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講,飛虎隊可以被劃為「災星」一類。
畢竟,誰都知道,等輪到這群全身裹得粽子般嚴實的勇士們閃亮登場時,多半意味著事件已然發展到生死存亡、命懸一線的關頭。
幸好,作為香港警隊最後也是最「威」的一張王牌,飛虎隊向來擅長上演扭轉乾坤的好戲。成立40年來,這群香港警察「精英中的精英」始終保持著出擊「零失敗」的傲人紀錄。他們是市民眼中的蒙面英雄,是警界同仁心中的不朽傳奇。
如今,飛虎不惑,傳奇依舊。
飛虎隊,正式名稱叫特別任務連(英文Special Duities Unit,簡稱SDU),成立於1974年7月,是隸屬於香港警隊行動處下的首支準軍事化特種警察部隊。暱稱「飛虎」,寓意部隊「向老虎一樣威猛」。
自組建之初,飛虎隊的首要任務就是反恐。這與七十年代初期恐怖襲擊事件頻發的國際大環境密不可分。發生在1972年奧運會期間、造成11名以色列代表團成員死亡的「慕尼黑慘案」,正是促使飛虎隊成立的直接動因之一。
據說,在飛虎隊主管辦公室的門外掛有一塊牌匾,上書「恐怖主義襲擊,我們勢必迎頭痛擊」。
這句話的英文版也許更能凸顯飛虎隊反恐的豪邁氣勢:Terrorism is the threat;We are the answer。
當然,在防患恐怖襲擊的日子裡,飛虎隊也沒閒著。他們要負責執行拘捕危險和持槍罪犯、處理人質事件、保護要員和進行水底搜索等任務。
在2007年和2009年,飛虎隊曾兩次罕見地直面香港媒體,有限度地「曝光」了自己的整體作戰模式。
據介紹,飛虎隊的行動組可分為狙擊和攻擊兩部分。出任務時,狙擊手大多先埋伏在附近大廈,搶佔制高點。部分攻擊隊員則會乘坐黑鷹直升機抵達目標建築,從樓頂垂繩攻入;另一部分隊員則乘坐裝甲車從地面進入,配合行動。
細想之下會發現,飛虎隊在6月初處理九龍灣樂晴樓槍殺案時,採用的也是類似戰略:遠程槍戰、繩索速降、「爆震彈」破門、整體攻入。
飛虎隊自曝,保密是確保出擊「零失敗」的最大秘訣。此外,速度、果敢和謀略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而行動前的周詳部署與精良的裝備更是必不可少。
多年來,飛虎隊處理過不少大案要案,其中有些經典案例更成為香港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這包括:
1992年12月,飛虎隊出馬,在荃灣中心廣州樓圍捕一群持槍匪徒,雙方發生激烈槍戰,最終飛虎隊成功拘捕全部涉案6人,獲頒警務處處長嘉獎狀。
2002年9月,20餘名飛虎隊隊員在灣仔南洋酒店拘捕曾持槍劫持銀行高層並與警方發生槍戰的「雙槍王」潘鑾彬,從鋼球破門、投擲震眩彈強攻到最終抓人,全過程不到10秒鐘。
2003年12月24日,飛虎隊活捉有「末代賊王」之稱、曾創下香港警方懸紅紀錄(200萬港元)的季炳雄。全過程不費一彈,亦無人傷亡,被媒體贊稱給香港帶來「最平安」的平安夜。
值得一提的是,後面兩起大案均在香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華人飛虎隊主管歐陽照剛的領導下完成。
歐陽照剛1989年加入飛虎隊,用10年時間做到主管一職。正是在他任內,飛虎隊中有「水鬼隊」之稱的水上攻擊隊與陸上攻擊隊合併,這表示此後每位飛虎隊成員都需具備海陸空三棲作戰技能。
不論是外界評價亦或是自我定義,「精英中的精英」恐怕都是形容飛虎隊時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這意味著能夠成為其中一員,絕非易事。
曾任警察機動部隊校長的羅夢熊總警司曾說,合格的飛虎隊員是對體能、個人素質和合作精神的綜合要求。
這其中,體能無疑是基本。不說別的,單是穿上包括防彈頭盔、防彈衣、兩隻槍和腰上一圈必備用品在內的基本裝備,重量就在20公斤以上,絕非普通人可以支撐。
一名曾參與廣州樓槍戰的前飛虎隊員在名為《我在飛虎隊的日子》系列文章中曾這樣描述曾經歷過的「地獄式」體能遴選:
一天的標準日程是這樣的:射擊、跑步、舉著32磅的啞鈴跑步、徒手推運輸車、爬36層樓、跑山、舉著啞鈴做體操、再跑山、再做體操、再推車……
少數休息時間裡,所有人「都有如死了一樣,癱在地上」,很多人還不斷嘔吐。
兩周遴選結束,70多人的報名者中最後只剩下2人。
極高的體能要求讓許多人望而卻步。近幾年,願意報考飛虎隊的人數也在下降。警察員佐級協會發言人董耀明曾對媒體說,如今警隊招聘,重學歷高過重體能,符合極高體能要求的人少了,「加上不少同事都嫌訓練太辛苦,不願投考。」
此外,飛虎隊的薪酬不如傳聞中高或許也是原因之一。董耀明說,飛虎隊員的基本薪酬也是按照職級而定,隊員只是每月有3000港元的「危險津貼」。
不過,真正有志於此的人不會輕言放棄。一位頭戴面罩的現役飛虎隊員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能夠成為飛虎隊員是我一生的志願,遴選階段是我人生最艱苦的一段,但我挺過來了。
就算在現實中的受追捧程度或有下降,飛虎隊也始終是港產警匪片的熱門選擇。九十年代,《飛虎雄心》系列大熱香江,主角王敏德還憑藉片中教官一角拿到「銀幕上香港十大理想警察」頭名,擊敗劉德華、李修賢等熱門任選。
近幾年,從《寒戰》到《風暴》,飛虎隊始終是大製作電影裡不可或缺的出彩元素。2012年,TVB推出馬德鐘、萱萱主演的新劇《飛虎》,細節精緻深入人心。至於2013年的重口味電影《飛虎出擊》,誇張的情節下也多少反映出飛虎隊員如普通人般嬉笑怒罵的一面。
今年是飛虎隊成立40周年。港媒爆料,就在6月初出任務前半個月,約300名新老飛虎隊員層齊聚銅鑼灣警察俱樂部,慶祝「飛虎」不惑,有「飛虎隊之父」之稱的首任主管郭力行也在其中。
看著自己一手培養的「飛虎」已然壯大如斯,想必郭力行心中也是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