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一
飛虎隊不是美軍,而是民國空軍
我們許多歷史愛好者提到「飛虎隊」,多數人都會有這個印象:飛虎隊是美國空軍,來華幫助我們抗日。
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
飛虎隊不是美軍,而是中華民國的空軍。
飛虎隊是有正式編制的中華民國空軍部隊,飛行員雖然是美籍,但他們不是美軍,而是屬於中國軍隊編制。
飛虎隊的正式番號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
英文叫The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of the Air For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簡稱AVG。
是的,飛虎隊不是美軍,而是正規的中華民國空軍。
這件事發軔的邏輯是這樣的:
1937年,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上尉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獲聘為中華民國空軍顧問,協助中華民國建設空軍及訓練飛行員。
飛虎隊隊長,陳納德陳納德做民國空軍的顧問,他的月薪為1000美金,是他在美國服役時月薪的好多倍。
注意:1937年的美金和今天的美金價值為天壤之別,當年的1000美元是很多錢,屬於妥妥的高薪。
然後呢,陳納德從美國招了100多名青年,來華參加飛虎隊,幫助中國抗日。
真相二
飛虎隊人員主要來自美軍退役人員
飛虎隊的飛行員,雖然說基本上都是美國人,而且幾乎都有美軍背景,但是,他們不是直接來自於現役的美軍,他們主要是來自於美軍的退役人員,也就是說,來自於美軍的退伍人員,應聘來中國加入的飛虎隊。
除了退役的,還有來自於預備役的。
也就是說,飛虎隊的美籍飛行員,主要來源有這幾個:
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人員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退役人員
美國預備役、後備役人員
不過,也有極少數是從美軍現役中自願申請退役、來華參加飛虎隊的,然而這類屬於極少數,可以忽略不計。
總之,這些美國人來華參加飛虎隊之前,他們在美國的身份,已經不是軍人,而是平民百姓。
飛虎隊隊員真相三
飛虎隊本質是僱傭軍
前面說了,飛虎隊的美籍飛行員,主要來自於退役美軍、預備役、後備役,只有極少數是從現役裡自願退役來華參戰的。
那麼,試問,他們這些美國人,為何要志願來華參戰呢?是不是都懷著對日本人的一腔仇恨呢?是不是要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貢獻自己的熱血呢?
不排除他們有這個情懷。
不過,其實更多的因素,是因為:高薪。
是的,國民政府吸引美籍飛行員,是下了血本的。
志願,不等於免費。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當年飛虎隊的美籍飛行員,待遇高得離奇:
中隊長月薪700美元
小隊長月薪650美元
普通飛行員月薪600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大約是同期中國籍飛行員月薪的20倍。
即使和同期美國人的平均收入相比,飛虎隊美籍飛行員的年薪,在美國社會也可以排到前3%,屬於妥妥的高收入。
不但如此,飛虎隊還有獎金:每擊落日本飛機一架,獎金是500美元。
美國人是商業民族,富有冒險精神,反正在美國退役了,在美國本土找份好工作,並不容易,不如來中國參加飛虎隊,雖說打仗有風險,但是,報酬很高,為了小富,值得一搏。
飛虎隊的本質,是外國僱傭軍真相四
僱美國人是應急所需
那麼,我們中國有的是人力,為什麼要聘請美國飛行員幫我們打仗呢?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國民黨空軍原本就非常弱小,而且自從1937年開戰,打到1940年,國民黨空軍的飛行員,已經基本上犧牲得所剩無幾,而在當時的環境下,培訓新的飛行員,不但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其實也耗費很多的錢,所以,索性花錢僱請美國飛行員來華參戰,在當時反而是一條經濟可行的應急措施。
這就是為什麼國民政府會聘請美國人來華、組建飛虎隊參戰。
民國空軍,人才,裝備,都極度稀缺真相五
飛虎隊的戰績如何
飛虎隊成立之後,首次參戰是在1941年12月20日。
首戰當日,飛虎隊即擊落日本飛機6架,取得大捷。
飛虎隊在中國西南地區、緬甸等地,作戰七個多月的時間,飛虎隊的戰績如下:
擊落日本飛機150架
摧毀日本飛機297架
飛虎隊自身的損失是:
損失飛機73架
損失飛行員26名
真相六
飛虎隊名稱來自於訛傳
那麼,飛虎隊為什麼叫飛虎隊呢?
其實,這個名稱是來自於訛傳。
當時「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的飛行員,為了震懾日本人,他們在他們駕駛的P-40C戰鬥機身上,畫上了鯊魚。
這個飛機身上畫的鯊魚,張開血盆大口,看著怪嚇人的。
畫的是鯊魚,昆明人沒見過鯊魚,以為是老虎,所以叫飛虎隊不過,在當時「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的總部昆明,當地的老百姓,都是旱鴨子,從來沒有見過大海,也從來沒有見過鯊魚,所以,他們誤以為飛機身上畫的是「老虎」,於是,他們給「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起了個綽號,叫做「飛虎隊」。
飛虎隊的名稱,因此而生。
真相七
飛虎隊軍紀不佳
實際上,這支由美國浪蕩青年組成的飛虎隊,其實紀律並不佳,這在歷史上,已經早就不是秘密。
飛虎隊的軍紀,相當鬆弛,打架,鬥毆,騷擾婦女,都是家常便飯,還有一個突出的,說出來讓人乍舌:集體嫖娼。
在當時,昆明有一座妓院,是專門接待飛虎隊人員的,當時《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聽說這個「醜聞」,找陳納德調查核實,不料剛剛開口問,陳納德就毫不隱瞞、全盤託出,陳納德是這樣解釋的:
「……那個妓院,使我操心,大兵們總得要有女人,弄不到乾淨的,不乾淨的也可以……」
言下之意是,飛虎隊的隊長陳納德,默許飛虎隊的隊員集體嫖娼,並且,陳納德認為這是正常的、必須的、可以理解的。
國民政府頒發給飛虎隊飛行員的救護牌真相八
飛虎隊後來為何解散
飛虎隊成立的時候,是中華民國的正式空軍編制。
不過,到了次年,也就是1942年的7月3日,經過中美兩國軍方的協商一致,決定:解散飛虎隊。
為什麼要解散呢?
因為美國人瞅上了這支部隊,決定收編它。
美軍要將飛虎隊,收編為正式美軍編制,也就是說,飛虎隊,從中國軍隊,搖身一變,成了美國軍隊。
併入美軍之後,飛虎隊的新編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大隊」。
不過,接到飛虎隊被美軍收編的消息,飛虎隊的大部分美籍飛行員,都選擇了離開。
是的,大部分飛行員選擇離開。不過,美軍不怕他們離開,因為美軍可以把新人補充進去。
不過,也有留下的。
最後飛虎隊只有5名美籍飛行員和部分地勤人員,選擇留下,接受被編入美軍。
選擇離開的大部分飛虎隊隊員,一般被認為是因為一旦被編入美軍,那麼參照美軍飛行員的月薪(大約150美元),待遇大幅下降,變得毫無吸引力,所以,他們不幹,選擇離開。
為異國打仗,是玩命的工作,報酬不高的話,確實很難吸引人,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這實在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1943年3月10日,部隊番號又改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少將司令。
從那時開始,一直到國民黨敗退臺灣,飛虎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