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波說
蘋果供應鏈臺資廠近期加緊南下印度布局,然緯創位於印度南部廠房12月12日發生暴動,令不少人懷疑,蘋果代工廠的「印度夢」還好嗎?
代工iPhone被偷光,據報導,緯創印度廠暴動損失高達43.7億盧比。
蘋果供應鏈的臺資廠紛紛在印度布局,然而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12月12日,臺企緯創位於印度南部的工廠發生暴動,據臺媒中時報導,目前累計已逮捕132人,緯創損失高達43.7億盧比,代工的iPhone產品據傳大批被偷走,據傳數量可能有數千支到超過2萬支。
儘管緯創方面表示,生產線及倉庫未受破壞,暴動人員也非員工,但《印度時報》等印度媒體報導口徑仍表示規模近2000人暴動,是員工抗議薪資問題。
發生暴動的緯創廠,位於印度卡納塔卡邦(Karnataka)的卡拉爾(Kolar),這家工廠有正式員工1200人,另外與6個勞工承包商籤約,約聘用8900人,專門為蘋果代工製造iPhone。
這起勞資爭議已持續三個多月了,緯創通報印度警方與勞動部時透露,廠方損失金額估計高達43.7億盧比,主因是大規模破壞,還有成千上萬支iPhone被偷走。
據印度當地媒體報導,緯創廠事發地位於印度電子工業重鎮班加羅爾市的市郊,佔地43英畝,是今年8月正式投產的,除了為蘋果代工外,也為聯想、微軟等多家國際品牌電子產品代工。
與緯創號稱2900億盧比大投資相比,當地媒體報導引用知情人稱,實際僅300億盧比,另外額定僱工也非1萬人。
卡納塔卡邦工業部長薛塔(Jagadish Shettar)說:「我們聽到的是,廠方發薪水給勞工承包商,承包商卻延遲支付薪水,這件事也已經獲得證實。」但至於為什麼會引發暴動,目前似乎有諸多疑點還在釐清之中。
據《工商時報》報導,此次事件對緯創的手機產能影響有限,因為緯創在印度其他工廠及大陸崑山廠都能解決。目前緯創在印度生產線主要以平價的iPhone SE為主,今年也有部分iPhone 12 mini生產,但印度生產線在其手機業務僅佔個位數比重。
該事件也引發蘋果方面關注,據報導,美國蘋果公司正在調查其臺灣代工廠緯創資通公司,在印度南部班加羅爾市附近遭受暴力攻擊的iPhone製造工廠是否違法供應商準則。據悉,蘋果的供應商準則要求,第三方職員介紹機構須按規定、按時向工人支付薪資及提供其他福利,蘋果將調查在談定與支付給員工的薪資上是否出現了落差。
2017年,蘋果在印度開設了APP Accelerator部門,高調宣布其將所謂產能從中國大陸向印度轉移的計劃。一段時間以來,蘋果供應鏈因擔憂受貿易戰衝擊,開始將部分供應鏈在大陸生產基地移至東南亞等印度等地。
其中,包括緯創、和碩等全球前三大代工廠在蘋果的引導下,紛紛到印度投資設廠。如今,緯創印度廠房的暴動,也讓他們的「印度夢」面臨擠壓。
事實上,印度的國內市場由於長期封閉、保守,特別是商業上善變、排外的特徵,也讓很多人對印度市場的開拓「望而卻步」。此外,用工環境上特別是勞資關係上,事實上也非想像的那麼好,這次緯創廠暴動,就有很多疑點讓人費解,且各方的說法也不盡一致。
緯創是今年8月高調宣布工廠投產的,與其「畫大餅」宣傳相比,來自印度方面的信息顯示,無論是落地投資額及額定用工數,似乎與之前高調數字有出入。另外,假如薪資問題是觸發暴動的導火線,那是誰點燃的,該讓誰負主要責任呢?
印度當局與地方政策上,往往也會步調不一致,政策上多變,翻雲覆雨,也讓不少人在投資印度上舉棋不定,所謂「低成本」、「勞動力充裕」優勢有時是一場幻夢而已。
幾天前,「竹科40傑出成就貢獻獎」頒發,今年也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創設40周年,竹科管理局將該榮譽授予四位重量級的產業領袖,分別是臺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此中,施振榮的宏碁發展自有品牌,引領竹科在上世紀80年代產業發展,是傑出的企業管理者。
當然了,更多人感念的是施振榮「開枝散葉」,讓跟隨他的創業年青人勇敢地開創自己的舞臺。
1944年12月生於臺灣彰化縣的施振榮,童年飽嘗了生活艱辛,他被譽為「挑戰世界的華人企業家」,1976年以Multitech為名創辦了宏碁。即便到了2014年時,重新出山的施振榮仍引領宏碁啟動了第三次「再造」(雙重轉型)。2019年,他啟動了代際傳承,讓生肖屬牛的「小牛哥」、兒子施宣輝進入宏碁董事會,也跨入了父子二人交接棒時代。
施正榮是彰化人,如果照輩分,現年95歲的鹿港施美玉名香第六代傳人施起義及91歲夫人施楊如玉,就是他的四叔、四嬸。
施起義祖上第一代施智亭,來自福建泉州,當年隻身一人到臺灣制香。據《石獅日報》此前報導,施振榮曾親口說自己的祖籍地在泉州,但找不到確切的地址;後經探訪,其故裡可能是石獅市永寧鎮西岑村,遷臺的西岑施姓之後裔。
施振榮夫婦,育有二兒一女,長子施宣輝,次子施宣麟。被譽為「華人創業教父」的宏碁創始人施振榮,他有12字經營箴言:「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善於運用職業經理人,是施振榮的成功之道,而緯創的掌舵人林憲銘,就是施振榮帶出來的「四大弟子」之一。
緯創資通,是全球最大的資訊及通訊產品專業設計及代工廠商之一,目前全球擁有8個研發支援中心、9個製造基地、15個客服中心及全球維修中心。林憲銘為緯創資通董事長,他同時也是建碁董事長。
施振榮創辦宏碁後,也先後帶出了「四大弟子」,即施崇棠、李焜耀、林憲銘、及王振堂。
後來,施崇棠領導了華碩,李焜耀則領導了明基友達集團,而林憲銘成了緯創的掌舵人,王振堂日後接棒了宏碁。換句話說,施振榮與他「四大弟子」撐起了臺灣科技產業「半邊天」,堪稱業界一大奇蹟。
施崇棠、李焜耀同歲,是畢業於臺大電機系的老同學,當年是李焜耀介紹施崇棠進入宏碁的。近年來,臺灣科技業迎來新一輪轉型潮,也進入交棒潮,施振榮的「四大弟子」僅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仍在一線拼搏,其他三人均已淡出日常經營。「導師」施振榮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也進入半退休狀態了。
目前,林憲銘在緯創資通的副手,也是一名老將,他是緯創副董事長、總經理黃柏漙。2012年緯創落戶重慶時,當時緯創資通公司是宏碁電腦的重點代工企業之一,黃柏漙在籤約儀式上曾開玩笑地說:「有了孩子才領取結婚證。」
在千禧年前後那個艱困的時空背景下,施振榮的宏碁集團啟動了震撼全球PC產業的品牌與代工事業「分家」再造計劃。當時,他仍原宏碁總經理林憲銘,掌舵以代工為主的緯創,並從宏碁分拆後獨立上市。
轉眼間,當時還是青壯年的林憲銘,帶領手下3000多人拼命往前衝,除了營收規模新臺幣9000億元的母公司緯創資通外,旗下又有了營收突破新臺幣1600億元的上市子公司「緯穎科技」,以及上柜子公司「緯創軟體」等。另外,緯創母公司還孵化了一群如「緯謙科技」、「緯創生技」、「緯創醫學」等「小金雞」。
今年67歲的林憲銘,從臺南第一高級中學考入交大計算與控制工程學系後,先後服務於興泰電子、宏碁電腦總經理及緯創資通董事長。同時,他也是旗下緯穎科技、緯創數技投控董事長。
他曾說:「身為一個CEO,絕對不能安於現狀,要帶領團隊敢於挑戰一些可能的風險,同時要能了解自己的責任風險有多大,但絕對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