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鴻,名珂,字平階,號宗陽子,門人稱其為杜陵夫子。江蘇省松江縣張澤鎮人。一說,他生於1616年,萬曆丙辰年;另一說,他生於1620年,庚申年,卒年據傳為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己亥年。壽年應在百歲左右。弱冠(16歲前)失恃(喪母),先父安溪公授以巒頭之書,命習地理(風水);壯年失怙(喪父)。1645年二十多歲時明朝滅亡,去福建被明代唐王授以兵部司務,晉御史。閩破,亡命江湖,藉地理(風水)術活動於山東、江浙。約40歲後定居於會稽(浙江紹興),後卒於此。
蔣大鴻自得無極子之傳,積習孜孜,遍證大江南北的古今名墓,獨具真詮,融會貫通。於是他集《青囊經》《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經》《都天寶照經》等「堪輿五經」成集,並為其作注,名為《地理辨正》。「堪輿五經」是地理(風水)文化的經典,是地理(風水)學的秘奧寶藏,歷史上地理(風水)學者,因不得要領而無法登堂入室,直至蔣大鴻的《地理辨正》問世後,其玄奧之法才被勾勒出來。地理(風水)學的學理才從萬縷錯亂中整理出一些正見。蔣大鴻對於「堪輿五經」的整理和建樹,使人撥雲見日,心眼洞開。是故,後人尊其為是繼黃石公、郭璞、楊筠松之後的玄空地理(風水)宗師。
《水龍經》的問世是蔣大鴻對地理(風水)發展的又一貢獻,蔣大鴻於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編撰,論述了平洋地區,以水為龍的辨龍立穴法。成為後世,平洋地區認龍立穴最重要的地理(風水)著作。《水龍經》之外,蔣氏還著有《天元五歌》《天元餘義》《陽宅指南》《傳家陽宅得一錄》等著作。
客觀地說,明清時期地理(風水)文化繁榮的背後,有泛濫之勢,真偽夾雜,魚目混珠。蔣大鴻所編的《水龍經》指明了平原地區尋龍點穴的理論與 方法;他所著的《地理辨正》駁斥了諸家之非,闡明正見,雖在玄空大道上,忌天律有禁,作隱語而不露真旨。然真訣亦隱於其中,得訣者讀之,自有撥雲見日之功!蔣大鴻之後,玄空學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著名的有六大門派,即滇南派、無常派、蘇州派、上虞派、湘楚派、廣東派。六大派中,章仲山的無常派影響大而深遠。
唐朝楊筠松為代表的江西巒頭派的興起後,巒頭之法已經很完善了。而理氣之法儘管有「天玉經」的問世,但大家仍不得要領,儘管蔣大鴻的《地理辨正》的影響力巨大,掀起了對玄空地理(風水)的研究熱潮,但玄空秘法的真正公開還是應歸功於沈竹礽。其《沈氏玄空學》,將玄空學的挨星方法公之於世,廣為流傳。
更多精彩
❤ 三元水法必須與九星水法合用才是風水一絕
❤ 三元不敗八大格
❤ 三元不敗是何種風水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