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威特教育法:如何打造「天才」孩子?其教育法值得複製

2020-12-11 錦春育兒經

卡爾威特是世界吉尼斯記錄中最年輕的博士,他8歲就掌握多種語言,9歲上大學,14歲就獲得博士學位。這位天才人級物出生時,卻是一個有些痴呆的早產兒,之所以能夠有後來的逆襲,都是因為父親老卡爾從小對他的教育。老卡爾把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總結出卡爾威特教育法,獲得了全世界教育家的一致認可,並且風靡全球。

卡爾威特出生在德國薩勒河畔的一個小村莊,父親老卡爾是一名牧師,卡爾威特由於早產的原因,患有輕微的痴呆症。母親為此非常擔憂,但是父親老卡爾卻認為:一個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先天因素並不重要,而後天的教育才起著決定性作用。

卡爾威特教育法:如何打造「天才」孩子?其教育法值得複製

一、抓住0-3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倫敦學院兒童健康協會兒童救助慈善機構共同研究的結果指出孩子在三歲之前,尤其是出生到一歲的階段,大腦的發育速度是成年人的兩倍。

卡爾威特教育法也指出:孩子的教育存在「天賦遞減」法則,每個孩子出生時都具備著眾多潛能,但是會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少。如果能夠對孩子越早開始進行教育,那麼這些天賦和潛能就能開發得越多,使孩子成為天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具體有哪些方法抓住這個關鍵期

1、編故事、戲劇、詩歌

卡爾威特小時候經常和父親一起編故事、詩歌,他們還喜歡把自己編出的故事表演成戲劇。因為在編這些故事的時候,大腦要反覆地構思,重複地推敲其中的細節,這樣就可以鍛鍊記憶力。並且將這些故事進行戲劇表演,加上動作和語言的方式,能夠進一步加深記憶。

2、複述繪本

卡爾威特小時候非常喜歡聽故事,父親每次給他讀完一個繪本故事後,都會要求卡爾威特來複述,並且會詢問剛才故事中的很多細節。這樣卡爾威特每次聽故事的時候,就要更加地專注,將所有細節都記得更加清楚。卡爾威特能夠有強大的學習力,與父親對讓他複述繪本脫不開關係。

3、對待卡爾威特的提問,鼓勵多動手、多思考

卡爾威特小時候好奇心特別強,經常會問父母一些出人意料的問題,比如世界上有沒有仙女、聖誕老人等。父母並沒有簡單地敷衍,而是鼓勵卡爾威特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去思考。卡爾威特就到生活中去尋找,接觸各種植物和動物,發現了很多神奇現象背後的原因,並且把自己的發現寫成了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創造力也因此被很好地開發。

4、豐富卡爾的經歷

卡爾威特在兩歲時,父親就經常帶他去各地旅遊,看到名勝古蹟時,父親會給他講解其中的歷史。參觀各種博物館、美術館和戲劇表演,並且每次參觀完回到家時,父親就要求卡爾威特給母親和小朋友講解自己的所見所聞。父親會帶卡爾威特經常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使他從小就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見到了王公貴族甚至是國王,也能交談自如、毫不怯場。

通過卡爾威特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天才並不是天生就註定的,其實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擁有天才的潛能,甚至是有一定缺陷的孩子也不例外。只要父母可以儘早開始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成為天才並不遙遠。

相關焦點

  • 讓家長告別焦慮,讓孩子未來可期,卡爾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值得借鑑
    就連卡爾的母親也絕望地說:「這樣的傻孩子教育他也不會有什麼出息,只是白費力氣罷了。」然後就是這樣一個痴呆的早產兒,卻在後來的人生中,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他被譽為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卡爾威特一生都在德國著名的大學裡講學。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一直任教到1883年,他逝世為止。卡爾威特一生能有這麼大的成就,離不開父親的耐心與不放棄,並且利益於卡爾威特父親制定的精密而嚴格的教育計劃並付諸實施。他在《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提到過給孩子教育的三大建議。
  • 如何創建「天才」子級?他的教育法值得仿效
    當這個天才出生時,他是一個患有痴呆症的早產兒,他之所以有後來的逆襲,是因為他的父親卡爾從小就教育他。老卡爾總結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並風靡世界。卡爾弗特出生在德國薩勒河旁邊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父親卡爾是個牧師,他因早產而患有輕度痴呆症。
  • 痴呆兒子8歲學會6種語言,16歲獲雙博士,一切奇蹟源於天才教育法
    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個小兒子和正常的孩子不大一樣,送到醫院檢查之後,醫院證實孩子患有痴呆症,這一消息對卡爾威特來說無疑是個晴天霹靂,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開始了一絲不苟的教育事業,他傾其一切只為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健康的正常人那樣生活。
  • 用「平行教育法」教育孩子
    有一次孩子被打後離家出走,路上被伯父攔下,伯父就與其父親商量,孩子讀書期間到伯父家居住。孩子居住在伯父家時,伯父會經常抽時間跟他交流思想,在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的同時,還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找到問題,並學會解決問題。
  • 郭濤首次出書撇開打女人、衡量女性標準他的「留白教育法」如何?
    回歸到《父親的力量》郭濤獨家首次呈現他的神秘教子方法「留白教育法」,又如何呢?在書中,郭濤第一次全面將自己的成長經歷與讀者分享,穿插兒子石頭的故事以及與孩子們共處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經驗心得。書中講述了明星家庭中不為人知的細節和獨到的教育理念。
  • 西班牙教育法改革將對華人有何影響?
    律師季奕鴻表示,如果悉數西班牙歷次的教育法,可以編出一部小史。西班牙實行民主四十多年以來,已經歷了八次教育法改革。結合西班牙的政治環境分析,屬於非常頻繁的節奏。一般來說,西班牙執政黨的任期是四年,有時同一屆執政黨可能會連任,那麼八次改革意味著幾乎每次有新的執政黨上臺,就會對教育法進行改革。而且,西班牙每次改革教育法都會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此次改革也不例外。
  • 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來看看世上著名的幾種育兒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文|文兒老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這裡的「琢」,放在孩子身上就是「教育」。都說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如何教育孩子,是困擾不少父母的問題。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不如看看世上著名的幾種育兒法,看看能不能得到啟發。卡爾威特的教育它是由德國教育老卡爾威特提出來的。他根據自己對教育的獨到見解,將自己的痴呆兒子培養成了天才,8歲即學會6種語言,9歲考入大學,13歲發表論文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 西班牙遊行反對"塞拉教育法"改革 對華人有何影響?
    為何教育法改革會引發如此激烈的討論?教育法改革會對旅西華人群體有何影響?《歐洲時報》採訪了西班牙中國律師事務所主任季奕鴻律師。他介紹了西班牙教育法改革的歷史成因,並分析了西班牙教育法對於移民群體的影響。
  • 在老師和父親的「天才教育法」下,孫正義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在父親全面開展他的「天才教育法」之前,孫正義並不是很懂事。他從來不把作業帶回家,每天傍晚要放學時,孫正義總是苦等放學鈴,只要放學鈴一響,孫正義就「嗖」地沒影了。他總是那樣貪玩,不到天黑不會回家,作業也只是第二天早晨趕到學校完成。後來奶奶看不下去,批評了孫正義,孫正義卻和奶奶頂了嘴。
  • 早教奇人卡爾威特:打造孩子超強記憶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父母都想孩子有超強的記憶力,我也不例外,看到最強大腦中的那些天才,我真希望我家孩子也是其中之一,為此我向不少人請教提升孩子記憶力的方法,最終還是早教奇人卡爾威特的方法最好用。可能很多人都好奇卡爾威特是誰?
  • 幼兒園設計乾貨:如何在幼兒園設計中應用「華德福教育法」
    作為學前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知名的流派,儘管在華德福教育進入中國的這些年受到許多詬病,但華德福教育仍舊得到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人們的接納和推崇,其自然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例如,一個大教室有一個角落用來準備食物或進食,或者在教室內有休息和玩耍的地方,玩耍和休息或是進食的空間會讓孩子感到安全。
  • 衛斯理媽媽的在家教育法
    她說:所有的孩子到5歲就開始學習閱讀了,除了柯西亞,我對她沒有辦法。她花了幾年的時間學習閱讀,而其它孩子僅用了幾個月。教育的方法是這樣:在孩子開始學習的前一天,我要把整個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給各人分派任務,並吩咐他們在我們的學習時間,即上午9點至12點或下午2點至5點期間,不得進入房間。
  • 世界教育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如何把孩子培養進哈佛大學?
    原創 芳蓉馨宇 STEAM在線世界上有一本教育的奇書,記錄了一位父親如何把生下來有些痴呆的孩子培養成了天才。也就是孩子3歲時,其性格特點基本就已經成型了。這種特點就會影響他的一生。相反,我們從一個成人也能看出他三歲之前的影子。所以,3歲之前的教育是最佳時期,是非常科學的。三歲之前如何教育呢?
  • 國家搏擊總教練:反對郭德綱滅除自尊挫折教育法,讓孩子本色出演
    但主流相聲也有被詬病之處:其諷刺幽默的社會性、尖銳性越來越消失,不是貼近生活,而是遠離了生活——所以,現在,這兩類相聲都有其被喜歡與遠離的地方。那麼,曾遭遇過強烈的職業挫折感之後的郭德綱,卻因其「大俗」模式與個人才華的有機結合,成就了如今名利雙收的德雲社。
  • |快試試哪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在此理論指導下,她的女兒維尼弗裡德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會用世界語讀寫劇本;5歲能自由運用8國語言;9歲進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兒童。但是斯特娜夫人並不滿足於僅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才,她也渴望讓世人了解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於是在她女兒12歲那年寫成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書,並成立了自然教育學校,培養出了眾多天才兒童。
  • 世界著名的16種兒童教育方法,每一種都值得家長借鑑,建議收藏!
    目前在國內根據盧梭教育理念實施的愛彌爾教育法主要有東莞的愛彌爾幼教集團下屬的各園。 06、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出生於1898年的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對如何通過拉小提琴去開發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並培養出了大批的「天才」兒童。
  • 孩子經常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家長需巧用「3C教育法」
    同時,老師也提醒媽媽說,孩子的情緒不能控制是一個大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孩子不是天生就愛發脾氣,他們這種行為是由於長期的情緒積壓而造成的外在表象。只有當家長靜下心來反思孩子的成長,從中找到孩子發脾氣的真正原因。從原因出發,對症下藥,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學著掌控自己的情緒。
  • 卡爾威特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神清氣爽的黃昏,父親拉著他的小手一邊散步,一邊耐心向他解釋什麼是同情心,並告訴他「具有同情心的孩子都不會霸道蠻橫,能從事對社會有益的事情。這樣的孩子更能得到社會和他人的喜愛,不管在學校和日後的工作中都會有更多的機會,成人後更能與朋友、家庭建立起親密無間的關係」。就在父親對他講述這些倫理道德規範的時候,一個流浪漢從他們身邊經過,引起了小卡爾威特的注意,他好奇地問父親:「他為什麼要流浪?他需要什麼呢」?父親沒有馬上回答小卡爾的問題,對於小卡爾所提出的問題,父親一向都要給他一段思考的時間。
  • 看警示片 寫觀後感 | 交警直屬一大隊試點「震撼教育法」治理行人...
    對此,我市交警部門一般提供三種處罰「選項」讓其任選其一,現場參加交通安全考試;參加不少於15分鐘的交通志願體驗活動;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接受相應的行政處罰。近期,交警直屬一大隊再次針對這一治理難點,創新管理方式,採取「震撼教育法」,對依法查處的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當事人採取強制觀看交通安全警示視頻的方式,處罰的同時同步進行宣傳教育。
  • 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
    (1997年1月23日遼寧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6月30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0年7月30日遼寧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