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國人都有中國情緣,也是中國人真正的朋友。夏洛特·麥金尼斯就是一位從小在中國長大的美國人,她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愛華。在央視《正大綜藝》節目中表現活躍的愛華,非常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但是大家並不知道是,這個熱愛中國的小姑娘,她的爺爺也和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是中國一個特殊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1940年,一個叫唐麥克的19歲美國青年在日本參加教學會議後,又來到了鄰近的中國,希望借著這個機會來了解這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遍地狼煙,但是唐麥克美國人的身份變成了免受戰爭傷害的「護身符」,在短暫的旅行之後,唐麥克返回了美國。但是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民抗擊外敵的信念,對這個美國青年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也正是在1940年,中國的抗戰到了最困難的時期,制空權的完全丟失對中國軍隊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困境。為了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空軍,國民政府希望當時呆在中國的美國顧問陳納德將軍能夠為中國空軍建設提供幫助。
1941年,陳納德為了組建「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返回了美國,希望徵召一批志願幫助中國人民抗擊侵略的美國青年人加入自己的隊伍。那個對中國懷有著特殊情感的唐麥克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報名入伍,跟隨陳納德第二次來到了中國。
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正式成立,因為這隻空軍飛機的翅膀上有飛虎隊徽,所以就有了那個名震中外的綽號「飛虎隊」。飛虎隊不僅有一批熱血的美國軍人,也有很多立志報國的中國青年,所以為了和自己的中國戰友更加親切,很多美國飛虎隊員都給自己取了中國名字,而唐麥克的中文名字就叫穆愛仁。
穆愛仁跟隨飛虎隊和日本空軍在中國的滇西南進行了長達了4年的抗戰,保衛滇緬公路,進行怒江阻擊,建立橫跨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生命運輸線「駝峰航線」,功勳卓越,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貢獻。
1945年,在「飛虎隊」戰鬥過的地方,湖南的芷江機場,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向中國遞交投降書,不久之後,日本正式向中國投降。穆愛仁作為飛虎隊的一員,受到了中國政府的嘉獎,成為抗戰的英雄。
在退伍回到美國不久後,穆愛仁又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中國,這裡已經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他和自己的妻子定居在福建,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穆彼得。但是後來因為工作原因,穆愛仁又離開過中國長達幾十年之久。
不過在1988年,穆愛仁又帶著自己的家人,包括剛出生的不久的兩個女兒,第三次來到了中國,並徹底決定在中國定居。穆愛仁還給兩個女兒改了中文名字「愛中」和「愛華」,他希望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感情,能夠傳遞給下一代,讓她們愛上這個自己曾經為之戰鬥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