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行教育法」教育孩子

2020-12-26 任敏傑先生醫生律師

任敏傑 任一英 原創

走好人生每一步

前面用大量篇幅討論了家庭人才戰略,要實現家庭人才戰略,有了戰略目標,還要有戰術思想,就是要有實現戰略目標的方法。

由於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千差萬別,每個父母教育的孩子,都是獨立的個案,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制定出家庭教育的標準方法,也不可能有相應的標準答案,各種書籍和網際網路上介紹的方法和技巧,只能作為父母的參考。

鑑於此,父母只能從「道」出發,發掘出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以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

父母要從「道」去發掘教育方法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讀高中的孩子,父親給他的學習壓力很大,孩子非常叛逆,在完成學習任務、生活習慣、行為準則等方面都有反映,父親的處理方式是,先是訓斥,訓斥無效,就拳腳相加。

有一次孩子被打後離家出走,路上被伯父攔下,伯父就與其父親商量,孩子讀書期間到伯父家居住。

孩子居住在伯父家時,伯父會經常抽時間跟他交流思想,在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的同時,還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找到問題,並學會解決問題。

他們的交流不拘形式,兩個人經常在陽臺上談心,特別是周末的晚上,雙方可以交流到深更半夜,直到伯父叫孩子休息,孩子還意猶未盡。

在交流學習問題時,伯父發現孩子明白其重要性,想學習,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才經常開小差,或晚自習出去上網,為此,伯父在與孩子交流學習問題時,落腳點就是讓孩子明白,現在是讀書的年齡,只有認真學習,才可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想法。

孩子還提出了很多關於人生觀、價值觀、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問題,伯父會把自己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和處理方式告訴孩子,還會坦然承認自己犯過的錯誤和自我糾錯的過程,讓孩子明白成長是一個試錯的過程,知錯就改,才能有所作為。

孩子與伯父交流時,不止一次說:「我發現伯父對我進行思想控制,看起來沒有要求,其實比爸爸的要求還高」。

這個孩子在伯父家居住時,沒有叛逆行為,回家與父親居住一周以上,雙方又水火不容。

舉示這個案例,不是要討論孩子的學習興趣、習慣和能力,這些問題後面要專題討論,這裡主要討論父母的教育方法。

分析這個父親的教育方法,不是去調動孩子主觀能動性,不是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需要,讓孩子從需要中找到問題,而是採取命令加強制的方式,把教育當成了單向灌輸,不是雙向交流。

如果這個父親用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準則等內容與孩子交流,讓孩子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孩子就會自己尋找,或與父親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用平行教育法去教育孩子

從戰術上思考家庭教育,父母不妨設想與同學、朋友或同事討論問題的場景,討論問題,說明參與者對問題的認識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因此,難免進行辯論或爭論,辯論或爭論,能發現和修正自己或他人的錯誤,是相互學習的過程,顯然,學習是雙向交流,不是單向傳授或灌輸。

由於辯論或爭論的對象,通常沒有血緣關係,都會維繫自己或對方的顏面,即使爭得面紅耳赤,也不會惡語傷人,更不會拳打腳踢。

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是要解決孩子成長中出現或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準則等,父母如果把家庭教育變成單向的知識或信息傳授,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

父母要清楚,雖然家庭教育以情感為紐帶,但在教育孩子時,不能以感情代替問題解決,要劃清情感和問題的邊界,只有跳出情感的桎梏,才沒有「我是為你好」「恨鐵不成鋼」的抱怨或情緒,才能坐下來或靜下來,與孩子討論問題。

簡單地說,家庭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學會問題解決,因此要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問題介紹知識,啟發孩子尋找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路徑,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都有上上策、上策、中策、下策、下下策,並引導孩子選出最佳路徑。

孩子學習問題解決,開始可能不熟練,爾後,會越來越有主見,當孩子處理問題有主見時,就可能與父母的思維方式發生碰撞,父母一定要放下身段,與孩子平起平坐進行討論,這種討論,既是受業和解惑,又是相互學習。

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就是平行教育,我們把這種教育方法定義為:平行教育法

平行教育法,是指父母在確立家庭人才戰略基礎上,為實現戰略目標,在傳道受業解惑時,以問題解決為核心,讓孩子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前先教育自己,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用正確的思想和方法引導孩子,同時學習孩子和他人的優良品質,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新觀念,在教育和被教育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平行教育要求父母平等對待孩子
    走好人生每一步父母用平行教育法教育孩子,就要把孩子看成與自己平等的人,因此,要從思想上要樹立起,孩子是獨立的民事主體的觀念,只有這樣,父母才能讓孩子充分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把孩子當成獨立的民事主體看待和對待,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就不會用情感代替理智,就能排除各種非理性因素的幹擾,在判斷孩子的言行是正確還是錯誤時,就會提高判斷的準確性,教育孩子就更有針對性,就能做到對事不對人。
  • 卡爾威特教育法:如何打造「天才」孩子?其教育法值得複製
    這位天才人級物出生時,卻是一個有些痴呆的早產兒,之所以能夠有後來的逆襲,都是因為父親老卡爾從小對他的教育。老卡爾把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總結出卡爾威特教育法,獲得了全世界教育家的一致認可,並且風靡全球。卡爾威特出生在德國薩勒河畔的一個小村莊,父親老卡爾是一名牧師,卡爾威特由於早產的原因,患有輕微的痴呆症。
  • 平行教育要求父母能夠自我反省
    走好人生每一步用平行教育法教育孩子,父母如果知道自己的優點或缺點,就能避免自己的缺點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盡力發揮自己優點對孩子的影響,甚至把優點對孩子的影響發揮到極致。這個孩子成家後,在養育自己的孩子時,吸取父母給自己造成壓力的教訓,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從來不提要求,只要孩子認真學習就好,也不給孩子營造安寧的學習環境,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在書房才能學習,讓孩子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下學習,不給孩子製造緊張空氣,不讓孩子感受無形的壓力,避免孩子產生考試恐懼。
  • 西班牙教育法改革將對華人有何影響?
    他介紹了西班牙教育法改革的歷史成因,並分析了西班牙教育法對於移民群體的影響。強調公立教育平民化11月19日在國會會議上通過的教育法被稱為「Lomloe法」,也被西班牙媒體稱作「塞拉法」,是以現任教育大臣伊莎貝爾·塞拉為首,由社工黨,「我們能」黨和加泰隆尼亞共和黨共同批准的修正法案。
  • 西班牙遊行反對"塞拉教育法"改革 對華人有何影響?
    新的教育法為何會引起如此激烈的反應?律師季奕鴻介紹,上一次教育法改革是在2013年,由當時執政的人民黨推動,被稱為「提高教育質量法」,距今僅7年時間。如今聯合政府又推出了教育法改革。宏觀來看,本次教育法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更平民化,將精英教育變成平民教育。首先,本次改革強調公立學校是西班牙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次,是加強對半公半私學校的管理。
  • 郭濤首次出書撇開打女人、衡量女性標準他的「留白教育法」如何?
    回歸到《父親的力量》郭濤獨家首次呈現他的神秘教子方法「留白教育法」,又如何呢?在書中,郭濤第一次全面將自己的成長經歷與讀者分享,穿插兒子石頭的故事以及與孩子們共處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經驗心得。書中講述了明星家庭中不為人知的細節和獨到的教育理念。
  • 孩子經常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家長需巧用「3C教育法」
    孩子經常發脾氣的原因有哪些1、長期被忽視和缺乏關注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刷刷抖音微博,聊聊微信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當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之後,就容易用發脾氣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早在幼兒時期,他們就發現自己只要大聲哭鬧,父母就會來抱起自己。
  • 衛斯理媽媽的在家教育法
    她在寫給約翰的一封書信中敘述了自己教育子女的方式。她說:所有的孩子到5歲就開始學習閱讀了,除了柯西亞,我對她沒有辦法。她花了幾年的時間學習閱讀,而其它孩子僅用了幾個月。教育的方法是這樣:在孩子開始學習的前一天,我要把整個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給各人分派任務,並吩咐他們在我們的學習時間,即上午9點至12點或下午2點至5點期間,不得進入房間。
  • 哈佛媽媽天賦教育法:孩子和你都是鑽石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述閱讀《哈佛媽媽天賦教育法》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示。這本書的作者姚青萍,祖籍在浙江諸暨、她出生於臺灣高雄、是成長在臺灣的美籍華人,在她的身上有很多光鮮亮麗,引人矚目的標籤。後來,媽媽發現女兒的學習方式很特別,不是哥哥讀書那種方式,而是用聽的、用唱的和用說的,特別是和一群人一起學習時更有勁。你看,兩個孩子個性很不同,作為父母,真的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性,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先天氣質、順勢教養,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活出她們自己最亮麗的一面。
  • 國家搏擊總教練:反對郭德綱滅除自尊挫折教育法,讓孩子本色出演
    ,因此顯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那就是他的「消滅兒子自尊的挫折教育法」。但是,我們其實也要區分,在這種「挫折教育法」中,也是大有分別的:讓孩子適當從小受苦受累,感受和適應挫折,但並不代表要以「消滅孩子的自尊為目標,或為代價」,這才是鄒國俊反對郭德綱教育理念的關鍵和精髓所在!
  • 分享|世界上最著名的六種教育方法!|快試試哪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想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但如今社會上的各種教育方法層出不窮,搞得家長實在無從下手。今天,大貓就給大家整理一下到目前為止,世界公認的六大教育方法,來看看哪一種適合您的孩子吧!在著名的哲學家詹姆斯博士的影響下,她開始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深受影響,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自然教育」理論。在此理論指導下,她的女兒維尼弗裡德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會用世界語讀寫劇本;5歲能自由運用8國語言;9歲進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兒童。
  • 幼兒園設計乾貨:如何在幼兒園設計中應用「華德福教育法」
    作為學前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知名的流派,儘管在華德福教育進入中國的這些年受到許多詬病,但華德福教育仍舊得到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人們的接納和推崇,其自然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持。華德福教育中認為0-7歲最重要的時期之一,這個階段的兒童需要通過自由行動和探索環境進行發展,環境教育應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就像華德福教育對於學前教育體系的啟示一樣,華德福教育對於幼兒園設計的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 精細化教育法,正在讓教學成為一門「副業」
    何謂精細化教育法呢? 為何說教學正在成為一門副業呢? 在當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混雜的情況下,一線老師們正在被與教學無關的事務「榨乾」!
  • 蒙氏教育的影響及其社會地位
    01 蒙氏教育的社會評價 蒙氏教育法,全名蒙臺梭利教育法,它由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創建。作為深受歡迎的少兒啟蒙教育法,它是建立在人類的成長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以全新的思想建立了適應兒童自主學習、完美成長的教學體系。
  • 孩子的前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三商(IQ、EQ、AQ)的方法
    啟成少兒美術教育——少兒美術課程諮詢請私聊我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使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兒童創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們樂於用畫畫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內心意願,在創作中發揮潛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 睿智的家長用「南風」教育孩子,普通的家長用「北風」教育孩子
    ,南風效應一直是被大家推崇的教育方法,這種把尊重對方作為教育基礎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南風效應中,寒冷的北風採取了嚴酷的方法,希望逼迫行人脫掉外套,然而事與願違,人們迫於嚴寒,把衣服包裹得更加嚴實,而和煦的北風則用它的溫暖使人們主動解開了衣襟。
  • 他的教育法值得仿效
    老卡爾總結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並風靡世界。卡爾弗特出生在德國薩勒河旁邊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父親卡爾是個牧師,他因早產而患有輕度痴呆症。母親對此非常擔心,但父親老卡爾卻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先天因素並不重要,後天的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創建「天才」子級?
  • 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
    (1997年1月23日遼寧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6月30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0年7月30日遼寧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黃磊的「三讓」教育法,讓多多極度自律
    在出現過染髮打耳洞的非議之後,黃多多用自律重新證明了自己。孫莉在微博曬出黃多多在健身的視頻。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黃多多的動作標準、肌肉緊實,在瑜伽墊上做著運動,讓不少網友感到慚愧。這也是繼黃多多在獲得五項國際大獎之後,又一次憑藉自律上熱搜。
  • 看警示片 寫觀後感 | 交警直屬一大隊試點「震撼教育法」治理行人...
    近期,交警直屬一大隊再次針對這一治理難點,創新管理方式,採取「震撼教育法」,對依法查處的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當事人採取強制觀看交通安全警示視頻的方式,處罰的同時同步進行宣傳教育。「震撼教育法」要求違法人員掃描二維碼,通過手機觀看視頻。視頻內容由一大隊民警剪輯,時長3分鐘,包含了行人、非機動車逆行、闖紅燈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