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英
長安居,大不易!
這次疫情,在深刻改變中國經濟的同時,也將深度改變中國城市的吸引力。
一線城市的吸引力,趨弱。
二線城市的吸引力,趨強。
未來1—3年,更多的年輕人,將會優先選擇二線城市。而在一線城市的外省中青年們,即便是已經安家落戶的,部分也會選擇回流到二線城市。
除非是典型的高薪階層(家庭年收入200萬+)、或者從事特定的工作(比如從政、頂級科研等等),否則,你真的沒有必要留在一線城市。
今天的北上深,已經失去了她們本應有的吸引力。
到底有沒有吸引力?能否吸引了還能留得住?這個,關鍵是一筆經濟帳。
01
當下一線城市(北上深)的房價,普遍是二線城市的2—5倍。
一線城市的房價,與杭州、廈門比,差不多是1倍;與南京、蘇州比,差不多是1.5倍;與成都、武漢比,差不多是2—3倍;與重慶、青島比,則差不多是4—5倍。
除非你是絕對的高淨值人士(淨資產3000萬+、或高薪階層),否則,在中高檔小區房價普遍10萬/平米(遠遠稱不上豪宅)的一線城市,你肯定沒有任何的優越感和幸福感,甚至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高房價,直接透支了一線城市普通中產的幸福空間,你拿什麼去追求?
你住著一千萬的房子,房貸三四百萬,家庭年收入50萬左右,這不就是一線城市普通中產的標準圖譜嗎?
這有何幸福感可言呢!去掉房貸,去掉養娃、養車、養老、以及其他家庭開支,你每月還能有多少餘錢呢?你還敢輕易換個工作嗎?你肯定擔心哪一天被降薪、被裁員。
02
你所擔心,正在加速到來。
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極其明顯的。更值得擔心的是,全球疫情的蔓延,即便是半年後全面收官,去全球化趨勢也將是不可避免的。
去全球化,這意味著什麼?
資本在全球範圍的利益收割,將遭受重創;消費(尤其是中高端消費),將遭受重創。
而在這二者遭受重創之下,大中型實體企業的高薪崗位,將成為人力資源降成本的頭號目標,現代服務業(包括網際網路、金融業等),更將批量遭到重擊。而這些崗位、和這些行業,在哪些城市的集聚最為明顯?肯定是一線城市!
還有,這次疫情,在防疫治理上,對城市功能重新進行科學定位。也就是說,對全功能型的超級大城市,也將進行深刻反思。
這次疫情中的大城市,累計確診人數,比如,紐約至少15萬人(紐約州30多萬人),倫敦和莫斯科均接近10萬人……
人口過於密集的超大城市,適合病毒傳播,不適合防疫安全。
所以,在這次疫情之後,不要說我國的一線城市,全球所有的超大城市,我相信,都會不同程度地進行城市功能分流、產業分流,如此,人口必然分流,這個不需要行政命令,也能相對抑制住人口的淨流入。
03
不要執念於一線城市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我告訴你,如果不是高淨值家庭,如果不是高幹家庭,北上深所謂一流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其實和你沒啥關係。
當然,對於年輕人,尤其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我還是鼓勵,對一線城市去闖一闖,去搏一搏,去給自己的人生沉澱一些記憶。
而一旦人近中年,你最需要考慮的,其實是生活和家庭。
速回二線城市!
如果你人近中年、仍僅是普通中產,請速回二線城市!
如果遷移對你收入影響僅僅在20%以內,請速回二線城市!
如果你父母尚在家鄉,請速回鄰近的二線城市!
說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