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可以說是體育界的最高殿堂,每4年定期舉辦一次由國際奧委會和當屆舉辦國來負責,國際奧委會的總部在瑞士的洛桑,是一個非盈利組織,成立於1894年6月3日,2年後舉辦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就是著名的雅典奧運,28年後,在法國的夏慕尼舉辦第一屆冬季奧運會。
奧委會最主要的職能是負責決定是由哪個國家來舉辦,並在當地的環境設施等做評估,然後向該國收取服務費。想成為奧運主辦國的並不是一件簡單事,因為必須要在10年前就向奧委會遞交奧運申辦意向書,主辦國必須要準備至少33種不同功能的大型體育建築物,美化市容,改善交通等等,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
根據奧委會所公布的資料,2000年,雪梨奧運花費69億美元,2004年雅典奧運花了160億美元,2008北京奧運會的450億美元,是歷史上耗資最大的一次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花的180億美元,2016裡約奧運花了200億美元,2020東京奧運花了260億美元,目前還在持續增加當中。
奧運會能帶來哪些收入?首先在奧運期間,除了為數眾多觀光客之外,全球預估大約會有15000多名選手入境。除此之外,還有選手的教練,親友團拉拉隊等,龐大的人流量可以帶動奧運周邊產品的銷量,幾十到幾千美金的門票,網絡媒體轉播的繳納費,各大型企業的廣告贊助費再加上官方的紀念商品,這些收入到底能不能夠回本?答案是不能
根據目前舉辦國所公布的資料,平均每場奧運最多只能回收60到100億美元,然而這個不是重點,因為奧委會這個非盈利組織還會向主辦國收取金額不等的服務費。比如說1992年,巴賽隆納,奧運奧委會大概只拿了總營收的4%,但到了2016年里約奧運時,奧委會就向巴西政府收取了佔總營收高達百分之七十八的服務費,事實上裡約奧運也被全球公認是近年來最糟糕的一場奧運。
巴西這個國家貧富差距相當的嚴重,即便是在裡約這種大城市還是有非常多的貧民窟,當地自然狀況極差。一般的奧運主辦國,為了美化市容,通常會把周邊老舊的房子給翻新,如果真的太舊了就是拆掉重新蓋一個新房子,巴西政府美化市容的方法比較特別,直接蓋一道水泥牆擋住,這樣就可以避免平民窟被遊客看到,好展示巴西光鮮的一面。
巴西為了辦奧運,將當地的平民窟窮人遷移到另外一個平民窟,造成當時有將近8萬人,因為裡約奧運被迫離開家鄉,奧運結束之後,巴西的失業率直接上升11%,倒賠了大約130億美元,當初花了5億元整修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在奧運結束不久之後也慘遭當地的居民破壞吧,能變賣的東西通通被人們拿去賣了,為了奧運新建的遊泳池,現在也變成裡約最大的公共廁所。
實際上,裡約奧運這種情況,其實並不罕見。因為到目前為止,辦過奧運的國家,那些設施幾乎一半以上,最後都變成廢墟。館內設施,維護外觀的費用,無論將來門票怎麼賣永遠都追不回來,所以寧願置之不理。
這種穩賠不賺、吃力不討好的事,為什麼還是一堆國家搶著去做呢?完全是因為民族自豪感,能夠舉辦奧運也是表示這個國家得到世界人民的肯定。但入不敷出的境地也導致越來越少有國家願意去申辦奧運,例如,2004年那屆奧運就11個國家競爭,2008年有十個國家,到了2012年變成九個,2016年的有7個,2020年只剩5個。
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申辦的國家越來越少,奧運是否會取消,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寫作不易,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給小編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