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做「夢」
文/胡海舟
農民也有夢,有夢就在田野裡做;有夢,就睡在紙上做。
心存希望,幸福就會降臨你;心存夢想,機遇就會籠罩你。紙上做「夢」,幫我實現了不一樣的人生。
孫子的午覺,每天必睡。我的任務就是陪著孫子玩,陪著孫子睡覺,做他的監護人。我不在他身邊時,他似乎就睡不著了。今天同樣陪他睡覺,爺孫倆躺在床上,我跟孫子天上人間天南地北地海聊了一回,孫子這才進入甜蜜的夢鄉。我呢還在想著雲裡霧裡亂七八糟不著邊際的事情。偶爾,有一個閃爍璀璨的「夢」的影子,像小白兔一樣鑽進我的腦海,鑽進我的心窩裡蹦蹦跳跳,跳得我心猿意馬,跳得我心煩意亂,跳得我情思潮漲,跳得我不知所以然。我只得讓孫子一人睡覺,然後翻身下床,爭分奪秒地走進書房,寫下「紙上做夢」這幾個折騰我根本沒有睡意的字符。
愛做夢,不僅是我一個農民喜歡做,凡是有點思想的人,都愛做夢。做夢不受法律約束,任何人也無法遏制。做夢,是人生的一種權利和自由。夢,不分高貴與低下。夢,分好夢和噩夢。有關「夢」的成語舉不勝舉,譬如:好夢難圓、槐南一夢、黃粱美夢、恍如夢寐、夢魂顛倒、白日做夢、痴人說夢、春夢無痕、好夢難成、熊羆入夢、楚夢雲雨、鵬遊蝶夢、一夢華胥、夢撒撩丁……今天最時髦最有正能量的夢,那就是中國夢。夢和生活幾乎是連體的。有夢必有生活,有生活一定有夢。我曾經也做著自己無數個的夢:做一個戰士去保衛祖國奉獻青春的夢,做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遊子的夢,做一個會寫文章的作家的夢,做一個自己創業的老闆的夢,做一個企業家的夢,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農民的夢……
我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雖然我是一個洗腳上田的農民,文化粗淺,不知一二。其實,我也像天下所有人一樣,渴望進步,砥礪前行,做著一個個五彩繽紛精彩紛呈的夢。記得,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我也有過像熱血青年一樣的豪言壯語,想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想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鼓舞著我向前向前再向前。在我還沒走出窮鄉僻壤的那幾年,為了夢想,我也做過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許這是因為年輕幼智,涉世未深的緣故吧。憑著熱血來潮和撞倒南牆不回頭的任性,從沒考慮結果和後果。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書,家境雖然貧寒,我的父親和哥嫂,時不時會給我幾元錢裝在身上。那時的雜誌很便宜,兩三毛錢一本。那些雜誌,只有郵政局才有賣。沒事時,我就去鄉上的郵政所買。郵政所裡的櫃檯上擺放著十多本新到的近期雜誌,買的人也多,去遲了,就買不到,在那個年代看書的人,很多。我家鄉那個鎮離我家也就是二三裡路程,騎自行車十多分鐘就到。步走,也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像現在去蒙自城一樣,一天可以去幾趟城裡,那麼方便。所以,我每隔一兩天,都要去一趟郵政所,看有沒有新到的書和雜誌。一般買書要量體裁衣,看自己身上的錢夠不夠,夠了就多買幾本不同的期刊。有時候,錢不夠,我就賒欠,等有錢了再送還給人家。因為時間長了,郵政所裡的同志和我成了朋友,他們都知道我愛看書,有時,他們會把雜誌留著給我。知道我是一個講信用的人。有一次,我買了一本《黃金時代》,一路看到家裡就讓我看完了。其中有一篇是甘肅省委書記寫的《歡迎有志青年到大西北,投入到火熱的建設中去》的文章,我看了好幾遍,每一個字符,就像塊磁鐵似的緊緊吸引著我這顆年輕旺盛的心。那一夜,我心潮澎湃,激情四溢。夜半三更,下床點起煤油燈,在昏暗的燈光下,開始紙上做夢。我從案上拿起一支鋼筆,給這篇文章的作者寫信。翌日,天麻花亮,我懷揣著這封寄予我厚望的自我表白之書信來到鄉郵政所。鄉郵政所裡的信件,每天早上九點之前都要拉到縣郵政局分撿。我害怕趕不上寄出去,又要耽擱一天時間。這時,郵政所還沒開門,一直等了好長時間,才等到上班開門。我急急忙忙地買了信封和郵票,把寫好的信摺疊好,輕輕地放進信封,封好,帖上郵票,投進郵箱,我這才默默地向上帝祈禱,但願這不是放飛的鴿子,放出去就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回到家裡,隨著時光的流逝,也慢慢忘記了寄信的事。等到高熱退掉頭腦清醒之後,再翻看一下寫過的這封信(每一封信,我都留有底稿),自己都覺得好滑稽。心想我是什麼,我只是一個農民而已。誰會給我回信?這是不是天方夜譚,還是不知天高地厚?
半個月後,投遞員給我送來幾封信件。其中就有一封牛皮紙信封,下面是一行紅字,是來自甘肅省人事廳的。我迫不急待地打開,是甘肅省人事廳給我回的信。到大西北去都是有規定的,不是張三李四王二麻都可以去的。那個省委書記,還在回信上簽了名。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但我特別高興,至少,人家給我回信了。在那個言而有信的年代,一般都能收到別人的回信。不像現在科技發達,已經走進了言而無信的新時代,無論你寫多少信,也不會有人給你回信。
這個夢沒有做成,是因為自身條件不夠,我也無怨無悔。用林黛玉的話說,這叫「心比天高,命如紙薄」。在八十年代初,後門有人,心想事成。我並沒有放棄我的每一個「黃粱美夢」,我又積極報名參軍,想投身軍營。誰知因為小一歲,被大隊壓下,沒能如願以償。後來我才知道比我大的,比我小的,他們都穿上了軍裝,走進了軍營。我為啥沒能當上兵,在那個年代不用細說。從此,我放棄了做夢,有些夢是虛無縹緲的。那年年底,我便離開了生我養我的故鄉,開始流浪,過著居無定所的飄搖生活,真的實現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夢想。於是,我成了一個死不改悔的夢想家。我又開始做著當作家的美夢。於是,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想方設法,走進那座城市的心臟,走進那座城市的圖書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日夜兼程,不知疲憊地看書,在知識的海洋裡,尋找我想要的營養。哪怕累得五勞七傷,也感到幸福和快樂著。
來到雲南蒙自,因為生存的窘迫,我過著一無所有的生活。窮途末路時,連照到身上的太陽都是冷冰冰的。在缺鹽少油的日子裡,我唯獨沒有放棄過讀書寫作的夢想。在煎熬的歲月中,看到讀書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的安慰,不再感到度日如年了。這個夢做到了今天,從少年做到了老態龍鍾,我還在做。我自己安慰自己,離作家的夢想不再是遙遙無期了。在做作家夢的同時,我又做著脫貧致富的夢,做一個給自己打工的老闆夢。在不愁吃日子好過的今天,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之後,我又做著一個企業家的夢,我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這是我辦合作社的重中之重。這個夢裡包含著另一個夢:那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農民的夢。每一個夢我都用心地去做,每一個夢都近在咫尺,只要努力一把,就能實現。現在,我的每一個夢,都已經靠岸,實現了我多年做夢的夙願。
攻書莫為難,攻城不怕堅。只有把這張紙鋪好,在這上面全身心地投入,美好的夢一定能按質按量地做好。
心在路上,靈魂在夢裡。得不到的就是傷,忘不了的就是痛,過不去的就坎,沒行動的就不是夢。敢做夢,才有夢想。有夢想,才有遠方。人生有夢,行動才有指南,。目標就是夢,有夢才有目標。
人,活著,就要敢在紙上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