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6月14日報導《歡樂頌》大熱螢屏後,楊冪、黃軒領銜的偶像劇《親愛的翻譯官》(以下簡稱《翻譯官》),孫紅雷重返都市劇的《好先生》,六六、海清再度聯手的《女不強大天不容》(以下簡稱《女強》),讓觀眾不愁無劇可追。三劇同檔播出高下立現,結果是:《翻譯官》收視率突破3%,勇奪今年上半年收視之冠,強勢碾壓對手,吐槽卻也最多;《好先生》品質感最強但收視中規中矩,社會話題度最高的《女強》成績慘澹,跌出排行榜前五。然而,如果以豆瓣網評分作為口碑標準的話,《女強》的評分最高6.9,而《翻譯官》墊底只有5.5。自去年《羋月傳》後,口碑與收視對立局面再次出現,什麼原因?記者採訪了《翻譯官》出品方嘉行傳媒製片人高琛來解讀。
行業劇的外衣,偶像劇的套路
平心而論,《翻譯官》成為三部劇中的吐槽之最,一來是觀眾基數大,二來也的確在三部劇中顯得製作嚴謹度不夠,偶像劇氣質太濃,自帶吐槽屬性。同為行業劇《女強》的劇情發力點緊緊圍繞行業本身,而《翻譯官》相比之下,不夠深入、細緻,其中最多被吐槽的紕漏就是,明明是政府機構的法語翻譯,可他們涉及的所有外事活動都是對瑞士。
當《親愛的翻譯官》打出了「國內首部講述翻譯界生態的電視劇」旗號時,大家都滿懷期待。可事實上,《親愛的翻譯官》開播後,也陸續出現了很多聲音,評價這明明就是披著職業劇外衣的偶像劇嘛,講的就是一個霸道總裁愛上倔強灰姑娘的老套故事。再到後來的絕症、車禍,為虐而虐,可謂步步不離偶像劇「套路」。
接受採訪時,製片人高琛代表片方表態,他認為口碑和收視同等重要,也留意到了網友的吐槽,但他強調:「『翻譯官』是一部行業劇,但電視劇不是行業的紀錄片。」這部電視劇改編自網絡小說《翻譯官》,但原著的大多情節不適宜改編成電視劇,劇本情節幾乎重寫。高琛表示,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還要堅持選擇這部IP來改編,就是因為看中「翻譯官」的題材。雖然國產劇成熟的行業劇很少,但警察、醫生、律師、媒體等常規職業都有所涉獵,而專門描寫翻譯領域的沒有出現過。選擇冷門的題材意味著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他透露開拍之前,劇組就請了專業人士給演員和製作部門普及翻譯這個行業,主創也到了同傳的會議現場感受了一番,還給演員們培訓了專門的外事禮儀。果然,細節展現的越多,被拿來做對比的內容也就越多。
《翻譯官》引起了觀眾對於口譯行業的好奇,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口譯專業的學生和從業人員「現身說法」,指出電視劇裡的各種紕漏,雖是吐槽,卻也同時令劇集的熱度進一步升溫。至於為什麼一個講法語的故事劇情裡全是瑞士,高琛坦言:「開拍前收到了瑞士旅遊局和瑞士旅遊大使的盛情邀請,瑞士有很多法語區,出於製作上的考慮,也是希望能讓大家看到更多完美場景的展現,最後選擇了瑞士。」同時製片人也表示,「做行業劇是需要細心的工作,在什麼地方還要更謹慎,現在觀眾的每一個信息都是寶貴意見。」
必須關注90後和00後的喜好
《翻譯官》在網絡上的話題度是三部劇中最高的,源自年輕觀眾追捧,劇中人物的奮鬥歷程有當下年輕人的影子。比如,程家陽比喬菲起點高,有優越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資源,自然而然比別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而喬菲代表大部分奮鬥中的年輕人,來自小城市,渴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面對理想的骨感沒有妄自菲薄,沒有走捷徑,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這一切都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容易引起80後、90後觀眾共鳴。此外,這兩個成長環境差異極大的男女主角直到21集才最終打破生活經歷帶來的固有偏見走到一起,比通常的偶像劇更加慢熱卻也更接近真實。
高琛表示,選擇這樣的節奏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是否應該按照以往那樣,上來就注入強情節,有狗血橋段,為了儘快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是最後我們還是達成了共識,選擇這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嘗試更接近生活原貌地講好一個故事,讓它不那麼夢幻,不那麼離奇。」
在演員選擇上,《翻譯官》除了黃軒、楊冪,其餘重要的男女配角都是絕對新人,其中四位是出品方嘉行傳媒的籤約藝人,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高顏值,這也是迎合了年輕人的趣味。新人們演技稚嫩,從某種程度上拉低了這部劇的品質感,比如飾演男二號的高偉光,把原本一個偏執的人物演成了搞笑擔當,不到位的演技馬上被網友惡搞,「深情的高偉光」被做成了各種微信頭像,成了熱度頗高的網絡段子。即便如此,高琛認為縱觀大局,目前的市場最需挖掘新人、給他們機會成為新偶像,「我希望他們將來每個人都能成為真正意義的偶像,如果我們有這麼多後備偶像,把偶像劇好好的拍下去,不管是大IP的改編,還是原創作品,認真地去做,終會呈現出品質感的。」
作為70後製片人,高琛坦言特別關注90後和00後的想法已經是這個行業的基本課程了,「我不可能做到100%地融入他們,但在這個新媒體蓬勃發展的年代,我必須要熟悉、了解他們的喜好和趣味所在。」最後,高琛透露,《翻譯官2》已經開始籌備,目前的計劃中,會以韓語為背景,故事依舊講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和人之間的情感故事。