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W大功率,雙口同時快充輸出,ANKER26k移動電源評測A1290

2020-12-16 騰訊網

對於移動電源來說快充明顯已經成為了標配的功能,而正是得益於PD快充的加持使得移動電源的定位從僅僅為手機充電到了可以為筆記本提供電力支持,而實現這一目的除了需要快充之外還需要功率夠大。所以,接下來請允許小編為大家介紹國內知名3C配件廠商ANKER最新推出的大功率移動電源產品。

一、外包裝

1、正面

外包裝盒的正面,左上角熟悉的藍色ANKER的Logo,右邊寫著快速充電,使用更持久。

第一張圖中包裝盒正面的中間為白色,近距離的看一下其實可以看出是有突出的產品形狀的。

包裝盒的側面,依舊是和正面一樣的文字信息。

2、背面

包裝盒的背面,除了ANKER Logo還可以看到產品的特點與參數信息。

拉近一些看一下參數部分

ANKER 26k 60W 移動電源

產品型號:A1290

產品尺寸:183.5×82.3×23.9mm

顏色:黑色

重量:600g

電芯容量:25600mAh

鋰電池能量:25600mAh 3.7V/94.72Wh

額定容量:14700mAh

轉換效率:>77%

PD輸入:5V 3A、9V 3A、15V 3A、20V 3A

PD輸出:5V 3A、9V 3A、15V 3A、20V 3A

USB-A1輸出:5-6V 3A、6-9V 2A、9-12V 1.5A

USB-A2輸出:5-6V 3A、6-9V 2A、9-12V 1.5A

USB-A1+USB-A2輸出:5V 3.6A

總輸出:5V 6A

保修時間:18個月質保

二、開箱

1、打開包裝盒

打開包裝盒,內部整體採用抽拉式的設計,並且在內膽的底部帶有提手,方便用戶可以直接抽出內膽。

移動電源帶有防刮保護袋包裹,這樣可以防止移動電源的外殼部分被劃傷。

2、配件部分

包裝內附帶了一個絨布保護袋,可以用來保護移動電源的外殼不受磨損。

包裝內部自帶了一條黑色的雙USB-C數據線,線材使用膠圈束縛,這樣可以防止線材散掉,也方便用戶收納整理。

線材端到端的長度約為90cm。

3、全家福

包裝內物品一覽,移動電源一個、絨布保護袋、使用說明書、保修卡、雙USB-C數據線以及合格證。

三、產品賞析

1、外觀

移動電源整體呈現黑色的外觀,從圖中可以看出,移動電源的頂部和機身是採用了不同的製作工藝,金屬的外觀,頂部表面為順滑的拉絲手感的設計,下面是經典的橡膠塗層,不留汙漬,還可以防滑。

拉絲的外殼上面印有白色的ANKER Logo。

移動電源的外殼邊緣處特寫,無論是兩個面的交界處還是三個面的匯集部分都做了特殊的圓滑過渡處理,這樣整個移動電源看上去更加的圓潤,不會過於突兀。

2、電源按鍵

移動電源的一側帶有電源按鍵,延續經典的CD紋設計的銀灰色外觀的電源按鍵和移動電源的外殼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八顆LED跑馬燈均勻的分布在按鍵上面。

3、接口面板

看一下移動電源的接口面板,左側為兩個USB-A輸出接口,接口內部為藍色舌片,在上面絲印了IQ標識,也就意味著兩個USB-A接口也是支持快充的,而且在下面還帶有參數的說明,USB-A1/A2輸出:5-6V 3A/6-9V 2A/9-12V 1.5A;右側為USB-C雙向接口,上面的「PD」字樣說明了USB-C支持快充,下面的標準也說明了這一點:5V 3A/9V 3A/15V 3A/20V 3A。

4、參數

看一下背面的參數部分

商品名稱:26K 60W 移動電源

型號:A1290

電芯容量:25600mAh

鋰電池能量:25600mAh 3.7V/94.72Wh

額定容量:14700mAh

PD輸入:5V 3A、9V 3A、15V 3A、20V 3A

PD輸出:5V 3A、9V 3A、15V 3A、20V 3A

USB-A1輸出:5-6V 3A、6-9V 2A、9-12V 1.5A

USB-A2輸出:5-6V 3A、6-9V 2A、9-12V 1.5A

USB-A1+USB-A2輸出:5V 3.6A

總輸出:5V 6A

5、和iPhone 11 Pro比較大小

和iPhone 11 Pro放在一起看一下大小,移動電源的三維參數為183.5×82.3×23.9mm,整體看上去寬度相差不大,長度要比手機長一些。

6、和一元硬幣比較厚度

將一元硬幣附在邊緣看一下厚度情況,整體看上去厚度和一元硬幣的高度差不多。

7、重量

移動電源的重量約為560g。

8、上手體驗

ANKER的這款移動電源轉化效率高於77%,並且支持60W的大功率輸出,而且測試出的60W的輸出效率成績不錯,這要歸功於移動電源內部的加大散熱面積等設計,當然不足的地方在於外形體積較大,但是相較於體積,性能方面顯然更重要。

四、快充協議檢測

1、USB-A

讀取USB-A接口的快充協議,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以及FCP等快充協議。

2、USB-C

讀取USB-C接口的快充協議,支持PD、QC2.0、QC3.0等快充協議。

3、PDO

讀取USB-C的PDO報文,支持5V 3A、9V 3A、15V 3A、20V 3A四個固定電壓檔位。

五、輸入測試

1、PD輸入

對移動電源的輸入進行測試,使用PD充電器為移動電源充電,功率為20.16V 2.90A 58.49W,成功握手20V電壓檔位,開啟PD快充輸入,符合參數中最大60W輸入功率的描述。

2、PD輸入0~100%

對移動電源的輸入全程進行測試,測試開始時就握手了20V 3A的輸入檔位,約1小時24分前,電壓、電流以及功率平臺均持穩定輸入狀態,隨後功率隨著電流的逐漸下降而下降,全程耗時約2小時06分,最高功率為20.47V 2.92A 59.94W。

六、輸出兼容性測試

1、USB-A

對移動電源的USB-A的輸出進行測試,小米9支持ChargeTurbo/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A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8.98V 1.85A 16.71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QC快速充電模式。

將USB-A輸出兼容性測試的數據放在表格當中,從數據上看,支持QC快充的安卓手機均成功握手QC快充,充電功率排在前列,華為手機成功握手FCP快充;蘋果設備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並達到了快充功率最大階段。

將測試的數據以柱狀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從柱狀圖中可以看出,支持QC快充安卓手機均成功握手快充,充電功率在13W-19W之間;華為手機充電功率FCP快充,功率在12W-14W之間;蘋果設備均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充電功率在11W-12W之間。

2、USB-C

對移動電源的USB-C輸出進行測試,iPhone 11 Pro Max支持USB PD和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iPhone 11 Pro Max充電,功率為8.93V 2.47A 22.13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小米9支持ChargeTurbo/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8.99V 1.89A 17.08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S10+支持USB PD/AFC/QC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S10+充電,功率為9.01V 1.59A 14.33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iPad Air 2僅支持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iPad Air 2充電,功率為5.19V 2.64A 13.72W,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

使用USB-C為iPad Air 3充電,功率為14.97V 2.16A 32.38W,成功握手15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使用USB-C為iPad Pro 11充電,功率為14.98V 2.08A 31.27W,成功握手15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使用USB-C為MacBook Pro充電,功率為19.96V 2.90A 57.98W,成功握手20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使用USB-C連接Switch的底座,當前功率為15.07V 0.59A 8.99W,從圖中可以看出成功激活底座TV模式。這是因為USB-C支持15V 3A的PDO檔位,所以可以順利激活底座TV模式。

將USB-C的測試數據整理到表格當中,從數據上看,兩款筆記本的充電功率自然最高;隨後是其他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緊隨其後,而且還可以為一加8 Pro握手提供PD快充,並且達到了快充功率的最大階段。此外,為Switch的底座充電功率為15.07V 0.59A,由於USB-C支持15V 3A的輸出檔位,所以可以成功激活底座TV模式。

將測試的數據整理到柱狀圖當中,兩款筆記本的充電功率最高,分別為57.88W和58.14W;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成功握手快充,充電功率在21W-33W之間;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緊隨其後,充電功率在11W-19W之間。

3、1C1A同時輸出

使用USB-C為iPad Pro充電,功率為14.86V 2.16A 32.17W,同時使用USB-A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8.53V 1.86A 15.95W,移動電源支持1C1A同時輸出且均為快充輸出狀態,輸出功率分配為30W+18W的充電模式。

接下來使用USB-C為MacBook Pro充電,功率為19.84V 2.90A 57.57W;同時使用USB-A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8.77V 1.87A 16.47W,移動電源的1C1A支持同時輸出為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充電,功率分配為60W+18W輸出模式,這樣的輸出成績著實不錯。

4、雙USB-A輸出

使用移動電源的兩個USB-A接口同時輸出為S10+和小米9充電,功率分別為7.24W和7.50W,移動電源的兩個USB-A接口支持同時輸出為手機充電且均保持在5V充電模式下。

5、三口同時輸出

使用移動電源的USB-C為iPad Pro充電,功率為14.86V 2.13A 31.76W;同時使用兩個USB-A分別為S10+和小米9充電,功率分別為7.23W和7.50W,當移動電源的三個接口同時輸出為設備充電時,USB-C單獨一路快充輸出不受影響,兩個USB-A共享5V 3A充電模式。

最後使用USB-C為MacBook Pro充電,功率為19.81V 2.93A 58.14W;同時使用兩個USB-A分別為小米9和S10+充電,功率分別為7.27W和8.39W,當移動電源的三個接口同時輸出為設備充電時,USB-C為單獨一路大功率PD輸出,其他兩個USB-A共享5V 3A輸出,輸出功率狀態為60W+15W。

由此可以看出,當移動電源的1C1A同時輸出時,雙口均可以同時快充輸出,輸出功率為60W+18W;當移動電源的1C2A同時輸出時,輸出功率為60W+15W。這樣即使是移動電源多口同時輸出時,USB-C的快充輸出也不受影響,可以實現60W的大功率充電,可以保證餵飽筆記本電腦的大功率用電設備的充電功率。

七、最大輸出功率

使用EB程控電子負載測試移動電源的USB-C接口的最大輸出功率,以0.1A為電流步進單位,10秒為步進時間幅度,錄得最大輸出功率為19.58V 3.10A 60.7W。

八、一小時滿載

對移動電源以20V 3A 60W的大功率持續滿載放電一小時進行測試,從曲線上可以看出整體放電非常平滑,沒有出現波動和中斷的現象。

九、效率測試

1、10W

對移動電源的輸出效率進行測試,首先以5V 2A檔位進行輸出效率測試,測試全程電壓、電流和功率三大數據平臺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8小時03分。放出的能量為83.9114Wh,所以移動電源在以5V 2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83.9114/94.72=88.58% 。

2、18W

再以9V 2A檔位進行輸出效率測試,測試全程電壓、電流以及功率三大數據平臺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4小時47分。放出的能量為86.0709Wh,所以移動電源在以9V 2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86.0709/94.72=90.86% 。

3、60W

最後再以20V 3A檔位進行輸效率測試,從測試圖上可以看出整個測試過程非常穩定,測試開始時就以20V 3A的檔位輸出,期間電壓、電流以及功率平臺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83.2556Wh,所以移動電源在以20V 3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83.2556/94.72=87.89% 。

十、一小時溫度測試

接下來對移動電源的溫度進行測試,測試條件為在25°左右室溫的環境下以20V 3A 60W的大功率滿載輸出一小時進行測試,從熱成像圖中可以看出,整個移動電源的最高溫度為40.5°。

在60W這麼大的功率上持續輸出一小時的溫度摸上去剛剛有點溫的感覺,更何況在日常的使用中很少有持續60W輸出的使用場景,足以見得移動電源的內部對於溫度的把控是非常不錯的了。

充電頭網總結

ANKER最新推出的超大容量移動電源,內置25600mAh電池容量。雖然外形體積相較於其他同功率產品較大,但是性能方面的表現卻可以為之加分,60W大功率持續輸出的效率達到了87.89%,大功率持久輸出性能強悍。接口配置方面為一個USB-C雙向快充接口和兩個USB-A輸出接口,快充協議方面支持DP、QC2.0、QC3.0、AFC、FCP等快充協議,支持5V 3A、9V 3A、15V 3A和20V 3A四個固定電壓檔位。

在實際的輸出兼容性測試當中對大多數支持快充的設備都可以成功握手相應的快充協議,並且為兩款筆記本充電均可以餵飽筆記本的用電需求,USB-C支持15V 3A輸出,還可以成功激活Switch的底座TV模式,Switch玩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對移動電源的多口同時輸出進行測試後發現,USB-C為單獨一路輸出設計,當移動電源的1C1A同時輸出時,輸出功率為60W+18W的模式,均可以進行快充;1C2A輸出時USB-C依舊可以保持快充輸出,這樣的表現不錯。

ANKER最新推出的這款超大電池容量,大功率輸出的移動電源產品,無論是手機還是筆記本都可以實現滿載的功率輸出。出門在外放在背包裡尤為合適,在外可以為筆記本提供強大的電力支持,同時為手機充電也可以實現快充。而且即使在60W的充電功率時依舊可以做到持續輸出,這在目前的移動電源產品當中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總體來說,移動電源容量夠大,功率夠大,性能表現值得肯定,如果想入手一款在大功率輸出方面依舊可以做到持續輸出的產品,那麼ANKER的這款移動電源值得推薦。

相關焦點

  • 2C1A支持100W大功率輸出,HYPER JUICE PD移動電源評測(HJ307)
    七、多口輸出1、雙C輸出同時使用移動電源的雙USB-C為MacBook Pro和iPad Pro充電,為MacBook Pro充電,功率為20.30V 2.79A 56.77W;為iPad Air 3充電,功率為15.13V 1.83A 27.80W。
  • 50W大功率,小米移動電源3 20000mAh超級閃充版評測(PB2050ZM)
    3、1C1A同時輸出對移動電源的多口同時輸出進行測試,使用USB-C為Mac book Pro 13充電,功率為14.59V 2.92A 42.66W;使用USB-A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4.91V 1.49A 7.36W,由此可見,當一個USB-C和一個USB-A同時輸出時,USB-C支持PD快充輸出
  • 支持三口輸出,18W雙向PD快充小米移動電源3評測
    無論小米進軍哪一個行業,都會掀起這個行業的浪潮,將「性價比」繼續擴展開來,而作為手機離不來的附屬品,移動電源當然也是小米的業務範圍,推出的移動電源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而此次,小編也是下單了一臺最近小米小米移動電源3 18W雙向快充版,在收到快遞的第一時間進行了評測,就讓我們來看看由小米推出的這款移動電源吧。
  • 45W大功率輸出雙USB-C配置,倍思氮化鎵雙模充評測(PPNLD45CC)
    1.5A MaxUSB-C1/C2單口輸出: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25A Max雙口同時輸出:30W+15W或15W+30W移動電源模式USB-C1/C2輸入:5V 3A、9V 2A、12V1.5A
  • 自帶方口輸入,thinkplus 45W PD隨身充移動電源評測
    由此可見,當移動電源的USB-C和一個USB-A同時輸出時,可以正常為手機充電並可以同時開啟快充,雙路完全獨立,值得點讚。 2、1C1A輸出 所以,移動電源在輸入的同時USB-C也可以輸出為小米9充電,並且開啟PD快充。在輸入的同時也可以輸出為設備供電,成功開啟中繼模式。 (2)移動電源輸入的同時A口輸出
  • 18W PD,20000mAh,ZMI USB-C雙向快充移動電源評測(QB821A)
    1.5A多口輸出:5V 3.6A8、和 iPhone 11 Pro Max對比將移動電源和iPhone 11 Pro Max放在一起對比一下大小,移動電源的長寬高分別為150.6x72.2x26.3mm,整體看上去寬度和iPhone 11 Pro Max相似,高度要矮一些。
  • 自帶方口輸入,thinkplus 45W PD隨身充移動電源評測(NB45)
    由此可見,當移動電源的USB-C和一個USB-A同時輸出時,可以正常為手機充電並可以同時開啟快充,雙路完全獨立,值得點讚。所以,移動電源在輸入的同時USB-C也可以輸出為小米9充電,並且開啟PD快充。在輸入的同時也可以輸出為設備供電,成功開啟中繼模式。
  • 蘋果口快充輸入,全快充協議加持,ZYXEI 移動電源評測(ZY0318)
    另一側,這款移動電源支持22.5W大功率輸出,充電性能盡情發揮,繼而驗證了支持華為4.5V 5A和5V 4.5A的SCP快充協議。二、開箱包裝盒採用了天地蓋的設計,打開包裝盒,裡面有一張歡迎卡片、絨布保護袋等等。
  • 把徵拓新款移動電源拆了,支持100W雙向快充,全C口設計還送轉換頭
    SuperTank Pro在充電寶接口方面做了一次先行者,全部配備的是USB-C接口,其中C1和C2口支持100W雙向快充,C3和C4口支持18W PD快充,兩組接口都支持功率盲插使用。此外還配有OLED顯示屏,可實時觀察剩餘電量以及每個接口的充電功率,十分方便。下面充電頭網繼續和大家分享這款移動電源的拆解,看看其內部設計做工如何。
  • SCP、PE等多種快充協議加持,綠聯雙向快充移動電源評測(PB166)
    華為Mate30支持USB PD / FCP / SCP / 40WSCP 快速充電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A為華為Mate30充電,功率為4.75V 4.26A 20.28W,成功握手SCP快充,並達到SCP快充功率最大階段。
  • 想要小體積還要大功率?HENGLISAM 45W移動電源滿足你
    隨著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 Type-C 充電接口的普及, PD 快充已成為主流,大功率也開始流行。移動電源也不例外,但是在電池技術還沒有革新之前,移動電源的「大容量」和「小體積」又是一對矛盾的存在。市面上大部分大功率移動電源的電池容量基本上都在 20000mAh 以上,但相應的,都比較笨重。
  • 我雖然短小,但輸出狂——臺電X10 Pro快充移動電源評測
    而且但凡用過快充,肯定不想再用回幾年前那龜速的5V/1A充電功率了。  除了手機充電器外,用戶對移動電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早前帶有快充的移動電源並不多見,不過現在已有很多廠家開始推出帶有快充的移動電源了,之前多為18W,基本上是跟蘋果同步,現在已經開始有更快的了,例如臺電這款X10 Pro快充移動電源,最大支持22.5W輸出。
  • 18WPD20000mAh大容量,aigo雙向快充移動電源評測(W200PD)
    六、輸出兼容性測試1、USB-AiPhone 11 Pro Max支持PD/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A為iPhone 11 Pro Max充電,功率為5.26V 2.33A 12.32W,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並達到了快充功率最大階段
  • 自帶數顯功率表,支持PD、SCP等快充,魅族超充移動電源評測PB06
    2020年5月8日,魅族推出魅族17系列新品手機,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三款最新推出的充電配件周邊,包括27W無線充電器、65W三口氮化鎵充電器以及22.5W雙向快充移動電源。近日魅族的這款充電寶到達充電頭網編輯部,本次小編拿到的是工程機樣品,印刷與量產版本稍有不同,不影響性能,下面評測開始。
  • 大容量多協議,紅魔20000mAh氘鋒移動電源超級閃充版評測PB2001S
    3月12號,伴隨著努比亞紅魔新款5G手機的發布,我們還看到了多個新款周邊配件的上架,其中包括了凸顯發布會主題的氘鋒移動電源,有10000mAh和20000mAh兩個版本,均支持PD快充,在此之前充電頭網已經對10000mAh版本的進行了詳細的評測,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新款氘鋒移動電源20000mAh的評測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 拆解報告:倍思65W USB PD快充移動電源30000mAh
    倍思近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65W USB PD雙向快充移動電源。除了支持大功率快充之外,這款產品擁有30000mAh的大容量,續航能力強勁;此外還配備最全面的充電接口,包括四個USB-A、一個USB-C、一個MicroUSB以及一個Lightning,市面上任何一條手機充電線都給可以對其充電,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下面充電頭網就為大家帶來這款移動電源的拆解。
  • 支持30W PD快充和Warp閃充,realme 10000mAh充電寶評測RMA156
    就在前不久,realme的官網上架了一款新品移動電源,支持30W大功率快充,小編也在官網下單,收到產品之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詳細的評測,下面是具體的評測內容。一、外包裝包裝盒整體呈現出黃色的外觀,上面可以看到產品的名稱:真我30W Dart 閃充移動電源,電池容量為10000mAh。
  • 優微科技推出雙USB-C口盲插100W快充移動電源方案
    充電頭網此前已有報導,在100W快充移動電源領域,優微科技拿下了多個品牌客戶,成為最大贏家。據悉,優微科技近日再度推出一套雙USB-C口盲插100W快充移動電源方案。設計中2路TYPE-C接口支持智能盲插操作,均可獨立支持高達100W的雙向輸入輸出,兩路TYPE-C接口可以同時工作 (兩路同時工作時,只能有其中的一路為功率輸入)。
  • PD+QC全支持,這款快充移動電源還有這個功能
    出門要帶上移動電源,是為了隨時為手機充電方便使用,但傳統移動電源充電速度慢,和快充充電器相比較就沒有那麼方便了,而在當下移動電源也有了快充功能,使用效果絲毫不亞於原裝快充充電器,科技新品充電不等待,例如倍思 倍電快充PD+QC移動電源10000mAh 18W,就受到了眾多科技達人的關注,不僅高效充電,這款新品移動電源還有簡潔電源指示功能。
  • 臺電上市新款移動電源,支持22.5W快充,顏值頗高,性能更出色
    這款移動電源支持22.5W的閃充輸出,USB-C雙向快充,對於移動電源來說,性能很不錯了。 在右下角也標有這款臺電X20PRO移動電源的主要特點,體積小。支持22.5W輸出和18W輸入,以及大家比較喜歡的數顯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