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考證的一代地仙蔣大鴻之墓

2022-01-30 木葫蘆

這是吾師在十多年前考察的一代地仙蔣大鴻之墓,國外的一個風水師先去考察了一下,地方都沒有找到,就在風水論壇發了一篇所謂的考察筆記,並批評蔣公。

蔣公在世的時候,力闢當時世面流傳地理諸書之謬,公視三合諸法者,極度輕蔑,時人無以為對。唯待其身故,毀謗大起,歷世而不休。又有清末沈公竹礽,平生最恨蔣公言多晦澀、秘而不傳。時有今人,不知三元擇徒之慎,難獲三元真機,常道玄空不驗,實效小兒故事、齏為笑談。

風水自古乃帝王之術,非一般人能夠傳承。因精通地理之道,有奪天改命之功,知者也會穩口深藏舌。非現在時師這樣弄一大堆頭銜,網上四處主動搞業務。豈不知過去請明師為家族造葬一所墳有多不易,需數年時間考驗主家幾代人福德,因福人居福地,德不配位,反遭災殃。

當今世道,利字當頭,不少人通過攻擊先賢來抬高自己,或標新立異自創門派,或言自己是某某派傳人,某某風水協會會長,殊不知全是「離岸」(非法)協會,自己封的。大多只是靠「風水」二字混碗飯吃,不然那麼多風水寶地,為何不為自己家葬一口好地升官發財呢?

先錄觀龍先生考證蔣墓筆記。

風水宗師蔣大鴻墓穴,在明末清初時,上海華亭蔣大鴻先生是三元派玄空之宗師,極受後世三元玄空飛星和玄空六十四卦的堪輿師所推崇。

根據《華亭縣誌列傳》記載:「在清順治三年,即一六四六年,清兵攻陷福州,殺明朝唐王朱聿鍵,此時蔣大鴻曾偽裝僧侶逃命,以堪輿術週遊齊魯(今山東省),後徙至吳越(江蘇浙江一帶),到會稽(浙江紹興),尤其喜愛此地之明山麗水,遂定居於此,死後,遺命葬於若耶之樵風涇。筆者在初學風水時,已得悉蔣大鴻為堪輿界之大宗師,相信死後定必葬於自選的富貴龍穴,讓骸骨能吸收天地靈氣,福澤後世子孫,蔭出偉人。後翻閱風水古籍,發現在清朝乾隆年間(約蔣氏死後一百年)曾有堪輿師專程到訪,尋獲蔣大鴻後人,發覺其子孫之丁財貴秀乃屬一般平凡,並未有蔭出過大富大貴之人。因此筆者極希望能夠實地堪察蔣氏墳穴,以釋心中對蔣氏墓穴風水的疑團。在學習風水的廿多年期間,本人曾無數次親領學生遠赴中、港、臺等地覆視千多個古今名墓,都未能尋獲蔣氏吉地。及後至二○○二年五月在《新玄機》中看到一篇重刊有關蔣大鴻先生之墓穴圖,記載的是一九二二年繁章靜先生兩度採訪蔣墓,並用個多月的時間詳述及繪圖,仔細列明位於紹興府會稽縣東南距城十餘裡,石帆山下林家匯(土名馬龍頭)之墓穴喝名為「螺螄吐肉」,此墓為蔣大鴻自卜之龍穴。又將穴位四周之羅城,來山去水方向等一一說明。

閱覽後,本想立刻起程前往堪察,但因有學生要求相隨同行,既要遠赴浙江省,當然希望能多堪察幾個有代表性的名墓。首先委託國內學生花費個多月時間,代找龍穴正確位置,以免浪費光陰。

在二○○三年十二月下旬終於出發,因路途遙遠,為方便出入,此次行程只帶同幾名學生前往。首先直飛安徽省黃山,順道遊覽屯溪市,之後開始了堪察行程。

此次安徽浙江之旅,最大的收穫要算是找到胡氏祖地及蔣墓。所以今卷是重點介紹蔣墓的龍峰向水,收山出煞之巒頭和理氣。

當日大清早便離開紹興市酒店,驅車前往市郊東南方,經大禹陵,過會稽山,到若耶方舟別墅,此乃是一系列新建的單棟高級住宅區。《華亭縣誌》有記載蔣大鴻死後葬於若耶之樵風涇,地名是相同,墓穴相信應該是在附近吧!行車沿河直上廿多分鐘後見一曾重修的望仙橋,橋頭附近的巴士站,路牌上將行程路線的地名列出,其中有稽山、若耶方舟和宛委山等。

記憶中蔣大鴻《天元五歌》的自序裡,曾談及宛委山和會稽山;自序中曰:「丁酉之歲(一六五七年)皆我周生翱翔入越(即今紹興)越之彥士觴子於宛委之山,惟時同遊者多人,呂子相烈,求卜一邱奉藏母,翣並於宛委南麓,為定馬鬣之封,而呂子之再從叔師濂及弟洪烈,先與予詩酒倡和,得意忘形……。」順治己亥(一六五九年)日月會於元枴之次(子月)中陽大鴻氏題於會稽之樵風涇。

在平坦之處找尋龍穴是非常困難,所以便往後山高處觀看,只見後山亂墳疊疊,樹木繁盛,最後只能攀登至石帳上,便可清楚看見蔣墓明堂全景,右白虎方有石帆山屹立於庚位,其餘砂作白虎捲桉,青龍甲方為九崗山群峰作侍衛,來龍秦望山在未,入首戌龍,內水口在辰(有橋關鎖),外大水口蝦蟆山在醜方,遠有大尖山及西化山諸峰在丙位作城垣,正朝是樵風涇河,逆水來朝,以水立局,立壬山丙向,在方位理氣論,為地元一氣收山納水之局(略)

以下是吾師考察的正文:

下面是浙江省紹興會稽若耶之舟樵風涇石帆山下左肩老龍嫩枝的「螺螄吐肉」穴位照片,它位於觀龍先生考證時站的位置,順路前行四百米左右再向右行,有一條小路近三百米左右,才真正進入宛委山區的內局,乃為蔣墓所在之地。在「螺螄吐肉」的對面(南方)有一個茶館取名為"宛委"就是蔣公辯證序中所說的"宛委南麓"。當地人所稱的「宛委山」是指一個山群連在一起,象一個大半環狀的形勢,在風水中稱這種環抱的形勢為「左擁右抱,個字中抽」之類。石帆山的後面有一條長長的鬼尾,鬼尾上另落一脈葬有大禹陵墓。

(註:石帆山為祖山,全是石頭結構,其形就象一艘遠航大船上的風帆,所以取名為石帆山。它又象一個螺螄殼,堅硬而光滑,在它的左肩抽出一脈嫩枝,其形猶如螺螄所吐之肉,所以在風水學中「形家」對它喝形為「螺螄吐肉」)試想蔣公何許人也,在當時世稱地仙,雖然不能上比楊、賴、廖、禹,卻是我國風水學理氣史上劃時代的人物,研究他卜的穴位,豈能隨便等閒視之,而對古人之不敬也。


落脈聯珠三峰武輔兼體。

下面照片是宛委山「螺螄吐肉」的虎砂,在旁邊是惜日蔣公的「宛委南麓」是蔣公與弟子們教學風水與修煉丹道的地方,現開設為一名叫「宛委「的茶館。其內局緊斂,左擁右抱,神清氣爽,幽雅清香,小溪潺潺,如身臨其境卻有幽居世外桃園之感。只是龍出傍脈,力量略欠,格局幽雅過餘,神氣清爽過盛,而人事欠足,所以在此局中曾住過一位道家傑出高人王陽明先生,並在此間登仙正果,飛升仙境。

石帆山右肩旁的一個著名道觀,不遠處就是陽明洞天。

下面是石帆山巒頭與宛委山區域照片,由於是拼接照片,均為平面表現形式,實地則是左右彎環相抱,石帆山左右兩腋下各有兩個天然泉眼(蔭龍水「,形成兩條小溪,環抱著從石帆山左肩吐出的嫩枝「螺螄肉」兩水相交於向左,再向青龍方流入樵風涇河中。「螺螄肉」從石帆山上滾動而下,脈氣悠悠揚揚,變化多端,由於非個字中抽出脈,其結穴之位臨左而向右,似正非正,似奇非奇,卻又奇正相依,非真正作穴高手不能下穴定針。

另一角度的螺螄吐肉格局照片。

下面照片站在內局明堂向外觀看。乃左右龍虎環抱有情,特別是外砂朝拱護衛,乃成逆水之局,內堂小溪起於左右兩邊腋下的清澈泉眼,由右倒左,交流於樵風涇河中,均與清朝乾隆年間堪輿師所繪之圖相同,只是作者在繪圖時有一點變形,把左右龍虎環抱距離畫得略開了一些。站在穴位後的巒頭向丙方望去,能看見丙方秀麗的朝山,層層起伏,視線有跨虎砂而過之形。所以看上去有一點斜,如果立向正朝樵風涇河對面之案,則會出現內局偏左,內水順水走、外水橫水一局,而出現奇的現象,他立壬丙向,則奇正相交,水勢逆朝,則更顯精神,只嫌虎砂略高,外朝過遠與外明堂過寬,其聚氣欠斂。如果不收外局另立它向則格局又偏小,所以非真正作穴高手才能立好此局之向,我考過此巒頭上葬下的幾所近百年左右之墳,均發文秀與將軍,而且有離鄉之應。

作穴的大概位置,可惜年代久遠,聽說在亂世之時,有人開墓盜地理秘笈而挖掉了墳墓,具體也不清楚。

祖山下脈第一節束氣處。

第二節束氣全部剝換盡了的土。

彎環的宛委內側。

來龍與庚峰

站在巒頭照朝案,由於樹太多,加上天氣灰暗,所以照相效果不佳,不過凡懂形架的風水愛好者也能看出形勢並非觀先生所言的全面無情吧!丙朝大尖山尖而秀。

圖例說明,只是我畫得不標準。在尋找此穴時,確實不太好找,因為許多名字當地人也不太清楚,只有年長老人才知道,而且對於一些地名的概念有不同意思,如:會稽只為一個山系,而不為一個具體位置或州、縣、若耶方舟為山系的一個區域、宛委山只是一個環形的山狀小區域,樵風涇為河流的一段等。

若耶溪畔。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據說這裡曾是西施浣紗、採蓮的地方。

從圖中來看,觀龍確實沒有進入蔣墓的內局,而在一個青龍外層護砂上尋找蔣墓之穴,確實有一點小看蔣大鴻了。作為一個有名的地師,就連初學風水之人的青龍白虎環抱概念也分不清,用一個外行的眼光去衡量一代地學宗師的形架水平,而在一個散亂的不結地的格局中尋找一代宗師的穴位,還大言宗師的錯誤。大家不妨想想,一位略有修為的風水師,也不會把自己的墳選在砂水無情的亂山上,只貪一點朝案虛秀之峰巒。雖然蔣墳並非大龍結作,但也不會不如爾等,更何況在當時他被人們譽為「地仙」呢。還有更多的隱話與資料,在此暫時不表。 

由於年代久遠,地貌有所改變,加上作者繪圖時有些走樣,我略修了一下,他圖中龍虎略畫寬了點。

在此只是針對我考證蔣大鴻墓的實地認識,並談談我的見聞,雖然蔣墓並不是什麼大龍大結之地,但也不會象觀龍先生所說的那麼無情,並在沒有找到巒頭與穴位時,就武斷評定,豈不是對古人不敬嗎?而且從作者繪圖來看,很有大結作的氣勢,但實地也確實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對這個格局我妄加推斷一下,一是龍奇,二是局奇,三是穴奇,四是心奇。龍奇於石山有力,來龍遠長,落脈怪異,變化太玄。局奇於山水盡合於地元一氣,內外水源清秀並環抱。心奇於兩個方面,1、用理氣來牽強形勢,而想盡得地元一氣,望後代發達。2、蔣公無心於後代的發達或根本無後人,只貪求山水之靈氣,而鍾情於追求仙道佳境。因為此山此水極負靈異之感,在《經義秘旨》中首談金丹大道,後談地理玄機,這不難看出古人對仙道的嚮往之心。蔣公跟無極子學習時首先是為了求修煉之法,而無極子先傳地學於他,叫他先修人世,後才傳仙道修煉之法於他。記得在二十年前吾師也說地理是一盤大道,其重點並不在於葬墳,好好修之,並言書可讀、官不可做,醫可學、而不可行,地理可學,而不在於葬墳。可能大家會笑我,呵呵!這也沒關係,不過細心想一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何況此地有一極負靈氣的道觀呢,其間並有王陽明道長在此正果,蔣公也許會貪之。   在此我只想說出一些見聞與猜想,不能盡合人意,真正情況如何,只能朋友們自己去實地考證了~~~~~~

 

相關焦點

  • 一代地仙蔣大鴻!
    蔣大鴻幼年喪母,中年喪父。自幼隨先父安溪公學習地理風水之術,以形家為主。隨著學識的提高,年少時即知世俗流行的風水是謬誤的,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更正。直至後來,到了思窮徑絕的時候,才在方外之地獲得無極子的風水真傳。
  • 一代地仙蔣大鴻
    一代地仙蔣大鴻  蔣大鴻(名珂,字平階,號宗陽子,門人稱其為杜陵夫子)是明末清初的玄空宗師,他於萬曆丙辰(1616)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辰時出生在江蘇省松江縣張澤鎮
  • 一代地仙蔣大鴻——《第七期:職業風水(堪輿)師—蔣氏大玄空風水「基礎班」》
    蔣大鴻幼年喪母,中年喪父,自幼隨先父安溪公學習地理風水之術,以形家為主。隨著學識的提高,年少時即知世俗流行的風水謬誤多多,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更正。直至後來,到了思窮徑絕的時候,才在方外之地獲得無極子的風水真傳。期間他還博採眾長學習吳天柱的水龍法和武夷道人的陽宅法,並得到魏相國府的陽宅秘笈而自悟,這樣又苦學了10年,才心眼洞開。
  • 風水大師蔣大鴻被後人尊稱為「地仙」.
    時值周、溫當權,無法展其所學。或如是故,公性情豪放不羈,常縱馬,狂奔痛飲長嘶高歌,時人稱其俠義。         幾度事敗,遂感時事不可為,後專心詩詞之學、堪輿之術。至康熙十七年,其友薦公於博學鴻儒,亦為公所拒。公常言黨社舊事,跌蕩而談,涕淚舉下。著書十餘部,卷以百計,多於身後散落無存。與門人周積賢、沈億年等人合著有《支機集》存世,後為研究雲間派詩詞重要文獻。又有《水龍經》《天元五歌》《地裡辨正》等著存世,為時師奉為經典。
  • 風水地仙——蔣大鴻為姜垚葬祖墳真的沒有發嗎?
    姜垚七代「揚仕」,為一代風水地仙蔣大鴻弟子。官至昌化教諭(昌化縣、主管一縣之教育)、國子監學正(正九品)、國子監博士(國子監是當時國家的最高學府),生子七人,皆有功名。長子姜公銓(字山啟),官至杭州府尹,承家學,少時極得黃宗羲、毛奇齡等看重。垚晚年夢中遇紫霞道人白玉蟾點化,致力仙道,無疾而終。
  • 蔣大鴻與玄空派風水
    弱冠(16歲前)失恃(喪母),先父安溪公授以巒頭之書,命習地理(風水);壯年失怙(喪父)。1645年二十多歲時明朝滅亡,去福建被明代唐王授以兵部司務,晉御史。閩破,亡命江湖,藉地理(風水)術活動於山東、江浙。約40歲後定居於會稽(浙江紹興),後卒於此。蔣大鴻自得無極子之傳,積習孜孜,遍證大江南北的古今名墓,獨具真詮,融會貫通。
  • 蔣大鴻斷子絕孫風水案例
    蔣大鴻斷子絕孫風水案例楊晤:說蔣大鴻做了很多使人斷子絕孫、家敗人亡的風水案例,是可以採信的嗎?
  • 蔣大鴻註解《青囊經》的意義
    黃石公《青囊經》,上承孔子《易傳》,下接漢晉易理與術數,更創奇門遁甲、風水之演繹,為學易之人必讀之經。
  • 蔣大鴻風水傳人郭凌峰玄空飛星風水面授視pin青島班大慶班服務課程資源分享
    您好,我購買了蔣大鴻風水傳人郭凌峰玄空飛星風水面授視pin青島班大慶班服務課程,已經學完了,可低價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加入萌萌家成長社群可免費獲取
  • 古籍線裝善本 蔣大鴻嫡傳 三元地理秘書十一種批註 汪雲吾 劉樂山注 16開線裝版
    古籍線裝善本 蔣大鴻嫡傳 三元地理秘書十一種批註 汪雲吾 劉樂山注 16開線裝版《蔣大鴻嫡傳三元地理秘書十一種批註》汪雲吾
  • 歷代明魯王墓考證
    朱肇煇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系弋妃所生。而《明史》記載,則由湯妃所生。該墓誌的出土校正了《明史》記載其生母為湯妃的訛誤。對研究明魯藩王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第三代魯王朱泰堪,系靖王嫡長子。光緒十八年《泗水縣誌》記載:泰堪於永樂九年(1411)生,成化三年(1467)封為魯王,成化九年(1473)病逝。諡惠王。享年63歲,在位7年,妃趙氏,系知縣褫之女,先逝。
  • 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真正實力有多強?
    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也不曾見有此!」  在《西遊記》中,老君乃先天地而生的三界第一仙。孫悟空的意思,老君何等牛逼,也不曾說自己是什麼長生不老,與天同壽。一個人越是強大,越是懂得謙虛。這種謙虛並非強裝出來的。而是一個人能力越強,了解越多,越是會發現天地大道渺遠,越是會明白自身在宇宙中的渺小。
  • 陝西佳縣舊寨莊氏的淵源考證
    湖北省孝感市胡滿第129世孫胡士奇先生通過對《漢》、《唐》、《宋》、《明》及《史記》中漢姓帝王諸史和本姓胡滿世家的研究,得出如下數據:漢朝劉邦世家平均24年為一代,唐朝李淵世家平均22.7年為一代,宋朝趙匡胤世家27年為一代,明朝朱元璋世家26年為一代,周初陳國胡滿世家23.8年為一代。
  • 《西遊記》中號稱背景通天的地仙之祖鎮元子,為何不上天庭任職呢
    唐僧師徒一行四人,其實剛到達西牛賀洲萬壽山五莊觀地界時,對鎮元子這個地仙之祖,是不怎麼看得上的。唐僧,就是一向謹慎,反正不出錯就是了,一路小心。而反觀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三人的表現,就知道,這三位師兄弟那完全是看不上鎮元子了,竟然一門心思,想著偷對方的人參果吃。
  • 天庭之主玉帝坐擁三界,為何地仙之祖鎮元子卻縮在小小的五莊觀?
    天庭之主玉帝坐擁三界,為何地仙之祖鎮元子卻縮在小小的五莊觀? 《西遊記》有九九八十一難,在第十八難碰到了一個神秘的道觀五莊觀,五莊觀內還有一顆與西王母蟠桃齊名的天地靈根人參果樹。主人就是執掌地書,與三清聖人一個輩分,號為地仙之主的鎮元子。
  • 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的分辨
    如果你在定中已經由明點境界進入能所合一的無邊的「無雲晴空」境界,並能自由掌握這種境界,同時以這種境界    為基礎起修,則說明你的修煉層次已經達到了仙道所定名的「神仙」這一品級。在其他修煉體系中,修煉佛教藏密噶舉派正宗大手印禪道的修士,如果    真實進入「一味瑜珈」的境界,亦即等同於神仙品級。
  • 傳說中的泰山老奶奶與領道師地仙的關係
    我從三點談到泰山老奶奶與我們的關係。1、天下陰魂歸泰山說到泰山,說到陰魂,說到人的轉世輪迴,懂得傳統文化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東嶽大帝。東嶽大帝作為主宰人生死的大神,中國流行「五行」說,故而有「五嶽」的說法。其中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位於山東省泰安、濟南之間。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其地處我國東部,故有東嶽之稱。
  • 一代詩宗韓偓為何葬在豐州?顏氏家族緣何守墓千年?真相來了
    韓偓性喜山水,便在葵山山麓的報恩寺旁建房舍,以為定居之地,時稱「韓寓」。在這裡,韓偓下地耕種,上山砍柴,自號「玉山樵人」,自稱「已分病身拋印綬,不嫌門巷似漁樵」,過著退隱生活。  《南安文史資料》記載:「杏田村」這個名字為韓偓所取,他種植杏樹、開墾農田、修建水塘,仿效陶淵明隱居。
  • 鶴壁紂王墓前一小廟,對聯霸氣,一代帝王開疆拓土有貢獻
    紂王墓,目前免費,沒有門票。位於淇縣城東朝歌鎮南淇河西岸。呈長方形,為土冢。墓前立有石碑,碑上有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的「紂王之墓」。石碑的背面寫有「商紂傳」,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孟世凱先生撰寫的。紂王墓前有一小廟,小廟上貼有對聯兩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