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言:「葡萄美酒夜光杯」,俗話又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都告訴我們,各種葡萄酒要選用不同種類的酒杯,才能令酒更香醇,不同的酒杯能留住酒的香氣。
而紅酒杯的拿法也是有竅門的,從拿法中更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那麼,今天,小赫將為各位盤點一些葡萄酒杯的特點,並帶大家看看紅酒杯的拿法和性格間的聯繫。
這張被人認為醜爆了(嗯,是的,你不是一個人)的圖是人體舌頭的4個味覺區域。我們對葡萄酒的品嘗通常是通過鼻子和舌頭,鼻子是聞香,舌頭是嘗酒。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面中前部對鹹味敏感,舌面後部對苦味敏感,舌頭的兩側則對酸度敏感,大家可以在日後品酒時多加感受。
如果你對葡萄酒不甚了解,如果你打算用一種酒杯去品嘗所有的葡萄酒,可以選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品酒杯,它不會突出酒的任何特點,直接展現葡萄酒原有風味,被全世界各個葡萄酒品鑑組織推薦和採用。無論哪種葡萄酒在ISO品酒杯裡都是平等的,當然,相應的,也並不能令酒更香醇啦。
喝紅葡萄酒最多使用的是波爾多酒杯,它是按照產區的葡萄酒特點設計的,適合大多數法國產的波爾多紅酒,因為波爾多紅酒酸和澀味較重,所以要求杯身長且杯壁不很垂直的鬱金香杯形,它的杯口錐度比較小可以留住大部分的酒香,酒入口時會直接接觸到舌面的中後部,強調了單寧(苦澀味)的同時取得了甜、酸度很好的平衡。
勃墾第紅酒的單寧較弱、酒體較輕、果味較重,勃艮第杯就是按照勃墾第產區的葡萄酒特點設計的(嗯,和波爾多酒杯差不多哦),相對于波爾多酒杯來說它淺一些,而且杯子直徑更大一些,因為其大肚子的球體造型正好可以引導葡萄酒從舌尖漫入,實現果味和酸味的充分交融;而向內收窄的杯口可以更好地凝聚勃艮第紅葡萄酒潛在的酒香。
極美的名字,比名字更厲害的是它的特點。以赤霞珠葡萄釀造出的紅酒單寧緊實、口感濃鬱,赤珠霞修長的杯身有利於控制酒液在舌頭的中部達到單寧、果味以及酸度的平衡,較為平緩的杯身弧度可放緩酒液的流動速度,使酸度獲得提升,淡化單寧的苦澀感,而不至於一下就衝到舌頭最後面的苦味區加強苦澀感。
黑皮諾有一個美稱,葡萄中的公主,釀成的葡萄酒香氣細膩,酒質豐富充實,使用杯身較大,向內收口的黑皮諾酒杯,能增強葡萄酒的香氣,它的酸度較高,修長的杯身能使酒汁流過舌尖的甜味區,以凸顯果味平衡原本較高的酸度。據說它也是葡萄杯中最好的可樂杯,用它來喝可樂能令汽泡減少,增強香味抑制甜度。你真的不來了解了解葡萄中的公主嗎?
又是一個名字超美得酒杯,讀一遍仙粉黛三個字是不是感覺很清甜?酒如其名,仙粉黛葡萄釀出的紅酒果香馥鬱,酸度適中,透著點辣味。這種弧度稍微小一點的杯型也正是為了緩和酒精度帶來的辣口感,凸顯果味和香味。
1、盛紅酒的酒杯杯腳較短, 杯身較肥大, 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夾住杯角,喝時不宜拿近杯身,手的溫度影響紅酒的口感。
2、在敬酒與人碰杯時,自己的杯身比對方略低時,表示你對對方的尊重。
3、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杯底應該留有少量剩餘,不可一飲而盡。
4、一般的中式玻璃酒杯,要注意拿杯子時不要用整隻手環繞拿杯子,而應該用拇指和食指捏緊杯身一半高度的地方,將杯身卡在虎口的部位,其餘三指自然放鬆,不可以拿的過於靠上,尤其是給別人拿杯子,那樣手指的細菌會沾染在杯口,很不衛生。
5、如果要敬酒給別人,要用右手握杯左手手指輕輕託在杯底,以示敬意。
6、中式的盞或者盅,沒有什麼特別的拿法,但是注意用這種器皿喝酒時,一定要倒滿並且一飲而盡,與西方喝酒的要求相反。
1、手握杯身:這種人溫柔體貼,心地善良,具有同情心,交友廣泛,深得朋友愛戴,但往往比較脆弱,下意識當中表露出愛與被愛的需求。
2、手託杯身:這是一個關懷者的寫照,有主見,有責任心,可靠,不隨波逐流。作為男人,給人以安全感;作為女人,能給人以賢惠溫柔持家有方的感覺。
3、手握杯柱:這是典型的品酒者常用的握杯姿勢,一般不能體現性格,但是那些常將酒杯握在手裡旋轉並不斷搖動觀察的人,表現出自由散漫,隨意和我行我素的個性,喜歡表現,性格外向,善於交際,並有不錯的異性緣。在男人,可靠不足,情趣有餘;在女人,深沉不足,淺薄有餘。
4、手握杯底:這種姿勢也是專業品酒師的常用姿勢,為的是便於晃動酒杯,經常使用這種姿勢的人,有很強的領導欲望。
5、雙手握杯身並旋轉:這是一種非常少見的持杯姿勢,此人表面隨性豁達,卻城府極深,內秀。對異性有強烈的佔有欲,攻擊性較強。成熟老練,善結人緣,但沒有長久的朋友,只有利益上的朋友。
希望讀完本文,
你能成為朋友圈中最懂紅酒杯的人。
看了這麼多,
你又是哪種性格呢?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