來的低價團購,白巖松曾表示:低價的社區團購表面上是消費者佔了便宜,但網際網路企業財大氣粗,在價格補貼大戰中,小商小販很快就敗下陣來。對於現在還處於風口的生鮮市場來說,或許慢下來進行一下冷思考是當務之急的一件事。0.49元一斤土豆?5.99元20個雞蛋?
  • 社區團購爭奪戰打響 菜市場的生意真這麼香嗎?
    之後,有人嗅到了社區團購火熱的氣息,京東2018年推出了蛐蛐購、友家鋪子,開始布局社區團購業務,但一直未走入市場主流。直到2020年,社區團購才真正走入大眾視野,在疫情的影響下,社區居民轉向線上消費,社區團購進一步衍生,導致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發力,搶奪社區團購市場,以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為首,加之興盛優選、食享會、十薈團等主流平臺,社區團購一片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