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一個人,想成大事,修煉曾國藩這5字真言,早晚能飛黃騰達

2020-12-22 騰訊網

別人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但別人成事的技巧則是可以學習的。人生一世,總得做成幾件事情,此之謂成事。在成事智慧上,曾國藩可謂榜樣人物,他一生為師為將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很多關於成事的方法和技巧,以下就分享曾國藩成大事的5字真言,若能悟透,必為人中龍鳳,註定是人上人;一個人,想成大事,修煉曾國藩這5字真言,早晚能飛黃騰達。

一、「勤」字真言。

據記載,曾國藩「才不過中人」,也就是說他的先天之資也就是中等人的水平,並不是什麼天才,可為什麼他後來能在政務、軍務繁忙之際,不僅成就一番大事業,還能成為經學大師和散文大家呢?其關鍵就在於一個勤字。曾國藩學習之勤,理事之勤,鍛鍊之勤,網上都有很多的例子,這裡就不贅述,只舉以下一個例子就可看出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麼的嚴格。

曾國藩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近來戀床,說明自己的修養有所退步。改掉幼時戀床的壞毛病,下了很大的決心,如今幾次不能醒來即起,說明心性不定,要引起警惕。」由此看來,曾國藩確實是一個無比勤奮的人,容不得自己有絲毫的偷懶。

二、「韌」字真言。

曾國藩有挺經一部,所謂「挺」字,其核心就是韌,就是要求自己無論在怎樣困難的環境下都要挺住,要忍住,要堅持住。

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只靠著皇帝下令自辦團練的一紙文書,竟白手起家,建立起湘軍,而且,最後居然打敗了強大的太平天國,其中的艱難是不難想像的。事實上,曾國藩本人的軍事能力並不算優秀,甚至曾多次遭遇失敗,有時要跳水自殺,有時又身陷險境,但他都能以其韌勁堅持過來,韌勁,正是其能成大事的關鍵品質。

三、「忍」字真言。

曾國藩極其善忍,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實,忍與韌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忍耐,也就很難談得上堅韌。在曾國藩那裡,忍並不是一味的退讓,而是尋求時機的一種策略。

曾國藩的湘軍起自民間,要想成一番大事,必定要遇到很多困難,很多阻力,而這些阻力一般不是來自下面,主要上是來自上面。在這種情況下,不忍如何能求得發展?不忍又如何能在日後成就大事?

四、「分」字真言。

蔣介石曾指出,曾國藩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不僅自己成功,也讓別人成功,不僅自己發達,也讓別人發達,就是說,他十分善於分享,而不是獨佔。曾國藩的部下,大多都是出身下層的人,但經他推薦提拔的就有一大批名人,如著名的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升到道員、巡撫一級的也有數十人。

曾國藩不搞諸侯分封那一套,而是真心地希望別人進步、發展。別人的勢力擴大了,發展了,實際上還是發展了他自己。他不僅不搞武大郎開店挑個矮那一套,甚至不怕別人超過自己。他自己被捻軍打敗了,就推薦自己的學生李鴻章去打,結果是勝利了。

五、「退」字真言。

所謂「功成身退,天地之道」,這一條曾國藩切切實實地做到了。攻破南京以後,曾國藩的功勞可以說無以復加,同時也引起了清廷的猜忌。其實,當時的名士王闓運就曾兩次找曾國藩講帝王之學,勸他自立,攻破南京之時,他的弟弟以及其他屬下也想硬逼曾國藩自立為皇帝,但都被曾國藩巧妙地拒絕了。

曾國藩進京之時,就請求解散自己的湘軍,以李鴻章的淮軍替代之,得到了朝廷的應允,而他自己也早為解散湘軍做了充分的財政準備。這樣,曾國藩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也許,後人那樣推崇曾國藩,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充分的造反條件卻沒有選擇造反。

內容引自同名公眾號 : (鬼道創業圈) 歡迎關注訂閱 查看更多創業內容創業賺錢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修煉4字真言,註定是人上人
    ,一事無成吧,有野心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反而可能很多人都會更喜歡有野心的人。而且,男往往人要比女人還渴望成大器,但是要想成大器,能力可不是唯一的,還得修煉好這4個字,才能早日成功!「耐」字真言:耐住等待,才能苦盡甘來王陽明心學之所以博大精深,毫無疑問,這與他本身能容能忍,經得起等待是分不開的,那些忍耐的時光和經歷,無疑是他人生最為重要財富的一部分。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修煉這七字真言,方可大成!
    他認為,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修煉這七字真言,方可大成!一、「心」字真言:一切問題都是心的問題王陽明認為,心是世界的本源,一切問題都是心的問題。相由心生,情隨心遷,人世間所有矛盾,其本質都是心的遊戲。而男人要想成大器,必須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受外界的幹擾,修煉自身,才是根本。
  • 人到三十如果人生還未起色,記住曾國藩的五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從一名普通的耕讀少年,蛻變成一位把控滿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國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於他專屬的為人處世原則,其實只是簡單的五字真言。曾國藩聽後勃然大怒的說道:「誠」是曾家門生的首修,無「誠」之人不配做曾家門生。李鴻章對此惶恐不已,才向曾國藩承認是自己貪睡。曾國藩對後輩李鴻章是十分欣賞的,所以才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導,其實曾國藩早知李鴻章十分貪睡。曾國藩的誠字真言,對李鴻章的仕途影響非常大,這也是李鴻章後來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 王陽明:能力不是唯一,男人慾成大器,需修煉好這12字心訣
    很多時候,男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能力並不是唯一,很大程度上要重視修煉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王陽明告誡世間人:欲成大器,需得修煉好這12字心訣。1、修心:堅定本心修心即進入一種平和的境界,不受外界幹擾,探尋自己的本心,堅定自己的本心。即使世間誘惑萬千,我心巍然不動。
  • 人生要想成大事,能力不是關鍵,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如何修煉自己,如何更好更快地成就自己,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就是到了有智慧的年齡,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明辨事理,不被表象所迷惑。人到四十,真的是到了一個需要好好考慮的年齡,所以曾國藩告誡我們,人生要想成大事,能力不是關鍵,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曾國藩說:「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自須先之以戒懼惕厲。」世道越艱難,環境越差,尤其是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如果想要保全自己,就要小心謹慎。
  • 王陽明:男人沒錢沒人脈,修煉好這7字真言,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
    在這一點上,心學大師王陽明的思想就很具有啟發性,他的「修心學」、「心外無物」,就是在強調人自身的精神信仰力量,主張去修養自己的內心,使其變得強大。這7字真言,你若能參透,便可擺脫現狀,早日飛黃騰達!而男人要想成大器,一定要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二、「勤」字真言:勤於求知,細於做事王陽明說,「勤於求知,細於做事」,這是做學問最佳的態度,也是男人慾成大器應有的態度。對於王陽明這等大儒來說,聖賢之道莫過求知,而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卻不妨從「勤」的角度說說做事的問題。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金錢次之,修煉7字真言,註定是人上人!
    都說男子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金錢的支撐,然而心學大師王陽明卻認為,男人慾成大器,金錢次之,關鍵在於自身,只有身外物無,做到這七點,才能成為人上人。只有擁有正確的心態,修煉強大的內心,才能成熟高效率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在人際交往與事業發展中,也會得心應手。所謂人脈、資源都只是外力,強大內心,修煉自身,才是根本。
  • 曾國藩:想成大事的人,一輩子不要瞎忙,做對這3件事就夠了
    他曾說過:有的人一輩子瞎忙,最後一事無成,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做對3件事就夠了。照顧好自己為什麼年老之後一身病,不只是身體機能的退化,還有年輕時對自己的忽視。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身體要是垮了,那什麼都沒了,再多的錢也難以換回健康。
  • 曾國藩:性格猶豫,優柔寡斷?牢記這16個字,遲早能成大事
    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李鴻章曾經問過一個問題:自己遇事情時,總是猶猶豫豫,該怎麼改?曾國藩回答正是這句話,而這短短16個字,也成為影響李鴻章一生的人生箴言。我們總是擔心以後會過得不好,留戀以前的輝煌或者遺憾過去的失誤,但這並不能對現在的我們產生任何的幫助,反而影響當下的努力。有人問曾國藩:為什麼您工作那麼多,卻能做的井井有條,而且還能在學問上也搞得這麼好呢?曾國藩說: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於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於讀書也。
  • 曾國藩一生成事,全靠死磕36個字
    第一篇:培植根本之訣【志、恆、專、熟】  01、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竟成;  做人要做第一等人。「志」是追求人生目標的決心和信念,它決定著人生和事業的目的性,支配著實現目標的堅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若能立志,聖賢豪傑,無事不可為。曾國藩堅信,人人可以為聖賢,給自己立下了「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宏遠大志。
  •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說到智囊這本書,就不得不說曾國藩,曾國藩對於智囊這本書可謂是愛不釋手,他曾經日夜捧讀《智囊》,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次書,細細品味。"
  • 老人留下的忠告: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
    老人留下的忠告: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說到智囊這本書,就不得不說曾國藩,曾國藩對於智囊這本書可謂是愛不釋手,他曾經日夜捧讀《智囊》,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次書,細細品味。"
  • 普通人想飛黃騰達,曾國藩:這兩點必須牢記,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
    更可氣的是,這件事過後,鬧事的士兵不僅沒有受到什麼處理,反而還被地方官員當著曾國藩的面給釋放了。正常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一是害怕,二是憤怒,按照大家的想法處理,肯定就是這地方的差事實在幹不了了,自己就選擇離開,畢竟鬧不好把命都搭在這了。
  • 曾國藩的一生忠告,欲成大事,必先六戒,做到者必成大業
    其中以曾國藩為代表人物,曾國藩並不想推翻清政府的統治,但還想挽救腐朽的國家,只能通過自身的影響力改變國家。曾國藩用自己的一生,給後人一個忠告,欲成大事必先六戒,做到者必成大業。第一戒為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之外,具備這七種做事「心計」,早晚飛黃騰達
    男人慾成大器,主要是靠能力,這毋庸置疑,但很多時候,光有能力並不夠,還得具備一定的做事「心計」,否則就很難成功,即便能成功,也會多走許多彎路。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只有少數男人能成事?且能持續成事,甚至是成大事?而大多數男人,雖然不缺能力,但在做事時卻總是出昏招,常常成不了事?
  •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每個人年少時,都會自命不凡,想著在以後闖出一片天地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平庸,想要做的事很多,卻從來沒有實現過。不過,暫時的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隨波逐流,才會導致一生碌碌無為。
  • 曾國藩智慧:優柔寡斷,性格猶豫,要懂得這16字,成大事不糾結
    曾國藩是晚清朝堂中的名臣之首,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很多後世人都以他為偶像,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傳奇。他少年魯鈍,卻從不言棄,一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卻成為晚清中興之臣,成了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他這一生將16個字作為他的座右銘,這16個字是優柔寡斷者的良藥,是性格猶豫之人的秘方,是他這一生成功的秘訣。曾國藩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短短的16個字,將人生智慧囊括其中,欲成大事原本就要不得糾結,希望諸位時時謹記。
  • 王陽明告誡: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而王陽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在心學上的貢獻,曾國藩就奉王陽明為先師,他的案桌上更是經常擺一套王陽明的書,每天都要翻上幾頁。曾國藩非常推崇王陽明,特別是王陽明關於修身、成大事的七字箴言「行、勤、知、底、心、誠、耐」。
  • 修煉這「六字真言」,或會迎來轉機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人生也是在低谷中迴蕩的,他經歷過很多挫折,但最終獲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非常關注這6個字。王陽明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6個字,做好了,即便處在人生,也能迎來轉機。「知」字訣王陽明所說的「知」,不只是對於知識的了解,更多的還是關於良知的判斷。人生在世,就要學會知善知惡,人會受到教化,在外部環境中受到薰染在所難免,但無論如何都要明白善惡之道,這就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