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技術論壇:從3D視覺、語音技術的機會,到測試測量的難點和挑戰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AIoT技術論壇:從3D視覺、語音技術的機會,到測試測量的難點和挑戰

李彎彎 發表於 2020-12-14 17:18:31

2020年12月4日,由全球專業的電子科技媒體舉辦的2020年度第七屆中國IoT大會之AIoT技術論壇完滿結束,奧比中光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勳祿、Keysight通用電子測量事業部呂寶華、思必馳AIoT商務總經理陳葦珍、RIGOL技術支持部武立春帶來了不同角度的主題分享。

奧比中光:3D視覺新趨勢與創新應用實踐

在此次論壇上,奧比中光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勳祿帶來了「3D視覺新趨勢與創新應用實踐」的主題演講。3D視覺傳感技術是通過3D圖像傳感器獲取到空間內每一個點的三維座標信息,給到晶片再通過3D成像算法計算出完整的三維圖像。彭勳祿表示,隨著2017年蘋果率先將基於3D結構光技術的FaceID應用在iPhoneX上之後,徹底引爆了3D成像市場。

圖:奧比中光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勳祿

Yole D『developpement最新的預測則顯示,2019-2025年3D成像與傳感市場規模將從50?億美元增加至15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仍可超過20%。特別是在消費電子領域,3D成像和傳感市場將從2019年的20.17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81.6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6%。

3D視覺智能終端正迅猛增長,奧比中光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勳祿介紹到,隨著人工智慧和5G的迅速發展,奧比中光敏銳的捕捉到了3D感知技術在物聯網時代的三維應用浪潮,並結合全球光學產業鏈向亞洲轉移世紀機遇,大力發展底層核心技術和下遊的應用生態。

3D攝像頭涉及到很多技術領域,其中最為核心的是晶片,彭勳祿介紹,「原先3D攝像頭晶片基本由國外公司壟斷,為了今後這個關鍵技術不被卡脖子,奧比中光決定要自己做晶片。」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推出三代晶片產品,2015年7月,奧比中光研發並量產第一代ASIC晶片MA400,該款晶片支持結構光,是國內首款3D深度相機計算晶片,2017年推出二代ASIC晶片MX6000,2018年推出三代ASIC晶片MX6300,這款晶片用於手機等小型化行動裝置。今年奧比中光將推出第四代晶片MX6500。

基於3D感知的智能硬體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奧比中光正在為手機、電視、筆記本、平板等消費電子行業提供3D視覺一站式解決方案和定製化服務,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例,搭載奧比中光3D攝像頭的OPPOFindX,2018年下半年出貨量超過200萬部,2020年發布的魅族17搭載奧比中光TOF方案。

除了消費電子產品領域,3D視覺在智能家居、智能投影、刷臉支付、空間三維重建、物流、3D量體-服鞋定製、智慧機器人、安防視頻智能分析、3D體積視頻VR/AR內容製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

Keysight:運用AI技術迅速定位IoT晶片和模塊偶發異常信號

在此次論壇上,Keysight通用電子測量事業部呂寶華帶來了「運用AI技術迅速定位IoT晶片和模塊偶發異常信號」的主題演講。

圖:Keysight通用電子測量事業部呂寶華

未來,穿戴、物聯網、汽車、醫療護理等各行各業都會涉及到智能,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非常多硬體、軟體等模塊產品,包括低功耗處理器、低功耗GPS模塊、BLE/NB-IoT模塊、微功率DC/DC模塊、能量收集傳感器等,因此這些終端都會應對續航、及信號可靠性的問題,而最大挑戰是,設備在休眠或者關閉的狀態,消耗較小的電量,但在喚醒工作的瞬間,會面臨非常大的功耗問題,也就是其功耗是以一個非常瞬間的、大動態的脈衝的形式出現,那麼如何將這個大動態脈衝的全貌捕獲下來,這是廠商們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那麼如何解決呢?呂寶華談到幾點,要優化產品的功耗,需要精確測量各種工作狀態的電流特徵,通過電流特徵分析,了解產品的工作狀態和潛在的問題,再就是驗證關鍵器件和模塊的設計容限和可靠性,驗證硬體或軟體修改時否造成待機性能的差異。

而使用萬用表、或示波器對上述電流進行測量,都不能獲得信號波形的全貌,Keysight開創了一個新的測試儀表類型,讓以前幾乎無法測量的動態電流「精確」,「輕鬆」的完成,這個平臺就是器件電流波形分析儀CX3300,呂寶華介紹,「該平臺的特點是可以完成非常小信號的測量,到100pA,具有業界領先的示波器的解析度,高達16bit,採樣率1GSa/S,採樣帶寬200MHz,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連續工作100小時。」

呂寶華在會上進行了多個應用案例演示,比如,物聯網IoT產品惡意病毒入侵,通過連續捕獲30分鐘的電流波形,發現約0.1%的異常波形,這種微小的電流波形變化,通過傳統的示波器從未被發現,而運用CX3300智能波形分析,探測「硬體木馬」,可以確保物聯網IoT產品信息安全。

思必馳:智能語音技術在AIoT中的應用

在此次論壇上,思必馳AIoT商務總經理陳葦珍帶來了「智能語音技術在AIoT中的應用」的主題演講。思必馳是國內專業的對話時人工智慧平臺公司,擁有全鏈路的智能語音語言技術,自主研發了新一代的人機對話作業系統(DUI),和人工智慧晶片,為車聯網、IOT、以及眾多行業場景合作夥伴提供自然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圖:思必馳AIoT商務總經理陳葦珍

思必馳的願景是溝通萬事,打理萬物,陳葦珍介紹,溝通萬事,是希望未來能夠實現設備與人之間的主動交互,以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主動交互;打理萬事,未來我們希望基於語音等技術,能夠實現更好的機器自動化的流程。

思必馳的核心技術體現在,擁有從信號處理、識別到理解到交互,全面的智能語音語言技術,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和陳個、語音識別++、口語理解、智能對話等。

該公司2018年提出了「雲+芯」戰略,並在2019年實現了自研AI晶片TH1520的量產,這是第一代晶片,未來將會在第二代晶片中加入更多性能,實現多模態融合。從業務來看,思必馳車聯網後裝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汽車前裝增速第一,智能音箱市佔率第一,電視及白電增速第一等等。

現在可以加語音的設備形態非常多,比如小米現在做的終端智能設備,形態非常豐富,我們之前看到的主要是黑電、白電、音箱,現在有一些廠商在馬桶、廚電、衛浴等設備上都開始加語音,現在就會帶來一個問題,家裡的設備非常多,當我們叫一聲「小愛同學」到底喚醒的是哪個設備。

為此,思必馳推出了就近喚醒能力,即綜合判斷聲音到達設備的強度和SNR,對同一喚醒詞的多款設備進行空間計算,家裡電器相互互聯控制。

RIGOL:基於物聯網標準應用的測試與挑戰

在此次論壇上,RIGOL技術支持部武立春帶來了「基於物聯網標準應用的測試與挑戰」的主題演講。當前,物聯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整個生態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嵌入式交互,總線速率更快,無線通信,頻率更高,終端幹擾更多,對電路匹配要求更高等。

圖:RIGOL技術支持部武立春

這也給測試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比如高速總線測試相關問題,如何判定高速總線質量,如何選擇有效工具進行測試,如何找到影響總線質量的原因。計算機裡面遍布著各種總線,因為速率變高了,對外界信號的幹擾也就更敏感,以前低速的串行總線用單端的進行測試,而高速的信號為了要避免外界的幹擾,基本上用差分電路進行分析。

除了對高速總線測試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解讀之外,武立春還詳細分析了射頻通信測試、EMI測試等的相關問題。

RIGOL的電子測試測量儀器產品包括數字示波器、頻譜分析儀、射頻信號發生器、函數/任意波形發生器、數字萬用表、數據採集開關系統,可編程直流電源、可變成直流負載等。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的示波器所有的晶片基本都是公司自研晶片,武立春說:「實際上,現在國外對50G採樣示波器的晶片是限制使用的,RIGOL現在自研的晶片可以達到20G採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從視覺到聽覺,語音技術的感官革命
    與此同時,當我們只有幾英尺遠的時候,這個設備拉開了我和她的距離。因為我在語音技術領域工作,因此家裡有很多語音助手——Alexa、谷歌助理、Siri等等。雖然出於職業原因,我可能是一個超級用戶,但我並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做的人。據估計,到2022年,超過一半的美國家庭將擁有語音助手。
  • 從視覺到聽覺,語音技術實現感官革命
    打開APP 從視覺到聽覺,語音技術實現感官革命 獵雲網 發表於 2020-03-31 10:57:51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技術正威脅著推動它自身發展的東西——創新。 那麼語音在這一切中屬於哪一部分呢?就其本質而言,語音技術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機會,可以改變我們與技術之間支離破碎的關係。在英語中,說的速度是打字的三倍。向語音助理提問要比輸入搜索欄查詢快得多。這被廣泛認為是語音的殺手級應用場景之一。許多公司已經在利用這一優勢為運營和員工帶來口頭輸入的高效體驗。
  • 聚焦高速視覺與測量技術,富煌君達攜手行業構建新藍圖
    2020年11月20日,千眼狼首屆高速視覺與測量技術論壇在北京飛天大酒店舉行。作為智能高速視覺行業首個論壇,在此期間,國內高速視覺企業及精英代表將匯聚一堂,共同見證我國高速視覺的成長史。在這裡,主辦方合肥富煌君達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產業同行共同剖析權威專家觀念,深入探討國際國內智能高速視覺的現狀。同時,公司銷售總監徐勇實時分享核心技術資訊,發布自主可控新品,攜手構建高速視覺產業新藍圖。高速視覺與測量技術是智能製造的重要代表之一,但由於我國高速視覺產業起步較晚,技術水平落後於世界諸多經濟發達地區。
  • 思必馳 CTO 周偉達:語音技術優先服務於 AIoT | CCF-GAIR 2019
    在 CCF-GAIR 2019 「5G + AIoT」專場上,思必馳 CTO 周偉達帶來了關於語音交互技術的演講,演講主題為《語音交互技術在 IoT 方向的應用與挑戰》。他認為:「低功耗是語音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它是一個涉及到語音交互的全鏈條,從前端的信號處理到語音合成,再通過揚聲器的播放,每個環節都要實現低功耗。」另外,關於軟硬結合的行業創新點,周偉達在採訪中表示,一方面是 AI 計算的加速,涉及到在現有平臺上植入算法去加速運算;另一方面是晶片的創新。
  • 高性能標準CMOS傳感器在3D視覺技術中的應用
    隨著工業4.0變革來臨,面對諸如複雜的物件辨識和尺寸量度任務,以至人機互動所需要的複雜互動,2D視覺在精度和距離測量方面均出現技術限制,市場對3D視覺的需求因而與日俱增。 3D視覺能提高機器人/機器系統在工業自動化應用的自主性和效率,提供2D視覺不能比擬的高精度質量檢測,反向工程和物件度量等關鍵能力。
  • 燕麥科技:公司在精密機械、自動化控制、測試測量等領域形成多項...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燕麥科技提問, 公司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公司的核心技術,護城河高嗎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精密機械、自動化控制、測試測量、機器視覺、人工智慧等領域形成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成果,這些核心技術成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 SLAM算法解析:抓住視覺SLAM難點,了解技術發展大趨勢
    SLAM 技術的發展距今已有 30 餘年的歷史,涉及的技術領域眾多。由於本身包含許多步驟,每一個步驟均可以使用不同算法實現,SLAM 技術也是機器人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SLAM 技術大解析SLAM 的英文全程是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文稱作「同時定位與地圖創建」。
  • ToF技術推動3D視覺井噴
    3D sensing技術主要解決生物識別與感知,通過人機互動技術計算攝影,實現從2D 向3D 的轉化。 1、3D sensing技術介紹及分析 3D sensing 技術主要分為三種方案,包括結構光、ToF 和立雙目測距法。目前比較成熟的是結構光和ToF技術。
  • 作業幫羅亮:基礎音視頻服務和AI視覺語音是直播課技術兩大核心
    直播課的兩大核心:基礎音視頻服務和AI視覺語音技術後疫情時代對教育科技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挑戰。比如,如何滿足更多形式的授課方式、如何更好地提升整個課程的互動效果、如何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習的效果。經過疫情的大考我們開始進行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我們認為技術是能做非常多的事情。
  • 讓機器理解三維世界,「商湯科技」暢想人工智慧3D視覺技術的未來
    本文作者:王子彬,商湯科技移動智能事業群副總裁、智能終端業務CTO李啟銘,商湯科技智能終端業務3D產品負責人***在上世紀70年代,工業界開始運用3D視覺技術測量和掃描物件,提高生產效率。AI技術,突破3D視覺技術的難點3D感知硬體能夠提供距離、深度等數據信息,但我們要的並不是單純的數據,而是基於這些數據,通過不同的表達和理解方式,實現不同的應用。比如對三維場景進行數位化建模,或者繪製三維地圖,從而讓機器能夠實時感知自己在所處空間中的位置,以便在運動時及時避開障礙物等。
  • 分享新技術和新突破,科瑞技術亮相「3C智能製造產業高峰論壇」
    12月9日,「3C智能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精彩開幕。論壇上,來自深圳灣論壇平臺專家庫的專家,產業界專家學者、工程師、企業家,和眾多業界精英共聚一堂,聚焦自動化國際前沿技術,共同探討智能製造未來發展趨勢。
  • 2020汽車雷達和汽車視覺前瞻技術展示交流會圓滿落幕!
    討論的主題圍繞傳感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經之路,對於自動駕駛算法工程師和感知模組的研發工程師的挑戰;在量產方面,那麼對於初創型的公司,突圍的機會在哪裡?產業鏈中的自身附加值的定義;產業未來3年的發展趨勢有怎樣的預估;新基建中方面的市場怎麼看?是否有相關布局等話題做了詳細的探討。
  • 從3D電影到3D視覺訓練,裸視三維技術將大顯身手
    隨著三維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3D立體視覺訓練成為科學護眼新方法。 何為3D立體視覺訓練?2018年《武警後勤學院學報(醫學版)》發表的《3D立體視覺訓練對學齡輕度近視兒童視力的影響》一文披露,曾對87位年齡在6-12歲的輕度近視患兒進行追蹤測試,患兒每天觀看30min 3D視覺訓練動畫,持續訓練2月時間,83.9%的患兒視力得到了明顯改善。
  • 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論壇
    導讀:12月19日,9:00-17:10,由 Apollo | 開發者社區 出品的DataFunTalk年終大會——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論壇,正式上線,論壇全程直播,詳細信息如下:01演講議題:視覺感知技術在 Apollo 平臺的應用演講議題介紹:攝像頭作為無人車系統中最重要的傳感器之一,因為其信息豐富、觀測距離遠等特點,在障礙物檢測和紅綠燈檢測等方向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對雷射雷達感知結果的重要補充。
  • 奧比中光workshop:聚焦三維人體掃描與AI測量技術的應用實踐
    來自3D視覺上下遊的企業家圍繞三維掃描與AI測量技術的應用實踐展開交流,此次線上活動吸引了近千名相關企業的產品、技術、研發人員和來自國內十幾所高校的開發者們「圍觀」討論。圍繞著3D視覺技術與人體三維測量應用的結合,陳樹青還分享了3D傳感技術與其他技術的區別與優勢、展示了拼接/測量算法,並通過線上互動與觀眾交流產品開發中遇到的難點、數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多傳感器融合等問題,為大家展望了未來3D掃描測量技術的發展趨勢。讓觀眾直觀的了解三維人體模型與個性化服裝試穿的過程,「三滴智衣」這一基於精準三維人體模型和偏好數據的AI製衣系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賈磊暢談AI語音技術的現在、過去和未來
    講這些乍一聽,好像和人類認知沒有關係,但是真正的把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應用過程,賈磊越來越發現,人類的認知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科劃分過程。不是說學語音的就只解決語音的認知,很多時候認知是視覺、聽覺、理解一體化的一個過程,比如任何人交流中的肢體語言,就對人的意圖理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再比如語義理解過程和語音識別過程,在具體的產業應用中,是密不可分的。
  • 智能語音技術提升口語教學效率
    隨著統計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的發展,語音技術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發音逆分析等關鍵領域有長足進步,使得運用語音技術解決口語學習中的痛點問題成為可能。語音合成技術可緩解師資問題語音合成技術是一種將輸入的文本轉換成語音的技術。傳統的語音合成系統通常包括前端和後端兩個模塊。
  • 是德科技將參加 2021 廣州國際汽車測試測量技術展覽會
    是德科技將參加 AUTO TECH 2021 廣州國際汽車測試測量技術展覽會 2021 廣州國際汽車測試測量技術展覽會是 AUTO TECH 華南展六大專題展之一,將於2021年5月25日-27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盛大舉辦,與車聯網技術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展、自動駕駛技術展、汽車輕量化技術展以及汽車電子技術展等聯袂呈現
  • 百度賈磊暢談AI語音技術的現在、過去和未來
    講這些乍一聽,好像和人類認知沒有關係,但是真正的把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應用過程,賈磊越來越發現,人類的認知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科劃分過程。不是說學語音的就只解決語音的認知,很多時候認知是視覺、聽覺、理解一體化的一個過程,比如任何人交流中的肢體語言,就對人的意圖理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再比如語義理解過程和語音識別過程,在具體的產業應用中,是密不可分的。
  • 各路大咖共探:智能語音技術如何與家電產品深度融合?
    ,生態鏈上諸如聲學、ASR、晶片、電控設計、工業設計等環節割裂,未能有效融合發展,加之尚無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測試評價手段,導致產品良莠不齊,阻礙了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為推動語音識別及交互技術在家電領域的融合發展,廣東省智能家電創新中心積極籌劃搭建「家電智能語音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平臺匯聚國內外智能家電語音產業鏈各環節的代表企業/機構專家,互通有無加快技術演進,促進合作共贏,助力語音識別及交互技術在智能家電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