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紡織海外訂單「斷崖式」下滑,浙江紡織印染企業老闆們「見招...

2021-01-09 紡織網

  消費端「寒冷」如此,供給端的相關紡織服裝產業自然也是寒意陣陣——訂單少了、訂單暫緩、訂單取消……

  諸如此類的訊息,無不讓人們關心起一件事: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這條上連數以萬計企業、下連海量消費群體的大產業鏈,生存狀態如何?浙江紡織企業的老闆們又在忙碌些什麼?帶著這些疑問,近期記者走進省內紡織業集聚的紹興、嘉興、湖州、杭州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1

  激變,行業遭遇「倒春寒」

        馬鞍街道印染企業車間一景圖由柯橋區馬鞍街道提供▲

  這個春天,浙江紡織產業可以說是「陷入寒冬」,上下遊產業鏈一損皆損。

  浙江有著完備的紡織產業鏈。上遊化纖領域,桐鄉、紹興、蕭山是全國知名的化纖新材料生產基地,滌綸纖維產量超過160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二分之一;中遊印染領域,紹興柯橋的藍印時尚小鎮,集聚了108家印染企業,印染量接近全國三分之一;下遊的服裝服飾領域,全省已形成18個服裝產業集群。

  「即便有龐大的下遊客戶群,我們最近的銷售也出現大幅下滑。」在家紡企業集聚的長興縣夾浦鎮,浙江科藝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藝紡織」)是當地為數不多的上遊化纖企業之一,當地約八成的紡織企業處於其下遊。公司副總經理沈建明告訴記者,客戶大多都是做外貿訂單的,用他們的原絲生產坯布後再經過印染出口海外。3月下旬以來,下遊企業的新增訂單明顯減少,公司的庫存一度高達五六百噸,是平時的兩倍多。

  在距離「科藝紡織」僅數公裡外,下遊企業「誠鑫紡織」的訂單已經縮減了近一半。「我們的產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出口海外的,國際市場的波動對我們影響很大。」公司副總經理童毅洪說,從4月以來就不斷有國外客商來電取消或延後訂單。受此影響,他們倉庫裡的坯布存貨已經多達600多萬米,價值超過1000萬元。

  「現在,最讓我擔心的不是訂單被取消,而是國外渠道商、合作夥伴會在這次疫情中倒下。」談及海外市場的風險,「鑫常紡織」副總經理張健介紹,這段時間不斷有國外客戶要求延後付款,金額超過200萬元,並且還有600多萬元「漂在海上」的貨物也可能會面臨「回款難」的問題。不僅如此,張健說目前公司只有五六十萬美元的訂單在手,僅夠維持企業20多天的生產,並且從4月以來幾乎就沒有新增的海外訂單了。

  不僅在長興,紹興龍聚紡織有限公司也一樣因訂單減少而叫苦不迭。「這個春天我們往美國市場只發了兩個貨櫃,歐洲訂單更是『全軍覆沒』,至今一個貨櫃都沒發出去。」公司總經理宋佔鋒告訴記者,目前來看最多只能扛到今年8月份。浙江維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海鋒告訴記者,公司設備利用率現在只有六七成,加工單價還打了八折,相當於實際利用率只有一半;而紡織企業只有設備利用率達到85%才有利可圖,現在開工生產主要是維持公司運營。

  2

  應變,想盡辦法活下去

        夾浦鎮的湖州綠蒙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裡,生產線依然在趕製在手訂單▲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眾多浙江紡織企業表現出極強的求生欲,充分展現了浙江民營經濟的活力和韌性。

  動態調整產能,成為企業疫情下求生的首要法則。走進浙江華港染織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發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5個車間裡,做外貿訂單的車間全部暫停了,而做「牛奶絲」產品的印染車間卻異常忙碌。總經理顧洪宇告訴記者,這個車間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月底,而且還不斷有客戶在追加訂單。他告訴記者,因為他們採用了業內頂級環保染料和環保助劑,品質好於同類產品,因此即便是在疫情影響下訂單也沒有減少。

  「這樣的創新,多虧了產業鏈上遊的關鍵企業龍盛、傳化,他們的最新技術和產品都很快在我們這裡得到應用。」顧洪宇說,眼下他正將另一個做普通產品的車間改造升級成做牛奶絲產品的車間,目前僅蒸化機、新印花機等裝備已投入200多萬元。

  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轉型的紡織企業在柯橋並不少。「眼下企業遇到了困難,但是每家企業都在想辦法。」柯橋區經信局黨組成員王好告訴記者,有些外向型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通用性強的紡織產品生產比例,因為這樣的產品在疫情過後不愁銷路。

  除了轉型拓市場外,更多企業選擇主動收縮產能,減少開支的同時穩定工人隊伍,「誠鑫紡織」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們已經根據在手訂單情況主動縮減產能至原先的七八成,同時對員工實行錯時上班制。」該公司副總經理童毅洪說,雖然工人工資也隨之減少,但公司跟員工解釋了減產的原因,也分析了市場行情,工人們大多還是能夠理解企業的苦處。童毅洪坦言,接下來,隨著訂單進一步減少,他們或許還將進一步縮減產能;但不管怎樣,都會努力保持工廠的低負荷運轉,以此來維持核心員工的穩定。

  在杭州,從事家紡生產銷售20多年的陳世榮做過傳統外貿、國內電商,四五年前轉戰「亞馬遜」,在歐美終端消費市場上迅速「攻城略地」——如今年銷售額已超過5億元。可即便如此,他也察覺到國外市場的陣陣寒意:他的網店訪問量和日成交額出現「斷崖式」下滑,較最高峰時減少了近半。

  面對市場驟然下滑,陳世榮卻並不慌張。「市場終究會在疫情過後迅速恢復,現在要做的是練好內功,以便將來把握市場反彈的機遇。」他說,疫情正好為他提供了一次練內功的機會。近些年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增長迅速,但專業人才嚴重短缺,陳世榮準備在疫情期間對員工加強培訓補上短板。就在前兩天,他又招聘了兩名碩士,準備重點培養。

  除了留住人、做好培訓,還有不少企業正趁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開始儲備低價原材料。沈建明告訴記者,3月以來國際油價不斷下滑,也連帶著他們上遊的原料「滌綸TY」價格不斷下滑,已經達到了近十幾年來的最低價。「最近又再次下滑,在我們看來或許已經越來越接近價格底部。」他說,為此他們已經拿出了五六百萬元買入一批原料,如果後期原料價格繼續下滑,他們還將進一步「抄底」。沈建明相信,疫情過去後,這些低價買入的原材料將為企業帶來不菲利潤,以對衝疫情的影響。

  3

  求變,像步魚一樣敏捷求生

        藍印時尚小鎮圖由柯橋區馬鞍街道提供▲

  步魚,是江浙一帶常見淡水魚,顏色似土、肉質鮮美,具有喜安靜宜群居、反應靈敏、爆發力強等特點。

  4月21日,距離紡織重鎮紹興柯橋發布「步魚計劃」剛好一個月。「步魚計劃」寓意柯橋製造業要專心致志做實業,和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對市場反應既靈敏快捷又爆發力強。尤其是危機當前,要趁機練好內功,一旦市場恢復,能迅速咬住機會,重新奮起。

  「浙江紡織產業強在產業鏈完整,這是危中尋機的最大優勢。」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表示,此次突發疫情全球蔓延,很多地方的終端消費市場一下子「消失」,從而將危機傳導致整條產業鏈。也就是說,並非產業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市場驟然萎縮所致。

  紹興百麗恆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說法恰好可以印證這個觀點。「我們外貿兩大塊,一塊面料出口到東南亞製成衣,訂單幾乎沒了,還有一塊直接銷往美國沃爾瑪超市,還在不斷追加訂單。」公司總經理夏忠發現,疫情下沒有關門的美國超市,對布料的需求量不降反升,最近對方又追加了一筆100多萬米的訂單。

        藍印時尚小鎮全景圖由柯橋區馬鞍街道提供▲

  夏忠告訴記者,沃爾瑪每年都會對公司進行考察。去年7月沃爾瑪高管在百麗恆考察時,剛好也到過東南亞,對方認為,即便加徵關稅,他們依然願意來中國採購。因為這裡產業鏈完整、供應能力穩定、產品質量可靠,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這次疫情帶來的極限施壓,猶如一面鏡子,清晰照出浙江紡織業的長短板——產業鏈完整,不代表產業鏈強韌。因此,要度過危機,還得從產業鏈上下功夫。此時,補齊產業鏈短板、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正是良機。柯橋的「步魚計劃」,正有強鏈補鏈的含義。「有印染,有輕紡市場,但上遊的化纖、織造是柯橋的短板,接下來的項目引進上,柯橋會有意識『補鏈』,同時加強同周邊配套產業的協同性,從而培育形成一條更為強韌的產業鏈。」王好說。

  想從產業鏈補齊做強上下功夫的企業越來越多。紹興本地化纖龍頭企業天聖控股,近段時間一口氣收購了7家印染企業,從上遊化纖向下遊印染延伸,進一步提升產業鏈聚合度。王好注意到,這段時間已經有8家印染企業要求廠房改造提升。「我記得盛鑫印染在一個周三下午提交了申請,多部門會審在周五下午完成,48小時裡,公司董事長傅見林給我打了10多個電話。」王好說,傅見林有句話讓他印象深刻,「現在是廠房改造的最佳時間,我一刻都等不了」。

  如今,紹興海通印染有限公司熱鬧非凡,工地上6臺挖掘機揮舞巨臂忙碌著,舊廠房已經不見蹤影,一個投資1.5億元的改造升級項目正在爭分奪秒建造中。「儘管產能與過去基本持平,但新上的高支高密面料項目,每米附加值可以上升到8至16元,遠高於現在普遍每米1元的水平。好馬配好鞍,不能再走靠跑量過活的老路子了。」浙江省印染產業協會會長、海通印染董事長李傳海信心滿滿。

  此時的逆向投資,正是增強自身肌體、在產業鏈上謀求更優位置的最佳時機。每次危機來臨,都會有一批企業崛起,當然也會有一批企業倒下,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對浙江紡織產業鏈來說,在危機的洗禮中得到升華,是使命和責任。李傳海認為,疫情過後,大家的環保意識會更高,印染行業的門檻也會隨之提高,柯橋印染產業治理標準遠高於全國,將贏得更多機會。從全產業鏈角度看,全世界沒有像柯橋這樣配套齊全的地方。「接下來,柯橋印染應該從為浙江、中國提供印染服務轉向為全球紡織產業提供印染服務。」他說。

  記者手記

  4

  傳統產業不能忽視

  近日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被問及「遷往東南亞地區的產業是低端製造業,不必留住這些低端企業和低端產業」時談到,必須有一個長期繁榮昌盛的傳統產業,否則經濟就無法實現獨立自主;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如果沒有基礎的傳統製造業產業,很多所謂的高端產業根本發展不起來。

  而筆者在柯橋採訪時,一位印染企業老闆談起了同樣的話題。他不無傷感地提到,不少人認為印染行業高汙染,應該被淘汰,或者轉移出去。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好比學數學,一般先從數字開始,然後是加減法,再往後學習各種公式,到了大學裡學習公式是怎麼來的,再往深一步,就是研究公式的前提條件,提出各種猜想。環環相扣,少了哪一環都很難繼續深入到下一環。

  這就好比一個工業體系,離不開基礎工業奠定的基礎。沒有基礎工業的支撐,工業很難走向縱深、走向高端。而且越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各個產業越是誰也離不開誰,產業本身並沒有高低端之分。只有各個產業協調發展,才能形成完備的工業體系。

  是傳統印染行業,也可以有高附加值,關鍵在於企業能提升有價值的技術含量。當然,符合環保要求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底線。

相關焦點

  • 備貨時間減少,紡織印染老闆們提前做好準備
    紡織人還奮鬥在一線,老闆們忙著催帳,員工們歸心似箭,都在關注什麼時候能放假。汕頭市潮陽印染園區某針織實業有限公司2021年1月1日發出《關於2021年春節放假通知》,結合實際生產情況,放假時間:2021年2月1日-2021年2月19日,共放假19天。2月20日(正月初九)正式上班。
  • 疫情下的浙江紡織業:他們為何「抄底」?
    消費端「寒冷」如此,供給端的相關紡織服裝產業自然也是寒意陣陣——訂單少了、訂單暫緩、訂單取消……諸如此類的訊息,無不讓人們關心起一件事: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這條上連數以萬計企業、下連海量消費群體的大產業鏈,生存狀態如何?浙江紡織企業的老闆們又在忙碌些什麼?帶著這些疑問,近期記者走進省內紡織業集聚的紹興、嘉興、湖州、杭州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 山東、河南紡織市場密集調研,紡織企業現狀如何?
    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市最大的支柱產業,主要生產紗、坯布、床上用品、巾被、服裝、印染坯布等產品。先後獲得"山東省十大工業產業集群"、「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中國家紡名城」等榮譽稱號。行業擁有孚曰集團、銀鷹化纖、大昌紡織、富源印染、真又美服裝等一批龍頭企業。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總量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0%。
  • 國內首季服裝銷售暴跌32.2%、歐洲紡織服裝產銷或降50%+
    浙江有著完備的紡織產業鏈。上遊化纖領域,桐鄉、紹興、蕭山是全國知名的化纖新材料生產基地,滌綸纖維產量超過160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二分之一;中遊印染領域,紹興柯橋的藍印時尚小鎮,集聚了108家印染企業,印染量接近全國三分之一;下遊的服裝服飾領域,全省已形成18個服裝產業集群。  「即便有龐大的下遊客戶群,我們最近的銷售也出現大幅下滑。」
  • 廣東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危中尋機
    海外疫情洶湧而來,廣東紡織服裝出口受到衝擊。「這是企業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有服裝出口企業這樣說。危中見機,危中更要尋機。南方日報記者走訪全省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發現,面對挑戰,有人自我改革、延伸服務鏈條,有人產品轉型、抵禦短期風險,有人攜手上下遊、穩住供應鏈,有人未雨綢繆、轉戰國內市場。
  • 柯橋64.8%紡織企業訂單被取消,史上最多撤單潮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ID:alpworks),作者:環球紡織,36氪經授權發布。外貿企業將面臨第二波壓力!急轉直下的海外疫情蔓延讓,紡織外貿企業承受新一輪巨大壓力,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中國的外貿工廠正在承受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二波壓力。
  • 紡織市場單大勢已去:柯橋一印染廠25日開始春節放假!下遊無活可做...
    紡織市場單大勢已去:柯橋一印染廠25日開始春節放假!下遊無活可做、上遊仍在瘋狂漲價,大規模停產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2020-12-18 07:53:14 來源:紹興頭條、印染人、化纖頭條 近日,一條「春節放假通知」在紡織業者朋友圈熱傳,顯示某印染企業因為訂單較少,加之疫情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提前放假!
  • 互太、永嘉盛…廣東紡織服裝企業如何應對危機?
    海外疫情洶湧而來,廣東紡織服裝出口受到衝擊。   「這是企業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有服裝出口企業這樣說。   危中見機,危中更要尋機。記者走訪全省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發現,面對挑戰,有人自我改革、延伸服務鏈條,有人產品轉型、抵禦短期風險,有人攜手上下遊、穩住供應鏈,有人未雨綢繆、轉戰國內市場。
  • 有紡織老闆稱「迴光返照」!
    最近的紡織市場迎來了一小波行情,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均有改善,尤其是印染市場再次傳出市場單爆倉、出貨慢等現象。「最近染廠又開始忙了,聽說有個大單包了一家染廠一半的缸。」一位業務員最近跟小編說道。據了解,該染廠主要做錦綸類和超細旦滌綸類產品的印染工藝,而這個大單主要是斜紋春亞紡、290T半光春亞紡一類的產品。
  • 紹興紡織外貿經理:查爾斯王子確診後 談好的英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
    在溫州,一位外貿鞋企老闆為了補充現金流,把杭州房子賣了,估摸著可以撐半年以上;在紹興,一位紡織企業國際貿易部經理說,和英國客戶一再確認無誤的訂單,在查爾斯王子被查出新冠肺炎陽性之後,訂單沒了;上海一家不鏽鋼公司外貿員說同事之間有了一個新的笑話:疫情發生前,要考慮客戶的信用問題,但疫情發生後,發貨後客戶公司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 ...訂單何時來?150萬米訂單隔天被取消30%,紡織老闆的信心被打擊的...
    紡織人期盼像樣點的訂單何時來?150萬米訂單隔天被取消30%,紡織老闆的信心被打擊的遍體鱗傷!上周,由於雙十一的影響加上疫苗的利好消息,導致紡織市場一度進入「好轉」假象,不少紡織老闆接到訂單,其中一筆150萬米的再生訂單尤為突出,但就在隔天現實終將是讓市場「打臉」了。
  • 一紙放假通知震撼了朋友圈,訂單下滑面料企業年關怎麼過?
    這樣的放假時長,在近年來的紡織行業中十分少見。   不能否認,2019年以來,部門紡織企業陷入了訂單利潤雙下滑的境地。今年的春節假期,很多面料企業的放假時間也或多或少地有所延長。「2019年紡織服裝市場整體環境較差,市場不景氣,人們的消費理念也在改變,買衣服的數量在減少,導致品牌商的下單量比往年減少,大單變成小單,小單變成打樣,需求弱了,整條產業鏈的生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不過,在印染重地浙江紹興,除了受浙江浙能紹興濱海熱力有限公司停氣影響的企業以外,相關企業的放假時間相應較晚,大致在1月17日之後。
  • 2019紡織500強
    224浙江巴貝領帶有限公司浙江225淄博蘭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226浙江永利經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227浙江宏達經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228愛伊美集團有限公司浙江229弘生集團有限公司浙江230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廣東231帛方紡織有限公司山東232常州旭榮針織印染有限公司江蘇233拜麗德集團有限公司北京234金輪藍海股份有限公司江蘇235金富春集團有限公司浙江236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江蘇237
  • 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雙循環支撐穩發展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浙江紹興柯橋柯海公路上,來往貨車川流不息:由南向北是運進園區印染的白色坯布,反向則是五顏六色的紡織面料,發往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上,數萬名參展商、採購商、設計師團隊蜂擁而至
  • 大量海外紡織訂單湧入中國,訂單排到明年5月,工廠驚呼這兩年飯錢不...
    紡織從業者Tina表示:「我們公司昨日也接到了3個大訂單,同樣排到了明年5月,這兩月公司的飯錢不用擔憂了。」廈門佐納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勇氣坦言:「近期確實有接到不少訂單,但訂單排期到明年或許要因不同企業情況而異,面料工廠大有可能。」 整體而言,紡織服裝行業下半年回暖跡象明顯。除了紡織品類以及服裝訂單暴漲以外,還有棉花、粘膠、滌綸等紡織原料商品也在近期出現大漲。
  • 加快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兩天,位於阿克蘇紡織工業城的阿克蘇新爵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車間裡,工人們正在趕製一批浙江的紗線訂單。公司副總經理田磊告訴記者,公司依託阿克蘇豐富的棉花資源和稅收、電費、運輸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運行成本大幅降低,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田磊說:「我們依託國家對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戰略優勢、浙江省對口援助阿克蘇地區的政策優勢和阿克蘇地區豐富的棉花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棉產業和紡織服裝產業。
  • 綿陽佳聯印染公司獲全國紡織行業創新成果獎
    綿陽佳聯印染公司獲全國紡織行業創新成果獎 2015-12-02 09:22:43 來源:綿陽日報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承辦的第四屆「全國紡織行業管理創新成果獎
  • 2019年紡織人太難了!可怕的是,2020年或將更複雜!
    坯布產能過剩直接導致企業間競爭激烈,為了去庫存,一些織造老闆「無下限」地一再降價,使得整個坯布市場價格大幅度下跌,織造廠家利潤嚴重壓縮。而間接地影響了上遊原料企業的銷量,織造企業高庫存壓力下,不得不降低開工率,對原料的需求減少。織造廠家對購買原料的態度越來越謹慎,一年一度的年底囤貨也明顯較去年減少。
  • 紡織企業「渡劫」:本就如履薄冰,如今更加心顫顫!
    這兩日,對於紡織人來說是黑暗的,海外疫情持續升級,其中,義大利新冠肺炎致死率目前已突破4.96%,為全球最高。隨著疫情的蔓延,全球各地不斷拉響警報,而鍾南山院士也表示:估計全球疫情這個發展,至少延續到6月份。
  • 面對外遷、外需雙重衝擊,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如何突圍?
    服飾是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較強的可選消費品,疫情之下全球服裝消費大幅下滑,訂單大量取消,對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外需衝擊。我們前期報告《疫情大流行下的中國產業鏈風險評估》的研究發現,紡織服裝產業的外需風險敞口較大。近期,工信部亦指出,紡織行業特別是中小紡織企業經營存在較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