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10nm產能明年會超過14nm,成為第一大主力

2020-12-23 灌裝機械資訊

最快的速度來年1月份,Intel就需要公布編號RocketLake-S的11代英特爾酷睿桌面版了,這一次真的是最終新一代14nm加工工藝了,來年Intel主力軍便會轉為10nm,生產能力也會裡程碑式超出14nm加工工藝,變成首位大主力軍。

假如從2014年不太取得成功的Cannolake大炮湖CPU起算,Intel的14nm加工工藝面世早已6年了,這基本上是Intel加工工藝中最長壽的新一代了,這些年來全是鍾愛備至,這不是沒有緣由的。

依據Intel技術開發高級副總、總經理AnnB.Kelleher的表述,14nm加工工藝具有最佳的性能指標和生產能力,比她在Intel企業工作中了24年見過的全部加工工藝都要好。

現階段14nm生產能力仍然滿負荷,Intel四座晶片加工——分別位於愛爾蘭、以色列、亞利桑那及俄勒岡州的工廠都早已滿負荷生產。

下面是10nm加工工藝,她表明2021年10nm加工工藝生產能力將超出14nm,Intel仍在持續提高10nm生產能力,只不過IceLake用的10nm加工工藝使用壽命期限只有14nm的四分之一左右。

Intel目前的重中之重轉為了10nmSF加工工藝,也就是目前的二代10nm加工工藝,SuperFin電晶體對工藝性能提高很大。

對於以後的7nm及5nm工藝,Intel明年初會公布7nm進展,現階段仍在俄勒岡州、愛爾蘭的晶片加工準備廠房空間,以便為7/5nm工藝的量產做準備。

相關焦點

  • 裡程碑 Intel的10nm產能明年超越14nm 7/5nm在路上
    最快明年1月份,Intel就要發布代號Rocket Lake-S的11代酷睿桌面版了,這次真的是最後一代14nm工藝了,明年Intel主力就會轉向10nm,產能也會歷史性超過14nm工藝,成為第一大主力。
  • Intel低調公布10nm處理器i3 8121U:雙核四線程
    從官方資料庫中,發現了intel i3 8121U處理器,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該處理器是10nm的工藝製程,代號為Cannon Lake,屬於第八代酷睿移動平臺。除了以上參數,還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一是封裝面積居然比14nm的i3-8130U大,二是不支持AVX-512擴展指令集。此前,在Intel的一份指令集指南中,Cannon Lake是全線支持的。目前已經有搭載i3 8121U處理器的筆記本了,例如聯想的ideapad 330,價格相當實惠,並且已經在大陸地區開售了,4G+500GB版本價格為3299元。
  • Intel十代10核心首次露面!10nm++有救了
    Intel已經在CES 2020上宣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下一代移動平臺Tiger Lake,採用升級版的10nm+製造工藝(也可稱之為10nm++),集成全新的CPU架構、Xe GPU架構,支持雷電
  • Intel加速淘汰14nm處理器 4核6W奔騰/賽揚退役
    除了筆記本處理器有部分10nm工藝的Ice Lake處理器之外,Intel的主力晶片還是14nm工藝的,不過Intel已經在加速淘汰部分14nm處理器了。日前Intel通知Gemini Lake系列處理器開始EOL退役,這是一種6-10W TDP的低功耗處理器。
  • Intel 10nm真讓人頭大:頻率上不去 還不穩定
    Intel這兩年在先進工藝上有點焦頭爛額,10nm工藝遲遲達不到足夠高的性能水準,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頻率上不去。14nm已經可以在桌面和遊戲本上做到十核心5.3GHz、八核心5.3GHz,10nm還只能停留在輕薄本上,四核心最高不過3.9GHz或者4.1GHz,後者還是蘋果特殊定製的。
  • Intel CEO司睿博:14nm產能增長25% CPU缺貨能夠解決
    友商AMD在7nm銳龍桌面、筆記本及霄龍伺服器市場的競爭是個難題,不過對Intel來說,外部威脅還是小問題,他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CPU缺貨,14nm產能從18年Q3起已經困擾業界一年多了。對於14nm CPU缺貨的問題,雖然各大平臺上看到的九代酷睿價格還很正常,但是這件事已經影響了散片、二手等市場,一些熱門型號甚至變成了「理財產品」了,這件事的影響可謂表面波瀾不驚,背地裡波濤洶湧。Intel CEO司睿博日前接受了美國彭博社的採訪,免不了也談到CPU缺貨的問題。
  • Intel官方PPT曝光!14nm Kaby Lake處理器上市時間確定
    之前我們報導過,Skylake的繼任者Kaby Lake在今年第三季度就要與大家見面了,而等到10nm工藝成熟之後則會推出Cannon Lake處理器。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Intel今年第三季度將會發布同樣基於14nm工藝的Kaby Lake處理器,而10nm工藝的Cannon Lake則像牙膏一樣被擠到明年第三季度去了。按照原計劃,10nm工藝應該是在今年發布就發布的,但是,由於種種意外情況,從14nm工藝開始,Intel就不得不就各種推遲延期。
  • Intel 10nm+終於穩了!臺積電向1nm發起衝鋒號
    年初的CES大展上,Intel公開宣布了代號Tiger Lake下一代移動平臺,採用增強版10nm+工藝製造,集成Willow Cove CPU架構、Xe GPU架構,並深入強化AI。10nm產能進步有多麼大。
  • 硬體資訊:移動端齊發力,AMD 7nm Ryzen將要迎戰10nm ICE Lake!
    而 14nm 晶片組,除了提供 PCIe 3.0、SATA、SD 3.0、eMMC 5.1 、USB 等功能外,還整合了 WiFi 6 (Gig+),整體規格功能相當足夠,滿足輕薄筆電所需的連接與擴充性。
  • 為什麼說Intel的10nm工藝比別家7nm更先進?(上)
    但因為工藝不成熟,Cannon Lake 始終未能大規模面世——只在極個別的小眾機型上稍稍地露了個面,不僅只有雙核心,而且還禁用了集成的 GPU——很大程度表明良率問題大,Cannon Lake 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成為了歷史。
  • Intel Alder Lake 10nm處理器2021登場,7nm...
    2021年維持10nm、2022年進入7nm,新的PTT消息內容是從中國微博流出,雖然目前無法確認這些簡報頁面的官方真實性,但從中或許可以看出些端倪。Intel 2020年預計推出的10nm產品,包含先前提到過的Tiger Lake處理器、DG1顯卡以及目前已經有的Ice Lake等等。
  • 英特爾10nm的前世今生
    研發4年,英特爾的10nm晶片工藝比臺積電的7nm還要強?英特爾所宣稱的10nm工藝與臺積電(TSMC)的第一代7nm製程(N7)相似,但英特爾原本計劃在2016年開始大規模生產10nm製程(HVM),比臺積電的N7製程(HVM)領先兩年,這將使英特爾在高性能pc領域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 10nm加持的Intel處理器:尺寸居然越做越大、還是長方形的
    10nm的Intel處理器,尺寸居然比14nm還要大?本周,兩位日本爆料人雙雙指出,在10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的LGA1200接口之後,Intel規劃的是LGA1700接口。從針腳數就不難判斷這會是一顆體積不小的處理器,消息人士給出的參考值是45x37.5mm,也就是既是長方形,而且還比9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大(37.5x37.5mm)。
  • 英特爾10nm工藝至強處理器曝光:同頻性能暴漲54%
    日前,GeekBench測試資料庫出現一顆疑似英特爾10nm Ice Lake-SP伺服器平臺的CPU,這款處理器採用6核心設計。外媒稱對比現有14nm產品,多線程性能提升多達118%,但真實性也有待檢驗。
  • Rocket Lake的內核叫Cypress Cove,是14nm版的Willow Cove嗎?
    Intel的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Comet Lake-S剛發布沒多久,不過由於架構還是舊的所以我對它並不是太感冒,而第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Rocket Lake則是個更為有趣的傢伙,它應該是一個用14nm工藝打造出來的Tiger Lake處理器,五年來Intel桌面主流處理器將迎來首次
  • 臺積電對手:臺聯電 14nm 工藝 2017 年 Q2 量產,首發比特幣礦機
    臺聯電UMC一度是跟TSMC臺積電並列的臺灣晶圓代工廠,不過在28nm節點之後已經被TSMC遠遠甩開,他們現在28nm工藝的營收比例也不過21%,主力還是40nm工藝。TSMC這一年一家獨大,UMC在技術、資金上已經無力追趕TSMC了,市場份額也搶不動了,新工藝升級步伐也放慢了,TSMC去年就量產16nm FinFET工藝,今年底還準備上10nm工藝,但UMC公司的14nm一直未能量產,現在才有點眉目
  • Intel發布10nm++嵌入式奔騰/賽揚/凌動:4核心只要6.5W
    面向輕薄本的Tiger Lake 11代酷睿之後,Intel今天發布了第二條採用10nm++工藝、SuperFin電晶體技術的產品線,代號Elkhart Lake,主打低功耗嵌入式領域。有趣的是封裝,10nm++工藝的處理器晶片與14nm工藝的PCH晶片組整合封裝在一起,總面積35×24毫米,但二者之間走的不是DMI總線,而是低速的GPIO。簡單測量可知,這顆10nm++處理器的面積大概是9.169×6.394=58.63平方毫米。
  • 14nm最後一戰!Intel 11代桌面酷睿提前3個月殺來
    Intel 11代桌面酷睿原計劃在明年3-4月份發布,但是根據多家外媒確認,Intel已經將Rocket Lake-S提前到明年1月,只是不確定是月初的CES 2021大展期間推出,還是月底。 另外,Rocket Lake-S將繼續採用14nm製造工藝,但也是消費級酷睿的最後一次,明年底的Alder Lake 12代將全面轉入10nm,並首次引入大小核設計。
  • 14nm工藝的巔峰!十代酷睿i9-10900K首發評測:十年來Intel最成功的...
    一、前言:14nm的巔峰!Intel主流平臺迎來10核心曾經有一段時間筆者也難以理解,為什麼早在2018年筆記本端的i3-8121U處理器就用上了10nm製程工藝,而桌面上最新十代酷睿還在堅持使用14nm。
  • 工藝製程都是14nm,中芯國際追上英特爾了嗎?
    公司的回答是,第一代FinFET(鰭狀電晶體)14nm在2019年四季度進入量產,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回答中的「第二代FinFET」很容易引起聯想,也是媒體報導容易出錯的地方。因為「第二代FinFET」就是中芯國際下一代「N+1」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