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火爆傳統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喜德盛大批倒店潮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數字家電頻道

借力共享單車,國內自行車廠商成為香餑餑,大廠商的自行車訂單猛增。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自行車廠商仍以代工廠的身份從事自行車生產,缺乏創新、設計和品牌營銷,甚至有工廠為完成共享單車訂單,將企業自主品牌自行車的生產擱置一邊。長期以往,自行車廠商危機四伏,共享單車一旦熱度褪去、單一訂單生產模式老化、出行功能被取代,自行車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在哪兒?

少了訂單:強化深度合作

自ofo小黃車、摩拜單車等共享單車品牌跑馬圈地以來,一度慘澹經營的自行車行業突然重燃生機。國內自行車廠商生產熱情高漲,訂單「接到手軟」。 由於傳統代步自行車市場受到共享單車巨大衝擊,很多曾經佔據國內代步自行車市場主要份額的國產品牌如捷安特、喜德盛、美利達等連鎖自行車專賣店出現大量倒閉潮,個別品牌甚至一年關店超過上千家,更有傳言ofo意欲收購捷安特自行車品牌。如今,更多的國產品牌如鳳凰、捷安特,喜德盛等為了生存下去也不得不委身替共享單車品牌代工。正如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偉龍所說:「共享單車確實太可怕,太突然了,好像洪水爆發一樣,我只要做多少他們就要多少,那怕你給他一百萬它都全要了,我們產能現在一月已經增加一萬臺了,可是他們拼命希望我們做得更多,我們工人都上班到十一個鐘頭到十二個鐘頭了,而且禮拜六禮拜天都沒有休息。」

共享單車確實帶火了傳統自行車行業,但一直火熱的共享單車還能火多久?據中國自行車協會副會長、鳳凰自行車總裁王朝陽介紹,今年是共享單車競爭的關鍵一年,3-10月是最火爆的投放期,而後至2018年底共享單車格局初定,共享單車為競爭已經引發產能過剩,未來自行車產能將回落並穩定。待到2018年共享單車格局穩定,市場拓展速度放緩,訂單量下滑是必然的結果,一些依賴訂單存貨的工廠,便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傳統自行車企業依賴共享單車訂單,雖然短時間內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但並不是長久之計,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在此後較長的時間裡仍能夠保持一定的活力,想要將自行車企業徹底盤活,還需要研究更深層次的合作。

漲了成本:轉型中高端

共享單車帶來的巨大訂單,使自行車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但在原材料成本價格上漲、共享單車出廠價不變的情況下,自行車廠的企業利潤正在被攤薄。業內人士介紹,每年國內生產的自行車配件是有一定數量的,產能有限,在需求量增大的情況下,配件價格上調是必然的結果。

據了解,目前代工自行車廠與共享單車平臺的合作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平臺提供配件,工廠負責組裝;另一種就是由平臺向工廠定製,所有生產由工廠完成。定製模式下,企業與共享單車平臺先會就每輛共享單車的出廠價達成協議,不過,隨著自行車配件價格短時間內快速上漲,已經達成定價協議的工廠也將面對利潤大幅縮水的情況。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些較小的共享單車平臺所定製的共享單車出廠價在300-400元之間,摩拜單車和ofo等共享單車巨頭的車輛出廠價會相對更高。

記者根據業內實際情況做了個計算,以共享單車中的配件單速飛輪為例,該配件在2016年時價格為2.3-2.4元/個,春節後價格急升,目前為4.5元/個,漲價幅度接近90%,儘管價格猛增,但是單速飛輪仍然供不應求,下訂單後不能直接拿貨,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交貨。其他配件的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為15%-20%。另外,由於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運輸費用的增加,每輛單車的成本也上漲了20%左右。葉植東表示,以前「半死不活」的自行車配件行業,借著共享單車的熱度也大賺了一把。

面對配件價格上漲,共享單車利潤收窄,為擺脫代工廠的帽子,借著熱度尋求新的出路,自行車廠商也在行動。王朝陽指出,目前好多企業都在尋求轉型,面對新的消費需求,一些企業開始注重品牌格調的提升。成本的提升帶來的不僅是利潤減少,另一方面也在倒逼自行車企業進行創新,促使自行車企業轉型中高端產品,這對行業來說是利好的。但是目前中國國內中高端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所把持,就連國內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也只能去攻佔零售價2000元左右的初級入門運動自行車市場。曾經由捷安特、喜德盛和美利達三家發動的價格戰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最後誰也沒有撈到半點好處,隨著共享單車的橫空出世,把他們各個打的遍地鱗傷,哭爹喊娘。

缺了功能:發力多元化

隨著共享單車以迅猛勢頭推進,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個人自行車所具備的出行功能也逐漸被共享單車代替。「共享單車的普及,消費者很難在出行上青睞購買自行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對於企業尋找新業務模式的能力上有著不小的考驗。」

更多業內人士認為,發力多元化市場是自行車產業未來突圍的重要方式。據介紹,目前很多自行車廠開始發力女士用車、童車以及變速山地車和中高檔摺疊車,這些針對特定人群開發的自行車具備的功能,是共享單車所不能及的,因此在這些車輛上,自行車行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王朝陽認為,在共享單車進入平衡期後,自行車企業應當研發出更高檔、款式新穎、功能有所針對性的個性化自行車。「面對未來自行車的出行功能被共享單車取代,自行車行業需要儘早做好準備來迎接挑戰,消費升級的同時,產品升級需要跟進,未來休閒健康類的產品才會受消費者青睞。」

正如近兩年新殺入自行車市場的野獸騎行,對於行業市場都有著精準的嗅覺,選擇了切入細分的垂直智能自行車市場做深耕,看似選擇放棄了一部分用戶,實則不僅規避了共享單車大潮的衝擊而不受影響,且都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共享單車模式的崛起,「促進」了位於底端的傳統自行車行業的洗牌與被動轉型,而位於頂端的高端運動自行車,非但沒收到打擊,並且還搭上了這股共享帶經濟來的全民綠色出行風潮。

 

野獸騎行的成功值得我們思考。高端自行車的用戶與普通共享單車的用戶,無論是消費能力還是對於自行車產品的需求,絕對是天壤之別,所以做垂直細分領域產品,才可能走的更遠。

相關焦點

  • 國產品牌捷安特喜德盛自行車店大量倒閉把命交給共享單車
    曾經的一句笑談共享單車顏色都不夠用了,卻暗示了共享經濟下最火熱的自行車作為代步出行工具已經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新事物的發展必然會讓某些舊事物的消亡,這是客觀規律,這個規律很好的印證在共享經濟下。鳳凰自行車總裁王朝陽認為,在共享單車進入平衡期後,傳統自行車企業應當研發出更高檔、款式新穎、功能有所針對性的個性化自行車。
  • 捷安特,共享單車夾縫中的徘徊者
    無論是巨大機械,還是以生產騎行服飾為主的思帕客(思帕客:「共享單車的出現,為人民解決了出行的問題,對個別單車品牌肯定是會有影響的,比如說,以前很多人不騎車,現在有很多不騎車的人也開始騎車了,如果要騎共享單車的用戶愛上騎行,參與到騎行運動中來,我個人覺得是需要時間宣導和文化傳染的。」)都認為共享單車可以轉化不少用戶進入運動自行車領域。
  • 為什麼有的喜德盛自行車店都倒閉了?現在的人都不騎自行車了嗎?
    其實不光是喜德盛,近年來,捷安特、美利達等已在大陸經營了多年的知名品牌,甚至崔克這樣相對高端的品牌,都在減少實體店的數量,個人認為產生此現象的原因,與網絡購物平臺的蓬勃發展以及共享單車的大規模湧現有極大的關係。
  • 自行車巨頭聲稱被OFO造成劇烈衝擊,但根本問題還是自身原因
    文:於木白2014年出現在北大校園的共享單車取得了不錯的響應,一群北大青年成立了第一家共享單車公司「OFO」,因為車身為黃色,也被叫做「小黃車」。隨後,國內的共享單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倡導了綠色出行的同時,也給國內的自行車市場造成了劇烈的衝擊。
  • 自行車界隱形冠軍:打敗捷安特金輪,它以2000萬輛銷量在國內稱王
    而傳統的代步工具自行車,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似乎正在不斷暗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自行車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仍有很多自行車企業在「發光發彩」。提起自行車企業,就不得不提捷安特。捷安特是我國臺灣省最為著名的自行車生產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建的品牌。
  • 富士達v.s.捷安特:兩岸自行車代工巨頭的津門「對話」
    2017年,富士達和小黃車合建共享單車研發中心。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小黃車「攻城略地」搶佔市場份額,富士達還將為歐美品牌代工的部分產能轉向小黃車。這一年,富士達董事長辛建生意氣風發地宣布,有了小黃車的訂單,站在共享單車風口上的富士達,全年產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大關,佔到全球20%以上的份額。
  • 盯著路邊沒上鎖的捷安特看了十幾秒,他果斷換掉了自己的共享單車
    男子愛好騎行,結果「騎」進了拘留所張某是一名騎行愛好者,家裡有兩輛美利達自行車,對騎行遊玩比較感興趣,對自行車更是比較挑剔,是個行家。6月12日晚上7點多,張某騎著車繞了西湖一圈後,便準備回酒店休息。張某推著自行車剛進酒店大廳,幾個大漢便湊上前來。看著他們亮明身份,張某瞬間反應過來,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將面臨行政拘留處罰。
  • 捷安特召回68萬輛問題單車 你家的捷安特單車安全嗎
    原標題:你家的捷安特單車安全嗎?  12日,知名品牌捷安特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召回近68萬輛自行車,涉及49個型號產品。  單車也召回  捷安特召回68萬輛碟剎單車  日前,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10月12日起,召回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間製造的部分前輪制動為碟剎的自行車,涉及49個型號產品,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自行車數量為679366臺。
  • 探訪自行車工廠:龐大的怪物 捷安特
    我非常確定我知道捷安特這名字的由來。當我驅車來到捷安特臺中的工廠大門口時,直覺般的想法直接躍入我的腦海裡。這想法就是這裡真是廣闊(Giant,有巨大的含義)。廠區大到擁有自己的水塔。水塔噴著鮮亮的藍色和捷安特的標誌。       捷安特是自行車產業中眾多玩家中的主要選手,不僅因其自有品牌,還有它旗下眾多的其他自行車品牌。
  • 曾經自行車界的老三樣鳳凰永久飛鴿,如今連汽車界的眾泰都不如!
    在現在,自行車的功能轉變為了兩種,一種就是共享單車,解決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公裡,野蠻生長後歸於沉寂,逐漸被電動助力共享單車所取代。另一種重要功能就是健身器材。自行車作為運動器械功能的行業,單價高,技術含量高,利潤率高,和傳統的自行車行業幾乎是兩種不同的行業,雖然都叫自行車。
  • 捷安特自行車價格,享譽全球的自行車品牌
    在中國這個自行車大國,想必人人都會騎自行車,小編還記得自己上小學的時候騎得就是一輛捷安特自行車,在那時候,捷安特自行車價格還不算低,已經算是比較好的自行車品牌了。捷安特自行車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在大街上隨處可見都是捷安特自行車的身影,雖然近幾年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都騎上了電動自行車,可這仍然無法撼動捷安特自行車在中國的市場佔有量。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下這個來自臺灣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自行車。
  • 捷安特2014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
  • 全球最頂級碳纖維自行車品牌MARMOT土撥鼠:共享單車成堵門利器?
    竟有人別出心裁,在這個特殊時期開發出了共享單車的新用途,他們把共享單車堆疊在需要被封閉的出入口,形成路障,達到「封門」的效果。當下就傳統自行車行業為例,不同於很多傳統實體單車自行車品牌線下銷售狀況的慘澹,近兩年來,網購自行車電商卻如火如荼的迅猛發展,更多的人們習慣於從網上購買各種單車自行車,使得更多的單車自行車品牌也紛紛進軍各大電商平臺,甚至是世界自行車品牌排行的一些高端自行車品牌甚至頂級自行車品牌也不甘其後,不斷發力電商平臺。
  • 喜德盛自行車有哪些優缺點?喜德盛自行車和美利達自行車哪個更好
    喜德盛和美利達兩個品牌相比較,主觀來講,我個人會選擇美利達,因為品牌效應更強。客觀來講,高端車推薦美利達,中低級車兩個品牌均可選擇,喜德盛的經濟型價位整車現在做得很不錯。具體原因如下:美利達和喜德盛的現狀: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利達,在40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設計、技術、工藝方面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的水準。美麗達的瑞克多、斯特拉等經典車型,多年來連續亮相環法等頂級職業賽事。可以說,今天的美利達,已經被公認為國際一線自行車品牌。
  • 美利達、環球UCC和捷安特自行車哪個更好呢?老騎手來給你答案!
    美利達、UCC、捷安特三家品牌相比,我個人的排名如下——捷安特=美利達>UCC,原因如下:捷安特和美利達都是一線品牌,UCC則達不到這一級別:捷安特和美利達都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經過近50年的發展,現已毫無懸念地位居世界一線品牌,雖然價格上在一線品牌中較低
  • 2015中國湯峪「喜德盛杯」山地自行車挑戰賽成功舉辦
    建議WIFI
  • ofo單車也來了!泉州共享單車上演「四國殺」!
    2017年3月14日凌晨,ofo共享單車殺入泉州!2017年3月8日凌晨,摩拜單車殺入泉州!2017年2月19日凌晨,哈羅單車(hellobike)殺入泉州!2016年5月21日,泉州公共自行車——「小黃人」(微笑自行車)和市民見面。1.
  • 歲末狂歡-「瑪吉斯杯」2018中國·光明喜德盛國際自行車訓練基地總決賽
    來自海內外近千名自行車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角逐「瑪吉斯杯」2018中國·光明喜德盛國際自行車訓練基地總決賽。賽事涵蓋了山地車越野賽、騎行臺競速、電助力山地車賽、兒童自行車賽等項目,吸引了近3000市民和自行車愛好者參與其中,呈現了一場自行車的大派對。央視新聞網、騰訊網、新浪網、深圳特區報、美騎網、單車志、騎盟網等眾多媒體對賽事進行了跟蹤報導,南方日報旗下南方+APP對賽事進行了現場直播。
  • 車圈難題:進川藏線騎什麼品牌的單車比較好?老騎士來給你答案!
    第一推薦品牌是美利達其次是吉安特最後喜德盛。再好的車子其實也沒有太大必要了但是差一點的也不可取。主要還是根據你個人行程以及預算來的。還有就是是否要攜有帶裝備,如果要攜帶裝備的話第一推薦是旅行車,318整體路段還是不錯的,帶有公路胎的旅行車最優選擇騎的速度相對快點,但是目前旅行車都是各個品牌順帶車型可選型號並不是很多。所以小編也沒有什麼推薦的型號。
  • 「喜德盛」自行車歐美市場「喜得勝」
    昨天,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司舉行成立15周年慶典。獲悉,「喜德盛」品牌在歐美市場「喜得勝」,年出口創匯1億美元。 近年來,國內很多自行車生產廠家紛紛停產或轉行,而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進軍國際頂級賽事使用的碳纖維器材,研製生產出高端高附加值的碳纖維自行車,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