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企緯創在印被破壞,分析溫順的印度,為何變得如此好鬥

2020-12-16 熊貓補刀

啥原因讓溫順的印度老鐵變得好鬥?

01 亂鬥

《印度時報》最近報導,當地時間星期六凌晨,中國臺灣的科技企業緯創資通在印度的「納爾薩普爾廠」遭到破壞。

根據印度的新聞描述,近2000印度老鐵在值完夜班後,大肆打砸公司內的辦公設施、家具、組裝機組等等,甚至試圖以火燒車,現場散落碎玻璃與泥塊,搞得一片狼藉。

原因在於印度老鐵們怨恨緯創沒有向他們支付入職時承諾的薪水。

「雖然工程類專業畢業生入職時被承諾月薪為2.1萬盧比(約合1864元人民幣),但月薪隨後被降至1.6萬盧比,最近幾個月進一步降至1.2萬盧比。非工程類專業畢業生的月薪已降至8000盧比。存入我們帳戶的薪水一直在減少,看到這一點讓人很沮喪」。

類似承諾一個薪酬範圍,基本工資很低,其餘要靠加班獲得。這一套在中國大陸能行得通,但印度人不買帳。

《印度時報》稱,周五晚上,員工們開始討論起自己的工資,越說越憤怒,越想越生氣。

於是到凌晨換班結束時,憤怒演變成了暴力。

印度媒體竭力把暴力事件描述為勞資矛盾。只要定性為勞資矛盾,就很容易博取同情和理解。印度方面的意圖很明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根據臺灣媒體報導,緯創公司表示,因當地治安不佳,新廠房成為歹徒覬覦的目標,暴動者皆是外部人士而非員工。

按照這種表述,緯創遭遇的暴力是一起犯罪事件,而非罷工事件。

如果是因為當地治安混亂而打砸外資企業,很明顯會影響外資入場意願。

緯創這麼表態,相當於間接給當地政府施壓。

真相無論是什麼,其實都意味著很多,因為這涉及到複雜的地緣與博弈。

02 印度班加羅爾

這次緯創被砸的「納爾薩普爾廠」,距離班加羅爾大約60公裡。

班加羅爾(原名班加魯)因地處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中心位置,是印度在印度洋輻射影響力的總基地,同時也是印度「五大交通線」不可或缺的一環,地緣上非常重要。

正因如此,班加羅爾在南亞大陸上自古以來就很重要,歷經南印度20多個王朝公國的統治仍然保存完好,千年古廟就有十多座,名副其實的歷史名城。

德拉維風格公牛廟、典藏數十萬經書的摩訶菩提會寺、以吠陀文化為主的野兔寺、拜火教分支的烈火洞穴廟、以及機場附近的巨大溼婆廟等等,都很有名。

現代意義上的班加羅爾是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新德裡與孟買),人口超過1200萬。

在印度的產業布局中,班加羅爾既是重工業中心(因此汙染嚴重),也是科技之城(因此很有活力),被譽為「印度的矽谷」。

印度政府也有意將班加羅爾與上海(印度大城市都喜歡對標上海)對標,引導本國各大IT與科技公司入駐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經濟增長率多年保持在10%以上,是印度最有活力的城市。2019年,它為印度GDP貢獻了1100億美元。

某種意義上說,班加羅爾是印度的臉面、外資科技企業入駐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按道理說應該非常安全。

印度處處和中國對標,但是在安全度上差距太大了。

起碼在中國的外資科技企業,沒有遭遇過類似的暴力事件。

尤其是當下,印度緊抱美國大腿、試圖吸納外資的檔口,這種打砸外資的暴力事件相當於打自己的臉。

遭遇暴力的臺企緯創,本身也很不簡單,現階段是大國博弈下的棋子。

03 棋子

緯創資通是全球科技500強,臺灣科技100強,全球最大的ODM專業代工公司之一。這次被砸的「納爾薩普爾廠」,目前主要組裝iPhone SE\iPhone 7,為聯想、微軟組裝IT設備等。

現階段中國、印度、美國三方關係微妙。

美國和印度為制衡中國而抱團。

美國在用盡一切方式讓中國的製造業外流。

作為臺企的緯創,和臺當局一樣,凡事看美國眼色行事。

過去一年,緯創一直在配合美國轉移產業鏈,擴大其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產能,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甚至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在印度拿地43英畝,計劃投資290億盧比和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

緯創11月份曾表示,將於明年1月出售其在中國崑山的手機業務。

這次緯創遭遇的暴力,相當於給那些計劃離開中國大陸前往印度的企業提個醒,印度跟中國真的不同。

印度政府沒有中國政府的執行力與控制力。

印度老鐵們雖然大多數時候幻想來世轉變成神牛,但現實中並不好管理。

在中國大陸,招聘的時候說「月薪3000到6000,多勞多得」,潛臺詞就是一個月3000,想拿6000就得卯足了勁地幹。這種套路在印度就行不通。印度老鐵們會認為只要不請假,按時上下班,就能拿6000。

中國大陸人的吃苦耐勞,其實慣壞了很多企業,尤其是臺資企業;讓他們以為全世界的勞動者都很容易糊弄。

當然緯創遭遇的暴力並非孤立事件,只不過是印度眾多亂局中的一件。

04 亂局

印度現在並不太平。因對農業改革法案感到不滿,自11月26日開始,大批印度農民揭竿而起,掀起聲勢浩大的「挺進新德裡」抗議活動。

雖然莫迪政府代表和農民組織代表進行了7輪談判,但雙方各執一詞,雞同鴨講。

如今抗議活動有向印度全國蔓延的趨勢。12月8日,印度掀起全國範圍內的大罷工和罷市,多地的公共運輸、批發市場、商業街區、鐵路都出現罷工,以聲援農民抗議活動。

據全印中央工會統計,最多時有約2.5億人(數據太高了,存疑)參與罷工。

印度這輪農民大抗議的根源在於9月份,莫迪政府批准了3項有爭議的農業法案,旨在政府淡出重要農產品主收購渠道的角色,使農業生產市場化。

這原本是一項再正常不過的改革行為。但印度農民們擔心一旦農業生產銷售市場化,就會讓大企業獲得定價權,自己的收入受損。

儘管莫迪政府一再保證不會讓老鐵們受損,但他們根本不相信官僚們的甜言蜜語。

按常規理解,即便農民不爽,也不至於搞出這麼大範圍的罷工。

其實鬧成現在這樣子,根源還在於印度抗疫不力,經濟大幅下滑,太多人失業。大家心裡有怨氣,自然要上街鬧事。緯創遭遇的暴力,不過是當今印度亂局的一個縮影。

面對洶湧的抗議浪潮,政客們又拿出看家法寶,甩鍋中國和巴基斯坦。12月9日,印度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部長、人民黨成員饒薩赫布·丹維聲稱,「正發生的騷動不是農民的問題。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幕後推手,這是其他國家的陰謀。」

現階段印度內部矛盾尖銳,短期看不見解決的希望。

按照歷史經驗,印度會把甩鍋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看家本領落實。

所以印度內部鬧得越歡實,中國和巴基斯坦對印度就越應該嚴防死守。現階段要不是處於寒冷的冬季,高原天寒地凍,估計印度在邊境又會搞事。

相關焦點

  • 臺企緯創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破壞,現場一片狼藉
    據臺媒報導,臺灣科技企業緯創在印度班加羅爾附近開設的iPhone工廠發生「暴動」事件,2000人大肆打砸公司內的辦公設施、家具等,現場一片狼藉。距離班加羅爾大約60公裡的緯創「納爾薩普爾廠」(Narsapur)近2000員工在值完夜班後,大肆打砸公司內的辦公設施、家具、組裝機組等等,甚至試圖以火燒車,現場散落碎玻璃與泥塊,一片狼藉。當地警察立即趕往現場,平息相關的暴力行為。據悉,該廠生產線包含平價款的iPhone SE,及其它IoT智慧裝置與一些醫療裝置。有消息人士稱薪資問題是引發「暴動」的主因。
  • 臺企緯創印度廠暴動將影響蔡當局「新南向」?
    據臺媒報導 臺企緯創印度蘋果代工廠近日發生暴動,傳有上萬支iPhone被搶。中國國民黨「立委」溫玉霞15日在「立法院」詢問,發生這件事,臺商還能到新南向國家投資嗎?蔡當局「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印度州政府第一時間介入,緯創現在只是個案,還不到要不要適用投資保障協定(BIA)的問題。緯創資通位於印度納爾薩普爾的工廠12日發生暴動,據傳員工為了薪資問題,砸毀辦公設備、焚燒汽車,甚至偷走上萬支的iPhone,外傳損失金額高達新臺幣16.7億臺幣,緯創15日則澄清,初步盤點損失約1、2億元。
  •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被2千人打砸 疑未按時發放工資
    工廠員工鬧事事件時有發生,但超大規模打砸暴動還是比較少見的,近日臺企印度蘋果工廠被2千人打砸,據了解臺灣科技企業緯創在印度班加羅爾附近開設的iPhone工廠發生「暴動」事件,員工在整個工廠區間內大肆破壞,砸毀多扇門窗、破壞工廠設備、襲擊高管辦公室,甚至縱火焚燒廠內車輛。
  • 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
    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 2020-12-1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破壞 一片狼藉
    (原標題: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破壞 現場一片狼藉)
  •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破壞 現場一片狼藉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破壞 現場一片狼藉】據臺媒報導,臺灣科技企業緯創在印度班加羅爾附近開設的iPhone工廠發生「暴動」事件,2000
  • 遭打砸的臺企印度廠被蘋果封殺 公司暫停新業務
    原標題:遭打砸的臺企印度廠被蘋果封殺 公司暫停新業務     當地時間12日,臺灣科技公司、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資通(Wistron)在印度的一家iPhone代工廠遭到暴力打砸。     據印媒India TV、《印度時報》報導,12日晚間,在印度卡納塔克邦的訥爾薩布爾工業園區,將近2000名員工上完晚班準備離開緯創資通的iPhone工廠之際,許多人開始製造暴力事件。
  • 雙重打擊,臺企緯創被暴力打砸後,又失去了蘋果公司新訂單
    雙重打擊,臺企緯創被暴力打砸後,又失去了蘋果公司新訂單由於拖欠員工薪資等問題,臺灣緯創資通在印度的蘋果工廠遭到了員工的暴力打砸。據了解,目前該工廠多臺生產設備被砸壞,上千部蘋果手機被盜,初步財務損失可達4700萬元,臺灣緯創也因為員工們的怒火,導致工廠被迫停業整修。但打擊遠不止如此,由於拖欠工資等行為違反了蘋果公司制定的「供應商準則」,所以臺灣緯創在面臨巨額損失之後,又將失去蘋果公司的訂單。
  • 「臺企蘋果代工廠印度被砸」新進展:緯創資通在印度面臨多方施壓
    臺蘋果代工廠緯創資通設立於印度班加羅爾的iPhone製造廠,12月12日晚發生群體打砸「暴亂」事件。工廠中有近2000名員工,部分人夜班後未離開,並大肆打砸裝工廠設備、破壞廠區,放火焚燒車輛,並乘機「零元購」——搶奪走廠區廠庫上千臺iPhone手機。
  • 長安劍評臺企在印度被打砸搶燒:「逃離」大陸會不會有懊悔
    一怒之下,掀汽車、砸廠房、破壞生產線……印度「打工人」集中「暴雷」了。近日,臺商在印度投資的一家蘋果手機代工廠,被工人打砸搶燒,甚至偷走難以計數的iPhone手機,損失只能用「慘重」二字形容。
  •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現場一片狼藉
    印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此次打砸騷亂是由於員工未能得到他們在加入公司時被承諾的全額薪資所導致。有消息人士告訴《印度時報》,薪資匯款問題是引發「暴動」的主因,員工對於公司沒有按時支付承諾的工資,感到相當的憤怒。
  • 臺企印度廠暴動還能鼓勵「新南向」?臺高官輕描淡寫稱「個案」
    臺企緯創位於印度的代工廠發生暴動,傳有上萬支iPhone被搶。「藍委」溫玉霞15日在「立法院」詢問,發生這件事臺商還能到「新南向國家」投資嗎?臺「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印度州政府第一時間介入,緯創現在只是個案,還不到要不要適用投資保障協定(BIA)的問題。
  •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被暴力打砸!
    多家臺媒12月13日消息稱,臺灣科技公司緯創在印度南部開設的iPhone工廠遭遇2000人暴力砸廠事件。12日,近2000名員工不滿薪資一再調降而發動暴力示威,抗議工人除砸毀公司設備外,甚至放火焚燒車輛。緯創則稱,不是罷工事件是犯罪,鬧事者非員工。
  • 緯創因印度勞資糾紛炒掉一名副總裁
    來源:新浪科技相關新聞:蘋果印度代工廠暴動,臺企西進「受傷」  據報導,因為勞資糾紛,緯創印度卡納塔克邦工廠的員工鬧事。當地時間周六緯創表示,已開除負責印度業務的副總裁。蘋果因為該事件已經暫停向緯創提供新訂單。事發工廠為蘋果製造iPhone SE,緯創承認在工資方面出現問題。卡納塔克邦工廠靠近班加羅爾,上周,由於緯創未支付工資,員工不滿鬧事。緯創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經開除負責印度業務的副總裁。我們還在改進流程、重組團隊,以確保問題不會再次發生。」
  • 蘋果印度代工廠暴動,臺企西進「受傷」
    印度當地時間12月12日凌晨,據印度時報報導,蘋果手機代工廠中國臺灣緯創在印度納爾薩普爾(Narasapura)的工廠,遭到暴力破壞。近2000名工人砸碎窗戶、放火燒車,以抗議降薪。印媒稱,該廠工人遭遇了拖欠工資和降薪問題。但隨後緯創卻回應,這不是罷工事件,而是一起犯罪事件。暴動者皆是外部人士而非員工。
  • 數千印度工人為何打砸蘋果的臺企代工廠
    一、印度工人的大規模打砸印媒報導,12月12日,中國臺灣省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在印度的蘋果代工廠遭到了員工的破壞。大約2000名員工在下夜班離開工廠時,突然開始瘋狂地破壞公司的家具和組裝設備。警察隨後趕到現場平息了事態。
  • 印媒:臺企拖欠工資,印度蘋果工廠遭打砸,2000人參與破壞
    臺資企業的手機製造工廠遭到工人的打砸報復,而這樣的事件就發生在印度一家蘋果手機製造廠商中。據了解,這家臺資企業名叫緯創科技製造有限公司,它的前身為宏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該廠商總部位於中國臺灣,分布遍及亞洲 北美和歐洲。
  • iPhone被偷,緯創印度廠暴動損失43.7億盧比,印度夢還好嗎?
    代工iPhone被偷,緯創印度廠暴動損失43.7億盧比蘋果供應鏈的臺資廠紛紛在印度布局,然而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12月12日,臺企緯創位於印度南部的工廠發生暴動,據臺媒中時報導,目前累計已逮捕132人,緯創損失高達43.7億盧比,代工的iPhone產品據傳大批被偷走,據傳數量可能有數千支到超過2萬支。
  • 臺企工廠遭打砸,在印度
    據印媒India TV、《印度時報》報導,12日晚間,在印度卡納塔克邦的訥爾薩布爾工業園區,將近2000名員工上完晚班準備離開緯創資通的iPhone工廠之際,許多人開始製造暴力事件。印媒提供的現場視頻顯示,這些員工在整個工廠區間內大肆破壞,砸毀多扇門窗、破壞工廠設備、襲擊高管辦公室,甚至縱火焚燒廠內車輛。
  • 為蘋果代工大賺差價,工人被逼卻打砸搶,臺企都在印度幹了什麼?
    12月12日,由於嚴重的勞工違規,數千名印度工人集結到位於班加羅爾郊區的臺灣緯創蘋果代工工廠,要求廠家支付欠薪並優化工時制度。憤怒的工人用棍棒與磚頭打砸工廠,毀壞手機,最終造成緯創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並不得不關閉這座工廠。在臨近新年之際,為何臺企站在了勞務糾紛的風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