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中世紀全甲格鬥,有一個很好玩兒的地方在於,歷史與現狀之間,常常體現出一種黑色幽默般的詭譎——
例如德國
電影《角鬥士》中的日耳曼戰士
軍團實力:★★★☆
眾所周知,作為日耳曼人的後裔,戰士文化深切的影響了德國的方方面面。在冷兵器時代,無論是威名赫赫的日耳曼祖先,還是東徵西討的神聖羅馬帝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素來以能戰善戰著稱。 但在全甲格鬥領域,大日耳曼的榮耀戰魂,似乎沒有光芒普照。作為中國隊5V5的小組對手,德國儘管起步比我們早,但面臨的困境並不比我們少。
德國國家隊註冊選手有21人。有2位女選手(為啥我總最先關注這個問題!)
德國女隊員 Nadezda Dumonte
德國女隊員 Peggy Schaefer
在史實裝備方面——
德國人擁有著神聖羅馬帝國等光榮的歷史傳統,自然以帶有哥特元素的板甲為其標誌。
德國是一支uncle力很足的隊伍——
隊長威廉大叔,笑容很暖。
德國隊隊長 William Tidwell
其它uncle們——
德國隊隊員 Martin Wandersleb
德國隊隊員 Inmar Nickel
不但大叔,還得是拉丁名的大叔——
德國隊隊員 Jens Hamann-Mühlthaler
除了大叔,還有你們要的日耳曼——
德國隊隊員 Malte Janβen
德國隊隊員 Aant Jelle Soepboer
名字很北京的日耳曼——
德國隊隊員 Bjoem Sauter
德國隊中,發現一位疑似華裔的選手,這明明是我在騎馬與砍殺-1257AD中創造的男主角啊!
你怎麼去神羅流浪了?
德國隊隊員 Kar Wo Li
英俊家,是你嗎?最後的壓軸小哥,必須得鮮肉——
在運動基礎方面——
初步統計,德國隊選手分布在四家俱樂部
Zitadelle 2人(隊長 William Tidwell在此隊)
Ramstäk-Frisia 10人
Swaiut Thoringi 4人
Bayard 3人
江湖散人 2人
去年與中國隊並肩作戰的弗裡斯蘭俱樂部(Ramstäk-Frisia ),似乎是德國國家隊的主要班底。
2017年的諸國之戰·巴塞隆納,中國隊員:庫瑪、麵包、大貓三人,以傭兵身份加入了這支俱樂部為主要班底的德國隊,21人戰中。接觸戰剛一開始,大貓與庫瑪身邊的德國兄弟就主動撤退,留下了兩人在風中凌亂……
對於德國在全甲格鬥方面遭遇的困境,德國隊隊長威廉大叔(William Tidwell),在接受官網採訪時,有過這樣的總結:
「首先是對於這項運動的理解發生了偏差。許多參與者沒有做好成為一個真正的騎士,他們不願意在甲冑改進,技能熟練方面,投入資金和精力,對推廣給公眾也毫無興趣。
還有些人參與這項運動是心血來潮,重心也放在『歷史重演』方面。最多只有十分之一的愛好者,真正有興趣投入到「全甲格鬥」領域。
另一方面,內部也產生了很多的紛爭,很多國內選手覺得,國家隊隊長就擁有著特權,但他們其實不了解這項組織工作的艱難。」
通過種種信息我們可以判斷,德國,還沒有成為真正的『德國』,站到諸國之戰賽場的德國隊,也許只是一支50%的德國隊。
一方面,讓我們期待中國隊與這些日耳曼戰士的碰撞。
另一方面,對於他們遭遇的困境,方才起步的中國,應當警惕和借鑑。
肩扛重任的德國隊長William Tidwell
William Tidwell 在一個美好的「中世紀」黃昏
#諸國之戰2018#信息合集
大明遠徵羅馬!2018BOTN 諸國之戰,我們做了一份儘可能全的觀戰指南
中國全甲國家隊的故事 ——來自2018諸國之戰的官網報導
#2018BOTN# 大貓側寫:我們需要女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