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武消宣 李甘泉
「真是太方便了,我所有的獻血記錄都可以查到,為國家大數據點讚!」7月3日,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多名消防指戰員無償獻血,現場登錄手機小程序領取到了「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
獻血消防員領取電子證件
「很方便,再也不用擔心數據不能聯網、紙質證件容易丟失的問題了。」今日,參加無償獻血的武漢江夏消防員姚聲宇高興地說道。
7月3日,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全體消防指戰員積極參加大型無償獻血公益活動,為全民血液保障貢獻力量。武漢消防提前與市血液中心溝通,在不影響消防救援力量戰備執勤的前提下,市血液中心組織12輛採血車,分批次深入江岸、江漢、漢陽、武昌、洪山、青山、特勤等12個主城區消防大隊,對500餘名消防指戰員開展採血。
今日下午,在江夏區消防大隊,30餘名消防指戰員參加了此次公益獻血活動。現場,消防員們按照先登記、再檢測、最後獻血的順序,嚴格按照武漢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的要求進行獻血。現場,消防員姚聲宇拿出手機登陸微信「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打開「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向身邊的戰友們「曬」出了自己去年的獻血記錄。據悉,今日獻血記錄將在工作人員錄入後顯示。
全國聯網國內統一電子無償獻血證上線
就在今日,「中國政府網」官方微信發布消息《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上線!與紙質版同等效力》。據介紹,無償獻血作為公民支持我國醫療機構的一項優秀傳統,極大地支持了醫療機構的血量供應。但早期的紙質獻血證,由於存在數據不能聯網、不易攜帶保存等缺點,也會帶來一定的不便。為此,全國統一聯網的電子無償獻血證應運而生。
文章介紹,此前,一位來自河南信陽的網民在2019年通過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表達心聲:「我是一個打工的,以前獻過兩次400cc的血量,一次是在上海,一次是在新鄭。可我的獻血證丟了。家裡出事了,需要用血,醫院查不到,需要去當地補辦。如果跑來跑去,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是個頭,真希望他們血站是聯網的。」今年如願以償,全國統一的電子無償獻血證來了!
「中國政府網」官方微信文章介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推出的「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在「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上線,打通了各地數據,全國聯網,各地獻血記錄均可查,電子證可以隨身攜帶。有網友留言諮詢:「如果記錄與實際不相符,該如何反饋?」「中國政府網」官方微信回覆:由於獻血者數量龐大,有可能存在獻血記錄不全、某些信息錯誤的等情況,具體做法是只要提供當時的《獻血證》和身份證信息,血站將立即為您補錄,修正有關獻血記錄。
全國網友留言稱讚「真方便」
具體操作方法:微信搜索「國務院客戶端」,進入小程序後,點擊「便民服務」,「我的證件」裡第一張就是,登錄有效證件點擊即可領取。楚天都市報記者使用個人身份證件登錄,很快領取了「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並查詢到了記者於2009年12月2日在武漢某高校無償獻血的最早記錄。
「中國政府網」文章一經發出,閱讀量很快突破「10萬+」,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稱讚。以下是部分網友留言:
網友「劉明揚」:這個真的是一個巨大進步,點讚!
網友「善行天下」:2000年第一次獻血的記錄都查到了,為國家大數據平臺點讚!
一網友:2007年讀書的時候,響應學校號召去獻了400cc全血,畢業後最開始的獻血證也找不到了。現在,電子獻血證終於讓我找回了當年的記錄。
網友「木偶走天涯」留言:4次,北京、西安都獻過,以前確實擔心異地不能同步,現在好了。(消防員獻血圖,通訊員李甘泉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