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獵頭行業並不陌生,它只是幫助企業找到合適人才的「中間人」。然而,既然我們在尋找人才,我們應該稱他們為「獵人」。為什麼我們稱他們為「獵頭」?
事實上,「獵頭」這個詞是從英文直譯過來的。作為一種職業,獵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當時,戰勝國如英國和美國,當他們認為德國是一個失敗的國家時,借用了「獵頭」一詞來招募傑出的科學家,並讓專業公司幫助他們尋找傑出的人才。這意味著科學家的頭腦是他們最重要的象徵。
然而,「獵頭」的最初含義比現在的含義更加血腥和暴力。最早的「獵頭」指的是美國的食人族,他們會在戰鬥中砍掉敵人的頭,並把它們綁在腰上,以展示他們傑出的業績。
頭骨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從在戰場上取下敵人的頭到將死刑犯送上斷頭臺,從美國原始部落製作的皺縮的頭到杜莎夫人蠟像,這背後有一個一致的邏輯:人類對頭有一種可怕的迷戀。
2004年,美國工程師伯格被蓋達組織斬首。兩天後,第一個發送視頻的網站被關閉,因為伺服器被太多的頁面瀏覽所阻止。
我們可能認為我們是文明的現代人,每個人都會遠離砍頭這種野蠻和血腥的行為,但相反,每次恐怖分子發布砍頭視頻,即使被禁止,也會在網際網路上造成大量傳播。
《人類砍頭小史》 |[英語]弗朗西斯拉森,海南出版社| 2016年8月
牛津大學頭部博物館館長弗朗西斯拉森(Francis Larson)研究了這種「頭部崇拜」,並寫了一本《人類砍頭小史》的書,不僅是為了獵奇,也是為了提醒我們,「頭部崇拜」的共同人性和文化基因仍在影響著我們的認知。
01不遠處的「頭崇拜」
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最初的崛起歸功於法國大革命中被斬首的頭顱。
杜莎夫人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時代,她創造了大量斷頭臺受害者的頭顱。例如,在政治家瑪拉遇刺後,憲兵隊儘快把她帶到了犯罪現場。當瑪拉躺在浴缸裡,還在流血,體溫還活著時,她做了一個面部模型。
這些頭部展品大大增加了參觀她的蠟像館的人數,後來擴大到全世界。可以說,這是人們「頭崇拜」的一個縮影。
在作者工作的牛津大學皮特河博物館,有一個名為「縮頭」的特別收藏。在這個系列的背後,還有一段聳人聽聞的「頭部崇拜」的歷史。
這些皺縮的頭顱是100多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叢林中的舒爾人製作的。他們相信死後靈魂的可怕力量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為了獵殺人們的頭顱,他們會專門組織部落突襲來攻擊其他部落。作為戰利品,頭顱將從頭骨、脂肪和肌肉中分離出來,然後反覆裝滿熱鵝卵石和沙子,製成拳頭大小的乾燥頭顱。
舒爾人的獵頭習俗可以追溯到16世紀,但它的全盛時期是在19世紀後期。為什麼?
答案出乎意料:最好奇、最狂熱、最熱衷於縮小人類腦袋的是19世紀的歐洲人。
霍雷肖羅伯利和他的毛利人頭收藏(1895)
那時,全球貿易開始繁榮,許多歐洲人湧向南美洲,拿出他們自己的槍枝和槍枝來交換舒阿爾人。
為了滿足歐洲人的需求,獵頭公司每月攻擊一次,涉及數百人。當男人的頭不夠大時,他們就開始攻擊婦女和兒童。這樣,婦女和兒童的頭就成了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旅遊藝術品,在南美洲的街道和小巷裡出售。
作者認為,歐洲人的這種病態嗜好不僅滿足了他們對原始部落的好奇心,顯示了他們強大的購買力,還給了他們一種「權力的幻覺」擁有一個頭就相當於擁有一個頭主人的生活。
為什麼頭骨「有吸引力」?
頭骨的確是生命的最佳象徵。從生理功能來看,我們有四種感官:視覺、嗅覺、聽覺和味覺。它也容納了我們的大腦,我們神經系統的核心;它吸進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傳達出表達我們思想和觀點的話語。
然而,人們的「頭部崇拜」有著超越生理的原因。
作者告訴我們,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活著的人總是喜歡從死去的人身上尋找魔力,而頭滿足了我們的崇拜。
頭部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一個被砍下的頭顱可以有許多功能:戰利品、科學材料、犯罪證據、紀念品收藏、政治抵押品、宗教象徵.
也正因為如此,古代的斷頭臺成了生死的終極舞臺:這裡是行刑和教育的地方。
斬首不僅奪走了受害者的生命,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作用。這也是這次公開表演的功能:嚇唬旁觀者,讓人們接受警告。
1939年,囚犯在法國凡爾賽街頭被處決。
然而,這種效果有時會適得其反,不僅無法平息叛亂,還會激起人們對斬首的崇拜。16世紀的英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的宗教審判非常殘酷,但是被處決的牧師都被視為烈士。
這也是斬首後來被當局廢除的主要原因。
什麼能代表「我」?
作為一種懲罰,斬首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頭的象徵意義從未消失。我們仍然認為頭部或大腦是一個人的標誌。人們的「頭腦崇拜」仍然在一些看起來很科幻、屬於未來的事物中起作用。
例如,在科幻小說《三體3》中,一個名叫雲的重要人物為了完成人類的任務,參與了一個階梯計劃。簡而言之,他拿出他的大腦,並把它發送給三體艦隊。三體人恢復了正常,從而完成了調查在此之後,他仍然相信大腦可以代表一個人。
別以為這只是科幻小說,現實中也有類似的東西。
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阿爾克爾基金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有超過150名「病人」存放在那裡。這些人和冷凍學家都認為,如果人體能夠足夠快地冷卻下來並保存下來,未來的技術將足以修復輕微的大腦和身體損傷。數百年後,「病人」醒來後發現自己又年輕又健康了。
2015年5月30日,重慶女作家杜紅因胰腺癌去世,家人將她的大腦冷凍在冰箱裡。她也是小說《三體》的編輯。
然而,保存整個身體需要很短的時間來冷卻整個身體,並用-196的液氮淹沒整個身體。費用很高,最便宜的是12萬美元。因此,三分之二的人選擇了一種只需要5萬美元的保存方法,稱為「神經停頓」。
什麼是神經停頓?坦率地說,砍掉你的頭並冷凍它。
不幸的是,更多的研究動搖了這種「頭腦崇拜」的科學基礎:不要把所有的功勞歸於我們的大腦。不管我們的大腦有多強大,它們也是由我們的身體所塑造的。
腦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我們人類的情感實際上來自身體。我們的感覺似乎轉瞬即逝,但它們實際上植根於我們的肌肉運動和心跳。正如神經科學家安東尼奧達馬西歐所說,「頭腦包含在身體中,而不僅僅是在大腦中」。
同時,其他器官對我們人格的影響也值得關注。例如,心臟移植病人有了新心臟後,他很有可能會經歷性格變化,包括興趣和脾氣、生活規則、音樂興趣、飲食和睡眠,甚至性取向。
這實際上告訴我們,完整性是人類的基本屬性,任何分離或放大某個局部功能的行為或概念都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