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2020-12-23 天順祥殯葬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

「飯含」一詞出自《周禮·地官·舍人》,關於飯,「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關於含,「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其大意大抵如此:飯,是根據死者身份不同,把谷,貝放入死者口裡;含是把珠,玉放在死者口裡。

從古典文獻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葬禮上的「飯含」喪俗源遠流長,加之古人對先祖的崇拜,對傳統葬俗至死不渝的傳承,使「飯含」喪俗一直沿用至今。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喪葬習俗不盡相同。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

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

「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闢邪)穿好,放入老人口中。然後把紅線的另一端拴在老人壽衣的帶子上(以防滑進死者腹內),等大殮入棺的時候,再把紅線揪掉。「噙口錢」在很多地方也叫「口實」,據傳它的作用有三種。

其一、說錢就是「寶」,死者口含寶物離開人世,意在表明逝者「口中含寶」,象徵著生前的日子殷實富足。

其二、說「噙口錢」兒孫的心意,老人辛苦一生,創造了不少財富,撒手人寰時,什麼也帶不走,兒孫心疼,為老人送上一點點心意,「噙口錢」就是老人最後帶走的一點「落頭」,是兒孫對老人一生的肯定與褒揚。

其三、過去的人認為,人死後要進入生死輪迴,「亡靈」要再次投胎轉世為人,老人口含寶物,來世就不會受窮。(此觀點儘管有點迷信,但表達了子女對老人來生的美好祝願和期盼)

逝者為了子女,含辛茹苦、操勞一生,如今駕鶴西去,作為子女,總要為老人留些念想,以感念老人的養育之恩,表達子女最後的孝道。(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枚銅錢搭條命
    有個財主外號叫「鐵公雞」,誰要是從他的手裡拿走一分錢,好比割了他的心頭肉,三天不吃仮,也要把這一分錢摳出來。如果看見別人手裡的錢,他就眼紅。有一天,鐵公雞在街上閒溜達,忽然看見身旁有個人把一枚銅錢掉在地上,鐵公雞連忙揀起來,怕被發現就把銅錢塞進嘴裡。其實,失主早看見了,便質問道:「你怎麼把我的錢揀去了?」鐵公雞恐怕錢從嘴裡掉出來,便把銅錢壓在舌頭底下嗚哩哇啦地說:「我、我沒有揀你的錢。」
  • 為什麼老人在去世前,嘴裡會碎碎念個不停?專家研究後作出了回應
    為什麼老人在去世前,嘴裡會碎碎念個不停?專家研究後作出了回應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這句話說起來輕鬆,但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痛苦,誰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呢?我們的一生本來就非常短暫,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分離、道別,相聚的時間是短暫的,所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要倍加珍惜。說不定一個眼神就是一眼萬年。雖然科技的發展如此迅速,但是卻依舊改變不了人會老、會死的事實。有的人生命是短暫的,有的人卻可以長壽,至於原因還真的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 為什麼很多老人去世前,嘴裡都會說「胡話」?專家:那可不是胡話
    很多人應該都有,家中老人去世的經歷。一般老人在去世前,食慾會變得很差、精神狀態也不佳。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嘴裡突然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胡話。舊時醫療和科技水平不高,人們常會用迷信的角度去解釋這一現象。
  • 朱元璋給沈萬三一枚銅錢,沈萬三回家仔細一想,皇帝這是要抄我家啊!
    要說我國歷史上哪一個人最富有,在我國歷史上除了皇帝估計就只剩下沈萬三了,因為沈萬三的財富絕對可以和一個國家相比。沈萬三是江南巨富,據說他有一個聚寶盆,朱元璋的錢也都是從聚寶盆裡面得到了。雖然是這樣說,但是歷史上朱元璋的錢是自己出海掙的。每一分錢應該都是乾淨的。
  • 湖北隨州發掘出來的曾侯乙,嘴裡為啥塞進去了21個動物?
    現在有的地方,人去世了,嘴裡要含著一枚銅錢,叫「噙口錢」,有的地方也叫「口實」之類的。曾侯乙嘴裡的那麼多小動物,其實和我們現在的銅錢差不多,只不過人家的更值錢一點。古代富貴人家,有人去世後,要在嘴裡放上玉,有玉蟬、玉魚,也有單純的玉珠、玉片。
  • 丈夫去世後,年輕的寡婦如何度過寂寞長夜?臨終前取出光滑銅錢
    在這種大環境下,不但社會對女性的道德觀念要求高,久而久之,連她們自己都以為丈夫守節為榮,這就造成了宋代之後鮮少有女性在丈夫去世後改嫁,各地也漸漸流傳出一些為了丈夫守寡一生或者自殺殉葬的事跡。這種事情在外人看來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寡婦的忠貞,然而其中的辛酸苦楚並無人為其分擔。
  • 「順治銅錢」為什麼這麼火?最貴的一枚價值60000元
    順治通寶其實也算是大家比較常遇到的一枚錢幣了,其實順治通寶算起來是滿清入關之後的第一枚銅錢,也是湊五帝錢的第一枚,五帝錢也是從順治通寶開始,所以順治通寶的價值,這些年也是一直在漲,順治通寶現在大家常見的一般都百八十塊錢,但實際上順治通寶也有許多版別,有的版別一枚也能價值幾萬元,畢竟順治通寶鑄造的時間其實也不短
  • 張家界「千年活龜」供遊客摸:獻20元得銅錢
    在神龜亭的玻璃箱子裡放著一隻長約半米的活龜,周圍堆滿了1元、5元、10元的紙幣。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景區的神龜,傳了十八代,現在1289歲。」  工作人員稱,這隻「神龜」可免費供遊人撫摸沾福氣,「但有善心的人都會給錢的」。
  • 古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往嘴裡塞東西?平民塞飯,貴族塞夜明珠
    比如慈禧太后下葬時,就在嘴裡含著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只不過這顆夜明珠也被東陵大盜孫殿英盜走,再也不見蹤跡。至於口含這一習俗出現的原因,人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之所以要在死者口中放上東西,是為了「壓舌」,只要嘴裡含著東西,死者在死後見了閻王爺就不會亂說話,也就不會「禍從口出」。也有一種說法覺得,這些嘴裡的東西其實是用來收買陰間接引小鬼的買路錢,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嘛,有了這筆買路錢,死者就不會受到欺負。
  • 老人在家去世了接下來要幹什麼?
    老人在家去世了接下來要幹什麼?這是很多人遇到過亦或未曾遇到過的事。經歷過喪事的人,對親人葬禮上的各種喪儀,總是久久難以釋懷。有些人對至親的去世,總懷有一種愧疚的感覺,面對逝者冷硬的棺木,腦海裡翻江倒海般湧現出太多的如果。
  • 古人入葬時為何嘴裡要塞東西?慈禧含夜明珠入葬,諸葛亮含7粒米
    因此,無論有沒有錢,人們在親人去世後都會非常重視。他們不僅會選擇風水寶地埋葬死者,而且還要大力購買陪葬品。為了繼續享受他們在世時的輝煌和財富,一些貴族會毫不猶豫地建造豪華的陵墓,更不用說皇帝了,通常將活人給自己陪葬,並且在古墓中有成堆的寶藏。但是,讓您感到最好奇的事情是,古人入葬時為何嘴裡要塞東西?今天,小編在這裡為您揭曉這個秘密。
  • 老人離世前,為什麼嘴裡會一直說胡話?專家表示:那並非胡話
    因為人有生老病死,大家都想趁著長輩在世時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以免長輩突然去世,因為沒有足夠的孝順,而使自己永遠愧疚。同時,中國人是非常注重喪葬之禮的,希望給長輩完整的去世禮儀。不過有人就好奇,老人離世前,為什麼嘴裡會一直說胡話?專家不希望大家胡亂猜測,出面表示:那並非胡話。
  • 為什麼有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會說一些胡話?做子女的要知道
    無論是身體再健康的人,到最後都難逃「生離死別」,作為小輩在面對這樣的場景時總會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最近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門問題:為什麼有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會說一些胡話?突然清醒後說讓我們不要擔心,不要忘記他,還莫名其妙地指著醫院上的牆說有天神在上面看著,他相信爺爺去世後一定會去天堂。還有一位網友說:「自己父親在去世的時候總會出現幻覺,還總說去世的姥姥找她來了,有時候還神經叨叨的和去世的閨蜜說話,就好像是真實發生一樣,看到後都覺得汗毛都豎起來了......」
  • 尖鋒論:老人去世後,鬼哭狼嚎哭喪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以前如果在農村如果有老人去世,在去世前,兒女要守在老人的身邊,扶住老人,老人如果要交代後事,要用心銘記,叫做遺言,如果沒有話說,就要守住老人最後一口氣,有些說法是說老人去世的時候最後一口氣會落在扶著他的那個人身上,寓意著延續,農村還有個說法是一個老人去世前身邊要留那些人,要見到哪些後人才咽氣都是命中注定的,有些老人可能有三四個子女
  • 村裡老人去世,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子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合理嗎
    村裡一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子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合理嗎?想錢想瘋了嗎?在農村裡,人情世故還是比較多的。由於農村是一個大集體,鄉裡鄉親又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所以說遇到紅白喜事,村裡很多人都是刻意隨禮或幫忙的。
  • 退休老人去世後有哪些待遇?為什麼有人八九萬,有人幾千元?
    參保老人繳費15年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養老金非常划算,不僅每月按時發放,而且年年提升養老金標準。4月17日,人社部發布了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的通知,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待遇迎來了16連漲。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再次上漲5%。
  • 送終、奔喪、託家事,感受老人臨終前的不舍與無奈
    按照傳統葬禮習俗,老人去世前,大致要經歷送終、奔喪、託家事三大環節。有些老人走得急,親友沒來得及送終就撒手人寰了,這樣很容易給子女留下「未能給老人送終」的終生遺憾。那麼,為老人送終,直系親屬奔喪,託家事,分別代指哪些事情呢?
  •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不幸去世 鄰居多年遭受噪音汙染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不幸去世 鄰居多年遭受噪音汙染  Emma Chou • 2020-12-02 14:50:26 來源:前瞻網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2020年家裡老人去世了,為什麼在家睡覺會感覺到害怕?
    家裡老人去世了,為什麼在家睡覺會感覺到害怕?家裡老人去世了,在家睡覺會感覺到害怕,這種害怕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有,包括我自己。這真的是一個很難理解的問題。有人說,只要生前沒對死去的人做過虧心事,就沒什麼好害怕的。但像我,在親人或認識的人去世後就是會很害怕,有時自己也會思考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可能就是膽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