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飛虎隊後裔,愛上中國,把中國當故鄉

2020-12-26 趣聞今說

導言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它輝煌燦爛過,也低迷落後過,但是它卻一直以其博大的胸襟自力更生、披荊斬棘著,走過一個又一個時期,鑄就了我們今天的中國夢。

它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一樣,永遠有著親和力、融和力和吸引力。

有這麼一位美國飛行員,隸屬於飛虎隊。然而,他被中華文化深深吸引,在中國扎了根。

加入「飛虎隊」

抗戰時期,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美國軍隊開始招募飛行員,並且很快組建起了具有強大作戰能力的「飛虎隊」。

其中有一位名叫「穆愛仁」的隊員與中國有著不小的緣分。

他在美國讀書期間,就對中國有所了解,知道中國有過盛唐的繁盛時期,而且美國還有唐人街,於是對中國發生了興趣。

一次前往日本參加學術交流,當時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他知道自己欣慕已久的中國就挨著自己很近了。

興奮之餘,他決定到中國去看一看,當時雖然中國處於戰爭階段,但是中國的一些山山水水和眾多名勝古蹟、歷史文化,尤其是中國人的堅強、質樸和善良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說,這也是他後來加入「飛虎隊」的一個重要原因。

「飛虎隊」在當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他們臨危受命,打出了一擊又一擊漂亮戰,使得「飛虎隊」名聲大振。

續寫情緣

後來,穆愛仁在飛虎隊擔任中尉職務,負責對學員們的飛行技術進行教授和傳道。

期間,他與中國人交流的機會更多了,更加了解了中國,而且深深地迷戀上了異地他鄉的中國這片熱土。

抗戰結束後,穆愛仁同他的戰友們一同被召回美國,回國後他很快結婚了。期間,總有一種思念在牽惹著他,那就是他魂牽夢繞的中國,所以他與妻子的蜜月期還沒有度完便急匆匆地來到了中國。

之後,他和妻子在中國找到了一份謀生的工作,在當時的福建協和大學分別擔任英語和體育老師,還生下了兒子,取名穆彼得。

剪不斷的情

後來,中美形勢發生變化,加之穆愛仁工作有變,所以他們再一次返回了美國。

經此波折,本來以為這家對中國的情緣就此斷了。但是他兒子穆彼得在美國成家後,再一次帶著兩個女兒來到中國。

這仿佛是前生的緣未了,他們到南京定居下來。

後來,聽穆彼得介紹,他小的時候父親經常跟他提及中國,講到了浩瀚中國的一些奇特的文化歷史,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為兩個女兒起了「愛中」和「愛華」的中文名,意思直接明了,就是表達對中國的濃厚深情。

2002年,愛華憑藉個人的才華被央視錄取。這位貌美的金髮女郎,同她的父輩一樣,心裡喜歡中國,也通過個人的學習,了解中國文化,所以在主持方面贏得了大家的好評,其名聲也傳播至海內外。

1995年春晚,愛中、愛華姊妹倆參加春晚,她們落落大方,才藝高超,且容貌亮眼,使表演非常成功,在全國人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愛中國

穆愛仁在去世的時候,還一直惦念著中國,他說可能他的前世就是在中國,他也一直把中國當作他可親可愛的第一故鄉。

他們一家在中國找到了根的感覺,在那裡受到尊敬,他們熱愛中國的文化,喜歡包容博大的中國文化。

小結

穆愛仁一家人對中國之愛仿佛一個傳奇故事,正因為我們中國文化的包容,才讓那他們有著深深之愛。

愛我中華更應該是我們應該所做的,我們要把中華文化傳承發揚好!

相關焦點

  • 美國飛虎隊後裔:為孩子起名「愛中」、「愛華」,稱中國是故鄉
    一位曾是飛虎隊的成員,被中國的文化深深吸引,曾在中國短暫居住。他的後裔受其影響,定居在中國,孫女成央視主持人,在去世前曾對子孫說:中國才是第一故鄉。與中國的淵源我們作為中國人,一定對自己國家在發展前經歷過的磨難如數家珍。
  • 美國飛虎隊後裔定居中國,如今為央視主持人,稱:很自豪加入中國
    一、飛虎隊和中國 「飛虎隊」是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別名,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邀請之後成立的。為了表達自己對於中國的愛,他給自己兩個女兒取名字,一個叫愛中一個叫愛華,合起來其實就是愛中華。 爺爺對於中國愛的深沉,父親更是帶著全家人在中國生活,因此孫女也從此愛上了中國,甚至對於中國的愛超過了爺爺和父親,愛華就是如此。
  • 美國飛虎隊後裔定居中國,成央視著名主持人,表示很自豪加入中國
    飛虎隊,作為一支聞名遐邇的飛行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保衛滇緬公路,阻止日本侵略者進攻怒江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影響歷史進程的同時,它對飛虎隊隊員的作用也同樣影響深刻,飛虎隊隊員穆藹仁便是明證。 1940年,年輕的穆藹仁偶然間獲得了前往日本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
  • 美國飛虎隊後裔定居中國,成央視名主持人,直言:中國就是我的家
    二戰時期,日本曾公開挑戰許多國家,在這之中,包括當時已經非常強大的美國和蘇聯。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導致,讓始終都不可一世的美國對於中國進行援助,而「飛虎隊」就是美國援華的一種方式。 眾所周知,飛虎隊是二戰時期美國援華的空軍部隊,由美國曾經優秀空軍陳納德組建而成的。
  • 美國飛虎隊後裔定居在中國,今成央視主持人,稱:很自豪加入中國
    我們平常所說的飛虎隊也就是中國空軍志願援華航空隊,這是美國飛行教官萊爾·李·陳納德建立起來的,這支隊伍的主要工作區域就是雲南。飛機是飛虎隊的主要工具。在1941年的12月20日,十架日本的飛機進入了昆明,而飛虎隊跟他們的第一場戰鬥就贏了,飛虎隊擊落了六架日本的飛機。
  • 飛虎隊後裔齊聚昆明 追述中美抗戰情緣
    中新社昆明12月20日電 (繆超)79年前的今天(1941年12月20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又稱「飛虎隊」)首次在昆明上空迎敵,共擊落9架日軍飛機。首戰交出9:0的驕人戰績,打破日機獨霸中國空域的局面,飛虎隊因此一戰成名!  為紀念這一特殊日子。20日,近50名飛虎隊後裔齊聚昆明吉人茶樓大益飛虎文化體驗館,再憶飛虎隊崢嶸歲月,追述中美抗戰情緣。  70多年前的1941年,陳納德將軍率領美國航空志願隊來到中國,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浴血長空。
  • 美國飛虎隊後裔定居北京,成央視知名嘉賓,稱:很自豪成中國人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遍地狼煙,但是唐麥克美國人的身份變成了免受戰爭傷害的「護身符」,在短暫的旅行之後,唐麥克返回了美國。但是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民抗擊外敵的信念,對這個美國青年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 美國「飛虎隊」在中國
    我離開中國已經30多年了,我算是一個很幸運的人,中國給了我生命,美國給了我很好的成長環境。中國是我的根,美國是我的家。特別是我有幸和「飛虎隊」結緣,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先生、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彼特·萊特,在2007年去世前曾一再叮囑我說:「你是個中國人,懂兩國文化,以後要為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多做點兒事。」
  • 三代美國軍人定居中國!能講一口流利中文,已將中國視作真正故鄉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飛虎隊」。而這一支「飛虎隊」中也有被中國文化徵服的美國人,他在戰後輾轉回到中國定居,從此這個美國家庭就在中國紮下了根。1941年,國民政府的空軍早在戰爭之初就因為裝備老舊而被消耗殆盡,而完全失去制空權將會導致日本轟炸機更加肆無忌憚地轟炸我國後方重要城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也就是飛虎隊成立了。彼時的唐·麥克就是隊伍中的一名飛行員。
  • 飛虎隊戰鬥機上畫鯊魚頭,代表著啥?飛虎隊中國女兵告訴你
    一、中國女兵被飛虎隊戰機震驚張鳳歧,二戰美國飛虎隊裡的中國女兵,在其晚年回憶錄《我加入美國飛虎隊的前前後後》中,說了這樣一個細節:
  • 美國飛虎隊曾在此駐紮三年,拋下懷孕的中國婦女,自己偷偷回國了
    眼見形勢越發的危急,蔣介石向美國政府求援,於是美國政府組織飛虎隊以民間的形式進駐雲南昆明,美國飛虎隊對於中國抗戰的作用不言而喻,擊落日軍飛機上百架,飛虎隊隊員也犧牲掉了近三十人
  • 一組抗日戰爭飛虎隊照片 美國中尉到中國組建空軍,薪水高得可怕
    圖為美國支援的飛虎隊。當抗日戰爭爆發,日軍憑藉先進的海軍和空軍,統治我國海岸線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向外國引進飛機的通路基本被阻斷。當時日美並沒有爆發戰場,西方列強為了避免刺激日本,拒絕對華出售飛機。圖為陳納德和美國士兵。1936年6月3日,宋美齡邀請被美國空軍除名陳納德中尉來華,並任命為中國空軍顧問,幫助建立中國空軍。
  • 追尋五邑抗戰印記:江門華僑與飛虎隊
    很少有人知道,陳納德旗下2600多名「飛虎隊」隊員中,有95%是美籍華裔,且「絕大多數是江門華人後裔」。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也是一段盪氣迴腸的抗戰故事。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日前,江門市邀請全國主流網媒採訪團走進江門,追尋僑鄉抗戰印記, 重溫「飛虎隊」抗戰歷史,充分挖掘和傳遞五邑華僑華人為抗戰勝利作出的卓越貢獻。
  • 老照片中的美國「飛虎隊」,最早的中國基地在雲南昆明
    飛虎隊的徽章是由迪士尼工作室設計的。 1936年6月3日,宋美齡任命陳納德為中國空軍顧問。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航空志願隊成立,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1942年7月4日,美國航空志願隊轉變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陳納德擔任準將司令。
  • 紀念援華「飛虎隊」入滇對日作戰79周年茶話會在昆舉行
    雲視網訊(記者 盛雪梅)12月20日,紀念援華「飛虎隊」入滇對日作戰79周年茶話會在昆明翠湖畔的吉人茶樓舉行,活動由昆明飛虎隊後裔俱樂部主辦。據了解,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在對昆明展開的大轟炸中炸死1160人,炸傷1636人;而援華「飛虎隊」4年間共擊毀日機2900餘架。
  • 回首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大熊貓和飛虎隊之間
    2014年12月,美國駐成都領館前新聞文化領事吳學參觀都江堰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並留影。自1972年中國政府向美國贈送兩隻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以來,大熊貓已成為美中友誼的重要象徵。這些大熊貓在美國受到了公眾的喜愛。不僅如此,美中專家還通過大熊貓計劃共同合作,來保護大熊貓的原生棲息地並推動全球保護工作。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支持在野生動物保護等重要議題上與中國的合作,致力於保護珍貴的大熊貓世代繁衍,以及將熊貓作為國與國之間的橋梁,促進可持續的旅遊業發展和文化交流.
  • 他是「飛虎隊」百歲老兵,堅稱自己是「中國空軍」,日軍鞠躬致歉
    公正的說,抗日戰爭也是現代化戰爭,雖說我抗日隊伍仍未脫離大刀長矛,但日軍早已擁有了飛機、坦克;為消滅法西斯對人類的毒害,當時的美國與我軍結成同盟,其代表就是著名的「飛虎隊」。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飛虎隊」並非全部由美國飛行員組成,其中有12隻中國飛虎;但隨著戰爭的白熱化,飛虎隊中僅剩的唯一一名中國人,陳炳靖也被日軍俘虜,幾經生死後,他的一番話讓日軍鞠躬致歉。
  • 美國飛虎隊和南加州各僑團共同為武漢抗疫募捐
    (美國《僑報》/高睿 攝)中國僑網3月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6日晚,由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美中友好城市協會、美國飛虎隊傳播協會、美中和平友好促進會、美國南加州華人華僑聯合總會共同發起的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募捐活動在美國南加州聖蓋博市半島酒店舉行,美國國會眾議員趙美心、前國會眾議員羅伊斯、主辦方代表以及南加僑團的代表100多人參加了這次活動。
  • 最後的飛虎隊|從王牌飛行員到三輪車夫的傳奇一生 中國再無親歷者
    有人說,他的辭世可能意味著曾經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叱吒風雲的飛虎隊的歷史上,中國再無親歷者。當他走下飛機時,美國飛行員都伸出右手拇指誇讚他:「我們美國飛機過硬,你們中國的飛行員更過硬。這飛機被打成了馬蜂窩,還能搖搖晃晃地飛回來。了不起!」  1945年,侵華日軍已元氣大傷。從1943年7月起,中國空軍與美國第14航空隊主動出擊,尋找日軍航空隊主力決戰,還實施長途奔襲,廣泛轟炸、摧毀日軍的機場、設備和其他重要目標。
  • 飛虎隊,難以置信的歷史真相
    然後呢,陳納德從美國招了100多名青年,來華參加飛虎隊,幫助中國抗日。 真相二 飛虎隊人員主要來自美軍退役人員 飛虎隊的飛行員,雖然說基本上都是美國人,而且幾乎都有美軍背景,但是,他們不是直接來自於現役的美軍,他們主要是來自於美軍的退役人員,也就是說,來自於美軍的退伍人員,應聘來中國加入的飛虎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