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高考開始,作文題會是什麼?
其實,不論什麼題,寫真話,抒真情,展現真自我,就一定差不了。記者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發現,曾被稱為「戴著鐐銬跳舞」的高考作文,「鐐銬」漸少,押題漸難,題目回歸生活,鼓勵學生思辨、想像,用文字展現自己。背範文、「高考體」等應試技巧難得高分。
從議論時事到記敘身邊
1977年12月,高考恢復。首場考試的作文題分省命制,都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北京卷為《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河南卷題目為《我的心飛向毛主席紀念堂》,「雷鋒」「為人民服務」「實現共產主義」等也在其他省份的作文題中出現。
改革開放之初,社會急需思辨類人才,為國選才的高考制度也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那時的作文題多是要求考生表達對社會現象的看法,文體中,議論文「一花獨放」。
例如1978年作文題為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1981年全國卷作文要求考生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讀後感;1982年高考作文題目為《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1983年高考作文題目則要求就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寫「毅力與恆心」為主題的議論文;1985年高考作文題為《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呼籲儘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汙染等問題,倡導追求綠色發展的理念,雖是應用文,但其實也是對考生議論能力的考查;1987年作文題中,「小學辦起遊泳訓練班」被當做新現象成為作文題。
「議論文」熱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高考作文題的議論主題包括「帶刺的玫瑰花」「近墨者黑」「動口與動手」等。
此後,高考作文題逐漸向關注日常、普遍情感和個人經歷轉變,文體上也逐漸出現了「記敘文」等諸多文體。例如1994年高考作文題是以《嘗試》為題寫一篇記敘文,1998年作文題為《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等。
1999年高考作文題更是大膽地鼓勵學生想像,當年的作文題為《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多年參與高考閱卷的老師表示,很多人認為只有議論文才能體現學生的思想、高度,其實,好的記敘文更能展現學生的語文功底和寫作水平。
從千篇一律的「高考體」
到百花齊放的「真性情」
高考考議論文多,語文課堂就多教哲理思辨類文章,師生就多研究議論文的文體,背範文,宿構,高考考生的作文多為「三段式」,引用事例多為王昭君、蘇軾、莎士比亞、拿破崙等人的故事,議論「假大空」,缺少生活氣息,甚至有些作文杜撰故事,說謊話,比如遇到議論「堅韌」「堅強」的作文題時,就會出現多篇「爹死娘病」體,「開始還挺感動,但後來發現這樣的作文很多,就有種『上當』的感覺。」一位參與過高考閱卷的老師說。
「其實,東北孩子的作文就應該有『黑土地』的氣息,西北孩子的作文就應該有『黃土高坡』的味道……」一位多年參與高考閱卷的教師如此形容對高考作文的期待。
伴隨著各省自主命題的推進,高考作文「個性化」色彩逐漸濃鬱。
2002年高考,北京開始自主命制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試題,作文題引導考生關注北京地域特點,例如2006年高考的《北京的符號》,2014年高考的《老規矩》等。2009年高考,流行歌曲也成為考題,《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鼓勵考生展開想像的翅膀。
即便是關注社會熱點,也不限於「知道」,而是注重考查學生的思考。例如2008年高考,汶川地震進入考題,北京卷沒有直點地震,而是給出了石頭、水與沙子的小實驗,讓學生展開聯想。據多年研究高考作文題目的精華學校教師王丹寧介紹,那年的作文更容易讓學生展示自我,從實驗可以想到「很多事情看起來達到了極限,實際上還存在很大空間」,這就與汶川地震後的堅持、突破極限等精神巧妙聯繫到了一起。
「微博」詩歌穿越小說
新文體鼓勵學生想像創新
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更加開放,不僅有百餘字的「微寫作」,一直被高考「禁止」的詩歌也被允許,而且鼓勵學生想像,高考作文甚至可以寫穿越小說。
2014年高考作文中出現的價值10分的微寫作,是北京首創,該題要求考生分享學習語文的體會、評價「家長送考」現象,或用文字紀念自己的18歲,短短150字,或記敘、或議論、或抒情,讓學生三選一,考生可盡情展現文採。有專家分析,當時,微博流行已有三四年,在網際網路環境下長大的「95後」們,早已習慣用140字的小文章,記錄日常,分享情感,傳播點滴。
當年的微寫作還首次明確提出「可寫詩歌」,多位閱卷老師回憶,靈氣飛動的作文讓人眼前一亮,給了他們多年不見的驚喜與感動。2014年,曾任北京市語文高考閱卷領導小組副組長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曾在《中學語文教學》撰文盛讚微寫作,「我們從短短的150字中,能讀出孩子們的心聲和生活,能讀出他們的歡樂與痛苦,能讀出他們的思考與擔當」。
2015年高考,「穿越」竟然也進入高考試題。當年作文題《我與民族英雄過一天》,鼓勵學生想像,引導學生愛國,同時也對學生的歷史修養進行了考查。2016年,則向閱讀致敬,請考生變作「神奇的書籤」,徜徉書海;2017年高考作文,則讓學生飛向未來,到2049年,為共和國的百年拍照。
王丹寧表示,如今的高考作文不僅考查文筆,思辨能力,更注重語文運用能力的強化,靠死記硬背,寫「高考體」很難得高分,如果能在作文中說真話,抒真情,展現閱讀積累,語文修養,就有機會得高分。
高考作文的弊習
多年參與高考閱卷的漆永祥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從寫作的角度,總結了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風與弊習種種——
賭咒發誓體作文,就是全文充斥「一定」「必須」這樣的句子以表決心顯勇氣。
空言泛語體,就是無論寫什麼人什麼事,都是一通看似高妙、實則空泛的廢話。
小資美文體,就是用抒情的語調、無病呻吟的口吻來描述與議論。
爹死娘病體,就是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慘故事。
故事拼湊體,就是事先準備四五個勵志故事,無論什麼題目,都用這幾個故事編織成文。
四平八穩體,就是一味求穩、「40分萬歲」的作文。
龍頭鳳尾體,就是開頭有「氣勢」,結尾要「升華」,中間卻是豬腹。
排山倒海體,即用漂亮整齊的排比句貫穿全文。
亮點閃光體,則過分追求文章中有亮點,以引起閱卷者注意。
副題題記體,就是作文正題之下尚有副題,開篇再用魯迅、莎士比亞等人的名句為題記,中間再用小字標題,將一篇文章割得四分五裂。
生僻艱澀體,即故意用生僻字詞與艱澀的語句,顯擺自己的與眾不同,結果往往錯別字滿紙。
此外,還有時空穿越體、文白夾雜體、天書地咒體、符號圖畫體等。
北京卷作文題2002—2017
2002年
《規則》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總分60分)
幾個同學看了一場世界盃足球賽,興致勃勃地聊起規則問題。
同學甲:規則太重要了。運動員不守規則,裁判不公正執法,就不會有精彩的比賽!
同學乙:對!沒規則不成。沒有校規,沒有交通規則,成嗎?
同學丙:可有時不守規則的佔了便宜,守規則的反倒吃了虧呢。
同學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學丁:不過規則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適,就得改。現在許多「遊戲」規則不都修改了嗎?
請以「規則」(含「規則與……」)為話題,自行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3年
《轉折》
無論在個人經歷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令人難忘的轉折。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請以「轉折」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4年
《包容》
以「包容」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包容」有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的意思,也有一併容納、接受不同意見的意思。本題若只從其中一個方面寫,也可以。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
2005年
《說「安」》
以「說『安』」為題作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以及「安於……」等意思。要求自行選定角度,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於800字。
2006年
《北京的符號》
許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徵並具有傳承價值的事物,這些事物可以稱作該城市的符號。故宮、四合院是北京的符號;天橋的雜耍、胡同小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號;琉璃廠的書畫、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號;王府井商業街、中關村科技園是北京的符號……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後還會不斷湧現出新的北京符號。保留以往的符號,創造新的符號,是北京人的心願。對此,請以「北京的符號」為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2007年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是唐詩中的名句,有人說,這是歌詠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說,這是指一種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說,這是嘆息「細雨」、「閒花」不為人知的寂寞處境;有人說,「看不見」、「聽無聲」並不等於無所作為,還有人說,這裡的情趣已不適合當今的世界……請根據自己讀這兩句詩的體會,展開聯想,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角度。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全文不少於800字
2008年
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課堂上,老師說:「今天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隨後,他拿出一個裝滿石塊的玻璃廣口瓶,放在講臺上,問道:「瓶子滿了嗎?」所有學生答:「滿了!」「真的?」老師從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進去,填滿石塊的間隙,「滿了嗎?」學生們若有所思。老師又拿過一壺水倒了進去,直到水面與瓶口持平。「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老師問道。課堂活躍起來。
一個學生說:「很多事情看起來達到了極限,實際上還存在很大空間。」
一個學生說:「順序很重要。先放這桶沙子,有些石塊肯定就放不進去了。」
一個學生說:「對,得先放石塊。有些分量重的東西就得優先安排。」
一個學生說:「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麼?」……請就以上材料,展開聯想,自定角度,寫一篇文章。
2009年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 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0年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不限文體。
2011年
如何看待桌球賽中國奪冠
鹿特丹的桌球比賽,中國獲得了冠軍,人們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說,中國有實力,應該得冠軍。也有人說,應該讓其他人嘗試突破,也拿冠軍。還有一種聲音說,中國應該讓出這個冠軍,不能總是霸佔冠軍寶座。
請選擇一個角度擬題作文。
2012年
鐵路巡道工老計的故事。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計一個人工作在大山深處,負責巡視鐵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樹危及行車安全,每天要獨自行走二十多公裡,每當列車經過,老計都會莊重地向疾馳而過的列車舉手致敬。此時,列車也鳴響汽笛,汽笛聲在深山中久久迴響……
大山深處的獨自巡視,莊重的巡禮,久久迴響的汽笛……,這一個個個場景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 隱形要求
請在材料含義範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顯性要求
2013年
科學家與文學家怎麼看手機
根據對話,按要求作文。
科學家:假如請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個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會是什麼呢?
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動不可思議呢。
科學家:我同意,手機是資訊時代的一個標誌物,簡直稱得上是一部掌中電腦,豐富的功能一定會讓這位大發明家感到新奇。
文學家:手機的廣泛應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或許這也是愛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學家與文學家各自對手機的看法,引發了你哪些思考、想像?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4年
一、大作文:老規矩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閒事、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
世易時移,這些老規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友陸續把一些老規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上,引發了一片熱議。
老規矩被重新提起並受到關注,這種現象引發了你哪些思考?(隱形要求,提出問題)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於700字。
二、微作文:三選一
①學習語文的體會;
畢業前,語文老師請同學們把自己學習語文的體會寫下來,與下一屆同學分享。要求所寫的體會具體、切實,易記憶。
②對家長送考怎麼看;
今天早晨是家長送你來考場的嗎?請對「家長送考」現象予以評論。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
③18歲的感覺。
寫一段抒情文字(可寫詩歌)紀念自己的18歲。要求感情真摯,富有文採。
2015年
一、大作文: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
①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英雄人物:嶽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
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隱形要求
請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像,敘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寫出英雄人物的風貌和你的情感。
②《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麼能深入你的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
二、微作文(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①語文老師請同學們推薦名著中的章節或片段供課上研讀。範圍:《三國演義》《巴黎聖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選擇哪部著作中的哪個章節或片段?請用一句話表述推薦內容,並簡要陳述理由。
②亂塗亂貼、違禁吸菸、賽場京罵等不文明的現象,與首都形象極不相稱。請針對社會上的某一種不文明現象,擬一條勸說簡訊。要求態度友善,語言幽默。文體不限。
③請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
2016年
一、大作文:二選一
①《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記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種 「酣暢淋漓」的感覺。某種意義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藝術形式本身,成為了一種象徵。請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從老腔的魅力說 開去,不局限於陳忠實散文的內容,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請展開想像,以「神奇的書籤」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表現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有細節,有描寫。
二、微作文:三選一
①高中階段的學習最需要注意什麼?請給即將進入高中學習的同學提一兩條建議。要求條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②很多家長在微信或QQ等媒體上建立了班級「家長群」。請對這種現象發表評論。要求言之成理,自圓其說。150字左右。
③請以「荷」為題,寫一首詩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過150字。
2017年
一、大作文:二選一,字數不少於700字。
①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像,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想像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二、微作文:三選一,180字左右
①《根河之戀》裡,鄂溫克人從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裡也有類似的故事。請你從中選取一個例子敘述情節,並做簡要點評。要求:符合原著內容,條理清楚。
②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能需要通過這樣的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原著,自圓其說。
③如果請你從《邊城》裡的翠翠、《紅巖》裡的江姐、《一件小事》裡的人力車夫、《老人與海》裡的桑地亞哥之中選擇一人,依據某個特定情境,為他(她)設計一尊雕像,你將怎樣設計呢?要求:描述雕像的體態、外貌、神情等特徵,並依據原著說明設計的意圖。
作者:任敏
編輯: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