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魏夢佳)2020北京論壇5日在北京大學召開,主題為「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來自多個國際組織代表以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界、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就疫情下全球化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展開探討。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論壇上致辭。 新華社記者魏夢佳 攝
「北京論壇」創辦於2004年,是由北京大學等中外機構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致力於推動亞太地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促進地區乃至世界的學術發展與社會進步。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論壇上介紹,10多年來,北京論壇已發展成為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論壇,開展了約1500場專題研討和對話,累計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政要和專家學者參加,在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和諧對話與友好交流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今年論壇上,10多位來自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疫情與多邊合作」「以更包容的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大學的角色」「新冠肺炎形勢與防控策略」「新冠疫情和全球化」等多個話題發表了演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致辭中呼籲全球加強合作,並讚賞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減排方面的行動和成果,認為中國取得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減貧成就」。他說,當前在健康、經濟、氣候等方面,人類都面臨著幾代人從未遭遇過的最大全球性挑戰,「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北京論壇高端顧問委員會主席韓啟德認為,促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需要築牢國際交往的緊密紐帶,發揮高等院校的使命擔當,也需促進各國青年溝通交流,攜手實現人類合作發展的美好願景。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通過視頻發表演講。 新華社記者魏夢佳 攝
「新冠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相互依存的,應把維護和加強全球團結作為一切行動的最重要目標。」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說,中國儒家的「和諧」理念讓他印象深刻,他深信「必須重新找到世界的平衡」,「我們正走出疫情的陰霾,這要感謝中國在抗擊疫情及振興國家經濟方面的領導力。」
郝平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新變化,大學要堅守教育規律,也要勇於變革創新,才能有力應對疫情衝擊,並主動引領社會進步。「面向人類文明的未來,我們將致力於通過論壇向世界傳達中國的開放心態和友好心聲,相信在世界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必將戰勝疫情,共建更美好的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