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世界上最長的畫廊,濃縮了中國數千年歷史文化

2020-12-15 千夏語記

頤和園一園竹樹繞泉石,四季冬春夏復秋。放棹只疑天上坐,憑欄真箇畫中遊。嵐光疊翠巍雲塔,湖影迴廊漾梵樓。合璧大圓橫玉帶,斜陽無語臥銅牛。

頤和園,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之大成,翡翠南北園林的精華,將人造景觀與大自然和諧融為一體。

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歷史的見證者。

它記錄了中國封建社會由鼎盛輝煌走向衰落滅亡的歷史,也見證了幾經滄桑的園林在新中國中獲得新生的歷史進程。

頤和園

頤和園,始建於國力強盛的清乾隆時期,當時乾隆皇帝了為給母親做壽而建,時名為清漪園。在1860年第二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縱火焚毀。光緒年間重建,改名為頤和園。

這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園林,擁有許多獨特的美景。蘇州街,萬壽山,佛香閣,寶雲閣,昆明湖,長廊等,每一處景點都有隱藏著歷史典故和鮮為人知的奧秘。

今天我們先來領略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頤和園長廊.

建長廊是誰的意思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雲門,兩側對稱點綴著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簷八角攢尖亭,象徵春夏秋冬四季。

它長728米,共273間,有548根柱子,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

頤和園建好以後才新添了長廊。關於為何建長廊,這裡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說長廊是乾隆為自己的母親而建。

乾隆的母親常在頤和園觀景。為了不讓自己的母親在遊園時遭受雨雪日曬之苦,同時又能飽覽昆明湖的雪景雨景,乾隆便設計修建了這一條長長的遊廊。

還有一種說法始於慈禧太后。

相傳慈禧太后特別喜歡逛頤和園。可是天天逛,景色一成不變,慈禧太后覺得厭倦了,感到缺點兒新意。

一日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內散步,當她走到萬壽山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李蓮英連忙上前撐傘,並順勢觀察了一下慈禧的臉色。

沒想到,慈禧太后臉上卻是很高興的表情。她看了看雨傘說,雨傘真好,不僅可以遮擋風雨,還讓我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致。

眾人不解慈禧太后的意思。回到宮後,慈禧太后立馬召見了工匠。

不久,在萬壽山的南坡和昆明湖之間便出現了這條長長的走廊。這條長廊如彩帶一般,把前山各風景點緊緊連接起來,又以排雲殿為中心,自然而然把風景點分為東西兩部分。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長廊的修建無疑是錦上添花,讓整個頤和園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韻味。

令人驚嘆的壁畫

長廊的絕不僅在於它的建築精妙,還有長廊壁簷上,無與倫比的壁畫。

據統計,長廊上的壁畫一共有14000多幅。

繪畫內容有各種各樣的植物,有林中飛鳥,有水有有魚,有湖光山色,還有各種形態逼真的歷史人物故事。

這些繪畫惟妙惟肖,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都濃縮在這長長的廊裡。

尤其是人物畫,描繪的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故事,以及四大名著裡的故事。

比如我們熟知的哪吒鬧海,嶽母刺字,包拯斷案等,4000多幅人物畫沒有相同的。

長廊上的壁畫屬於蘇式彩畫,他是中國木結構建築上的裝飾藝術。

那麼是誰想起來在這長廊上作畫呢?說到這不得不提到乾隆的母親。

相傳,長廊建好後,乾隆的母親特別滿意,她經常在長廊上觀景。太后特別喜歡一邊遊覽長廊,一邊聽身旁的宮女講各種有趣的歷史故事。

遇到特別喜歡聽的故事,乾隆母親就讓宮女一直重複講。

宮女們時間長了會忘記以前講的故事,就靈機妙動,讓畫師把故事裡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梁枋上。故事講的越多,廊上的彩繪也越豐富。

宮女們看著廊上的彩畫,就不怕遺漏故事了。而太后呢,一邊看著彩繪,一邊聽著故事,也覺得趣味無窮。

雖然歷史還未考證究竟為何而畫,但是畫師精湛的畫藝讓長廊彩畫成了園中最珍貴的藝術品。

長廊的毀滅和重建

1860年10月18日下午兩點,時名為清漪園的頤和園成為一片火海,縱火者則是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

他們以這種縱火的方式,脅迫清政府儘快籤訂不平等條約,而這一次縱火,讓圓明園幾近毀滅。長廊在這次火災中也未能倖免。

一座美輪美奐的清漪園就這樣死了。

1886年9月,也就是皇家園林被燒毀二十六年之後,光緒皇帝的親爹醇親王,以恢復昆明湖水師操練的名義建議重修頤和園。這份奏摺正中慈禧之意,立馬批准了。

為平息朝廷議論,清漪園改名頤和園。長廊也恢復重建了。

之前的壁畫也全部被燒毀,由於慈禧太后偏愛蘇式彩繪,畫師將廊上的畫作全部以蘇式彩繪的形式呈現,並保留至今。

落後就要挨打。當一個國家不夠強大時,不僅保護不了它的臣民,也保護了它所擁有的千年文化瑰寶。

彩繪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蘇式彩繪是民間建築使用的繪畫形式,源於江南蘇杭地區民間傳統作法,俗稱『』蘇州片『』。

明永樂年間營修北京宮殿,大量徵用江南工匠,蘇式彩畫因此傳入北方。

乾隆年間,蘇式彩畫已經脫離了南方彩畫的清淡,色彩變得豔麗,裝飾華貴,又稱『』官式蘇畫『』。

其中,頤和園長廊的彩畫是『』官式彩畫『』最具特色的代表作。

《頤和園長廊彩畫故事全集》就對長廊的彩繪故事做了詳細的歷史考證,闡述了長廊彩畫所承載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

據作者考證,長廊彩繪主要臨仿了清代著名作家的繪畫。

中國古人向來富於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長廊彩繪中,最突出的人物故事主要來源於十本古典名著。

據統計,《封神演義》5幅、《三國演義》60幅、《西遊記》26幅,《西廂記》3幅、《楊家將》6幅、《水滸傳》13幅、《嶽飛傳》9幅、《白蛇傳》4幅、《聊齋志異》20幅、《紅樓夢》20幅。

這些彩畫故事和書籍相宜得彰,構成了中國最具特色的壁畫文化。

說到壁畫,就不得不提到莫高窟的壁畫,雖然兩者的繪畫形式不一樣,但是都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雖然,曾經輝煌一時的莫高窟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但這五彩斑斕的壁畫讓我們有幸了解當時的燦爛歷史。

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頤和園裡面的各種建築陳設已經成了珍貴的園藏文物。

而貫穿幾百年,在風雨飄搖中留存下來的頤和園告訴我們:歷史從未忘記,歷史永將銘記!

參考資料:《頤和園》

《頤和園長廊彩畫故事》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最長的石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郭沫若都曾寫詩誇讚它
    中國自古以來在橋梁方面便是世界頂級的高度,許多橋梁建築物有不少是世界史上的創舉,其中一些古橋更是歷經千年風霜也不倒,比如趙州橋、盧溝橋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談的,也是一座驚豔全世界的橋,一座石橋。安平橋,又名五裡橋,坐落於福建省,跨越了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連接著兩個地方,它是我國古代現存最長的一座石橋,全長2070米,是盧溝橋的8倍,趙州橋的40倍,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既是一座歷史之橋、文化之橋、商貿之橋,也是一座合力之橋。
  • 世界壽命最長5棵樹:三棵在中國,都有上千年歷史,馬雲也買不起
    世界壽命最長5棵樹:三棵在中國,都有上千年歷史,馬雲也買不起地球就是一個的神奇的存在,地球現在有46億歲,孕育的生命也是一代又一代,地球可是見證了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在這個神奇的地球上,也有一些神奇的生物,今天小編要大家來看一些世界上最長壽的樹。
  • 雲上聽音丨「小青稞」第八講:最長的石窟畫廊
    我們希望通過雲上集結活動,向市民傳遞科普知識,以繪聲繪色的音頻形式,讓科學的力量充實市民的生活,提升市民的科學素養。世界上最長的石窟畫廊——莫高窟,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精美的藝術價值令人心馳神往。同時也是許許多多電影或電視導遊所青睞的地方之一,像著名電影《黃石的孩子》《天脈傳奇》《大漠紫荊令》等都在那裡取過景。如果說到了敦煌不去莫高窟就等於沒有到過敦煌.
  • 世界VR產業大會報導:VR助力千年大運河文化傳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世界VR產業大會報導:VR助力千年大運河文化傳承 今日,世界VR產業大會官方微信平臺【亮點】專欄報導了紅色地標公司承擔的《千年長河——京杭大運河上的文化地標VR》項目。
  • 世界的人們讚嘆,這偉大的作品是中國數千年民族文化的優美的精神
    [4]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滕固那裡,藝術史被視為獨立的現代學科—德語世界藝術史學者所說的「藝術科學」(Kunstwissenschaft),是整體「文化科學」的組成部分。在《何謂文化科學》《藝術學上所見的文化之起源》《柯洛斯美學上的新學說》《藝術與科學》等論文中,滕固即詳細闡述了對這類問題的思考。藝術科學的提法主要應該歸功於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的學者。
  • 君和永信教育小編帶你遊遍河南四大古都,感受千年歷史文化!
    當司馬光寫下這兩句詩時,洛陽這座散發千年歷史底蘊的古城,就再次成為後人追尋過往的源頭。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佛學首傳於此(中國漢傳佛教最早的寺院白馬寺就在洛陽);魏晉時期的玄學形成於此;北宋的理學尋源於此。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洛陽成為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之一。
  • 到揚州必逛的千年古街,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你知道是哪條嗎
    街上的商店都排列的整整齊齊,內部貨架上的物品也都獨特精緻,遊覽一圈讓人眼花繚亂。在街上走很長時間都不覺得累,因為你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每一條步行街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今天,筆者帶領大家走進揚州的一條千年古街,去街上走一走逛一逛,感受一下這條古老歷史老街的魅力。
  • 世界最長的大河,比我國長江還長370公裡,你知道是哪條河嗎
    世界最長的一條大河,比我國長江還長370公裡,你知道是在哪嗎?大江大河大家見多了,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約6300公裡,在世界大河中的長度居第三位,那麼,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你知道是什麼河嗎?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叫做尼羅河,長6670公裡,地處非洲地區,從蘇丹首都向北穿過蘇丹和埃及,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也是世界唯一一條從南向北流的大河,所經之處都是沙漠地帶,在入海口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洲最後流入地中海。尼羅河有兩條源頭,一條在衣索比亞高原,一條在非洲中部的盧安達。
  • 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是什麼?上海書展展示「格薩爾文化」
    8月14日開幕的2019上海書展上,青海省果洛自治州帶來百餘種圖書和藏文古籍,將別具魅力的「格薩爾文化」介紹給上海讀者。這也是上海開展援外工作以來,受援地區首度參與上海書展。10年前,被藏族人民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部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被譽為藏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孕育出藏地獨特的「格薩爾文化」。
  • 「大腿顛足球時間最長"金氏世界紀錄 稱號挑戰」活動報導
    在太公湖畔的中國足球博物館,張志立將進行「大腿顛足球時間最長金氏世界紀錄的挑戰」,如果能夠將原紀錄再提高30分鐘,大腿連續顛球4小時以上,即為挑戰成功。屆時來自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官Maggie Luo 羅瓊女士將為張志立先生當場頒發金氏世界紀錄證書。據透露,挑戰當天張志立有可能向5個小時發起衝擊。讓我們一起期盼3月5日風和日麗,天隨人願,挑戰成功!讓我們一起期盼和見證這一精彩時刻的到來!
  • 麻將圖案的文化涵義(條)
    條的最初圖案是繩索(捆銅板的),出現在馬吊牌上。馬吊牌條的圖案演變到麻將圖案上,就具有了意象的表達或訴求。根據麻將文化之背景理論(麻將發生發展的歷程和規律都有其背後的文化作為源頭活水和行為規範,並在其不斷完善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且其最終的定型實際上是其背後文化的廣泛認同),圖案應該向著更抽象、更文化的方向發展。麻將牌的主體是數字,所以我們有必要簡單了解一下中國數字的發展歷史,從中或許可以找到麻將圖案背後的文化內涵。
  • 把本土文化變成「全球語言」 南京推動千年文脈與世界聯通
    說起古都,多是將歷史濃縮到宮殿,而南京是把歷史文脈融入自然。春天萬物復甦,雞鳴寺路的櫻花一開,整座南京就被裹上了一層「初戀」的氣息,城市變得生機勃勃;夏日夜行紫金山,黑暗中流瀉出點點碎光,數以萬計的螢火蟲在草叢中飛舞;秋日的南京梧桐和銀杏鋪滿整座城市,人們常說,「一入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
  • 紀錄片《蜀道風流》收官:千年古道穿越半部中國歷史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千年以前,李白對蜀道做了如此詮釋。然而,就在這「不與秦塞通人煙」的自然環境下,四川卻成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安史之亂、抗戰內遷等國難之時,成為了整個國家的支撐點和根據地。放眼今日中國,雖北上廣深經濟領跑,佔盡流量,但四川卻越發為國人視為心目中的理想家園,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 世界享國最長的五個朝代,中國無一上榜,最長朝代已延續兩千多年
    不單是中國歷史有很多個朝代,世界很多國家的歷史,也是不斷發生朝代更替。外國歷史所說的一個王朝,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朝代。因為世界歷史上有些國家很強大,被稱為「帝國」,比如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等,但這些帝國未必由始至終都是一個朝代在統治。比如波斯帝國,前後就經歷了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等多個朝代。所以,帝國、國家、朝代,這些概念要區分開來。
  • 中國歷史上十大罪人:每一個都影響千年的歷史發展
    這些人每一年都是一大把,就像草原上的沙子,就像海水中的鹽,論說比較出名也就是和珅之類。但是要把他們歸為歷史罪人,那也太牽強了一點。 真正的罪人,不一定是貪官,但是比貪官的危害大了幾百倍。一個貪官影響幾十年,一個歷史罪人可以影響千年的歷史。那我就從中華歷史中找出其中排的上號的十個人出來,按照時間排列,不分高低。
  • 臨沂最有文化味的一條街,一眼過千年
    說起臨沂最具文化味的一條街,不知大家會想到哪裡?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這條一眼過千年的老街——洗硯池街。臨沂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書聖」王羲之故裡,相傳王羲之幼年刻苦練字後,經常到池中洗刷硯臺,長期以來的書寫將池子染黑,後人名曰「洗硯池」。
  •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河,魚類資源非常豐富
    河流自古以來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比如我國的長江和黃河,這兩條河流可以說都是中國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無數的中華兒女,時至今日,這兩條河流的角色還是沒有變化過
  • 追《大秦賦》 探千年鄭國渠歷史變遷!彩!
    一路撫育芸芸眾生 見證風雲變幻,續寫千年傳奇 今天,隨小編一探這偉大水利工程 鄭國渠的歷史變遷 鄭國渠始修於公元前246年,韓國水工鄭國在仲山開渠引涇,歷時十年建成,同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
  • 陳國祥、姚冠新:大運河文化遺產,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中國江蘇網5月5日訊 大運河穿行千年,運河文化遺產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教育價值,不僅是南北交通線,更是一條流動的文化動脈。大運河文化遺產,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保護這一文化動脈,任重而道遠……5月5日,在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聯、揚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上,為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十佳文旅示範單位頒獎的南京師範大學校長陳國祥和揚州大學黨委書記姚冠新,兩位高校重量級嘉賓,現場暢談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並對大運河的歷史地位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要意義發表宣言。
  • 電影——千年古都走向世界的文化加持
    歷史以及與歷史相關的文化,別說在中國,就是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城市可與千年古都西安一較高下。而要走向世界的西安,顯然不能只依靠祖宗留下的遺產,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不但要將歷史的文化展示給世界,還要讓時代的文化氣息,在這個城市成為世界的標杆。電影,正帶著這座城市的時代文化氣息,款款走來。 一提到洛杉磯,很多人馬上就能想到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